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嶺之戰,美軍師長:南朝鮮軍先上,給他們一個實戰鍛鍊機會

2020-12-14 燃燒的狼煙

1950年8月18日,美軍第2師準備向「亥安盆地」西側的987高地發起進攻,剛剛受訓完畢的南朝鮮軍第5師也配屬給美軍投入這次戰鬥,美2師師長拉夫納少將深知對面朝鮮人民軍強悍的戰鬥力,如果美軍士兵貿然前攻必將會遭受巨大的傷亡,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南朝鮮軍第5師。

正在制定作戰計劃的南朝鮮軍

拉夫納少將找來南朝鮮軍第5師師長,對他說道:「你們這個師大多是新兵,還沒有參加過實戰,這次戰鬥是一次絕佳的鍛鍊機會,你放心,我們會給予你們足夠的火力支援。」南朝鮮第5師師長何嘗不知道美軍的用意,這是將他毫無作戰經驗的士兵推上屠宰場,是去充當美軍士兵的替死鬼,然而他對此無可奈何,敢怒而不敢言,只得硬著頭皮去上了。

正在行軍的人民軍軍隊

南朝鮮5師36團首先被派上了戰場,拉夫納也是說到做到,他給美軍炮兵下令,這次攻擊中沒有彈藥限制,全力支援南朝鮮軍進攻。一共有7個營的美軍炮兵支援了這次進攻,他們在4公裡寬的攻擊正面擺了200門大口徑火炮,炮擊開始後,朝鮮人民軍堅守的987高地與中朝軍隊炮兵陣地完全被炮彈爆炸所引起的煙塵所覆蓋,即將發起進攻的南朝鮮軍士兵看到如此景象後心中都在暗想,沒人能夠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中生存下來,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全都錯了,大多數人民軍戰士都在這驚人的炮擊中生存下來。因為聰明的人民軍戰士將掩體構築在了反斜面山坡上,當美軍炮擊時他們就躲在山頭背面的洞子裡,當炮擊停止時他們再返回前沿陣地。

美軍炮兵正在猛烈開火

炮擊結束後,南朝鮮軍36團開始發起地面進攻,然而他們首先遇到的敵人並非人民軍,而是朝鮮人民軍預先埋設的地雷,人民軍前沿陣地地雷幾乎無處不在,進攻的第一天南朝鮮軍一直都在與地雷作戰,從早上到夜間,南朝鮮軍始終未能突破地雷陣,除了在雷區留下了一大片屍體,外加背回的許多斷胳膊斷腿的傷病外,拉夫納少將什麼也沒有得到,只得暫時停止進攻。

美軍高強度火力支援

第二天戰鬥仍然繼續,在清除完地雷後南朝鮮軍士兵與人民軍開始正面交鋒,但是在人民軍的頑強阻擊下紛紛敗下陣來,戰鬥從早打到晚,這天南朝鮮軍投入的兩個連打到最後已經不足兩個排了。南朝鮮軍第5師一連發起了九天進攻,雙方士兵的鮮血染紅了幾座山頭,美軍戰地記者看到這番景象後,他們全都驚恐地大叫:「Bloody Ridge」(血染嶺)!可見當時戰況是何等的慘烈與悲壯。

朝鮮人民軍在堅守陣地

9天的連續進攻令南朝鮮軍第5師傷亡巨大,已經失去了戰鬥力。拉夫納少將看到南朝鮮軍徹底敗下陣來,不得不派遣美軍接替南朝鮮第5師的進攻,拉夫納心想,連日的苦戰朝鮮人民軍應該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於是美軍親自發起了進攻,可美軍的遭遇和南朝鮮軍如出一轍,同樣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在戰後美國人大大縮水的傷亡數字中也承認,在攻擊血染嶺的3周時間內,一共損失了2700人。美國人痛苦地看到,他們花費了3個星期的時間,無可計數的金錢和慘痛的傷亡,竟然只奪取了一個僅有4平方公裡的小山包,而朝鮮人民軍的主陣地仍然巋然不動,毫髮無損。

