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可以理解成為「太早了」,「時間超前」。但是「過早」卻是在湖北的一個俗稱,也就是北方人的早飯,江南人的早點。這個名字現在因為網絡傳播的原因,風靡了全國,現在很多其它地區的年輕人也開始模仿著說「過早」。
武漢人每天早上也像北方人一樣,見面打招呼時會問及吃飯方面的話題,北京人會說「您吃了沒?」,而武漢人會說「過早了沒?」。叫法不同,但是中國的傳統禮節沒變。每天早上,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有些人匆匆的趕往上班,有些匆匆的趕往批發市場,有些人匆匆的趕往集市,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在家中吃早飯,又因為吃早飯的速度比較快,就像是經歷了一個過場,所以就將早飯稱為了「過早」。
這一俗稱,在武漢、宜昌、黃石、荊州、襄陽、隨州等地特別的突出,所以這些地方的小吃也特別的發達。像我們熟悉的武漢熱乾麵,襄陽牛肉麵,豆皮、面窩等等,都是大家喜愛和每天必吃的。
熱乾麵
這個可了不得,外地人來到武漢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熱乾麵,好吃不貴,基本上價格在4塊錢左右。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店鋪賣的很貴,其實材料是一樣的,只是地理位置比較貴。比如前一段時間,我在著名的戶部巷吃了一碗十塊錢的熱乾麵,沒有加其它東西,就是一碗普通的熱乾麵。
熱乾麵被稱為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用燙好的麵條加上芝麻醬,香油,蔥花,滷水進去,攪拌一下,一碗香噴噴的熱乾麵就出來了。要說哪家熱乾麵好吃,其實小編不是很懂,只是感覺有些芝麻醬好吃,還有就是他們放進去的滷水很重要。
在湖北,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熱乾麵小店,過早時吃上一碗熱乾麵也成了武漢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想要生活在武漢,第一要做的就是學會吃熱乾麵,喜歡上熱乾麵。
豆皮
豆皮是正兒八經的武漢傳統小吃,小編剛來武漢是以為豆皮就是我們那的豆腐皮,湖北稱為「千張」。然而不是,豆皮也是武漢人民過早時必不可少一道美食,它是由糯米、香菇、雞蛋、肉等餡料做成的一個大餅。大餅只是我的形容詞,類似大餅,然後切成小塊。
豆皮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外面的麵皮是由大豆和米漿混合而成,然後放入鍋中攤成薄薄的麵皮,類似於山東的煎餅,然後報餡料放進去。豆皮外面金黃,裡面鬆軟,真的是武漢獨有的味道,早上來上一份,5塊錢左右,然後在搭配上一杯豆漿或者米酒,絕對讓你還想吃第二份。
豆皮現在已經不單單是早上的早飯,午飯和晚飯也有很多人喜歡吃。好吃不貴,而且還能吃飽。
面窩
聽到這個名字,真的想像不出來它長什麼樣子,這也是武漢的傳統小吃之一,樣子類似於甜甜圈。四周是被油炸的一圈鼓起,中間是一個薄薄的一層皮,有的時候中間乾脆是一個小洞,是一個凹狀的餅,和油條一樣在油鍋裡炸。
面窩是由米漿加上黃豆、蔥花、鹽等佐料,製作簡單,所以武漢的街頭巷尾都會看到賣面窩的,基本上每家熱乾麵館都會有面窩。食量大的,可以吃一碗熱乾麵,在附帶一個面窩,絕對能滿足你的過早心願。
這就是武漢的味道,這也是武漢的「過早」文化,如果你來了武漢,每天早上不用擔心你吃什麼,在大街上走一走,都是你想吃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人說「武漢人身上總是帶著一股芝麻醬的味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