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局:嚴禁旅行社收取現金存入私人帳戶

2020-12-18 環球網

京華時報訊(記者張淑玲通訊員黃碩)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旅行社在出境遊押金收取、管理、退還中存在諸多問題,2015年10月22日,朝陽法院向國家旅遊局出具司法建議,建議規範出境遊押金收取。記者昨日獲悉,國家旅遊局正式函復法院,已針對建議內容,在調研基礎上出臺《國家旅遊局關於規範出境遊保證金有關事宜的通知》,加強出境遊保證金監管,嚴禁收取現金存入私人帳號。

法院判決旅行社依約返還旅遊押金

2014年11月,邵女士代表10名消費者與北京市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旅行社)籤訂了《團隊出境旅遊合同》及補充協議,約定邵女士等10人參加泰國一地5晚6天旅行,出行時間為2014年12月16日至12月22日。

該合同採用「旅遊惠」方式,即以「存款惠遊」模式收客,10名遊客需付旅遊押金50萬元,交錢後享受優惠,即每人旅遊費用2000元。

中國旅行社畢某為邵女士等辦了相關手續,相關合同及協議還加蓋了中國旅行社合同專用章、中國旅行社中國公民中心亞洲部業務專用章,畢某在籤約代表處籤名。

補充協議約定,中國旅行社指定收款帳戶為畢某的個人帳戶,50萬元旅遊押金在2015年2月3日至5日間全額退還至客戶指定帳戶,不得以任何形式及理由拖欠扣款。

然而,邵女士等人旅行結束後,中國旅行社卻沒有退還旅遊押金。2015年3月,邵女士等訴至法院,要求退還50萬元旅遊押金及相應利息。

對此,中國旅行社辯稱,這是員工畢某自行偽造的合同及補充協議,其沒有授權畢某收押金,畢某的行為系個人行為,邵女士應向畢某追償或向公安機關報案。

同時,該公司認為,邵女士等人支付的旅遊費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即使退還相應款項,也應依照市場價補齊價款後,退還剩餘費用。

朝陽法院審理後認為,邵女士與中國旅行社籤訂的合同及補充協議合法有效,旅行社應退還遊客50萬元押金,並退還逾期利息。

最終,朝陽法院一審判決中國旅行社退還邵女士旅遊押金50萬元,並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自2015年2月6日起的利息。

一審宣判後,雙方均未上訴。

法院發函建議規範出境遊保證金監管

朝陽法院在審理中發現,旅行社收取出境旅遊押金的情況較為普遍,且旅遊押金在收取、管理、退還等環節均存在較多問題。但目前法律、法規、規章對於出境遊保證金的收取均無明文規定,也無相應行業管理規範予以規制,個別旅行社將押金存在個人帳戶,導致押金被遲延歸還,甚至被挪用、侵佔,給旅遊者的資金安全和旅遊市場的正常秩序造成了一定隱患。

2015年10月22日,朝陽法院向國家旅遊局發送司法建議,建議規範出境遊押金的收取及標準,根據遊客年齡、職業、財產狀況等因素,確定是否收取押金及數額;規範收取方式,儘量採用非現金形式擔保,採取現金形式的,應以銀行等第三方託管方式收取,以保證資金安全,同時籤訂書面協議明確出境遊的擔保形式、金額、用途及返還時間和方式。

此外,朝陽法院建議國家旅遊局加強出境遊業務管理,特別是加強對分社、門市部等分支機構人員的管理,防止挪用、侵佔及利用出境遊押金非法牟利等情況發生。

國家旅遊局首次規範出境遊保證金

收到法院建議後,國家旅遊局向各級旅遊主管部門及大型旅行社、商業銀行等進行調查了解,並多次與銀監會溝通,推出了《國家旅遊局關於規範出境遊保證金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次規範出境遊保證金。

《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其分社等服務網點,要自查清理出境遊保證金收取情況;出境遊保證金一律應採取銀行參與的資金託管方式收取,不得以現金方式或現金轉帳方式直接收取;不得將出境遊保證金直接存入旅行社及其工作人員個人帳號。同時,國家旅遊局還要求各地旅遊主管部門督促尚未實行出境遊保證金銀行託管的旅行社,積極與當地商業銀行開展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出境遊保證金銀行託管工作機制。

