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阿里的員工,介紹同事賣外匯,為何被判非法經營罪?

2020-12-12 曾傑律師

作者:

曾傑,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

盧捷培,廣強律所非法集資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有媒體和公眾朋友討論一個案件,阿里巴巴一個員工周某,2004年入職,在阿里上市後,其相繼持有阿里的港股和美股,2014年經人介紹認識杭州吉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王某,2015年其想將自己持有的近3萬股的美股、15萬股的港股賣掉,將交易所得的美金兌換成人民幣用來裝修、買房,故聯繫王某進行兌換,陸陸續續換了人民幣3000萬元,方式就是對敲,外幣在國外交易,人民幣在國內支付。

之後王某主動聯繫周某,其表示吉某公司在境外投資需要美元,問周某阿某集團有沒有員工需要兌換美元的,周某便在公司釘釘群裡問有無員工需要兌換美金,如果有員工沒出美股後有美金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周某可以介紹售出。周某一開始是幫忙介紹,後來就開始收「手續費」,陸陸續續向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達到3.2個億人民幣,最後檢方認定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人民幣,周某的手續費,賺了200多萬。

最後,杭州當地法院判定周某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周某為什麼會被定罪?

這個案件,是2019年2月1日最新司法解釋《兩高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施行後判決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根據刑法及該司法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結合筆者的辦案經驗,非法買賣外匯,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行為模式是「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而周某之所以被定罪,就是因為其幫助王某公司介紹相關同事出售美元,賺取手續費,這種行為,就屬於一種以牟利為目的的,實施與倒買倒賣類似的轉賣行為,從中賺取差價的營利性犯罪行為,而這類非法經營實際上也屬於一種非法集資類犯罪,而周某通過公司的釘釘群發布購匯信息,這種群針對的對象本質上是一種不特定的公眾,因此也會被法院認定為一種經營行為,涉案金額(一般是交易金額)如果達到500萬人民幣以上,就可以定性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本案中,收購美金的王某是否被定罪?出售美金的員工是否被定罪?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向周某及其相關同事收購美金的王某,他們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在案件中是以證人身份接受「詢問」(被告人是接受「訊問」),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因為,雖然他們是美金的最終收購方,但是,他們的行為,並不屬於最新司法解釋中規定的倒買倒賣,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公司經營所需,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在規定場所外買賣外匯,屬於典型的行政違法行為,但是由於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自用,而不是通過轉賣行為賣出獲利,因此這種行為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

而類似的,出售美金給周某的相關員工,也是以證人身份接受的調查詢問,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從行為特徵來看,他們出售美元給周某,其美金來源也不是來自於轉買,而是用的自有資金出售,這種行為,也和倒買倒賣行為有本質區別,也是屬於一種違法但是不構成犯罪的行為。

為什麼換匯金額是3.2個億,為什麼涉案金額是2.9個億?

根據本案的判決書,周某與王某的換匯流水為人民幣3.2億元,但為什麼檢察院指控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

其實理由和前面的王某等一樣。

這是因為,根據目前的司法認定,周某和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3.2個億中,有3000萬是自有資金,這部分資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轉賣或者介紹倒賣行為,使用自有的資金換匯只屬於一種違規的場外交易,但是介紹他人向地下錢莊換匯的2.9億元,這種介紹本身就構成一種倒賣獲利性質,因此,本案中看出,使用自有資金的換匯行為,不會被視作非法經營罪的涉案行為,相關數額也不會納入犯罪金額評價。

涉案金額2.9個億人民幣,為什麼判決只有三年多?

根據目前的量刑標準,涉案金額也就是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千五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就屬於非法經營罪中的「情節特別嚴重」,量刑就在五到十五年之間。但是周某為何最終被判三年六個月?

