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分享了一個蒸菜糰子,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都說現在多吃粗糧好處多多,營養還健康,人們現在都是吃得太精細了,所以真的需要常吃點粗糧了。但是粗糧大多數口感並不那麼細膩,有些粗糙,所以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和小孩子壓根就不愛吃甚至是不吃,這就需要咱負責做飯的人花些心思了,既要保證營養,又要做的令不愛吃粗糧的人愛吃,從不愛吃到要求做它吃,這就是你的本事。我發現菜糰子就是其中之一,家人都很愛吃。玉米面吃著粗糙拉嗓子?那是你和面方法不正確,這麼做外焦裡嫩特別香!
上次分享的菜糰子有個朋友給我留言,說是如果還是這個糰子不蒸改為烙著吃,那會更好吃,外皮焦脆內餡兒香濃,皮薄餡兒大,比蒸的還要好吃好幾倍,勸我一定要試試,這個做法就是從小媽媽就給做著吃的貼餅子呀!外殼焦脆內餡兒香軟,想想都流口水,就是自己從沒做過。我真的很高興有朋友關注我分享的美食,並且會提出問題或是給我分享更好吃的做法,心裡感覺暖融融的,今天我就聽這位朋友的做了一次平底鍋烙的貼餅子,的確是太好吃了,外皮吃著焦脆脆的,一點也沒有粗糧的粗糙感,感謝這位朋友的分享,分享給大家也趕緊做一次吧!很多人做貼餅子都要在玉米面裡摻白面,說實話那不是真正的貼餅子,完全不一個口感的,就是純棒子麵和面一點白面也不摻,這才是真正的貼餅子,保你吃一次想兩次。
製作過程:
1準備好所有食材:玉米面400克(中粗顆粒的不要特別特別細那種),焯燙好的萵筍葉400克,豬肉餡兒400克,蔥姜適量,鹽4克,生抽25克,香油25克,小蘇打適量,十三香1克,開水適量,冷水適量。
2先在盆中稱好400克玉米面,然後用開水慢慢加入用筷子攪拌,這裡不要全部都用開水,我加的水是跟玉米面一樣多的量,也就是400克水,我們只加300克開水就行,其餘用冷水將面和好。(玉米面燙一下吃著不粗糙而且好操作。)
3和好的面如圖這樣,不會滲水出來但是也不能太硬太幹,蓋塊溼布醒半小時。
4豬肉餡兒放入盆中加入切碎的蔥薑末。
5然後加入25克生抽和25克香油還有1克鹽和1克十三香攪勻,衝一個方向攪拌。
6等面醒好了將萵筍葉切碎放入豬肉餡兒裡然後加入3克鹽拌勻。
7醒好的麵糊中加入1克小蘇打攪勻。
8先把攪拌好的菜餡兒分成大小相等的分量攥成球球放在案板上備用,我這個每一個球球是120克。(這樣包的時候特從容,不會又弄皮又要舀餡兒好狼狽。)
9然後去一塊面在手心裡拍成圓形,我這面是100克,也就是外皮比餡兒料還要多,這樣真的是皮薄餡兒大。
10然後包菜糰子時要用兩個手,一邊往上託起外皮一邊轉動,兩個大拇指起到往下按餡兒料的作用。
11最後封口在手心裡再滾一滾就包好啦!儘量做到皮的薄厚一致口感才最棒,這點我還得繼續練習。
12包之前先小火燒上平底鍋,等包好了直接放在鍋裡,用手蘸水再把球球按扁,動作要輕別按破了四周,蓋上蓋子小火烙,等到底部有硬殼了就倒點玉米油進去,晃悠一下鍋,令貼餅子的底部都蘸上油,做好的餅皮才會特別焦脆好吃。
13一面金黃以後再翻面,待兩面金黃餅子中間有些鼓起就熟了。
小提示:包的時候不要著急,新手不必太追求完美,多練練很容易成功的,成品外皮焦脆內餡兒很香真的太好吃了。最後面裡面加點小蘇打是為了餅皮更蓬鬆些不會那麼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