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雲南」新六大茶山

2021-12-19 雲南印象

南糯山在傣語裡南糯是「筍醬」的意思。據傳說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視,當地哈尼族頭人設宴招待,席上的筍醬讓土司吃得十分喜歡,於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進貢筍醬,南糯山因此而得名。南糯山距勐海縣城26公裡,自古以來就是瀾滄江下遊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優質普洱茶的重要原料產地。根據當地愛伲人的父子連名制可推算出他們已經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約已經歷1100多年的時間。南糯山茶園總面積有21600多畝,其中古茶園12000畝。古茶樹主要分布在9個自然村,比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茶園2900畝,古茶園1200畝。半坡寨有茶園4200畝,古茶園3700畝。姑娘寨有茶園3500畝,古茶園1500畝。南糯山古茶園由於分布較廣不同片區的茶的口感滋味有一定區別。南糯山茶的基特徵:條索較長較緊結;一年的茶湯色金黃,明亮;湯質較飽滿;苦弱回甘較快,澀味持續時間比苦長,有生津;香氣不顯;山野氣韻較好。

  南嶠山位於勐海縣勐遮最大的壩子,素有西雙版納第一平壩之稱,面積為153平方公裡,坐落在自治州西部的勐海縣境內,像一隻有著共紋圖案的大盆,擺在邦敢山、西定山、南雙嶺、廣塔香陣等群山中間。壩子中分布著130多個風光秀麗的傣族村寨,住著36000多傣族,是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和傣族人口分布較多的一個平壩。壩子中間有座「有新世紀冰川沉積」的公烏龜山隆起,山丘之頂有勐遮土司「王宮」遺址和南嶠縣政府遺址。壩子東北邊沿有當地極有名氣的曼洪瀑布。.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政府派往雲南的總督鄂爾泰在雲南少數民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政策(設官府,置流官,駐軍隊以加強行政統治),在普洱設置「昔洱府治」,在勐海、勐遮、易武、倚邦等茶山,設置「錢糧茶務軍功司」,專管糧食、茶葉交易,可見當時的南嶠茶山的重要。南橋茶山:位於勐海縣勐遮最大的壩子,茶品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香氣花蜜香。

  勐宋山位於勐海縣勐宋鄉境內,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勐宋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區之一,從勐宋保塘村留下的幾十畝特大型古茶樹來分析,勐宋山區少數民族種茶的歷史與南糯山少數民族種茶的歷史一樣悠久。勐宋古茶山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茶園還有三千多畝,主要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臘卡等寨子。保塘離鄉政府約10公裡,是勐宋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古茶村。終年雲蒸霧罩的勐宋古茶山,猶如披著青綠紗巾的侵尼仙子,若隱若現,勐宋古茶山古茶園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大安村委會下大安寨,三邁村委會南本老寨,曼壘村委會納卡寨,壩檬村委會保塘舊寨。據古茶樹資源普查統計,勐宋古茶山擁有古茶園3 800畝。茶品特點: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香氣一般花香。

  景邁山(景邁為傣語,景:新;邁:城)。位於中國雲南省的西南邊陲,在普洱市瀾滄拉祜自治縣惠民鄉,東鄰西雙版納勐海縣,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景邁山以普洱茶盛名,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其中幫改村、籠蚌村、南座村、那耐村、景邁大寨村、勐本村、芒埂村、糯幹村、芒洪村、翁哇村、翁基村、老酒房村等10多個自然村組成了佔地面積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樹齡古老,古茶園的茶樹主要以百年的茶樹為主。生態環境好,茶樹沒經過人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樹混生在一起,這種混生正是景邁茶香氣獨特而強烈的源泉之一,由於這些茶樹樹齡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顯得歷盡滄桑、飽含風霜。茶樹的枝幹上長滿了苔蘚、藤蔓、野生菌類和許多寄生蘭花等附生物,還有一種形狀類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腳。茶品質特點:屬喬木大葉種,條索緊結,較細且黑亮。景邁制茶有充分捻揉的的傳統,條索較緊結黑細,同時長於山野中有古樹避光,且生長周期長,因此色澤黑亮。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香氣花蜜香。蘭花香是景邁獨有的香。

