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在內消費在外,外擺位讓大學路成網紅街

2020-12-12 新華網上海頻道

年輕人在大學路露天外擺位聚會,享受愜意的上海夜生活。 黃尖尖 攝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位於楊浦區五角場商圈的大學路成了不夜城。上海夜生活節6月6日啟幕,大學路地區作為楊浦唯一入選首批上海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的商業地標,發布了夜遊路線,並以直播形式帶市民夜遊。

    美團點評日前發布 「上海Top5新興玩樂消費地標」,擁有大學路的五角場商圈超越徐家匯、人民廣場、打浦橋和新天地等老牌商圈,排在第一位。大學路作為楊浦新崛起的文化商業地標,正逐步走進年輕人視線。若論銷售額,大學路並不是上海灘最高的,但這個年輕的特色商業街區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推動了新業態的誕生,新興消費和流量經濟在這裡顯現出了強勁的生命力。

    5家新店銷量超過疫情前

    購物節期間,大學路開出上海首個常態化後備箱市集,因為夜生活節,這裡的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9時。一輛車就是一家店,所售之物從手工藝品到各色首飾、舊物。攤主有的是大學路沿線商戶,有的從其他區趕來,還有不少是學生和白領,抱著玩的心態加入擺攤行列。一位小酒館老闆拿出吉他在攤位前唱歌。「聽歌的人不少,但酒沒賣出多少。」老闆憨笑著說。

    不強調銷售而重交流體驗,以年輕人喜愛的新興消費為主力,大學路在充斥著「打折」和「買買買」的購物節中迅速崛起,成為一股清流。購物節期間,大學路單日客流量同比增長81%,而在夜生活節開幕的這個周末,客流又上升了72.8%。後備箱市集的人流量更是平日的三倍。「這還是在大學生客流未恢復的情況下。」楊浦區商務委副主任俞丹秋說。

    大學路的消費群體突破地域,從過去以本地大學生和創業者為主,延伸到全上海乃至全國。許多人慕名而來,把大學路作為一個聚集點,人們鍾情於在大學路的沿街餐位落座,抬頭就能看見星空,這是一種獨特體驗。後備箱市集、全國最大的animate門店、《人生一串》線下體驗店等新業態相繼開出,還吸引了B站Up主、小紅書博主前來探店,直播瀏覽量破30萬。大學路上有12家商戶銷售達復工後新高,5家新店銷量超過疫情前。

    過去人們到五角場,常去「五隻角」上的萬達、合生匯、百聯又一城等商場購物。大學路讓商圈有了清新的面貌。伴隨著大學路下壹站、太平洋森活廣場等地下商城打通,消費者從五角場巨蛋出來只要10分鐘就能走到大學路上。如今,年輕消費者在合生匯買好東西後習慣到大學路喝杯咖啡,大學路上的外地遊客也會就近到五大商城消費,形成互補效應。五角場商圈以往日均客流量30萬人次,今年購物節和夜生活節期間每日客流達40萬。「每天增加的10萬客流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大學路吸引過來的年輕人。」俞丹秋說,五角場商圈的消費者中,30歲以下消費人群超過51%。

    從配角慢慢走到主角位置

    大學路,本是一條「無中生有」的路。2000年前後入學復旦的學生至今記得北區宿舍門前的那條鐵路,就是以前的江灣機場線。當時大學生夜間覓食,集中在國定路和政民路的夜市攤和各類小飯館。而鐵路往東方向是一片舊廠房,這片「荒蕪之地」就是大學路的原先所在。

    2004年,大學路以淞滬路為起點動工,在原有地塊中闢出一條新路,到2009年創智坊二期建成,大學路延伸至國定路,初見雛形。大學路運營方、瑞安創智天地項目市場部經理李源媛說,大學路最初參照美國史丹福大學旁的大學路以及巴黎左岸的風格而建,一樓是商業體,二樓以上是創意工作室,後面是創智坊住宅區。

    然而大學路剛運營時,來這條路的人不多,為了招攬生意,不少商家提出:「能否把桌椅放到外面?」他們發現,顧客更願意坐在外擺,這種布局也能吸引人們在大學路上流連。但大學路是公共道路,侵佔道路的公共空間,不符合城市管理規範。於是,瑞安作為經營方找到街道辦和城管部門協商:「能否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範圍內,讓店家把餐桌放在外面。」

