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塊水泥柱 |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浩劫紀念碑)

2021-02-07 建築聯盟

德國首都柏林,作為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是一座包容性強且充滿活力的都會。來到柏林旅遊,有許多地方值得一看,其中包羅布蘭登堡門、柏林圍牆、博物館島和柏林大教堂等等,都會裡隨處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感和藝術氣息。

未到柏林之前,我其實對其不太期待,相比起巴黎、羅馬、馬德裡等歐洲都會,似乎柏林沒有太多特別著名的「旅遊地標」。可是柏林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多數市,自從踏足這座都會的第一刻起,我就發現這裡有許多修建或景點都值得駐足停留,細細品味。

其中對於不少遊客來說,最震撼人心的修建,莫過於柏林地標式修建之一,著名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位於布蘭登堡門之南,相近腓特烈城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也稱為「浩劫紀念碑」,是為紀念在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而修建的。

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地方,與人們常見的紀念碑完全差別,這裡更像一個現代簡約氣勢派頭的修建設計作品,出自美國著名修建設計師Peter Eisenmann之手,修建群共有2711塊長方體水泥石板組成,寬窄一致但高矮紛歧,平鋪伸張成很大一片,局面蔚為壯觀。

浩劫紀念碑於2003年4月1日動工興建,同年12月15日完成,而紀念碑的選址也頗有講求,這裡位於柏林市中心,已往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的官邸,地下還設有納粹屠殺歐洲猶太人歷史的紀念館,詳盡地展示了許多真實的歷史資料,整個浩劫紀念碑工程耗資2500萬歐元。

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地方,與其說是紀念碑,不如說是一個「大型迷宮」,佔地近2萬平方米,灰色水泥石板碑林如海洋般眾多起伏,層層漫衍,消息相宜,很是有設計感,與周邊的都會修建形成強烈反差,讓人充滿無盡想像。

其實,走進內裡可以看到,這個設計絕妙且寓意深刻,每一個長方體水泥塊就是一個紀念碑,但上面沒有任何文字標識,代表的是不可勝數被害的猶太人亡魂,在無聲哭訴,這些重複而單調的水泥塊,讓人不由陷入沉思,也許是想讓人記著這些極重的歷史教訓。

也許許多人不知道,紀念碑從無到有,從提出構想到完工開放,整整經由了17個年頭。在充滿歷史感的都會中心,德國人勇於離別戰爭的舊世界,清掃納粹的舊思想,緬懷在因為戰爭而失去生命的猶太人,樹起遠離戰爭擁抱寧靜的紀念碑,贏得了世界的信任和尊重。

不外,紀念碑的建設歷程有著很曲折而極具爭議的門路,而它最終得以倔強地完工,絕不僅僅是給猶太人受害者一個交接,也不是德國對納粹歷史的離別,而是對自身歷史反省的起點,這不僅需要強大的道德勇氣,也體現了德國人用實際行動舉行深刻反省的誠意。

浩劫紀念碑如今已經稱為柏林的一處熱門景點,水泥石碑組成的網狀通路有許多收支口,遊客可以行走到內裡觀光,任意穿行於此,意義在於給在世的人一個面臨歷史的時機,從極重悽慘的歷史中羅致智慧與氣力,真正感受到寧靜無價,安寧難得。

