青海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將編制出臺《青海雪豹保護規劃...

2021-02-07 青海省人民政府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主題是「保護虎豹,你我同行」,旨在保護受到威脅的大型貓科動物。記者了解到,我省通過加大執法保護宣傳、提升自然保護區能力建設、開展三江源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不斷加大對雪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野外監測和救護等工作,使高原旗艦物種雪豹棲息地及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2017年,共救護雪豹4次,救活了2隻,尤其是雪豹『凌雪』赴京治療,全社會對雪豹的關注度大大增強。」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負責人齊新章介紹。

  中國是雪豹的最重要分布國,野外種群約佔全球總數的40%左右。近年來的調查監測和雪豹野外活動跡象表明,山脈高聳、雪域廣布的青藏高原是目前我國境內雪豹分布潛在棲息地面積最大、種群數量最多的地區,也是廣受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敏感地區之一。隨著棲息地保護力度加大,雪豹在高原區域出沒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社會各界關注雪豹、積極協助救助雪豹,尤其是我省雪豹救護科研工作從未間斷,全民保護雪豹、保護生態的意識逐步提高。

  去年10月28日,一隻後半身癱瘓的雌性雪豹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由於當時正值「霜降」節氣,於是為這隻雪豹起名「凌霜」。

  當天夜裡,經過初步檢查發現,「凌霜」體型瘦小,體重18公斤左右,僅是正常體重值的60%。其後半身癱瘓,觸碰幾乎無反應,無法自主排便。次日,西寧野生動物園聯繫省交通醫院,對「凌霜」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脊柱及脊髓無明顯損傷,腹部有少量積液,後在寵物醫院檢查血液發現,「凌霜」有比較明顯的炎症和低血鈣現象。經過止痛、利尿、消炎、補鈣、按摩、烤電等針對性治療,「凌霜」很快恢復自主排便,3天後炎症和低血鈣症狀消失,5天後開始在獸醫的輔助下自主前行,12天後首次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站立行走。

  如今,「凌霜」在西寧野生動物園繁育基地的半散養狀態下恢復訓練和測試,體重已超過25公斤。如果它的體重、跳躍能力和捕獵能力都能夠通過測試,救護人員會給它佩戴GPS項圈,嘗試將它放歸野外。如果實在無法通過測試,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凌霜」將會留在動物園參與人工繁育。

  去年11月26日晚,一隻左後肢骨折的雪豹被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瀾滄江源園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這是一隻比「凌霜」傷情更加嚴重的老年雌性雪豹,被稱為「凌雪」。在救護人員兩周的精心治療下,「凌雪」的外傷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恢復到接近正常狀態,恢復自主排便。

  隨著身體狀況日漸恢復,「凌雪」開始跳躍。可是,1月23日,手術43天後,飼養員發現「凌雪」走路姿勢異常,通過X光檢查發現,植入的鋼板扭曲,3根鋼釘斷裂,股骨再次移位。若要二次手術,難度非常大。

  救護人員不願放棄,他們通過網絡向國內外專家發布求助信息。僅一周時間,就收到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義大利等國家和北京、上海、廣東、江蘇、臺灣、香港等地區數十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決定由北京派仕佳德動物醫院院長姚海峰博士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金藝鵬無償為「凌雪」主刀手術治療。

  「凌霜」「凌雪」等雪豹的救助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截至2018年2月13日,西寧野生動物園發起的微博話題「雪豹救護」,閱讀量已突破1億人次。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關心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雪豹,加入「與豹同行」的隊伍。

  據省林業部門有關人員介紹,今後,我省將繼續加大雪豹保護力度,以全省雪豹資源和棲息地保護為目標編制《青海雪豹保護規劃》。同時,做好對三江源、祁連山等重要雪豹分布區域資源調查與監測工作,圍繞祁連山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和體制試點,力爭在保護機制創新、社區共管、監測網絡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趙俊傑)

