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座古村有兩大國寶,是舊石器時代遺址,村民住百年老宅

2020-12-10 肖祝傑崎旅遊

山西一座古村有兩大國寶,是舊石器時代遺址,村民住百年老宅,山西的丁村是平凡的古村,同時也是中外有名的古村, 在這裡挖掘舊石器時代的化石,吸引了相關專家, 這裡至今還保存著很多明清建築,因此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

山西丁村有兩大國寶, 一個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蹟,另一個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最古老的房子已經有大約4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很多村民住在祖先上傳的百年老房子裡,時間似乎固定在明清時期,經過滄桑,放出新的光華,在蒼茫的大地上,丁村遺蹟也很寂寞,從那個有懸崖溝的土地上發掘出舊石器時代的化石,在這裡發掘出的古人類遺骨所屬的先人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丁村人, 丁村,這個普通村莊被指定為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蹟,丁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雪靈谷姐今天主要談論丁村的古老民居, 丁家人從明代後期開始建設宅邸,不斷修理和擴建,直到清末民初,時間跨度遠遠超過了現在有名的王家大院, 民居古建花園有40餘座,近500所房子,丁村民居有獨特的風格,造型大氣獨特,同時兼具美觀和實用性, 百年的歲月流逝,古老的民居支撐著一代人的生活,也記錄著他們去世的時間。

這些清朝四合院,房間高,端正大方,重視雕刻, 家世和屋簷下等生動的雕刻隨處可見, 民居錯了,不奢侈,但不安靜,顯示了曾經的繁榮, 村子裡還保存著古老的舞臺,站在那裡,感覺到以前的村民在這裡,看戲,說話,熱情高漲,走過丁村,到處都出現了古老的繁榮,到處都感受不到不可思議的孤獨, 丁村人利用自己的家開了幾個家庭工作室,女性們在房間裡忙著, 工具都是舊古董,織布機、梭梭、紡錘形這些放在博物館裡的工具,她們手裡繼續使用。

經過風霜的丁村家的建築物就這樣,以三合院形式,大門放在中間,面向堂屋, 博物館互相連接的幾個院子的結構基本相同,大多是明三暗五的二進院形式, 正殿是硬山堂,是平坦的樓層, 後院一般在二樓, 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村莊的歷史變遷,你去過山西丁村嗎? 這裡有兩個國寶,是舊石器時代的遺蹟,保存了很多明清民居,但至今村民仍住在百年舊房裡。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