這是因為,法院最終認定被告人周某自動投案,歸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予以從輕、減輕處罰,且被告人周健案發後主動退出違法所得,這些情節,讓他獲得的降一檔量刑的處罰。

(本文為個人辦案研究和經驗總結,意在為司法實踐提供有價值的思考,行文倉促,如有錯別字和觀點疏漏,敬請指出和諒解。廣強律所曾傑非法集資金融犯罪辯護團隊寫於2020年2月3日,編輯:助理樂吾、沐夏)

相關焦點

  • 變相買賣外匯8億元,22人團夥被判非法經營罪
    新京報記者4月9日從廈門思明區法院了解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團夥22人5年9個月到緩行不等的刑罰。根據法院查明,林某燕、賴某明分別是不同團夥的主要成員。2018年上半年,林某燕團夥與賴某明合作承接了某銀行「內保外貸」客戶境外歸還到期外幣貸款業務。
  • 單純介紹他人換匯,從中收取好處費,構成非法經營罪,為從犯
    曾傑律師  專注於非法集資、金融犯罪辯護  廣強| 個人微信:zengjielvshi  作者:曾傑律師,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高級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  在非法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被告人如果從事了買賣外匯而盈利的活動,一般會被指控非法經營罪
  • 兩對夫妻非法買賣外匯被判刑
    明知自己不具備外匯經營資格,卻結夥買賣港幣,不到1年時間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3億元。12月1日,市中級法院通報一起非法經營罪的終審判決,胡某、何某兩對夫妻分獲4年半至9年不等有期徒刑,一人獲判緩刑。4名被告人還被判10萬至60萬不等罰金。
  • 兩對夫妻非法買賣外匯被判刑 涉案金額達3億元
    明知自己不具備外匯經營資格,卻結夥買賣港幣,不到1年時間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3億元。12月1日,市中級法院通報一起非法經營罪的終審判決,胡某、何某兩對夫妻分獲4年半至9年不等有期徒刑,一人獲判緩刑。4名被告人還被判10萬至60萬不等罰金。
  • 兩男子非法買賣外匯26億元被起訴
    正義網連雲港11月2日電(通訊員 王曉冬 張愚 梁晶晶)隨著到海外勞務工作的人群不斷增加,外匯的流通需求與日俱增,然而有這麼一伙人,竟打起了買賣外匯的主意。連雲港兩名男子吳某、樊某為非法獲利,在明知其幫助辦理的銀行卡將被新加坡湯某及其新加坡漢生快速匯款公司等快速匯款公司用於非法買賣外匯的情況下仍幫助開卡、送卡。
  • 兩高司法解釋明確非法買賣外匯認定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 網絡炒外匯刑事合規——法律問題的解剖(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
    網絡炒外匯刑事合規——法律問題的解剖(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張春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經濟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核心律師專注經濟類案件辯護:如詐騙、傳銷、外匯、非法集資類,職務類等犯罪是否具有相關的資質,如以下截圖(外匯管理局的復函)(該案是我與張毅律師共同辦理的一起代理境外的平臺開展炒外匯業務的案件)這個案件在行政過渡到刑事案件階段間隔了2個多月的時間,如果在這2個多月緊急快速處理,則可能就不會出現2個月後羈押了十幾個人,公司無法繼續經營的情形。
  • 兩男子引誘數十人炒外匯 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聲稱「投資炒外匯可得1.5%的高額返利」,景某和馬某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誘惑46名投資者投資200餘萬元炒外匯,直至炒匯網站關閉事發。記者12月25日獲悉,景某、馬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2014年7月至9月,在朝陽區建華南路長安驛公寓內,景某和馬某兩人以投資「英國CLD外匯基金公司」可獲高額返利為誘餌,非法吸收宗女士等46名投資人資金200餘萬元。兩人讓投資人看網站和報紙,還播放PPT介紹該外匯基金。兩人將會員投資分為7000元、21000元、35000元、70000元共4等,承諾每天按匯款錢數的1.5%返利。
  • 虛擬幣交易,哪種模式涉非法經營罪?
    肖颯(作者系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近期虛擬幣圈裡的朋友,從海內外發來私信詢問:在中國,哪些虛擬幣交易的模式會被當做非法經營罪處理?就這個問題,颯姐做簡要回復,請大家務必注意法律紅線,不要以身試法。
  • 臺灣男子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19億元人民幣獲刑
