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本周六是國際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市文旅局和區文旅局的指導下,
今年,黃浦區將以「線上活動」為主,
協同組織「非遺購物節」,
開展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
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
快來了解一下~
非遺雲遊短視頻
雲賞黃浦好風光
在這條線路上,有新天地石庫門和老式弄堂的上海風情,有湖心亭九曲橋和豫園燈會的古典氣息,有鐫刻十裡洋場百年記憶的上海大世界,有散發縷縷藥香始於光緒年間的蔡同德堂,還有陳列著文房四寶聞得到書香氣的筆墨博物館……滿目的琳琅或許已讓您目不暇接,那麼不妨跟隨主持人的腳步來一次穿越之旅,體驗一回老上海街頭的娛樂活動,生動詼諧的西洋鏡表演定能為您帶來不少樂趣。如果你是個美食愛好者,心心念念著舌尖美味,那麼這條線路上皮薄餡豐的南翔小籠包、軟糯適中的沈大成糕團最適合您不過,還有老正興本幫菜等多家上海老字號的非遺美食待您 「雲打卡」,讓您意猶未盡。
好看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短視頻都將為您一一呈現,待您雲端領略黃浦非遺好風光。
大世界講壇正如荼
醫藥餐飲皆可有
為普及非遺知識和健康生活理念,在迎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力圖深化大世界講壇品牌效能,結合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的主題,圍繞傳統醫藥和餐飲類非遺項目,推出三期線上直播、多方互動的大世界講壇特色講座,只要關注傳藝中心公眾號發布的最新活動信息,準時準點進入非遺雲課堂板塊的直播間,即可將三期特色講座收入囊中。
小小一塊梨膏糖,背後故事不簡單。它是生津潤燥止咳的特色名點,也是上海家喻戶曉的名特產,更是為抗疫前線送去支持與堅定的一口甘甜。這款老字號產品是如何製作而成,為何「千裡投食」的主角從最初選擇的梨膏糖變為梨膏露,在運輸過程中面對的交通管制,裝貨卸貨等難題是如何化解與克服,梨膏糖背後蘊含的人生哲理與抗疫智慧又該如何思考,在6月的大世界講壇特色課程中,將為大家解密這個早期網紅食品的製作工藝。
如今,傳統醫藥正日漸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養生、保健等詞也開始成為輿論熱點。趁著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蔡同德堂的專家將來到大世界講壇,與我們分享生活中的中醫小知識。怎樣才是正確合理的養生之道、神奇的中藥煎膏又是如何調製而成、製作精美的端午香囊蘊含哪些寓意……這是一個圍繞健康生活的科普講座,希望通過這個契機,讓每位觀眾在生活中學以致用,更科學地去看待傳統醫學。
老上海人小時候的味道,年輕人好吃的味道,新上海人一吃便難以忘懷的「上海味道」在哪裡?在「哈氏」食品!那你知道哈氏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嗎?來自於哈氏的「匠人」將會為您細細道來上海城市名片級的糕點故事與文化,為您一一揭開「哈氏」食品的小秘密。這是一個「好看又好吃」的講座。
非遺宣傳「雲」策略
線上活動亮風採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依託「文化雲」等網絡平臺,廣泛發動項目及傳承人,以非遺項目聯動、線上線下活動導覽等形式,參與「雲展覽、雲展演、雲課堂、雲集市、雲旅遊」等線上活動。
選送西洋鏡表演和上海道教音樂參與「雲展演」
「西洋鏡表演」的項目傳承人石衛華創作了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題材的快板說唱「抗疫有方」。上海道教音樂呈送了精彩的非遺演出打擊樂「龍騰虎躍」。
· 上海道教音樂視頻 ·
選送海派剪紙藝術與海派旗袍盤扣製作技藝參與「雲課堂」
海派剪紙青年傳承人李詩憶錄製了非遺雲課堂,教大家學習功夫熊貓剪紙,通過輕鬆、趣味的形式把海派剪紙融入到有趣的手工藝中。
· 海派剪紙視頻 ·
海派旗袍盤扣製作技藝傳承人劉秋雁用互動短視頻的方式,介紹了該技藝及其工作室為旗袍盤扣的保護與傳承所做的努力。
選送哈氏海派糕點製作技藝、上海喜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雲市集」
哈氏海派糕點6月將推出與貴州省級非遺項目赤水竹編合作的非遺老字號跨界新品:「竹報平安」禮盒。
上海喜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線上店鋪「非遺大世界」,上線了新汝窯瓷、上海土布包、五穀雜糧工藝畫、海派剪紙等產品,帶您走進非遺的器物之美、分享來自手工匠人的傳世之作。
非遺遇上購物節
網絡平臺共攜手
在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等單位的支持下,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鼓勵黃浦區非遺項目保護單位積極參加由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多家網絡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幫助其在各網絡平臺開展營銷活動。截至目前有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曹素功墨錠製作技藝、梨膏糖製作技藝、海派剪紙藝術、海派旗袍盤扣製作技藝、六神丸製作技藝、琉璃燒制技藝、哈氏海派糕點製作技藝、杏花樓廣式月餅製作技藝、曜變建盞燒制技藝、製版拓印工藝等11個項目20家店鋪入駐阿里、京東、拼多多等平臺。
此外,海派剪紙藝術、周虎臣毛筆製作技藝、海派旗袍盤扣製作技藝等還入駐了「東家手藝人」app,東家將在站內開設一級類目入口,搭建「中國非遺」館,建設永不落幕的線上非遺購物節,進行常態化運營。
此次活動旨在全面展示黃浦區各類優秀非遺資源,讓社會公眾通過更便捷、更生動、更貼近的方式關注、了解、參與生活中豐富多彩的非遺及其生動實踐,吸引廣大市民走進「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了解黃浦區非遺傳承和保護實踐成果。同時貫徹落中央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幫助非遺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及相關企業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
「四史」中的上海技藝
——非遺主題展
為了迎接建黨99周年,以廣泛開展的「四史」教育黨課學習為契機,通過「四史」各時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革命事件與上海技藝代表作品的融合展示,見證與經歷上海人民在黨的帶領領下,走過紅色記憶、走過改革開放、走過社會發展,走向繁榮昌盛的精彩歷程,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擬在2020年7月舉辦「「四史」中的上海技藝——紅色記憶與上海技藝展」。
城市之根·「非遺在社區」
豫園街道民俗文化展
圍繞「非遺傳承、健康生活」主題,為了進一步激發「非遺在社區」活力,弘揚民俗文化、承載文化生活,賦予生命活力,深化突現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動實踐,持續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公眾認知度、活動參與度。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黃浦分中心)將協助豫園街道舉辦於9月中下旬開始為期兩個月的「城市之根——老城廂民俗文化藝術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