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漫話:香港「聖誕老人」背後的故事(圖)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2月7日電 題:香江漫話:香港「聖誕老人」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記者盧哲

  進入12月,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陸續亮起了繽紛的聖誕彩燈,「叮叮噹」的聖誕旋律到處迴蕩。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穿起厚而寬大的紅色絨袍,腳踩高高的雪地靴,扛起裝滿小禮物的口袋,穿梭在香港的街頭巷尾——這群「港產」的聖誕老人們,進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

  位於香港紅磡的「香港聖誕老人學院(SantaSchoolHongKong)」,是全球唯一的中文(粵語及普通話)專業聖誕老人培訓單位。學院的兩位校長陳漢強(SantaJim)和胡鴻勝(SantaJohnny)可說是香港「長老級」的聖誕老人。

  香港從2007年開始參與位於瑞典的世界聖誕老人運動會,入行28年的Jim是香港首位參加國際賽事幷獲獎的聖誕老人,也是國際聖誕老人比賽的首位華人冠軍;而入行十幾年的Johnny2010年開始參加國際賽事,2013年獲得丹麥世界聖誕老人大會頒予「世界最佳聖誕老人」。

  今年,「港產」聖誕老人吳華新(SantaSunny)剛剛從瑞典捧回全球亞軍獎盃。他的教練高添羽(SantaMario)則是2011年世界季軍。而這兩位,其實是充滿活力的「70後」和「80後」。

  「我們『是』聖誕老人,不是『扮』」

  踏入聖誕老人學院,滿眼是鮮豔斑斕的圖畫,桌子上堆滿了各色氣球,聖誕老人Johnny和Jim正在教一位學生化妝:眉毛要塗白,鬍子要黏緊,一定要記得戴眼鏡。

  「像我們熟練了,一般化妝十幾分鐘就夠,最快五分鐘。」Johnny是兼做電腦行業的自由職業者,Jim是魔術師兼配音演員。每年冬天,他倆都要拖著裝滿服裝道具的32寸行李箱奔忙,快速化妝是基本要求之一。香港傳統認為聖誕老人必須是個胖子,身材瘦小的Jim因此要背著個寬大的假肚腩,把道具箱拉鏈塞得膨脹起來。

  「衣服是我自己設計的,參考了很多書籍、相片和電影。這是北歐皇帝的風格。胖,有氣勢。」Jim的聖誕裝是紫紅色,有長長的披風。頭戴一圈金色的皇冠,上面一朵聖誕花盛放。「我們的鬍子都不一樣,按照個人的性格喜好修剪的。」Jim的鬍子是驕傲的上翹,Johnny的鬍子則像兩個歪歪的逗號。Jim也幫Johnny設計衣服,因為Johnny身形較壯,衣服風格輕鬆活潑。「Johnny的特色呢,就是很怕熱,每次我們去比賽,大家都叫他雪人——因為不停流汗,像在融化。」Jim呵呵一笑,「還有一定要繡紫荊花,代表香港嘛。」。

  換好衣服之後,原本沉默的Jim忽然變得慈祥起來,走路很慢,一坐下就把手搭在膝蓋,說話配手勢,字字清晰,不時夾著慢悠悠的呵呵大笑。

  「我就是聖誕老人,不是『扮』。只要穿起這套衣服,就整天都是開心的聖誕節。」Mario每年在香港將軍澳中心訓練準備參加世界聖誕老人運動會的聖誕老人時,都會說這句話。

  「要很喜歡小朋友,願意跟他們分享快樂。」Johnny做聖誕老人,會隨身帶小氣球,需要的時候鼓嘴一吹,左扭右拽,就變成憨頭憨腦的小花小狗。

  「我們見有些年輕聖誕老人沒有經驗,就想不如開一個學校,告訴他們聖誕老人的歷史,傳授我們的心得。」Jim做聖誕老人近三十年,認為最重要的是跟小朋友溝通。「如果小朋友遠遠站著,聖誕老人是不可以自己走過去找他玩的,他看到一個滿臉鬍子的龐然大物突然過來,很可能會嚇得大哭。所以我們要看小朋友的表情如何,感覺一下他們會不會接受你,然後再慢慢走過去。」如果聖誕老人會變魔術、耍雜技更好,越多技能越受歡迎。

  香港聖誕老人特色:兩個月扮「老人」七天演「財神」

  2007年,香港引入聖誕老人運動會,幷開始參加國際賽事。首次到北歐見到聖誕大家庭的Jim嘖嘖稱奇:「原來聖誕老人有高矮胖瘦,還有不同的服裝。瑞典的聖誕老人的紅帽子是『尖不隆冬』的,我一看,咦,好像小辣椒一樣喔!哈,哈,哈。」

  俄羅斯的聖誕老人是藍色的,德國有黑色的、專門懲罰做壞事的小朋友,瑞典有灰色的。丹麥的聖誕老人笑聲是四聲,ho、ho、ho、ho……瑞典很簡短:hey。日本的非常用力,像相撲前的低吼:嗷厚!厚!厚喔……「香港的標準是真心自然,三聲就好,ho,ho,ho。」

