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圖片來源:深圳微時光
在深圳
騎自行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網友開玩笑說
這說明一個問題
在深圳,自行車能騎嗎?肯定能
但是,能騎≠好騎
這就跟活著≠生活是同樣道理
於是近期
深圳對於自行車的交通發展
徵求市民意見了
▼
規劃裡提到
深圳計劃獨立新建6條自行車快速路
利用道路兩側
改造出12條幹線主廊道等等
▲全長16公裡的華僑城自行車道,深圳最早的自行車道
大力發展自行車交通
對深圳到底可行還是不可行呢
其實
深圳這座藍天白雲的大城市
還是很適合騎車的
天兒好
地勢平
風景佳
···
大力發展自行車交通
首先
你得有騎自行車的基本條件吧
按目前來說,自行車的路權是遠低於其他交通方式的。
所以,當務之急是
給予自行車和其他交通方式平等的路權保障。
例如
各色各樣的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其實有很多種。
可以通過壓縮機動車道、路邊停車泊位或者綠化帶等方式,根據情況,設置不同的自行車道。
▲自行車專用路
▲自行車專用車道
▲自行車專用通行帶
▲混行道
騎車也能輕鬆「過街」
騎車最大痛點之一,可能就是「繞路」了。
再寬的道路,行人要過到對面,好歹還有人行天橋可走,但騎車的人可就沒那麼享受了。
所以,我們可以參考其他城市,設置屬於自行車的天橋、立交橋通道等。
▲廈門自行車立交橋通道
▲北京回龍觀-上地自行車高架
▲自行車環形天橋
設置屬於自行車的快速路
深圳現在大部分自行車道都是與人行道共板的,這樣會有很多不便之處。
行人多起來時,蹬一腳車就得剎一下,到最後還不如用推的來得方便。
要是遇到有些高度的馬路牙子,還會練得一手徒手扛單車的功夫。
2035年,深圳將形成由6條獨立新建的自行車快速路和12條道路兩側改造的幹線主廊道,所組成的自行車「骨架網」,共計393千米。
自行車專用紅綠燈
你可能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在深圳的街頭,不論是行人還是機動車,闖紅燈的已經不多見了,但是騎車的人闖紅燈,卻是屢見不鮮。
所以,未來深圳可能會出現自行車專用紅綠燈。
自行車專用紅綠燈,主要用來明確自行車在交叉口的通行規則。
計劃先行在深南大道、南山大道、寶安大道等自行車流量較大且有條件的主幹道開展試點。
一句話總結就是
深圳計劃逐步形成
由「主廊道+連通道+休閒道」組成的
自行車網絡體系
創造了
完美的騎行條件之後
咱是不是還得有停車的條件?
住宅小區等私有領地
首先,騎車回家時,得有停車的地方。
考慮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的停放需求,逐步完善住宅小區等私有領地自行車停放設施。
地鐵等交通站點
騎車轉地鐵時,也要找得到停車的地兒。
方案中提到,可以結合西麗樞紐、機場東樞紐、皇崗口岸樞紐、前海樞紐等綜合交通樞紐
及清水河、蔡屋圍、大運等地鐵多線換乘站建設自行車停車場
▲日本難波站配建自行車停車場
▲阿姆斯特丹中心火車站自行車停車場
屬於自行車的立體停車場
自行車多了,停車位也是難題。
方案提出,重點針對停放需求較大的既有地鐵站點、交通站場、城中村、主要辦公、商業區等場所
挖潛天橋底、綠化帶、建築退線空間等邊角用地,規劃建設一批高品質立體自行車公共停車場!
▲立體自行車停車樓
▲地下自行車停車場
以上這些
都只是這次規劃方案裡的冰山一角
如果想知道
徵求意見稿裡透露出的更多信息
或者向我們提出意見
雖說
以上方案都是在徵求意見中
但是可以預想到
以後的深圳
就是咱騎車黨的天下啦
深圳交通
每日為您分享本地交通大小事
到底要我怎樣,你才能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