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飲品市場中,奶茶和咖啡在國內的起步時間相差並不大。其中,奶茶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臺灣開了「春水堂」冷飲茶店,因為加入了粉圓,讓珍珠奶茶成為了一個熱銷飲品,到了21世紀初在國內大火。
而國內的咖啡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當時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了咖啡這種飲品,之後國內的咖啡品牌變得越來越多。
而在這兩種飲品長期發展的這20年時間裡,人們對於它們的印象完全是兩個概念,其中,奶茶相當於是一種普通的街邊飲料;而咖啡一直被當做是高檔消費品,也是消費力的象徵。
這從價格上就可以看出來,以前一杯奶茶只要3塊錢,而一杯咖啡的均價始終保持在30元左右。按照以前人們的消費力來看,普通人平時都捨不得喝咖啡,也就只有商務人士會經常喝。
而這樣的態勢到了近幾年已經逐漸變了,可能很多人都發現了,這幾年的奶茶價格變得越來越貴,而咖啡的價格卻變得越來越便宜,這兩種飲品的價格體系就仿佛是調換了一般。
首先拿奶茶來說,在20年的時間裡,奶茶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從起初的三元到十幾元,再到均價二十幾元,而現在包括喜茶、奈雪在內的高端品牌已經開始衝擊三十元了,可見其價格漲得有多快。
而相比之下,近些年咖啡的價格倒是變得越來越便宜了,以前還是均價三十元的高端飲品,只在一些高檔消費場所賣,現在在加油站、酒店、快餐店、便利店等場所都有的賣,而且價格越來越便宜,尤其是在瑞幸入局之後,幾塊錢一杯的咖啡都出現了,甚至肯德基「KCOFFEE」還推出28元的「咖啡月卡」,相當於一杯現磨咖啡只要一元。
一邊是越來越貴的奶茶,一邊是越來越便宜的咖啡,這兩種飲品哪個會成為飲品市場的贏家呢?
要是按照一般商品的價格競爭規則來看,往往是更便宜的那個會獲得更多的市場。但是在奶茶與咖啡的這場「賽臉」中,贏家則是奶茶,因為中國的女性消費者已經做出了堅定的選擇。
何以見得呢?其實只要看奶茶店和咖啡店的規模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近幾年來,國內的奶茶店數量是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品牌的門店都在擴張。高端的奶茶品牌有喜茶、奈雪,中端有7分甜、茶顏悅色,低端有一點點和蜜雪冰城等等。
相比之下,國內知名的咖啡品牌除了雀巢、星巴克、瑞幸之外已經沒有幾個了。包括在2006年入駐中國的costa,從今年9月開始陷入裁員和大規模的關店潮,如今門店更是剩下不到40家。這就是奶茶店和咖啡店之間的差距!
而門店規模的差距還只是一方面,現如今國內奶茶的銷量同樣也把咖啡遠遠甩在了身後,根據2019年發布的《美團外賣奶茶真香消費報告》顯示,去年美團外賣奶茶訂單量突破2.1億單,遠超咖啡品類的訂單量。即便現在很多奶茶店都有咖啡類飲品,但是前期銷量終究是比不過奶茶的。
畢竟對於女性而言,同樣是成癮性飲品,奶茶中的糖分可以產生讓人開心的多巴胺,和味道略苦的咖啡比起來,她們自然更願意多花點錢買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