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你認真履職,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整改,比如抓不到工作重點,花了很多精力做了些無謂的事務,對此你怎麼看待?」
「我在日常工作中,確實常常讓科室同志們事事留痕,事事寫美篇,上次區裡開大會,我意識到這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之一,以後應該要多注意此方面問題。」
「懂得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值得表揚,工作要學會抓重點,要讓同事們從無謂的事情中解放出來,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
「感謝領導指正,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能力。」
2018年,全區這樣小到「咬耳扯袖」,大到「紅臉出汗」的談話提醒共開展了28057人次,同比增長114.9%,其中針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談話提醒8421人次,同比增長72.5%。面對問題,抓早抓小,挺紀在前,把問題消除在違紀之前、破紀之初,已成為區內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員幹部日常教育、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年度,區紀委監委將繼續按照「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做實做細監督職責,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上探索創新,繼續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使談話提醒、批評教育成為常態。
一針見血談問題
談話提醒拒走過場
早在2017年初,《龍華區關於開展談話提醒構建抓早抓小工作機制的方案》便已印發執行。
方案要求,面對上級移交、群眾反映、工作發現的問題,作為談話提醒的主體,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分管領導以及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的負責同志要與被談話對象進行「面對面」交流。
據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談話提醒是實踐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就是將嚴明的紀律體現在日常監督管理中,對黨員幹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防止小問題釀成大錯誤,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為突出問題。
因此,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咬耳扯袖」式提醒,讓被談話對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一些輕微違規違紀、未達到組織處理或者黨政紀處分的問題則要進行「紅臉出汗」式的告誡,責令整改。
嚴管就是厚愛,談話提醒就要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因此最忌「走過場」式泛泛而談。記者注意到,為了幫助各單位、部門做好談話提醒工作,區紀委監委發布了《關於談話提醒抓早抓小工作的溫馨提示》,要求談話提醒必須講原因、作表態、提要求、談整改,四個環節缺一不可。談話人在談話過程中,要對照黨規黨紀要求,查擺問題,分析成因,引導談話對象說明情況,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見。
以黨章黨紀為準繩
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區紀委監委高度重視談話提醒工作,定期對區內相關職能部門黨員、領導幹部的《談話提醒工作記錄本》進行抽查。「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有共性的如談話沒有點出問題、提出要求,談話內容指向不明,沒有針對性。還有一些,則會用說困難代替談問題等。」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我們還發現,有些單位存在用工作談話代替談話提醒、用日常談心代替談話提醒、用談怎樣加強黨風建設代替談話提醒等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談話提醒工作的指向非常明確,紀檢監察機關提供問題線索、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情況要進行談話提醒的自不必說,更需要各級黨組織根據黨紀法規,重點對照《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要求,對黨員幹部執行「六大紀律」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仔細甄別,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黨章黨紀為準繩,用紀律管住全體黨員幹部,幫助黨員幹部認識問題、改正錯誤,同時對發現的一些共性問題,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據介紹,新的一年,區紀委監委將繼續在「治未病」上積極作為,強化「查辦大案要案是成績,抓早抓小更是成績」的工作意識,懲治極少數,教育大多數,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龍華新聞記者 金璐 通訊員 謝百添 周洲 戴曉雯
知識連結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
第十五條:紀檢監察機關應當結合被監督對象的職責,加強對行使權力情況的日常監督,通過多種方式了解被監督對象的思想、工作、作風、生活情況,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者輕微違紀問題,應當及時約談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提高監督的針對性和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