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即可免費收閱政商內參。
By政商內參 (微信最好的政經讀物,以專業的視角傳遞政商信息,深度解讀政商新聞,這裡使你了解更真實的中國) 微信號:zsnc-ok
樂天集團關店消息持續發酵。近期,據報導,樂天集團已經關閉在中國境內共計87家門店,佔總門店數近九成。
九成樂天在華商場不再營業
根據媒體報導稱,樂天主動關閉中國境內約20家門店,此前有67家樂天集團在華商場因消防整頓而被勒令停業。而目前樂天集團在華擁有99家大型商場,這意味著近九成樂天在華商場不再營業。
目前仍在營業的樂天瑪特商場經營情況如何呢?記者發現,樂天瑪特超市店內人流量非常少,工作人員的數量甚至比顧客都多。
「別人是沒貨賣,我們是有貨沒人買。」一位樂天瑪特超市工作人員吐槽道。據樂天瑪特酒仙橋店工作人員表示,此前公司還規定暫時不穿樂天瑪特的工作服,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供應商持觀望態度
除顧客冷清外,樂天瑪特供應商開始觀望了,他們擔心樂天瑪特可能撤離中國。
一位前來樂天瑪特北京總部辦公室對帳的供應商表示,好多供應商已經暫停向樂天瑪特供貨,自己此次前來是來討要貨款的。該供應商向樂天瑪特提供糧油類產品,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知道後續樂天瑪特經營計劃如何,討要貨款後將打算終止與樂天瑪特合作。」
怕遭連累,部分影院摘「樂天」字樣
韓國媒體22日報導,一部分在華運營的樂天電影院「改名換姓」。
有分析稱,儘管在華的樂天影院是以與中國當地企業合資的形式進軍中國市場,但樂天在「薩德」事件之後集團形象一落千丈,企業也紛紛開始更換品牌名字。
據報導,目前至少有9家電影院在中文標記上刪去了「樂天」二字。具有代表性的是遼寧瀋陽的「樂天影城」改為「龍之星國際影城」。此外,山東威海、湖南長沙、湖北武漢等地的樂天影城也改用與「lotte cinema」發音相近的「龍之星」。
樂天已因「薩德」事件損失400億
樂天集團自「薩德」事件後,其在華業務迅速下跌,最顯著的是其免稅店銷售額同比減少25%。考慮到今年以來免稅店銷售額本以同比20%的增速持續增長,可以說所受打擊巨大。
樂天免稅店相關人士稱,3月15日起銷售額就一直減少。如今雖還有中國自由行遊客,但團體遊客的減少影響巨大。曾經繁華的首爾明洞街,如今的情景套用韓媒的話形容就是:薩德對旅遊的傷害比中東呼吸症候群還厲害。
「薩德」事件發酵至今,韓國娛樂業在華已經損失近20多億;韓國免稅店的業務中有70%都是來自中國,如今已損失近600億,而在中國市場的損失就佔了70%;單就樂天來說,就已因為「薩德」事件損失400億。
樂天走向何方?
公開資料顯示,樂天超市是韓國樂天集團旗下樂天瑪特(LOTTE Mart)在北京嘗試的新業態,目前在北京擁有14家門店,面積在500平方米至1500平方米不等。樂天瑪特屬於韓國樂天集團旗下的樂天購物公司(Lotte Shopping),而樂天購物在韓國包括樂天瑪特、樂天百貨、樂天綜超、樂天便利店四種業態。
相比於其它外資零售,樂天瑪特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並不長, 2004年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開始拓展。2008年,北京首家樂天瑪特望京店開業。樂天瑪特在中國以北京、天津、山東、遼寧為先期拓展領域,逐步開拓全國市場,並預計在2018年門店增至300家,銷售額實現2000億美元,成為「亞洲零售業之最」。
不過,2010年至今,樂天瑪特的門店數始終徘徊在100家左右,其中華東75家門店,此外,北京21家(7家樂天瑪特和14家樂天超市),華北其他區域11家、西南6家,均為樂天瑪特業態。
而今,樂天目前在中國已經有87家門面在中國被關閉,其中僅20家樂天集團自主關閉的, 報導稱,樂天集團將為此付出每月1160億韓元的損失,而停止營業期間還必須繼續支付僱員工資。
早在2013年,就有消息稱中糧集團計劃9000萬美元收購樂天瑪特中國的門店,不過此後並無下文。此前也曾跟物美談判過,但未能談成。
有零售業內人士表示,商超業態本地化特點很明顯,不熟悉區域消費方式,虧損也是常態。樂天瑪特目前超過90%的樂天在華商場不再營業,僅剩的12家商場模式如何發展業也是未知數。
來源:中國經濟網(ID:ourcecn)綜合證券日報、環球網、中金在線
薩德令韓國經濟損失或達200億美元
來源:第一黃金網
3月23日,韓國產業銀行在報告中稱,由於韓國執意部署薩德令中韓貿易持續走低,若繼續部署該反導系統或令韓國經濟損失200億美元。該報告還指出,韓國旅遊業與免稅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將達到117億美元。
樂天在華每月虧損7億
樂天集團在此次薩德事件中遭受的損失是最典型的,據最新報導,樂天自從薩德事件爆發以來,就已經有90%的店面倒閉,樂天免稅店在失去70%的客流量之後,銷售額也下降了25%,樂天集團每月承受的損失近1100億韓元。
韓國多行業處水深火熱之中
旅遊業:多家航空公司取消赴韓航線,多個旅行社和APP下架韓國遊商品,中國赴韓遊客減少近七成,韓國旅遊業在中國的市場的損失達600多億,目前,隨著限韓令的發酵,韓國旅遊經濟的損失還在持續的擴大中;
娛樂業:中國娛樂業也掀起了抵制韓流的浪潮,韓國娛樂明星在中國的舞臺上幾乎絕跡,據悉,韓國娛樂業在限韓令的壓制下轉戰東南亞,試圖發掘新的市場,而最新的數據顯示,韓國娛樂業截止到現在損失高達20多億人民幣;
製造業:製造業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樂天,樂天在華已經陸陸續續關閉了幾十家門店,而三星因為爆炸事件也損失了中國大部分市場,若形式繼續惡化下去,僅僅是樂天一家門店的損失就將達到400億人民幣;
綜合來看,韓國在部署薩德之後的經濟損失約為150億美元,薩德帶來的衝擊將把韓國經濟增速拉低1.07個百分點,韓國年度GDP可能因此下降0.5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