受傷的美軍士兵被抬下陣地

戰後,當交戰雙方提起這次戰鬥時不禁都在反思,為了那幾座小山頭而進行如此慘烈的廝殺值嗎?但這就是殘酷的戰爭。

相關焦點

  • 美軍戰史中在韓戰的轉折之戰,不是在上甘嶺,而是在丁字山!
    「丁字山」位於朝鮮中部鐵原以西13公裡的芝山洞地區,北為城山、芝山,南經205高地與190.8高地相接,形似一個「丁」字。志願軍稱之為「丁字山」,美軍則稱之為「T形山」。
  • 美軍退守洛東江,南朝鮮難民試圖一起過橋,他竟下令炸毀橋梁!
    在這條火力非常強悍的美軍和南朝鮮人重新構築起來的防線之下,縱觀美國人的整個戰爭史上,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軍的參戰部隊都非常不適應打北朝鮮人和中國人的這種兩翼包抄穿插作戰,快速行動的戰役,他們非常習慣於在戰爭當中充分仰仗自己的空中力量,地面的火炮以及各種重型火力的優勢,完全是憑實力猛打猛衝,而在戰術運用上則相對比較呆板。
  • 抗美援朝遭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大敗對方
    歷史還將這一天定義為抵抗美國侵略戰爭和援助朝鮮的紀念日。01戰爭前期三八線被破,美軍依靠機械化部隊快速緊逼鴨綠江1950年6月,韓戰爆發,北朝鮮依靠自己的優勢成功擊敗了南朝鮮。當時,我們的領導人分析了局勢,並警告北朝鮮領導人要注意美國等外部力量的幹預。
  • 美軍派遣兩個師,幫助防禦大田,結果卻被北朝鮮人民軍徹底打敗!
    這沃克中將在1950年7月13號,在南朝鮮的大丘這個地方建立了他的指揮部。陸續抵達朝鮮的幾支美軍部隊當中,最早抵達的是美軍的第24步兵師。24師除了下轄的21步兵團的一個營作為史密斯特遣隊先期到達朝鮮,並且在跟朝鮮人民軍的作戰當中被殲滅後。這美軍24步兵師的主力,這會兒已經推進到了大田地區。
  • 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人民軍卻為何沒有攻下釜山?
    美軍24師下轄的這兩個團,當時都是兵員嚴重不足,只有一個營多一點的兵力,平均每個團大概也就一千人左右。美軍這第24步兵師下轄有三個團,他的第三個團也就是21團,這夥人被臨時部署在韓國部隊身後的一座狙擊陣地上。當時的韓國部隊和北朝鮮著正在為了爭奪東海岸上的贏得進行得非常殘酷的血戰,雙方傷亡都非常的慘重。24師21團就在贏得後面的陣地上,做好了迎接的準備。
  • 韓戰:麥克阿瑟手下7個師的師長都是誰?一人被俘兩人被撤職
    騎兵第1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美騎兵第1師成立於1921年,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在二戰期間曾給四星上將巴頓將軍當過參謀長,以精通裝甲戰戰術著稱。韓戰爆發後,美軍第一支入朝參戰的地面部隊就是第1騎兵師。
  • 入朝突遇南朝鮮襲擊,志願軍臨陣不亂,首戰便告捷
    但是由於當時地圖,測繪工具遠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志願軍40軍118師在當天與韓軍發生了一個遭遇戰。在這十分危急時刻,志願軍素質過人,沉著應對,雙方激戰6天,在傷亡以少換多的情況下,首戰告捷。1950年6月,韓戰爆發,北朝鮮依靠自身優勢成功把南朝鮮打得節節敗退,當時我國領導人分析當時局勢曾多次告誡北朝鮮領導人注意美國等外部勢力介入,小心要地如仁川等可能美軍登陸地,但是北朝鮮被快速獲得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將這些建議放在心上。
  • 上草洞之戰:志願軍王牌師經典一戰,美軍第一次整編制舉手投降
    1950年11月初發生的上草洞戰鬥,是志願軍王牌師116師的經典一戰。 此戰創下一個記錄,迫降了美軍一個整建制的連隊,震動美軍統帥部,並讓美軍從此終結了黑人和白人分編的制度,全由黑人組成的軍事單位不復存在。
  • 美軍與國軍有何不同?志願軍王牌師長戰後總結三點
    而出國與美軍作戰,這對志願軍來說是頭一遭。以往我軍都是與日軍和國軍作戰,並沒有跟世界第一強國——美國交過手,各級指戰員都在思考:在朝鮮的山地,和擁有最現代化軍事優勢的敵人作戰,敵人的戰術特點如何?戰鬥力如何?在敵人強大的空軍、炮兵和坦克聯合打擊下,在防禦作戰中我們如何才能守住陣地?在進攻中我們如何才能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勝利?很快,雙方就有了交戰的機會。
  • 美軍師長曾說:長津湖戰役是沒有必要的,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第9兵團從1950年11月上旬入朝,就開始向長津湖地區開進,一直到11月26日第9兵團主力第20、27軍各部抵達長津湖地區預定伏擊陣地時,美軍對此絲毫沒有察覺,直到志願軍第9兵團發動攻勢後,美軍東線指揮官才「恍然大悟」。其次,從戰略角度來看,此戰不得不打。
  • 朝鮮人民軍前期優勢明顯擊敗美軍,為何兵敗釜山?仁川登陸成轉折
    首先朝鮮人民軍的部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經過實戰的,有一些是關東軍的朝鮮族人,還有一些是蘇聯部隊的朝鮮人,當然也有一些四野部隊,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四野部隊中有幾個朝鮮族師,在得到上級的許可之後,他們最終歸到朝鮮人民軍的戰鬥序列,這些經歷過抗日戰爭或者解放戰爭,在真正戰鬥中優勢極其明顯。