《通知》出臺後,國家旅遊局將上述情況書面復函北京朝陽法院。

相關焦點

  • 旅遊局答網民關於「旅行社收取團費押金(出境遊保證金)拿去投資...
    鐵皮羊說:現在有些旅行社要旅客先出筆巨額的團費押金,由旅行社那去做金融投資(三個月)獲得利潤衝減團費。這樣使得團費比正常團少了一半,但也增加旅行社攜款跑路(擠兌)風險。對於這類新事物,希望國家能規範管理。旅遊局回復(全文):您在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的留言已經收到,感謝您對旅行社團費押金的關注。您所提的團費押金可能涉及「旅遊套餐、旅行社出境遊保證金和旅遊單用途預付卡」。
  • 國家旅遊局:嚴查旅遊社收取出境遊保證金等問題
    國家旅遊局今天發布了《關於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對於各地旅行社一次性收取旅遊套餐產品、收取出境遊保證金以及使用預付卡業務等行為將進行嚴查。  近期,旅遊市場上發生了因「旅行社收取旅遊者出境遊保證金不能按約退還、售賣旅遊套餐不能履約、發行旅遊單用途預付卡不能履約」等情況引發的旅遊投訴和群體性事件,嚴重侵害了遊客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旅遊市場秩序。
  • 旅行社不得自行收取出境遊保證金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宗苗淼)國家旅遊局日前印發了《關於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各地旅遊主管部門履職、旅行社規範經營提出了要求。針對該通知中「嚴查收取出境遊保證金中的違規行為」,記者從我省旅遊部門及旅行社了解到,河北遊客出境遊繳納保證金,必須採取銀行參與的資金託管方式。
  • 北京旅遊局:旅行社應及時存入或補足質量保證金
    2009年5月1日前成立的旅行社,應在北京市旅遊局辦理清退原質量保證金後5個工作日內,到指定銀行開設質量保證金專用帳戶並存入質量保證金,然後在7個工作日內到北京市旅遊局辦理換發許可證手續;2009年5月1日後成立的旅行社,應在領取營業執照後儘快辦理開設質量保證金專用帳戶、存入質量保證金20萬元並在存入質量保證金後7個工作日內到北京市旅遊局備案。
  • 旅遊押金交銀行保管幾成空文 多家旅行社籤自律公約
    本報記者 萬兵 實習生 楊姣  國家旅遊局要求押金交由銀行保管  出境遊押金又稱出境遊保證金,即出境旅行社在組織旅遊者出境旅遊時,為防止遊客滯留不歸,要求遊客出國前向旅行社繳納一定金額作為擔保。濟南市旅遊協會秘書長安伯收說,出境遊押金的收取在法律上還沒有明確規定。  顯然,遊客和旅行社在押金收取上都有風險。
  • 大連夫妻出境遊交10萬擔保金 旅行社被「註銷」退款遇難題
    ,張先生交給旅行社的擔保金是旅行社韓姓負責人收取的,並且將這筆擔保金打入其個人帳戶。  連日來,記者在瀋陽走訪10餘家旅行社發現,出境遊收取擔保金或保證金成為旅遊業內不成文的行規,擔保金收取並沒有統一收費標準,去哪些國家需要交、哪些人需要交、擔保金歸還的具體時間等問題沒有明確規定,幾乎都是由旅行社「自己說了算」,擔保金額從5萬元/人~15萬元/人不等。
  • 怎麼收主動權在旅行社
    出境遊保證金,是國內出境旅遊團在組織旅遊者出境旅遊時,為防止旅客滯留不歸的現象發生,而要求旅客繳納一定數量的現金作為擔保。不過,隨著近幾年出現的出境遊保證金不能按約退還,引發了一些旅遊投訴,已經嚴重擾亂了旅遊市場秩序,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收多少、怎麼收,主動權在旅行社記者了解到,「出境遊保證金」已經成為旅遊業的一項不成文「行規」。
  • 別再私人換匯了!大批留學生涉洗錢帳戶凍結,大使館緊急提醒!當事人...
    根據英國國家打擊犯罪調查局(National Crime Agency,簡稱NCA)2月28日發布的官方通告,其新近成立的國家經濟犯罪調查中心(National Economic Crime Centre,簡稱NECC)經過調查,將凍結95個涉嫌洗錢的銀行帳戶,當前總計帳戶內金額高達360萬英鎊▼圖:NCA官網截圖
  • 遊客上門追債 民生國際旅行社把500萬元押金弄哪去了?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10月,朝陽區人民法院曾向國家旅遊局發送司法建議,建議規範出境遊押金的收取條件及標準,規範出境遊押金收取方式,儘量採用非現金形式擔保,採取現金形式的應以銀行等第三方託管方式收取。