相關焦點

  • 護佑高原精靈 青海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
    據了解,在全球 12 個雪豹分布國中,中國不但擁有2000-2500 只雪豹種群,還擁有 60%的雪豹棲息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雪豹分布國。據現有科學證據表明,青藏高原是雪豹的物種起源地,也是雪豹最主要和最連續的生存地區。呼籲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將可以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保護,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
  • 青海海西州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再次拍攝到雪豹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通訊員趙洪甲 玖太本報導) 近日,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攝影愛好者烏席勒安置在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的紅外線照相機拍到雪豹出沒的畫面。烏席勒指著幾個巖羊的腳印說道:「我懷疑雪豹可能出山捕食要經過這裡,便在這附近安裝了兩個紅外線照相機,其中一個相機非常幸運地拍到了那隻雪豹。」在烏席勒的電腦裡,記者看到紅外線照相機拍攝的雪豹照片和視頻。在視頻裡,雪豹獨自出現在畫面中,身體修長且充滿活力,能非常清晰地看見雪豹在相機附近刨地,刨地時的雪豹動作憨態可掬。
  • 青海民間環保組織首次在藏區神山周邊進行大規模雪豹調查
    ,而我們尚不了解該區域雪豹種群的分布和數量狀況。為此,我們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在瑪沁縣下大武鄉、雪山鄉和東傾溝鄉共布設約100臺紅外相機,調查阿尼瑪卿神山周邊的雪豹種群。」青海環保組織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秘書長阿旺12日在西寧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雪豹資料圖。圖/達傑  阿尼瑪卿雪山位於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西北部,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冰川,也是藏區九大神山之一。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青海東部祁連山最東端首次拍到雪豹
    新華社西寧10月7日電(記者呂雪莉)中科院的雪豹科研團隊在國慶當天收穫驚喜:在位於祁連山東端的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首次拍攝到雪豹母子玩耍嬉戲的影像。該團隊負責人表示,此發現意義重大。10月1日,他的團隊在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浪士當景區山谷內,例行更換紅外相機存儲卡和電池時,意外發現:該紅外相機於9月4日記錄到雪豹母子影像。「這真是個驚喜的發現!」連新明說,這裡位於祁連山的最東端,距互助縣城33公裡,距青海省會西寧城區僅55公裡(直線距離)。
  • 監測顯示:瀾滄江發源地或為雪豹主要棲息地
    監測顯示:瀾滄江發源地或為雪豹主要棲息地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0 15:58 來源: 新華社在雜多縣參與北京大學和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聯合開展的瀾滄江流域生態系統保護項目的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博士後李娟表示,該監測結果表明,雜多縣的雪豹種群分布在世界範圍內屬於較高密度。「通過模型預測得到的數據來看,雜多縣雪豹棲息地分布足以長期供養雪豹種群。
  • 青海西寧:雪豹雙胞胎迎來一歲生日
    雪豹雙胞胎在木箱中休息。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新華社西寧5月28日電(記者李琳海 耿輝凰)在青海省西寧野生動物園小型貓科動物館前的草地上,工作人員將一個乾淨的輪胎用白菜和羊肉包裹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專為雪豹雙胞胎製作的「生日蛋糕」就做好了。27日,中國現存唯一一對人工繁育雪豹雙胞胎「水墨」和「油畫」迎來了一歲生日。透過裝飾著祝福貼紙的玻璃,不少專程為雪豹雙胞胎慶生的遊客和志願者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雪豹的可愛模樣。
  • 三江源頻現雪豹 成野生動物「樂園」(圖)
    資料圖片:經過一年多的苦苦尋找,青海玉樹攝影愛好者噶松仁青分別於2013年11月中旬、12月15日、12月16日,在玉樹州雜多縣結紮鄉沙青溝成功拍攝到了三組雪豹照片。圖為一隻幼年雪豹。中新社發 噶松仁青 攝(>>>更多圖片)  經過一年多苦苦尋找,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攝影愛好者噶松仁青去年在玉樹州雜多縣結紮鄉沙青溝成功拍攝到了三組雪豹照片。這些照片發布後,引起網民對雪豹的關注。  在中國,雪豹屬於一級保護動物。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由於環境改變和人類的捕殺,已經瀕臨絕跡,許多年難見蹤影。再加上雪豹天生敏銳,拍攝照片極為難得。
  • 青海為人工繁育雪豹雙胞胎「姐妹花」過周歲生日
