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之巔,頂風傲雪「觀天人」

2020-12-12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合肥12月18日電(記者汪海月 張錚)一場雪後,海拔1800多米的黃山氣象站觀測場寒風凜冽,白雪皚皚。一大早,55歲的氣象站觀測員程喬峰戴著頭盔,一邊用錘子敲掉階梯上的冰塊一邊爬上7.2米高的風塔,用熱水消去塔頂風速風向傳感器上的霧凇。此時,溫度計顯示零下6攝氏度,最厚的霧凇達11釐米。

「傳感器上結的霧凇必須及時清除掉,保證氣象數據的準確性。」程喬峰說。自2011年來到黃山氣象站,他在此工作已近8個年頭,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程。

始建於1955年的黃山氣象站位於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是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氣象站。自1956年1月起正式開始每天定時進行天氣觀測並對外發報。全年不間斷的氣象數據背後是日夜堅守的一代代觀測人員。

一場雪後,海拔1800多米的黃山氣象站觀測場寒風凜冽,白雪皚皚。新華社記者鄔金夫攝

如今氣象站共有6名觀測員,最大的57歲,最小的29歲。都說「黃山可看不可留」,平均每年有259天都是雲霧天,但這群「觀天人」每月一留就是22天,頂風冒雪,觀天辨雲,在黃山之巔記錄下萬千氣象。

觀測室是觀測員在觀測場之外的「第二戰場」。桌上6臺電腦一字排開,屏幕上顯示著各種實時氣象數據。

「從早8點到晚8點,每隔3小時就要準時錄入數據,系統會自動發報到安徽省氣象局,每到整點還要檢查數據是否正常,保證不能有一點差錯。」程喬峰早已把每天的工作流程熟記於心。電腦桌下磨破的地板是觀測員們長期默默駐守的最好見證。

氣象觀測員程喬峰(左)和同事範東福在維護設備。新華社記者劉方強攝

如今除了雲況和天氣現象需要人工觀測,其他都由監測儀器自動記錄上傳數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串串氣象數據不僅對預測天氣、研究氣候變化有重要作用,也為景區生態和旅遊提供重要氣象服務。

除了黃山氣象站,觀測員們還要負責黃山7個區域站的設備維修,最遠的玉屏站要走4.5公裡的山路。冬天下雪,山路結冰崎嶇難行,觀測員們要背著近40斤重的設備,到的時候頭髮上往往結滿了冰碴。

冬有嚴寒風雪,夏有電閃雷鳴,觀測員們早已見慣了山裡各類惡劣天氣。每年三四月,6名觀測員要趕在雷雨季到來之前完成景區索道支架的防雷檢測工作,這些支架架起了人們進山觀景的通道。

從纜車裡向外望,支架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峰和茂密的山林。由於山地上早已找不到曾經修建支架用的棧道,觀測員得坐著索道檢修車到達支架頂端,再沿著梯子爬下去,用防雷檢測儀檢測支架的防雷接地情況。

「最高的支架近70米,相當於20層樓高。爬上去腳下就是萬丈懸崖,檢測時能聽到山風在耳邊呼嘯。」程喬峰說。

黃山有3條索道外加一條地軌,最多的一條索道有18個支架。觀測員們利用下午5點索道停運到天黑前的一段時間抓緊進行檢測,全部完成需要一個多月之久。

高山上不僅有嚴寒、暴雪、閃電,還有長年的孤獨。

始建於1955年的黃山氣象站位於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是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氣象站。新華社記者汪海月攝

「工作八年,我只下山回家過年了一次。」程喬峰雖然家住黃山市,卻因為過年值班,錯過了和家人一次又一次的團圓。「越到節假日,遊客就越多。我們的工作就會越忙碌,遇到年三十值班,匆匆扒上兩口年夜飯,就要趕回崗位。」程喬峰說。

心懷愧疚的他只能時常和家裡通電話,關心妻女和年事已高的母親。「家裡人一直牽掛著我,也給予了我理解和支持。」這份支持讓他得以全心駐守。

氣象觀測員程喬峰在黃山光明頂維護設備。新華社記者劉方強攝

從觀測室步行幾步就是程喬峰的宿舍,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布置得簡單整潔,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黃山的日出雲海、奇松怪石。不上班的時候,他就在房間裡上上網、看看書,和家人視頻通話排解孤獨。