  香港聖誕老人漸漸融入了「北極大家庭」,丹麥的世界聖誕老人大會、日本的亞洲聖誕老人大會都有港人足跡。

  香港的聖誕老人,除了胖,還有什麼特別?四位聖誕老人異口同聲:「我們還是財神!」

  聖誕之後是春節,聖誕老人們搖身一變,手拿金元寶踱著方步出現在在商場、酒店。「聖誕老人吸引小朋友,湧向財神的都是大人。財神表情要嚴肅一些,跟大人們握手,說恭喜發財。」Mario也是魔術師,扮演財神的時候會變個金元寶。

  「我們也去澳門,各種酒店和商場。不過財神只做七天。聖誕老人做兩個月。」Jim撫摸自己的大鬍子。

  香港聖誕老人的聖誕願望:建立亞洲圈與北上發展

  香港聖誕老人有什麼聖誕願望?「建立亞洲聖誕老人圈(AsianNetworkofSanta,ANS),設立亞洲聖誕老人的專業名冊,協助全球接洽。」Jim用「長老」的語氣,談起學院推廣香港乃至整個中國地區的聖誕老人產業,「日本自2013年開辦亞洲聖誕老人會議,花了很大的功夫,我們在跟日本計劃,合作成立亞洲聖誕老人協會。希望兩三年之後,香港有真正的聖誕老人圈。」

  除了放眼世界,北上龐大的市場成為新老兩代聖誕老人的共同目標。除了與內地的商場、酒店合作,Jim和Johnny還計劃把國際大賽制度及聖誕老人學院課程引入中國內地。

  而Mario和Sunny連同另外兩名在過去四年獲得聖誕老人運動會三甲的成員,計劃開創自己的聖誕老人專門店品牌。「賣聖誕周邊產品,上面畫著我們的樣子。」Sunny說,「現在整個中國內地都開始慶祝聖誕,是很好的機遇。」(完)

