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古村愛好者,自詡也到過不少傳統古村落,但常常會遇到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就是村子的歷史形態依然存在,那些古老的建築一幢幢有模有樣地立在那裡,但建築裡邊已經看不到任何歷史文化的內涵了。
那些一直被視作「破爛」的東西,忽然間被賦予了價值,值了銀子,一方面刺激了賣,一方面刺激了買。賣是為了換錢,買一半出於愛好,一半是為了升值。買賣都是市場的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人鋌而走險。之前,到過山西運城的呂梁山腳下的西莊村。這是一個「因石而生,因石而傳,因石而居,因石而美,因石而興」的千年古村。
村中遍布大量的精美石雕,特別是立於村委會門口的兩座1.5高的大型精美石獅,雕琢於是清代同治年間。它們各蹲在一個雕刻著四頭小獅子的石頭底座上,雕刻得異常壯麗,而且逼真:頭披捲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
但據村民介紹,這兩隻體型如此碩大的石獅子,也曾兩次被盜。最近的一次,被偷到分子賣到河南,歷時30多天的追蹤,才找回來。「鎮村之寶」的丟失,讓村中老人寢食難安,整天追著問「還能找回來嗎?」現在這對石獅,被塗上藍、黃、紅、白、黑的顏色,顯得更加美觀和吉祥,保一村平安。
有了大石獅,被盜的經歷,村中民宅許多門口的小獅子,紛紛都被保護起來。為防偷到,村民將石獅子關進鐵籠。這是村中的一戶人家,一座保護完好的典型民居。莊重雄偉氣勢宏大的門樓凸顯出家族的地位,豪華的建築,精美的雕刻,讓人肅然起敬。然而,如果你仔細觀察,立於門前的一對威武的石獅,被鐵製欄杆給鎖起來。像這樣,把門前石獅鎖起來的,還有很多。為了防止被盜,這是無奈之舉!看到罩在鐵籠裡的石獅子,給人難以名狀的感覺。
據村民介紹,村子早前經常被盜,小偷多是偷到這些具有百年歷史的古建築構件,其中偷得最兇的就是門上面的門楣。因門楣立於大門之上,院落之外,相比於院內的東西,門楣是最容易盜竊的。現在走在村子中,會發現很多舊時的豪宅大院的大門上,門楣位置的空白,有的用泥土封上,有的則重新雕刻門楣立上。
更有甚者,有的小偷連重大幾百斤的門樓下的柱礎鼓石被人盜走,被盜後殘破的門樓如同哭泣一般向人們訴說著無奈!有人說,給這裡古建築構件裝上監控全方位錄像,保安二十四小時分班巡查。但是這些需要成本,對一個旅遊開發的古村落來說,這些實在難以實現。
也有人說:「困獸不如狗!」但是對於這些石獅子的保護,也是無奈之舉。不知各位都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