「氣象觀測員一直在默默服務,他們提供的基礎氣象數據是中國氣象觀測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黃山氣象管理處副處長吳奇生說。

相關焦點

  • 登上黃山之巔
    登上黃山之巔綠今 那一年我帶著上中學的女兒參加南方五日遊。去了南京、千島湖、杭州等地,最後一站到黃山,晚上住在黃山腳下。 第二天乘坐纜車到了黃山山腰,爬山就此開始。我們排隊踏著石階,魚貫向上。四周氣勢磅礴,美景風光無限,黃山真是名不虛傳。
  • 黃山之巔:升國旗,唱國歌
    10月1日清晨,隨著慷慨激昂的國歌奏響,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海拔2000多米的黃山之巔冉冉升起!在黃山迎客松、西海廣場、天海片區、雲谷寺、西海觀光纜車等地,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和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一起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
  • 百利瑪尖峰團隊勇攀黃山之巔!
    10月20日,「黃金裝戰瑪·山行致高遠」百利瑪尖峰團隊之黃山行圓滿成功!
  • 黃山之巔志願服務風景線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和冬雪「五絕」聞名於世,在黃山美麗風景中,還有一道為無數遊客稱道的風景,那就是黃山的文明志願服務。鮮紅的黨旗、團旗在千米黃山之巔高高迎風飄揚,每逢節假日和周末,黃山風景區的各窗口單位在不同路段,組織廣大黨團員,開展黨團志願者義務諮詢活動。
  • 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
    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三峽之巔天門觀----南天門
  • 「光碟行動」來自黃山之巔的倡議
    近日,在安徽黃山,「光碟行動」正如火如荼的開展。在在黃山風景區海拔1800多米的黃山之巔,物資運輸異常辛苦。在黃山風景區,因為多以遊客為主,該景區使用了簡訊的方式,只要您來到黃山風景區,您的手機上您就會收到一條來自「黃山之巔」的簡訊提醒,提醒您「節約糧食、杜絕浪費」,這一做法讓遊客們紛紛點讚。
  • 黃山之巔, 處處皆是賞月地
    每到中秋,不少遊客會專程來黃山之巔賞月。 因為在這裡,肉眼可見的月亮似乎更大更圓。黃山氣象臺的工作人員解釋說,海拔高度越高,影響能見度的不利因素越少,比如城市汙染,大氣塵埃等。位於海拔1630米之上的黃山之巔,突破了低層大氣的霧靄,高空能見度和垂直能見度更好,視野也更為開闊,所見的月亮自然就比平地上顯得更大更圓。
  • 黃山之巔升國旗唱國歌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遊客在迎客松前歡度國慶 孫南華 攝 隨著慷慨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黃山之巔響起合肥遊客賈曉東表示,在黃山之巔參加升旗儀式,感覺內心非常的澎湃,在這裡就著黃山的美好風景,希望祖國越來越好,堅定步伐往前走,祝福祖國71周歲生日快樂,祖國繁榮昌盛。
  • 【黃山採風系列報導】 西海飯店:黃山之巔的詩意棲居
    2月26日,上海遊客欒先生一家人在入住黃山之巔的西海飯店時,向總臺提出這樣的要求: 明天是自己的生日,想在黃山之巔,辦一場充滿詩意的生日晚宴。        這樣的要求,對於平地上的飯店可能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對於在海拔1600米高山之巔的西海飯店來說,要一天內張羅一場別具一格的生日宴,卻非易事。
  • 隨《徐霞客遊記》別樣遊黃山之玉屏、北海景區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被譽為黃山的五絕,體現了黃山的景觀特色。黃山可觀的景致很多,而且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當年,旅行家徐霞客兩上黃山,遊歷了十多天,也僅僅只觀了黃山一角。今天,黃山作為我國著名的景區,其遊覽規劃、旅遊配套已經非常完善,能很方便的讓人遊走於各個山峰和景區,從不同的角度,最大限度的遊賞黃山五絕景致。