  • 為什麼說「長津湖之戰」,是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韓戰」正式爆發!28日,人民軍攻佔漢城,韓國軍隊因遭受不住人民軍強大的攻勢,節節敗退。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美國當局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和利益,很快便開始出兵幹涉。同年9月15日,美軍第10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慘重,只好暫行撤退。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我國出兵援助。
  • 全景上甘嶺:一場「打尿」美軍的立威之戰
    在目標選擇上,考慮到我38軍主力已被吸入白馬山攻防,15軍主力亦集中在西側,五聖山597.9高地(美方稱三角形山)顯然空虛。而且,我15軍在537.7北山(美方稱狙擊兵嶺)利用冷槍冷炮給予美軍以有力殺傷,欲除之而後快並拉平戰線。「攤牌行動」原本動用美第7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各一個營,以5天時間,傷亡200人的代價乘虛攻取597.9高地和537.7北山。但在實際執行中,投入的兵力遠遠超出了最先的設想。
  • 雲山之戰在不期遭遇中打響,白宮和遠東美軍頗感意外:中國已出兵
    在上述敵方軍隊中,地面作戰部隊約有21萬人,其中一部受留在敵後的朝鮮人民軍牽制,向北推進的一線部隊只有13萬人(包括美軍4個師、英軍1個旅、南朝鮮軍6個師)。兩相對比,志願軍雖然在兵力上居於優勢,可是在火力和技術裝備方面卻處於絕對劣勢。以機械化程度而論,美軍一個師的汽車比志願軍全軍的汽車都要多得多,美軍一個團的火力要遠強於志願軍一個軍的火力。
  • 朝戰前期美韓完敗,美軍冒險仁川登陸,總參精準預測,卻被無視了
    從那天開始,大批朝鮮戰場的軍事情報,開始源源不斷的發回中國。 韓戰開始後,誰也不會想到南朝鮮竟然那麼慫,就在麥克阿瑟成為地球上最高軍事職位的「聯合國軍」司令官之時,朝鮮人民軍如海嘯般衝垮了南朝鮮一道又一道防線,李承晚都要宣布遷都了。
  • 麥克阿瑟派出駐日美軍,幫助南朝鮮,此時美軍需要死守機場!
    這一點對於美軍的指揮官來說,那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把相對弱小的美軍部隊,一個營一個營,一個連一個連的給同等阻止北朝鮮軍隊繼續南下的陣地上去,讓這些營連建制的單位跟北朝鮮人整個團整個師的部隊相對抗。這對於美國人來說是一場只有靠時間才能度過的極其嚴重的危機,而美軍的派到朝鮮本土的第一批的部隊就是出於要贏得時間這一目的才被派往前線的。
  • 志願軍入朝首戰雲山城,南朝鮮精銳第一師遭痛擊
    1950年10月25日凌晨2時,志願軍司令部的作戰值班室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鈴聲,守在那裡的志願軍參謀長謝方急忙拿起電話,這通電話是118師師長鄧嶽打來的,他向司令部報告稱在他們的正面發現敵人,看起來不像美國軍隊,講的全是朝鮮語,應該是南朝鮮軍隊。
  • 打不過中國人,韓國人如何看待雲山之敗?韓軍師長的總結讓人感嘆
    雲山戰役(1950年10月25日爆發)是志願軍入朝後第一次和以美軍為首的聯軍作戰,美國人在嬌縱輕敵的情況下遭遇失利,其第一騎兵師和韓國第一師、第六師在10天的戰鬥中分別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尤其是韓國人更是失去了統一半島的絕佳機會,那麼在當時的韓國人眼中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雲山戰役失利的呢?
  • 韓戰中,美軍發起的第一次反攻,被北朝鮮人民軍輕鬆瓦解!
    #8月12號天亮之前,在中路擔任突擊任務的美軍第五團戰鬥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攻擊,在攻擊美軍第五戰鬥隊的過程當中,北朝鮮人民軍採用了他們非常熟悉的戰術,那就是穿插到敵人的後方,切斷他們的供給線,然後從後方在進攻美軍的主力目標,北朝鮮人民軍從小北山方向派出了兩輛坦克和幾門反坦克炮,沿著山谷來到了美軍的兩個炮兵營,北朝鮮人民軍的步兵也在向北部的一個高地滲透
  • 雲山中美首戰王牌對決,39軍大敗美騎1師,我軍可以打敗美軍!
    關於抗美援朝之戰的起因,我已經寫過很多次了,所以這裡便不說那麼多了,我只說一句:韓戰不該打,但這不是我國能夠決定的;抗美援朝之戰,我國不得不打,否則我國就會失去數百公裡的戰略縱深以及和平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這裡面的原因,懂得都懂,不懂的,或許是在懂裝不懂,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我便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