    央廣網西寧5月28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馬萍)繼2016年成功繁育一隻名為「傲雪」的雌性雪豹後,去年5月27日,青海西寧野生動物園又繁殖一對雌性雪豹雙胞胎,為國內現存第2隻和第3隻人工繁育雪豹。昨天,這對雪豹姐妹花迎來一周歲生日,西寧野生動物園為她們精心準備了一場生日會。
  • 青海海東地區首次發現雪豹
    連新明提供獸類調查負責人、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連新明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互助北山林場發現雪豹意義重大,首先,這一發現將雪豹現在分布區延伸至祁連山東端,豐富了祁連山雪豹分布區記錄。其次,這是北山林場乃至青海省海東市首次記錄到雪豹實體影像。
  • 作為高原雪山上的王者,雪豹為什麼生存得如此艱難?
    同時,也陸續有了更多的團隊、機構,將大量的人力財力投入到雪豹保護的項目中去。 2017年,IUCN紅色名錄將雪豹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EN)調整到了易危(VU)級別。 當前全球雪豹數量大約在7400-8000頭,成熟個體的數量估計為2710-3386隻,並且種群保持相對穩定。
  • 追尋雪豹的男人:宿雪山 遇雪崩
    8年來,臥龍保護區內發現的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面積已達到438平方公裡,建立重要觀測點3個,從2009年到2016年底,一共拍到26次雪豹圖像。但施小剛覺得還不夠。 2016年底,施小剛發起了中國最大規模的雪豹調查項目。在整個臥龍保護區,安置了數百臺紅外相機,其中還有高清攝像機。
  • 祁連山系雪豹靚照 雪豹幼仔罕見同框 屬瀕危物種
    據了解,本次雪豹監測是祁連山系青海境內及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開展的首次大規模野生動物監測工作,安裝布設紅外相機154臺中,37臺相機記錄到雪豹照片及視頻251條,此前這一區域雪豹分布及種群數據空白。
  • 宿雪山 遇雪崩 雪豹調查發起人用生命追尋雪山之王
    這裡是雪豹分布區的東南緣,是整個雪豹分布區範圍內地形最為複雜、人類最難到達的區域之一。這裡的野生雪豹種群也是迄今人們了解最少的種群之一。而臥龍,剛好位於大橫斷山的核心邛崍山系。正是那偶得的第一張雪豹照片,讓臥龍啟動了雪豹研究項目。8年來,臥龍保護區內發現的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面積已達到438平方公裡,建立重要觀測點3個,從2009年到2016年底,一共拍到26次雪豹圖像。
  • 青海都蘭吐蕃古墓群有望得到有效保護
    ,曾兩次列入全國重大考古發現的都蘭吐蕃古墓群有望得到保護,作為全國100處重大遺址保護項目,目前,都蘭古墓群的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和搶救性工程正在加緊進行。國家文物局曾經兩次把「青海都蘭吐蕃墓葬的發掘」列為全國重大考古發現,1996年,都蘭吐蕃墓葬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受高額利益的驅動,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盜墓分子的黑手就伸向了都蘭古墓。
  • 互助北山林場發現雪豹活動跡象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陳鬱 通訊員 楊佔林報導) 10月5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在互助縣北山林場山區海拔3900米處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活動影像。
  • 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這是位於青海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的監測點,從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雪豹走過,同時,為了宣示是自己的地盤,這隻雪豹還抓了幾下巖石留下自己的痕跡,到了晚上,這只可愛的雪豹似乎還怕別的動物識別不到它的標記,又跑過來,用它傳統留標記的方式——刨坑進行標記。然而它根本沒想到,沒兩天一隻比它還大的豹子——金錢豹過來了。
  • 青海三江源:雪豹偷襲羊群牧民拍照「留念」
    青海三江源:雪豹偷襲羊群牧民拍照「留念」 (1/4) "← →"翻頁
  • 青藏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現身互助北山林場
    這也是互助北山林場自1958年成立以來,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被列為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的雪豹,素有「雪山之王」的美稱,屬青藏高原旗艦物種,因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而敏感,曾一度「銷聲匿跡」。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院連新明在遠紅外相機中看到雪豹畫面的第一時間,抑制不住內心地喜悅。
  • 可可託海望山人:中華環保基金會阿爾泰山雪豹保護項目實錄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山羊——鄧佳 攝)2020年5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深圳迷你玩科技有限公司、瞳之初自然保護協會,在新疆阿爾泰山脈共同開展雪豹保護公益項目,希望通過雪豹監測、種群數量評估、個體識別等方式,輻射到對整個區域野生動物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研究等方向,同時帶動社區牧民參與保護、接受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