相關焦點

  • 山西又一千年古村走紅,百年石獅子被鐵籠鎖住,有什麼說法?
    對於山西經濟略微遜色的說法,我認為這還是可以過去的,但是山西的歷史不夠悠久,我認為山西人是不會答應的;俗話說「歷史看陝西,歷史看山西」,山西歷史悠久是不爭的事實,可是古老與悠久卻不是口口相傳的,也不只有書本上的記載,而是有許多真實的證據,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三千多年,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搖籃」。
  • 長白山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
    日前,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長白山地區撫松縣漫江鎮楓林村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石製品近500件,遺址的地層堆積最深處達到4米,為年代學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地層剖面。徐廷說,通過調查,確認該地點是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因該遺址位於漫江鎮楓林村楓林崗,於是便將遺址命名為「楓林遺址」。8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對楓林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發掘  出土石製品500餘件  徐廷說,此次分了兩個發掘區,在原生堆積中共出土石製品500餘件,出土遺物總體風格類似,但略有區別。
  • ...異形契約》沒告訴你的事:中國境內有哪些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
    事實上,在舊石器時代,地球上就活動著早期人類。舊石器時代是指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的漫長時期,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古人類遺址主要有以下這些:1、祿豐古猿:這是在雲南省祿豐縣發現的人猿化石,距今約七八百萬年。
  • 山西陽城有奇趣:百年老宅遭遇現代民居,中國古典邂逅韓國風情
    在山西陽城,有這麼一個地方,雖然只是一個不顯眼的小村莊,卻深藏著一座富商的潘家莊園(也稱為潘家十三院),此規模之大與王家大院、喬家大院、曹家大院比較,一點也不遜色,這就是位於晉城市鳳城鎮的南安陽村,如果你在心裡把它僅僅定位於一個滿是四合院的古村就有點狹隘了,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鏡頭
  • 山西一座千年古村,百年石獅子都被鐵籠鎖住,村民:無奈之舉
    本人是古村愛好者,自詡也到過不少傳統古村落,但常常會遇到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就是村子的歷史形態依然存在,那些古老的建築一幢幢有模有樣地立在那裡,但建築裡邊已經看不到任何歷史文化的內涵了。買賣都是市場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人鋌而走險。之前,到過山西運城的呂梁山腳下的西莊村。這是一個「因石而生,因石而傳,因石而居,因石而美,因石而興」的千年古村。村中遍布大量的精美石雕,特別是立於村委會門口的兩座1.5高的大型精美石獅,雕琢於是清代同治年間。
  • 高安發現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本報訊(記者龔豔平)12月16日,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高安市發現一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歷時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舊石器時代的石製品,為我們認識贛鄱大地遠古先民的繁衍生息歷史提供了寶貴材料。據悉,這也是江西首個經正式考古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 山西晉城有一座古村,曾為長平之戰古戰場,卻以「一廟」享譽華北
    有人說「煤」,山西是名的煤礦大省,以煤字可說出其煤礦資源的豐富;有人說「酸」,山西盛產醋,各種清徐醋、東湖醋、紫林醋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還有男人說「古」,民間有言:地下歷史看陝西,地上歷史看山西,早在上古時期這裡就有了人類生存的遺址遺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其古也並非是口口相傳,而是有著諸多的真材實據的;我們今天且不說山西的煤,也不說這裡的醋
  • 舊石器時代的天然博物館(文明之聲)
    圖為泥河灣廣場及泥河灣遺址群不同遺址出土的石器。近百年的科學探索使泥河灣盆地成為世界上舊石器遺址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泥河灣盆地不僅豐富了我國舊石器文化序列,也為評估早期人類技術與認知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以泥河灣遺址群為依託,河北省陽原縣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舊石器專題博物館,正在建設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我與一座老宅的這八年
    在滿村水泥樓房夾縫中,看過了供奉蛇將軍和蜂將軍的竹林境,看過了著名的父子賢良木牌坊,看過了海軍艦長鄧家驊的老宅,腦海中的俠客隱居的古村被城邊村的農民水泥房趕跑了,直到我不經意地撞見了魁輿大厝。大厝裡顯得不那麼安靜了,大厝裡的老人們開始憂心忡忡大厝的命運,按照慣例,非文保單位的老房子一旦拆遷,很快將夷為平地。老人們拿出家譜,告訴我宅中曾經名人輩出,五口通商時代陳鍾怡在倉前山創辦了輿春商行,所以這座老宅叫魁輿大厝。後來有保定軍官學校畢業隨馮玉祥將軍抗日的陳爾修,有黃埔軍校畢業的陳爾亮,有海軍中將陳爾恭,還有創辦倉前興春洋行的陳鍾怡。一座老宅,見證了福州近代史上的一段輝煌和傳奇。
  • 陝西百年秘境古村,家家「住」在溫泉上,戶戶都是「大宅門」
    在溫泉湧出口的疏水岸邊,女人們正在洗衣服,這是清水村的一大特色,村子的石板旁邊有一條水道,據說在那之前,溫泉的水流常年不斷,但由於溫泉水流入下遊,工廠用地下沉,所以切斷了上遊的水流,否則,就會看到「家家都住溫泉」的奇景。
  • 第三屆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節在周口店遺址開幕
    中新網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 於立霄)紀念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90周年暨第三屆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節8月15日在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幕。今年舊石器文化節的主題是「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旨在使人們了解和體驗舊石器時代先民生產生活與技術文化,並向世界宣傳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影響力,實現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交流合作。
  • 貴州舊石器時代遺址眾多,最早發現的骨制裝飾品是什麼
    在考古遺址中,人們經常發現萬年前用海貝、獸骨和牙齒等製成的各種裝飾品,甚至還有雕刻藝術品和巖壁畫的存在,說明人類對美的追求由來已久。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在這個古老的土地上早在二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 江西發現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出土5000餘件石製品
    中新網江西高安12月7日電 (鄭飛虎 記者 吳鵬泉)記者7日從江西省高安市官方獲悉,該市在舊石器時代考古調查過程中發現一處曠野遺址,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准,歷時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
  • 山西一座古村,地下發現萬米神秘地道
    」,山西是一座古建築寶藏省份,中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地面古建築,70%以上都在山西,山西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數量都高居全國第一。在山西介休市的龍鳳鎮,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張壁村,這裡不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但走進其中,卻令人大開眼界。
  • 巢湖「國寶」銀山智人遺址受損較重 重啟規劃尋保護
    原標題:巢湖銀山智人遺址尋「保護」 說到和縣猿人,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但作為我省古人類和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巢湖銀山智人遺址,目前正遭遇破壞。我省已啟動該遺址的規劃保護,保護方案正在招募設計方。
  • 有榔樹,有清泉,田園風光來看山西古村榔樹園
    太行山深處,有許多古村落,都有很美的風光。像前幾篇胡哥帶領大家領略的山西平順榔樹園村,就是這樣。其實,山西榔樹園村不只有險峻的古代翻山石階古道,眾多古民居,還有更美的泉水風光。而且,榔樹園的名字和山泉水也有關係。
  • 連城800年歷史的「民間故宮」,百年老宅內仍有人住
    來源:清新福建、文旅之聲、鴨鴨愛生活大V推薦 | 龍巖連城800年歷史的「民間故宮」,百年老宅內仍有人住,全村人姓吳:培田村保存著三十幢大宅、二十一座祠堂、六處書院、一條千米古街、兩座跨街牌坊、四處庵廟道觀。
  • 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銀川靈武市水洞溝
    水洞溝遺址西距銀川市60千米,位於靈武市臨河鄉水洞溝一處面南的崖壁上。是目前中國發現的資料最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水洞溝這座1919年由比利時人肯特發現的遺址,迄今已有5萬多年的歷史。一個用鴕鳥蛋皮穿孔製作的裝飾品和一具原始牛頭化石再次證明,這裡的準確時代應該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早期。
  • 五千年歷史看山西!一座被遺忘的古村:地下發現萬米神秘地道
    「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有中國五千年來,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地面古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數量,山西都是高居全國第一。介休龍鳳鎮,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張壁村,有一座被央視評選為「中國十大魅力古鎮」的張壁古堡。
  • 海南周刊 | 萬寧東澳鎮水溝村:歷史邂逅風光 百年古村風景正好
    &nbsp&nbsp&nbsp&nbsp「村內有陳氏宗祠、書房嶺遺址,還有80餘間保存相對完好的閩南風格古宅。」水溝村村民陳昇雄說,目前已經有國內頂尖的設計團隊入駐水溝村,設計水溝村書房嶺共享農莊項目,「計劃將太陽河、小南山、同雲洞、求雨石等地理、人文資源串聯起來,建設一個具有人文氣息的項目,讓古村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