相關焦點

  • 德國柏林熱門景點,竟是2711塊水泥柱,參觀後讓人心情沉重
    其中對於不少遊客來說,最震撼人心的建築,莫過於柏林地標式建築之一,著名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位於布蘭登堡門之南,鄰近腓特烈城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也稱為「浩劫紀念碑」,是為紀念在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而修建的。
  • 國際博物館日: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組圖)
    5月18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一名參觀者站在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間。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位於柏林市中心,佔地1.9萬平方米。紀念碑實際上是由2711塊大小不一的長方體水泥碑石組成的碑林。碑林下方是一個地下檔案展覽館,展示歐洲猶太人當年慘遭納粹德國迫害和屠殺的歷史資料。
  • 猶太人紀念碑又稱浩劫紀念碑,銘記每一位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
    這裡和我們所熟悉的任何一座紀念碑都不一樣。這片於2005年開放的紀念碑,佔地19000平方米,由2711塊高低不一的混凝土板構成,人可以在混凝土板中間穿行。最矮的地方幾乎與地面等高,最高的據說有4.7米。
  •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銘刻在德國心臟的懺悔
    本報駐德國記者 江建國 5月10日,在紀念二戰結束60周年之際,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在柏林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5月12日,這個紀念碑在經過17年的辯論、設計和建設以後,拆除了建築工地上的鐵柵欄,正式向公眾開放。紀念碑位於柏林市中心地帶,距柏林的標誌性建築布蘭登堡門僅一箭之遙。
  •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正式揭幕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正式揭幕  德國柏林———  據新華社柏林5月10日電位於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大屠殺紀念碑10日正式揭幕,並將於近日向公眾開放。  揭幕儀式在大屠殺紀念碑旁臨時搭建的一座巨大的白色帳篷裡隆重舉行。
  • 美女在二戰猶太人紀念碑練瑜伽:高手PS後毛骨悚然!
    很多到過德國柏林的遊客,都會參觀一個著名景點:就是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亦稱為浩劫紀念碑。該紀念碑佔地19,000平方米,安放了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板長2.38米,寬0.95米,高度從0.2米到4.8米不等。紀念碑的地點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
  • 德國建紀念碑向猶太人道歉,日本何時向南京大屠殺對中國道歉?
    在德國柏林市中心,有一座佔地面積1.9萬㎡的紀念廣場,這裡是記載著猶太人悲慘歷史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編輯:小洪|【攝影師:Zuyet Awarmati|新加坡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紀念碑是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和布羅·哈普達聯合設計的,由2711塊灰色的水泥碑組成,有許多出入口,遊客可以從四個不同的方向走入紀念碑群中。紀念碑的下方是一個地下檔案展覽館,這裡記載了歐洲猶太人當年被德國納粹迫害和屠殺的歷史資料。
  • 近3000座水泥鑄成的宏大紀念碑群,沉吟猶太民族的哀傷!
    它是由美國著名建築設計師Peter Eisenmann用2711根高低不同的水泥柱建成的,蔓延了很大一片,就像一片抽象的墓地。你可以從任何一點自由進入這個悲傷的迷宮,自己決定穿越它的路線紀念館下面是令你心情更加沉重的信息中心(Ort der Information),這裡按照時間順序用圖片展示了猶太人在第三帝國期間受迫害的景象,有一些展廳細緻入微地記錄了那個年代裡很多個人和家庭的黑色命運。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群,緊鄰德國聯邦議院和布蘭登堡門,由2711根長短不一灰色碑柱組成。
  • 柏林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群竣工
    新華網柏林12月19日專電(記者鄭漢根)柏林市中心的猶太人紀念建築碑群日前竣工。這個建築物是為了紀念全歐洲被納粹德國屠殺的600萬猶太人。  建築碑群佔地1.9萬平方米,由2711塊石碑組成。地點在柏林市中心標誌建築物布蘭登堡門附近,聯邦議院和聯邦總理府也近在咫尺。建築物的投資達到2800萬歐元,全部由德國聯邦政府負擔。
  • 彼得·艾森曼: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一個多語義完美統一的作品
    之前筆者從未親身體驗彼得·艾森曼的作品,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是筆者第一次第近距離感受艾森曼的設計作品,這是一個精巧而具有著多重語義的設計作品。設計師想要表達的內容與其所使用的墓碑意向、牢籠的方格元素巧妙的結合,同樣也給我們設計紀念碑一個新的設計視角。
  • 柏林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的歷史啟思
    建立這樣一座紀念碑的構想源始自民間,1988年,德國一位名叫蕾阿‧羅許(Lea Rosh)的女性新聞工作者提出動議,要求在德國首都為納粹統治時期的被害猶太人建立一個歷史性紀念物,以讓世人透過直觀的方式,永遠牢記納粹罪行。其間,原始計劃案也曾被全面退回重新再議,即使最後確認美國建築師彼得‧艾森曼的設計獲得勝出 ,卻仍然經過大幅度的修改。
  • 德國柏林大屠殺紀念館(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館)參觀感言
    3月7日下午與朋友參觀了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大屠殺紀念館(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The HolocaustMemorial -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 人間地獄: 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柏林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館
    )參觀感言 3月7日下午與朋友參觀了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大屠殺紀念館(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The HolocaustMemorial -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of Europe.
  • 絲綢之路品牌萬裡行DAY34|布蘭登堡門、博物館島、猶太人紀念碑...
    猶太人紀念碑位於威廉大街北端、布蘭登堡門附近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無聲訴說著那源於柏林的無以名狀的罪行。在近 19,000 平方米的土地上,豎立著由紐約建築師彼得艾森曼設計的 2,711 根碑柱。波浪起伏的碑柱區地下設有一個「信息廳」,以展覽的形式再現歐洲猶太人遭迫害和殺害的情況。這是一個悲傷之地、撫慰之地,或許還是一個寬恕之地,但更是一個永不忘卻之地。
  • 日本政要到柏林看看猶太人紀念碑
    「希望日本政要能到柏林去看看德國修建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如果能因此在東京也修建『慰安婦』銅像,可能有助於日本卸下歷史的包袱,有助於贏得亞洲鄰國的諒解。」陸慷說。
  • 議論| 大屠殺紀念碑為何沒能讓歐洲遠離極右翼的惡魔?
    議論 | 大屠殺紀念碑為何沒能讓歐洲遠離極右翼的惡魔?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表示,如果在今時今日,他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恐怕無法建起,因為歐洲的反猶傾向再度興起。
  • 彼得·艾森曼設計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
    彼得·艾森曼設計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建築設計師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表示,如果在今時今日,他的柏林大屠殺紀念碑恐怕無法建起,因為歐洲的反猶傾向再度興起。形成了大屠殺的社會傾向,而今推動歐洲的右翼民粹主義蓬勃發展。「我相信我在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無法在今日建成。」建築師彼得·艾森曼告訴德國《明鏡報》,歐洲現在「害怕陌生人」,他擔心歐洲的仇外心理和反猶太主義的興起,使得他當年為紀念全歐洲在二戰中遇難的猶太人而設計的建築在當下無法建成。該建築於2005年正式開放,位於阿道夫·希特勒當年的地堡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