相關焦點

  • 香江漫話: 香港的士牌 美國五套房
    香江漫話: 香港的士牌 美國五套房 >   中新社香港1月27日電 香江漫話:香港一車位 美國五套房  中新社記者 江家岱  87萬美元,在美國你可以買到五套體面的二手房(existing home),而在香港卻只夠買一個的士牌照。
  • 香江漫話:星光大道等維港景色成為香港遊熱賣點
    中新社香港四月二十八日電 香江漫話:星光大道等維港景色成為香港遊熱賣點  中新社記者邢健  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濱長廊的星光大道今日開放,令維多利亞海港景色更加吸引千千萬萬遊客,成為五一期間香港最熱賣的旅遊地帶。  臨近五一黃金周,香港遊客日見大增。
  • 香江漫話:探秘香港「私房菜」
    中新社香港三月十八日電 題:香江漫話:探秘香港私房菜  中新社記者關向東  全球著名出版集團LonelyPlanet,去年出版了一本介紹香港美食的《World Food HongKong》,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在香港平民百姓的住宅區內,有道木門忽然打開,你必須迅速閃進,門則要在巡警趕來之前關上。」
  •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香江漫話: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圖) 2008年09月11日 0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九月十日電 題:港式茶餐廳北上內地開枝散葉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港式茶餐廳」這個富有香港特色的飲食文化,近年來,隨著內地與香港經濟越來越緊密的合作,開始跨過羅湖橋,在內地遍地開花
  • (世界佛教論壇)香江漫話:香港潛心向佛的名人
    (世界佛教論壇)香江漫話:香港潛心向佛的名人   中新社4月25日電 題:潛心向佛的香港名人  中新社記者 譚休伊  華人經濟圈中,有六成商人信佛。
  • 香江漫話:蘭桂坊中的夜香港
    中新社香港6月6日電 題:香江漫話:蘭桂坊中的夜香港  中新社記者 曾嘉  來香港前就知道蘭桂坊(Lan Kwai Fong)是香港夜生活重鎮,到香港工作後,不禁就有到蘭桂坊看看的念頭。  100年前,香港花農們每逢清晨都聚集在中環的幾條狹窄石階街道上兜售蘭花,蘭桂坊因此得名。
  • 香江漫話:到香港鯉魚門食海鮮
    香江漫話:到香港鯉魚門食海鮮   中新社記者孔妙然  在香港吃海鮮有許多好去處:西貢、香港仔、流浮山、長洲、南丫島……均饒有風味,各具特色。可是,港人常喜歡去鯉魚門,旅行社更把到鯉魚門食海鮮列為香港遊的賣點之一,使得這個小小的漁村海鮮檔、酒家林立,食客如雲。  人們愛去鯉魚門,一來是那裡離市區較近,交通便捷,乘汽車、渡船、地鐵皆可抵達;二者是那裡出售的海鮮「活口貨」多,貨源充裕;再者,鯉魚門東南面的海域被稱為萬佛堂水道,是維多利亞港東部入口的唯一通道,地形險要,風光秀麗,香港八景之一的「鯉門夜月」就在這裡。
  • 香江漫話:在石澳樂園泰國菜館"拆"泰國咖哩膏蟹
    香江漫話:在石澳樂園泰國菜館"拆"泰國咖哩膏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4日 05:30 來源:   中新社香港二月三日電 題:香江漫話:在石澳「拆」泰國咖哩膏蟹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 香江漫話: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香江漫話: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2008年07月26日 00: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作者 張鶴群 國華  香港是美食的天堂,中西佳餚、南北美點無所不有,大牌檔與頂極餐廳雜陳並立,構成了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
  • 香江漫話:「粵劇殿堂」新光戲院絕境重生
    香江漫話:「粵劇殿堂」新光戲院絕境重生   中新社香港2月19日電 香江漫話:「粵劇殿堂」新光戲院絕境重生  中新社記者 譚休伊  「睇大戲,去新光。」
  • 香江漫話:繁忙香港人的每日「食糧」——咖啡
    中新社香港11月25日電 香江漫話:繁忙香港人的每日「食」——咖啡  作者 李焯龍  「味帶香,又帶甘,是那黑咖啡……同你傾,同你飲,密密斟咖啡……」香港著名演藝人汪明荃1981年在其金曲《熱咖啡》中,唱出了香港人喜歡與三五知己捧著咖啡談天的嗜好。
  • 香江漫話:菲傭撐起香港職業家庭半邊天
    香江漫話:菲傭撐起香港職業家庭半邊天 2008年09月06日 03: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九月五日電 題:菲傭撐起香港職業家庭半邊天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周日的香港有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在中環的街心花園,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等地,棕色皮膚的菲律賓女傭在此歡聚,她們席地而坐,或唱或跳,或打撲克,或做遊戲,開心歡度假日。
  • 香江漫話:民間「蛋撻王」與末代港督的傳奇故事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十一日電 題:香江漫話:「蛋撻王」與末代港督的傳奇故事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在香港,能夠請回前港督為新店開張「站臺」的,大概只有「蛋撻王」泰昌餅家的老闆歐陽天閏了。   十一日中午,正在香港推廣新書的前港督彭定康
  • 香江漫話:首度開夜市 「香港書展」的夜風景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三日電 題:香江漫話:「香港書展」的夜風景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誰說港人不讀書?!   昨夜,「香港書展」首開夜市,記者兩度隨著潮水般的隊伍,湧進湧出灣仔香港會展中心,滿眼皆是「書蟲」,令人嘆為觀止。
  • 香江漫話:香港星級團年飯「貴」氣逼人
    中新社香港1月18日電 題:香江漫話:香港星級團年飯「貴」氣逼人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新年,中國人豪食痛飲之時。在香港,人們一早開始張羅團年飯(即年夜飯)、開年飯、春茗。大小宴席要帶來親情的升華或生意的蒸騰,食物美味、豐盛或體面與否至關重要,於是便有了多家「貴」氣逼人的米其林星級食府在春節檔期預訂「飄紅」。
  • 香江漫話:在地圖中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香江漫話:在地圖中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2008年08月24日 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消失的島嶼見證香港變遷  作者 張鶴群 國華  香港是個沿海城市,其水域面積達一千六百平方公裡,佔全港總面積的六成,因海域面積大,香港的島嶼特別多,有二百六十三個。
  • 香江漫話:香港人喜愛民間小食 豆腐花最受歡迎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日電 香江漫話:香港人喜愛民間小食  中新社記者邢健  在國際化的現代大都市和美食天堂香港,儘管已經雲集了萬家涵蓋世界各地風味的食肆酒樓,琳琅滿目的東西洋美食應有盡有,五光十色的豪華高尚食府不勝枚舉,但流傳千百年的中華民間小食卻依然廣受香港百姓的歡迎。
  • 香江漫話:香港黃大仙祠 限制上香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香港8月22日電 題:香港黃大仙祠:限制上香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記者 陳建  8月的香港,驕陽似火。馳名粵港澳的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香客川流不息。大門的告示赫然入目:香客上香僅限3注9支。  俗話說,神爭一爐香。平常時分,有幾家寺廟宮觀會嫌香火多?
  • 香江漫話:香港郊野公園野猴的「七分鐘手術臺」
    中新社香港7月7日電 題目:香江漫話:香港郊野公園野猴的「七分鐘手術臺」  中新社記者 盧哲  在香港,有約四成的土地是郊野公園,園中最高調的「居民」是野猴。多年前,因為人類餵食,野猴一度快速繁衍幷騷擾民居。多年後,港府的多項野猴保育措施見效,「人猴矛盾」解決的「主力」之一,當屬設於郊野公園的「手術臺」。
  • 香江漫話:神秘面紗揭開 亞洲美食主打香港迪士尼
    中新社香港九月二日電 題:香江漫話:亞洲美食主打香港迪士尼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吃」是遊客在迪士尼遊玩的經典主題,在迪士尼前四大主題樂園中,人們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但惟獨難覓世界第一美食中餐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