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房報
原標題:每10套房子就有3套被「90後」買走
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式邁入而立之年,他們褪去青澀愈漸成熟,成為各行各業的新生力量,時代也賦予了他們新的代號——後浪。
攝影、跳傘、潛水、環遊世界……如果說這是當代青年充滿理想主義的姿態,那麼房子,便是他們在奔湧路上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90後」在房產交易市場中有怎樣的表現?是否有能力支付高額的購房成本?他們對居住的要求和上一輩相比,又有什麼新特徵呢?
貝殼研究院基於重點一二線20個城市、近40萬個「90後」購房客戶樣本,推出了《後浪買房圖鑑》。按照這份調查,有三成房被「90後」買走,2019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90後」購房比例平均為22.5%,在重點二線城市中這一比例已達到33.3%。「90後」對槓桿的依賴度最高,全款購房比例不超1成。
「低房價」城市青年群體購房早,天津「90後」購房佔比最低
與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相比,「90後」在二線城市購房成交比例更高。受制於高房價及限購政策的影響,「90後」剛需群體在一線城市買房置業的難度較大,重點二線城市憑藉相對較低的購房成本、人才引進及落戶等福利政策,為「90後」群體購房提供了較低的購房門檻和便利條件。2019年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90後」購房比例平均為22.5%,而在重點二線城市中這一比例已達到33.3%。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中,居住負擔相對較低的廣州「90後」購房佔比為30.6%,相較北京高出13.6個百分點。二線城市中,合肥、西安、成都、鄭州等城市購房群體中「90後」佔比最高,其中合肥「90後」購房佔比達到42.3%,是北京的2倍多,主要是因為這些城市房價基本在2萬元/平方米以下,且人才優惠力度大,對本地及外地年輕客群均具有較大吸引力。
天津購房人群中「90後」佔比最低,僅為14.7%,可能的原因有:其一是居住負擔高,天津房價收入比為17,明顯高於武漢、西安、成都等重點二線城市;其二是天津人民傳統觀念裡不願意背負過重的債務,在買房這件事上更多的人喜歡全款買房,2019年天津全款買房的比例在重點一二線城市中最高,達到37.8%,這也就需要更長時間的資金積累才能夠實現。
「90後」對槓桿的依賴度最高,全款購房比例不超1成
對比「70後」「80後」購房人群,「90後」買房更依賴於父母,想要實現獨立購房並非易事。調研發現,「90後」購房群體中61.1%依靠於父母提供資金支持(包括完全由父母購買及部分靠父母資助),比「80後」群體高出5.4個百分點。「90後」父母多為「60後」「70後」,而這兩代人已經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在購置房產時,有能力對子女進行資助。
「90後」購買力有限,也體現在對槓桿的依賴度較高方面。2019年重點城市「90後」購房群體中全款買房的比例僅為9.5%,比「80後」購房群體低4.6個百分點。
約95%受訪者表示可接受的月貸款額佔月總收入的比重在50%以下,如果以50%作為判斷是否成為房奴的界限(安全線),絕大多數「90後」受訪者表示不願當房奴。按照這個邏輯,以北京、上海及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要求「90後」家庭年收入範圍在34.4萬-86.7萬元之間,以杭州、成都及長沙等為代表的重點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範圍在7.4萬-45.7萬元之間。
兩居是主力戶型,杭州、合肥、東莞「90後」購買三居比例更高
兩居室成為主力交易戶型,一線城市一居室佔比更高。與「70後」「80後」購房群體相比,「90後」買房人群更熱衷於買兩居室戶型,佔比達51.6%。受制於購房成本的影響,一線城市「90後」購買一居室的比例為19.8%,較重點二線城市高出5.4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小戶型更受「90後」購房群體關注,一方面,相對於三居及以上戶型,小戶型房屋總價相對較低,而「90後」多為剛需,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90後」多處於剛結婚或準備結婚狀態,家庭結構相對單一,兩口之家甚至是三口之家,兩居基本可以滿足居住需求。
不同城市「90後」購房居室結構存在差異,和各個城市居住負擔、房源供給結構等均有關聯。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廣州「90後」購買兩居及以下小戶型的比例較高,而廣州「90後」購買一居室的比例僅佔11%,購買三居室的比例達到31.7%,主要原因之一是廣州一居室小戶型供應不足,且相對較低的居住負擔使得「90後」有實力購買稍大一些的房子。
二線城市中,以大連、青島、濟南等為代表的城市「90後」購買小戶型的比例更高,其中購買兩居室的比例均達到6成以上。從在售房源的居室結構來看,這些城市普遍以供應兩居室戶型為主,以大連為例,近53%的在售房源是兩居室。東莞、杭州、合肥等城市的「90後」購房更喜歡一步到位,購買三居室的比例更高,這三個城市的房源供應以三居室為主導,小戶型的可選擇性相對不足。以東莞為例,其市場主流的戶型結構是90平方米左右的小三居,從貝殼在售房源結構看,三居室供應比例達到47.4%,而兩居及以下房源僅佔33.4%。
「90後」買房更靠外,交通配套訴求排在首位
資金承壓下,「90後」群體買房更靠外。以北京為例,「90後」購房群體中半數選擇在非核心城區置業,相較「80後」「70後」分別高出6.5和11.6個百分點。從城區看,「90後」購房群體更偏好的區域是朝陽、豐臺和昌平。
「90後」群體購房多為首套剛需,在房價高企的情況下,選擇「邊緣」位置或為不得已的選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資金更敏感。2019年北京商圈成交均價中位數為60253元/平方米,熱門商圈除望京外,其他商圈成交均價均低於中位數。
「90後」群體購房可以遠離中心城區,但對交通配套的要求排在首要地位。交通便捷情況對於選擇在近郊居住的剛需人群來說尤為重要,以有「睡城」之稱的回龍觀商圈為例,雖然商業、醫療、教育配套較低,但緊鄰後廠村、上地等網際網路企業聚集地,同時有13號線、8號線及昌平線等地鐵加持,成為「90後」群體最為關注的熱門商圈之一。順義城商圈,位於順義核心位置,周邊商業配套成熟,交通優勢明顯,地鐵15號線可以直達網際網路公司聚集地望京,亦成為「90後」群體購房的重要選擇區域。
整體來看,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90後」購房消費群體會更加青睞配套完善尤其是交通設施完善的近郊小區。
註:2019年北京「90後」群體購買二手房的商圈分布特徵,圓點越大,表示交易量越高。
對比「80後」,「90後」更關注社區的衛生環境和安全性
小區品質是影響「90後」購房的最重要因素,包括社區是否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等。調研中發現小區的綠化面積不足和衛生環境差是「90後」群體對當前社區最為不滿的因子。
社區人文素質水平同樣受「90後」群體的關注,「居民素質參差不齊」「遛狗主人不清理寵物糞便」是「90後」群體普遍反映的居住痛點。「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鄰裡關係決定居住品質的高低,社區運營應當朝著營造良好鄰裡氛圍的方向發展。
對比「80後」購房群體,「90後」群體對社區的衛生環境和安全性更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