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的普洱茶也越來越多,以前沒有看到過的產區也開始發現古樹茶,製成的產品也走上了許多茶人的茶桌。那麼普洱茶的產區有哪些呢?
「古代普洱茶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雙版納和普洱市一帶;近代普洱茶臨滄、大理、昆明等地也相繼成為普洱茶的產地;現代普洱茶產地擴大至昆明、大理、臨滄、紅河、德宏,甚至省外和國外。」
三大產區說法:主產區分別是:西雙版納州、臨滄市、普洱市三大茶區,其中最知名、產量最大的是西雙版納州。
臨滄產區:號稱天下茶倉,是著名的滇紅之鄉,臨滄因為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茶資源豐富,是普洱茶原料的最大產地,境內共有茶園總面積130萬畝,其中,野生古茶樹群落40萬畝,栽培型古茶園65萬畝,有樹齡上千年、世界上海撥最高、面積最大的野生茶樹群落,有最古老的3200年的鳳慶香竹箐古茶樹和2500年的勐庫大雪山野生古茶王,堪稱是世界古茶樹的搖籃。雲南省的三大國家級群體良種就有兩個源自於臨滄。冰島香甜稠潤、昔歸清透細膩、雲南巖茶香柔甘活,都代表著臨滄茶葉的高品質!
西雙版納產區:是舉世聞名的普洱茶發祥地和「茶馬古道」源頭。相比其它產區,西雙版納有著更為豐富的茶山資源。在西雙版納,你能看到熟悉的各個名山、名寨的身影,簡直就是個普洱茶大寶庫!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易武、倚邦、蠻磚、莽枝、革登、攸樂)均在西雙版納境內。在勐海的巴達茶山上,還有一株被載入史冊的、1700餘年樹齡的野生古茶樹,它向全世界證明了茶樹起源地是中國。
普洱產區:唐代《蠻書》也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唐朝南詔時期,「銀生」即現在的景東,也就是普洱轄區,可見普洱地區產茶的歷史之久遠!清朝雍正年間,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當時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設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轄。說到思茅產區,不得不提到名氣大的景邁茶山。據考證,這裡可是有著1300多年的種茶歷史。景邁山有目前世界上所發現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著「茶樹自然博物館」的美譽,另外,邦崴、千家寨、無量山都是普洱的名山!
現在又增加了保山產區、德宏產區、紅河產區和大理產區。
保山產區的昌寧紅茶的崛起,還有雲南龍潤集團生產的普洱茶,大多數以保山產區的原料為主。
德宏州芒市也發現古茶園,也有人製成普洱茶上市銷售,如:德宏古茶。紅河州綠春縣發現古茶樹,當地人也製成普洱茶進行銷售。
大理產區:原先是作為下關沱茶的主場,下關茶的原料大多數來自臨滄地區、普洱產區和西雙版納地區,也有部分原料是選擇大理本地,比如南澗縣無量山和巍山縣的一些茶廠,說到南澗縣,還有一個品牌叫做土林鳳凰,這是一個曾經風光無限卻又黯淡無光的品牌,幾經易主,未來不可得知的品牌,早期生產的熟茶很不錯,現在的就不知道了。近年來,也有幾個品牌出現,此處不言。
另外大理產區深入進去,蒼山上有茶園,但屬於近代有機茶園,大多數生產毛料和與其他產區毛料拼配的普洱茶,具體品牌不言。大理的永平縣,2019年來已有朋友發現古茶樹,然後在當地建廠,也生產了普洱茶,但未嘗過,不知道如何。
國外產區:現在最流行的莫過於寮國古樹和緬甸野生茶,在市場上也有人在售,還有人在喝,但對於正宗普洱茶來說,個人認為不算是普洱茶系列,只不過是用普洱茶的工藝生產了些境外的茶葉而已。
粗略的想了下,實際上雲南的茶樹資源都比較豐富,茫茫大山深處,定有好茶尚未被發現,除三大產區和四大產區外,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茶園和古茶樹。從名山古樹的角度上來講,古樹茶算是稀缺,但是對於許多未被發現和考證的山頭來說,卻是大有空間,待發現。
疫情期間,在家喝茶。
靜心品茗,祛除焦躁。
境由心轉,喜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