    原標題:臺灣男子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19億元人民幣獲刑  新華網杭州11月24日電(記者陳曉波)一名在大陸做生意的男子,私下從事人民幣與新臺幣的兌換業務,3年內非法買賣外匯經營額共計人民幣19.25億元人民幣,獲利200餘萬人民幣。近日,浙江省遂昌縣人民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200萬人民幣。
  • 晚新聞|非法摘取器官,4名醫生被判毀屍罪……
    懷遠非法摘取器官案,4名醫生被判毀屍罪 近期,安徽蚌埠中院終審裁定了一起非法摘取屍體器官案。法院認定,11名死者的肝腎先後被非法、擅自摘取,6名被告人犯故意毀壞屍體罪,分別判二年四個月至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 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違法所得和犯罪金額,如何計算?
    而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外經濟交流愈加頻繁,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領域,集中在倒買倒賣外匯和支付結算領域。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為什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模式,從1998年司法解釋規定的「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到2019年,最新的司法解釋則變更為「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
  • 10人非法買賣外匯千萬元 收取點費獲利被判刑
    > 【摘要】 短短幾個月時間,來自甘肅、寧夏等地10名被告人,非法買賣外匯逾千萬人民幣。
  • 非法買賣外匯管制加壓,地下錢莊遭圍堵,個人換匯影響大嗎?
    《解釋》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同時,提高了非法買賣外匯「情節嚴重」和「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專家認為,《解釋》出臺將對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產生較強震懾作用,對於普通的境外旅遊、求學人群影響不大。
  • 朋友圈私下換匯要判刑,中國正式確認非法外匯...
    朋友圈私下換匯要判刑,中國正式確認非法外匯交易入刑門檻》從現在起:非法進行外匯交易並獲利超過10萬人民幣,將按照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 非法買賣外匯涉案五千多萬元 一人獲刑五年半
    正義網莆田1月13日電(通訊員陳穎蕾)近年來,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從事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等涉地下錢莊犯罪活動日益猖獗。   張某一直在奈及利亞從事木材加工生意,為了將其在國外賺取的資金回籠至國內,從2016年起,張某通過與在奈及利亞經營出口企業的華人進行奈拉(奈及利亞貨幣)與人民幣的兌換活動,並從中賺取利潤。
  • 銀行職員為KPI刷卡套現5000萬,判5年!
    來源:華商報 為完成銀行攬儲、信用卡發卡考核任務,將POS機用於個人和同事、朋友套現,未收取任何費用。8月27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某行網點主任劉某一審被以非法經營罪判刑5年,並處罰金10萬。 「如果認定是犯罪,那麼無數銀行職員都將面臨牢獄之災。」
  • 上海首例:團夥銷售IQOS電子菸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批捕
    日前,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對犯罪嫌疑人苟某等5人批准逮捕,這也是上海市首例非法經營新型不燃燒電子菸的案件。這也是上海市首例非法經營新型不燃燒電子菸的案件。電子菸罪與非罪認定存在爭議據檢察院介紹,在電子菸性質的認定,罪與非罪方面存在較大爭議,主要涉及以下問題。什麼是IQOS電子菸?
  • 深圳銷售假藥罪、非法經營罪取保候審案例
    當您的家屬因生產、銷售假藥罪、非法經營罪被拘留後必然是百感交集,這個時候您需要怎麼做呢?【案件概述】被告人:胥某案件類型:刑事案件罪名:涉嫌銷售假藥罪、非法經營罪辯護律師: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 張律師公訴機關:浙江省海寧市人民檢察院2015年上半年至2016年2月24日,被告人胥某在海寧市硤石街道東方商廈1023室內,採用注射的方式,銷售給虞某、王某1、張倩、孔某「Dysport」麗致注射劑(肉毒桿菌A型)
  • 他刷卡套現5000萬被判5年:這要算犯罪,無數銀行職員都有牢獄之災
    為完成銀行攬儲、信用卡發卡考核任務,將POS機用於個人和同事、朋友套現,未收取任何費用。8月27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某行網點主任劉某一審被以非法經營罪判刑5年,並處罰金10萬。「如果認定是犯罪,那麼無數銀行職員都將面臨牢獄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