  布朗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南部,靠近中緬邊境。布朗山方圓1000多平方公裡,世居於此的布朗山民——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在蒼莽大山中建立村寨,聚族而居。布朗山是著名的普洱茶產山,山中的村寨,大的有班章、老曼峨、曼新龍等幾座,其中的班章寨因出產最優質的普洱茶,在近幾年聲名鵲起,對於喜歡普洱茶的人來說,「班章」二字如雷貫耳。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在蒼莽大山中建立村寨,聚族而居。布朗族為古代濮人後裔,可說是茶藝的始祖,是他們最早栽培製作和飲用茶葉,布朗山鄉的南部和西部與緬甸接壤,是全國惟一的布朗族鄉。茶品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特別是以老班章茶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巴達山位於勐海縣西58公裡,東接勐遮版納,民國時期劃歸五福縣(後又改為南嶠)。這裡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樹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達在南嶠、勐遮、西定之間划來划去,2005年巴達與西定合併統稱西定鄉,目前巴達古茶山屬於西定鄉。巴達山人工栽培型古茶園主要分布在章朗、曼邁兌、曼帕納等布朗族寨。巴達古茶園最多的是章朗,章朗寨現有244戶人家,是西雙版納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歷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寨子。布朗族建築、語言、服飾,布朗族生活習俗在章朗都得以完整保留。章朗的古茶園與常綠闊葉林伴在一起,從古至今從未沾過煙塵濁氣、潔淨得如仙葉,喝上一杯章朗茶能得到一種滌心寧神入化的享受。巴達山茶品特點:屬喬木大葉種,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部分文章來自網絡,若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雲南印象,持續改版中