  • 冬日登黃山 賞霧凇觀雲海看日出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黃山之冬可以說是遊黃山最奇妙的季節。黃山大大小小八十二座山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天然巧成,尤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最為惹人神往,無愧天下第一奇山的稱號。
  • 安徽:再登黃山(六)
        到了黃山滿目的黃山松就會映入眼帘,奇松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百裡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難怪古人說:「黃山之美始於松。」
  • 美國遊客登黃山感受天下奇山 全家福定格黃山之巔
    中國網4月30日訊 2016「中美旅遊年」在北京開幕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向開幕式發來祝賀視頻,並表示:「希望更多美國人了解中國人的精神、紫禁城和長城的威嚴,兵馬俑戰士的歷史、黃山之美以及像上海這樣的城市的活力
  • 黃山松以頑強生命力綻放精彩,以獨立姿態展示對生命的渴望
    」之美譽。可以說,是他把黃山松留在了詩裡。而徐霞客在登山時卻沒有李白那麼瀟灑,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雪深冰堅的情況下,也不放棄在「堅滑不容著趾」的石階上攀爬。在他三十二歲時,終於在一個金色的秋天裡,先後登上天都和蓮花二峰,黃山的秀美令他心潮澎湃、「狂叫欲舞」,生發出「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的感慨。
  • 【新春走基層】頂風傲雪測天人——走訪山西五臺山氣象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申敏夏 王玫珏 通訊員武雅麗  也許一則天氣預報僅有數十字,但是它的背後卻離不開長期積累的海量觀測數據,離不開成千上萬堅守在全國各個氣象臺站觀雲測天的氣象工作者。董劍打消了我們立馬上山的念頭,只好第二天一大早,借輛車再出發。  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璀璨。大家都期待著明天是個好天,能夠順利上山。
  • 四月中旬,看黃山霧凇,拳頭大的「冰花」,排隊4小時才遇見
    多少人多少個日夜,就憑藉著這句話堅持到現在,「最美人間四月天」送給所有重新出發在路上的人。早早關注著全國景區的消息,當看到各地陸續恢復開放,特別開心,黃山當然也不例外。四月中旬,遇見霧凇,遙望冰天雪地裡的「光明頂」。一年至少要來一次,這次來剛好補齊我的春夏秋冬。回憶瞬間湧上心頭,來過黃山很多次,也因為自己是安徽人,也帶過一些朋友同遊黃山,特別的喜歡這裡。
  • 中國六十年紀行-91 登北嶽之巔而遠眺,觀懸空寺之險而驚奇
           登北嶽之巔而遠眺,觀懸空寺之險而驚奇!      懸空寺玄、絕、奇、險,鬼斧神工。恆山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
  • 【身邊故事】黃山之巔白雲賓館民俗表演:一群人、一臺戲、一個夢
    「咣噹噹,咣噹噹……」鑼鼓聲響起,燈光亮起,在海拔1700米的黃山之巔這是一群懷著滿腔熱血的黃山人,從毫無表演經驗的「素人」到全員「C位出道」,他們的平凡人生裡,藏著許多不平凡的故事。從只是旁觀到積極參與其中,從觀眾隊伍中主動站上舞臺與大家分享,很多的遊客在這裡被感動,這場演出成為他們再來黃山的牽掛。
  • 黃山觀日出
    2009年11月3日,我們住在海拔1600米的黃山北海賓館。睡前導遊告訴我們:凌晨3點半起床,用餐後4點開始登山觀日出。 我早早的睡下了,說是睡,其實躺在床上輾轉不眠。總在想著之前導遊的一句話「據氣象預報,明天天氣晴好,觀日出概率在88%以上。」啊——我們太幸運了!能夠看到黃山日出,也不枉此行。我正想著,已經有人起床了,並高喊「起來,起來,到點了!」
  • 【黃山遊記】登高望遠,在黃山之巔開啟我們的2021
    又想到堅強一直有玩雪的願望,腦袋裡便蹦出來「挑戰一下黃山吧」,啊哦,這念頭一出來,立即評估了下堅強的體力,既然3歲不到還發著燒就能登上喀納斯的觀魚臺,如今5歲多了,黃山又有什麼難度呢?問堅強:去黃山嗎?答:去去去!如此便決定了:說走就走。遙想當年,和公司團隊同學一起遊玩已經抵達黃山腳下大部隊前去登頂黃山,而自己留住一波小團隊寧願在酒店躺屍都不願意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