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百年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

2020-12-24 輕鬆視角

2020年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上海,103年歷史的上海科學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當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對公眾開放。

相關焦點

  • 上海非遺購物節: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 科學會堂商船會館首次對外...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昨天,上海市文旅局宣布一批精彩紛呈的活動。此次活動將結合當前疫情防控要求,以「線上為主、線上線下聯動」方式開展,著力凸顯「網絡消費新時尚」「在線文旅新體驗」「健康生活新熱點」等特色。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本次講座作為華夏講堂深入探討黃浦區文化遺產保護系列內容的第一講,值得關注和熱愛上海歷史文化的你來一探究竟。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除了公益講座,黃浦區還開啟了文物建築免費開放活動,其中的上海科學會堂更是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01商船會館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讓非遺走進遊客「菜單」
    40條文化旅遊推薦線路,百處文物建築將免費開放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讓非遺走進遊客「菜單」  本報記者 李婷  6月8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8日當天,上海有100處文物建築將向公眾免費開放,向市民和遊客發布的40條夏季文化旅遊推薦線路中,有12條線路與非遺有關。  非遺與旅遊結合,40種非遺美食上地圖  今年是文旅融合重要一年,怎樣讓非遺走進千家萬戶,進入遊客的「菜單」?上海精心提煉非遺文化元素,與旅遊線路有機融合,產生全新的「化合反應」。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概念深入人心
    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以,今年為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上海:「文化薪傳承非遺嘉年華」——百年大世界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讓我們邂逅在多倫路」
    6月13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該怎麼玩才有趣?奉上「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直播節目單1份↙10多條主題線路「主播」們帶你雲遊上海灘!邂逅多倫路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南傍四川北路商業鬧市,北鄰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全長550米,呈「L」形狀。1911年建成,當時命名為竇樂安路。
  • 黃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非遺「大餐」雲上見!
    黃浦區將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以「線上活動」為主,協同組織「非遺購物節」,開展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推出「非遺發現之旅」短視頻。
  • 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抖音推出25個世界遺產地直播
    6月13日是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抖音推出「雲遊中國」系列直播活動,聯合25個中國的世界遺產地通過直播展示各自文化與特色,讓更多人走近、了解世界遺產。  截至2019年7月,全球1121處世界遺產中,中國有55處。
  •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黃浦系列活動新鮮出爐(上)
    本周六是國際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世界講壇正如荼醫藥餐飲皆可有為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在迎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力圖深化大世界講壇品牌效能,結合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的主題,圍繞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推出三期線上直播、多方互動的大世界講壇特色講座
  • 北京文博|新技術護航文化遺產未來!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咱們...
    五六月份的 「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文博圈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在這段時間內,博物館和遺產地張開雙臂迎接新朋友、擁抱老朋友,呼籲大家一起關注文物保護與文博事業的發展。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北京地區將圍繞「新技術護航文化遺產未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新技術如何助力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又將引領文化遺產走向怎樣的未來?
  • 大世界傳藝中心 | 2020年黃浦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
    為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在迎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力圖深化大世界講壇品牌效能,結合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的主題,圍繞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推出三期線上直播、多方互動的大世界講壇特色講座,只要關注傳藝中心公眾號發布的最新活動信息,準時準點進入非遺雲課堂板塊的直播間,即可將三期特色講座收入囊中。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奇美丹霞」系列活動舉行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奇美丹霞」系列活動在丹霞山舉行,活動旨在多角度展示近年來我省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加大對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的社會宣傳,提升全社會保護遺產意識,營造保護自然遺產的良好氛圍,助力韶關市創建全國森林城市。
  • 本周六,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這兩處首次對公眾開放
    6月13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市文旅局說,今年的「遺產日」,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為首次對公眾開放。部分場館會根據預約情況嚴格落實錯峰措施,請市民朋友們配合。
  • 鄭州多家博物館、紀念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配合文化遺產日主題,設計製作宣傳版面4~5塊,展示鄭州博物館近年完成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如青銅器、碑刻拓片、陶瓷器等,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製作懸掛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條幅,推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的主題宣傳版面。活動期間,推出文化遺產展覽和古今戰疫抗疫簡史流動展覽。鄭州嵩山文明研究院1.「生態遺址公園」系列小視頻宣傳。
  • 南京人民大會堂首次對公眾開放 即將大規模修繕
    【解說】6月11日,作為民國建築代表作之一的南京人民大會堂首次向公眾免費開放,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感受這座民國建築的歷史滄桑和時代魅力。  【解說】走進南京人民大會堂的內部,樓梯、過道、座椅等細節部分依然保持著民國時期的模樣。
  •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重慶文化遺產宣傳月專題活動」正在火熱...
    「重慶開放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開放歷史文化的保護利用,不斷豐富提升重慶開放的人文內涵,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走深走實,更好地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梳理、挖掘、傳承、利用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遺址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有利於塑造重慶城市建設,培育重慶核心競爭力,彰顯提升重慶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重慶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的重要載體,6月13日就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切實保護利用好抗戰文物,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統一戰線教育,為全面小康賦能發揮積極作用。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六大系列活動等你來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六大系列活動等你來 2020-06-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6月13日,上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正式開啟,78處文物建築向市民免費開放,跟著老建築去探尋城市的根,受到市民歡迎,尤其是首次對公眾開放的商船會館。當年的會館入口,是高大方磚砌的門頭,正門好像是一座城門,兩側放著兩隻石獅。
  • 上海自然博物館1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遊玩攻略
    視頻:上海自然博物館19日正式對外開放。新民晚報新民網 賀信 陳意俊 攝影 剪輯 許明 蔡黃浩 航拍【新民晚報·新民網】上海又一座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眾社會文化交流平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明天(4月18日)上午開館。自4月19日起,自博館正式對公眾售票開放。
  • 滬上78處文物建築「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免費開放,虹口區文物建築一覽
    滬上78處文物建築「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免費開放,虹口區文物建築一覽 2020-06-13 0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關注革命文物保護及非遺保護實踐
    在文博領域,國家文物局在廣泛徵集遴選公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今年遺產日文博活動主題是「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紅色基因」。屆時,我國4296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54家博物館,將通過免費開放、免費講解、票價折扣、免費活動、青少年教育、革命精神宣講、文化遺產論壇等多種形式,推出精彩紛呈的遺產日文博活動,集中展現文物保護利用的顯著成就,集中宣傳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的時代價值,集中體現文物工作惠及於民的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