  • 滬一女子花5萬委託旅行社代辦籤證 結果慘了...
    委託旅行社代辦籤證,保證金卻一去不回,屢次上門討要無果,發現受害者眾多! 市民萬女士去年委託上海翠園國際旅行社代辦赴日旅行籤證,在向旅行社繳納了五萬元的籤證保證金後,日本旅行籤證如期辦理了下來。 旅行社去年12月提供的「確認函」稱,萬女士的保證金已進入退款程序,還需要7-21個工作日,最遲將於12月19日前到帳,而到了旅行社承諾的時間,萬女士依舊沒有收到一分錢。
  • 超過450萬香港市民通過銀行帳戶收取一萬港元現金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香港特區政府14日公布,截至13日,已有超過450萬名香港市民透過銀行帳戶收取一萬港元。早前,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推出一萬港元現金發放計劃,向18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一萬港元現金。特區政府公布,截至7月13日,已有超過450萬名市民透過銀行帳戶收取一萬港元。
  • 國家旅遊局首次公布出境遊旅行社標準
    中新網北京8月6日消息:日前,國家旅遊局開始實施《旅行社出境旅遊服務質量》行業標準,結束了旅行社經營出境遊長久以來無標準可依的局面。  這套標準對經營出境遊旅行社應提供的服務內容進行了明確劃分,遊客選擇組團社將有據可循。標準明確了旅行社銷售人員在銷售成交後,應與旅遊者籤訂出境旅遊服務合同,在收取旅遊費用後開具發票。
  • 旅行社收取高額保證金 不能按約定退還引發糾紛
    天津市民王先生和家人今年上半年在當地一家旅行社報名參加了一個歐洲兩國遊產品,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十幾天的遊覽結束,回國後的他卻走上討債的漫漫長路。王先生告訴記者:「報名參團時旅行社並沒有向我們提及有保證金的事,臨行前兩天才通知說因材料問題需要交5萬元保證金,否則不能成行。可是,旅行社並沒有按照當初約定的『銷籤10天後』返還保證金,反而玩起了失蹤。」
  • 國家旅遊局警示:防範出境遊押金風險
    此前,南京、北京都出現了旅行社挪用遊客百餘萬元「出境旅遊押金」或逾期未返還保證金,讓押金的安全問題再次受到關注。日前,國家旅遊局發布今年1號旅遊服務警示,提醒遊客如遇到旅行社挪用、侵佔出境旅遊押金,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此前,南京一家旅行社門店店長因私自將「出境旅遊押金」轉入自己名下,並用作償還高利貸,導致大批遊客投訴。目前,遊客損失已由旅行社墊付。
  • 出境遊保證金竟成為旅行社「搖錢樹」
    業內人士介紹,收取這筆「押金」是不成文的行規,收多少是由旅行社根據所去目的地國和遊客資信決定。  記者以遊客的身份,向春秋國旅、中旅國際旅行社等諮詢出境遊的相關費用以及保證金的問題。除了東南亞一些國家外,澳洲、日韓、歐洲等旅遊線路都需要繳納5萬元至20萬元不等的保證金,有些甚至遠遠高於旅遊的團費。
  • 出境遊金額巨大 旅行社挪用遊客行前押金炒股
    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廣東國旅、廣之旅、廣東中旅等廣州幾大旅行社,為遊客討個說法。「部分旅行社押金管理確實混亂」據記者了解,近段時間,廣州旅遊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投訴,主要涉及「旅行社不支付押金利息」等違規行為。由於按國家相關規定,如果遊客的押金被存入銀行,結算時遊客將會獲得押金利息,但部份旅行社出現不支付押金利息行為,這讓當事遊客紛紛懷疑「旅行社挪用押金去炒股了」。
  • 出國玩要押5萬元現金擔保?旅行社條例新規對此明確說「不」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就《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或「條例」),意見中明確:出境社、邊境社不得以收取現金或者向任何單位和個人轉帳的方式,要求旅遊者提供出境旅遊保證。這意味著未來旅行社或導遊遲遲不退還擔保金或捲款逃跑的現象將被有效杜絕。「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現金擔保被取消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