有任何意見,歡迎留言,歡迎合作。

聯繫QQ:543212012

相關焦點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新六大茶山勢頭正猛,沒喝過就虧了
    普洱茶看山頭論高低的風氣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組織專業的茶葉普查工作隊,勘察了瀾滄江內的茶山,並將它們並稱為六大茶山,這六大茶山地理環境優越,茶樹資源豐富,在普洱茶產區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新六大茶山科普篇
    雲南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分別為:南糯、南嶠、勐宋、布朗、巴達和景邁茶山。其中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位於瀾滄縣的景邁茶山也與勐海緊緊相連。新六大茶山南糯山南糯茶山坐落於勐海縣東北側,屹立在流沙河東岸,在傣語裡,南糯是筍醬的意思。南糯山有著極好的生態環境,雨量也十分充沛,山寨裡不乏千年古樹,而古樹之上則長滿了被譽為十大仙草之一的石斛。
  • 普洱茶新六大茶山品質特點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分別是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易武(曼撒);目前由於普洱茶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又分出了普洱茶新六大茶山。下面為你介紹新六大茶山的茶區位置和普洱茶特點。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茶山位於瀾滄縣,與勐海緊緊相連之處。
  • 愛雲南:雲南新六大茶山您知道幾個?
    雲南普洱茶的產地為江內(瀾滄江)古六大山,但產量逐漸在減少,產茶重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新六大茶山)。
  • 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南嶠山及其波瀾壯闊的雲海組圖分享
    百家號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雲南茶馬少幫主!上一篇文章,《以此也剛好結束了我們兩周的巴達茶山系列。圖片:南嶠山02新六大茶山雲南生產普洱茶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之前的六大茶山出產的茶葉產量和質量已經日漸衰落了,隨後,雲南普洱茶產地重心已經慢慢移至新六大茶山(也稱江外六大茶山)。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一般認為,六大茶山是一個重要的產區。不過,六大茶山到底是哪幾座山,大家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六大茶山的名稱來源於少數民族,他們的讀音會被翻譯為不同的版本。六大茶山範圍廣闊,山脈相互連接,很難徹底地把每座山區分出來。最早傳出的劃分方法是,把六大茶山當做是六座山,分別是倚邦山、攸樂山、蠻磚山、莽枝山、革登山、易武山。部分人不認同這個版本,他們傾向於把易武山一分為二,分別是易武山和曼撒山。
  • 新六大茶山勢頭正猛,沒喝過就虧了
    普洱茶看山頭論高低的風氣並不是近兩年才有的,早在1957年,西雙版納組織專業的茶葉普查工作隊,勘察了瀾滄江內的茶山,並將它們並稱為六大茶山,這六大茶山地理環境優越,茶樹資源豐富,在普洱茶產區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茶山連載︱如果你第一次去西雙版納遊茶山,建議第一站選這裡
    」部分圖片 |「來自網絡」有一定茶齡的茶客們都知道,中國西南邊陲的七彩雲南,是普洱茶的原產地,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氣候等優勢,幾千年來,孕育了遍布山林的古茶園,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茶樹「錦秀茶祖」至今還矗立在雲南的茶山。
  • 勐往鄉曼糯村初映象,有茶友把其納入新六大茶山名錄之一
    新六大茶山的另外一種說法圖片:瀾滄縣景邁山古茶園>在之前的文章中《西雙版納新六大茶山之一的南嶠山及其波瀾壯闊的雲海組圖分享》,少幫主有跟大家聊過關於新六大茶山(也稱江外六大茶山)的問題,依次分別是南糯山、布朗山、巴達山、南嶠山、勐宋山、景邁山。
  • 普洱茶話|探索版納茶區茶山「隱秘的角落」(下)
    如果說古六大茶山是歷史沉澱的經典那麼新六大茶山可稱之為「普洱茶中的新貴」新六大茶山,通指在雲南西雙版納自治州的瀾滄江之南(俗稱「江外」)分布著的六座知名茶山——南糯、南嶠、勐宋、布朗、巴達以及景邁茶山。
  • 古六大茶山是哪幾個?江內六大茶山普洱茶的特點和由來你可知?
    古六大茶山,也稱江內六大茶山,江北六大茶山,這條江就是瀾滄江,古六大 茶山指的是瀾滄江北的六大茶山,包括:倚邦、革登、莽枝、蠻磚、攸樂(基諾)、曼撒(易武)。1、古六大茶山的位置就地理位置來說,以瀾滄江為界,古六大茶山位於瀾滄江西北方向,所以被稱為江北六大茶山或江內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為於瀾滄江西南方向,所以新六大茶山又被稱為「江南六大茶山」或「江外六大茶山」。而現在我們所說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是為了避免混淆而區分出來的。
  • 雲南西雙版納民宿:秘境·舒莎麗別院預訂-來一場與大自然的豔遇!
    西雙版納「秘境·舒莎麗」走向那一片蓬勃的綠意感受傣樓山水間的風情萬種在「秘境·舒莎麗別院」裡來一場身心解放的大自然的豔遇>丨入住1間連住2晚丨麻寶傣式江景親子房丨原生態早餐丨「 民宿介紹 」眾所周知,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都在西雙版納。那麼來到舒莎麗,怎能不品一杯茶呢,休憩時來到茶室在自然的浸潤下烹一壺茶,感受原始森林的勃勃生機。腹中作響時便趕緊來舒莎麗的餐廳吧,在這裡感受當地特色美食,獨具匠心的製作工藝只為你每一口舌尖上味蕾的跳動。
  • 炒出天價的普洱茶,其古今六大茶山是指哪些?
    必然提到的古今六大茶山,其背後見證著普洱茶的千年發展。  不論是資深茶客,還是普通消費者,了解茶山文化能夠幫助我們在選購、品飲等技能層面更上一層。  一.包含的名寨有哪些?  古「六大茶山為雲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現均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目前產量較少。  新六大茶山均集中在勐海縣境內,只有景邁山位於瀾滄縣。差異化的海拔、氣候同樣造就了新六大茶山一山一味的獨特風格。是近現代普洱茶的主要原料產地。
  • 細說普洱茶古今6大茶山的特點
    古六大茶山(江內六座): 1、革登山:屬喬木中小葉種,較苦澀,回甘強烈、生津快,香氣呈淡清香 5、曼撒山(易武山):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香氣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著一股幽瀾香,穀雨前後所採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強烈生津好,易武正山歷史上就是聞名中外的茶山。
  • 雲南普洱茶知識科普基礎篇
    茶酒行業有一句話,「歐洲葡萄酒講究莊園,而雲南普洱茶則特別重視產地」。葡萄酒和普洱茶有很多地方都有著相似之處,兩者都是存在著非常好的收藏價值,因為二者都是越放口感、滋味越好,普洱茶只要存放的好只會越來越陳香,價格也會越來越高。
  • 雲南西雙版納民宿:秘境·舒莎麗別院預訂-來一場與大自然的豔遇!
    西雙版納「秘境·舒莎麗」走向那一片蓬勃的綠意感受傣樓山水間的風情萬種在「秘境·舒莎麗別院」裡來一場身心解放的大自然的豔遇>丨入住1間連住2晚丨麻寶傣式江景親子房丨原生態早餐丨「 民宿介紹 」眾所周知,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都在西雙版納。那麼來到舒莎麗,怎能不品一杯茶呢,休憩時來到茶室在自然的浸潤下烹一壺茶,感受原始森林的勃勃生機。腹中作響時便趕緊來舒莎麗的餐廳吧,在這裡感受當地特色美食,獨具匠心的製作工藝只為你每一口舌尖上味蕾的跳動。
  • 西尾雄太「水野與茶山」原畫展將於2月12日舉行
    西尾雄太「水野與茶山」原畫展將於2月12日舉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江內古六大茶山之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的古茶樹以雲南特有的大葉種茶為主,保存有少部分四川引種的小葉種茶。 倚邦古茶山,位居勐臘縣象明鄉東部,北接景洪市猛旺鄉南連曼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明朝隆慶年間,車裡宣慰使把所治區域劃分為12個行政區域稱為「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