    2012年,大學路推出外擺,實行「經營在內,消費在外」的模式,得到多個市政部門支持,這在上海並無先例。「這是一個商家、運營方和政府協商共贏的案例。」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徐磊青說,「事實證明,任何規劃都該因時而變。當初做規劃時不知道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這就需要靈活的機制,讓規劃可以適時調整。」

    大學路因外擺而興,2015年被評為市級特色商業街。一開始只是作為配角的大學路慢慢走到主角位置,成為上海獨一無二的網紅街。

    原標題:

    上海新興玩樂消費地標中,五角場商圈排第一,30歲以下消費人群超半數

    經營在內消費在外,外擺位讓大學路成網紅街

相關焦點

  • 特定時間段,沿江路西餐酒吧街允許「外擺位」
    大洋網訊 日前,越秀區正式印發《廣州市越秀區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越秀區將重點打造北京路步街、環市東商圈、海珠廣場片區三大「夜廣州」消費地標,形成傳統中軸線、北京路、沿江路、環市東路、農林下路等5個夜間消費集聚區。
  • 沿江路酒吧街特定時間可「外擺」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日前,越秀區正式印發《廣州市越秀區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越秀區將重點打造北京路步街、環市東商圈、海珠廣場片區三大「夜廣州」消費地標,形成傳統中軸線、北京路、沿江路、環市東路、農林下路等5個夜間消費集聚區。
  • 夜生活從一頓宵夜開始,廣州十幾條街試點宵夜「外擺位」飲茶論道
    為擦亮「食在廣州」的招牌,推動夜間飲食消費發展,廣州提出在特定時間段內,允許某些特色街區在一定範圍內開展「外擺位」試點。曾幾何時,廣州也有「外擺位」宵夜檔,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被拆。現在又推行試點,不怕擾民了?
  • 夜生活從一頓宵夜開始,廣州十幾條街試點宵夜「外擺位」「飲茶論道」
    為擦亮「食在廣州」的招牌,推動夜間飲食消費發展,廣州提出在特定時間段內,允許某些特色街區在一定範圍內開展「外擺位」試點。曾幾何時,廣州也有「外擺位」宵夜檔,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被拆。現在又推行試點,不怕擾民了?
  • 「網紅」大學路的夜間集市 如何做到不擾民?
    其實,大學路的白天是很文藝的,到了晚上也非常精彩、充滿活力」,大學路運營方、瑞安創智天地項目市場部經理李源媛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不過,與紅火的夜間經濟相伴隨的,還有沿街商戶經營所帶來的吵鬧聲。隨著新業態和新消費模式的不斷湧現,大學路已經成為了名氣十足的「網紅街區」。為了推動夜間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多年來,附近的居民、商戶和主管部門之間,一直在探索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模式,尋找大學路多元主體間的最大「公約數」。
  • 首批「外展外擺」地段
    2020大連購物節 0411消費季商業外展外擺活動給大連的夏夜注入了無限活力和繁華↓點擊連結看「外展外擺」區域↓>如何為市民們打造一個愜意舒心的消費環境?
  • 華潤蘇果多地門店開放「外擺市集」,推動新消費
    聯商網消息:近日,「外擺經濟」成為繼「直播帶貨」後的一個新風口,《聯商網》獲悉,在「新消費」戰場上頻頻發力的蘇果超市也成為首批「練攤」的大型連鎖超市之一,目前已經在江蘇、安徽的近50家門店廣場推出了「外擺市集」,成為後疫情時代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新玩法。
  • 「最新」滬上夜市、外擺位等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健康有序發展?解答...
    支持「夜間經濟」「外擺位」等消費業態有序發展Q:如何推動「夜間經濟」「外擺位」等新消費業態有序發展,讓市民的消費安全有保障? A:一是堅持有序「放」,體現管理的彈性。全新升級的安義夜巷劃分了夜巷花園、有機農場、南廣場、花園舞臺、酒吧街、迷你高爾夫、娛樂互動七大特色板塊,經營品種聚焦藝術文化、輕餐飲等環境友好型消費業態,並明確要求商戶嚴格落實環境衛生責任制和垃圾分類等規定,實現了活力與秩序的統一。要求經營方嚴格落實「五定」標準,具備工商營業許可證,特別是對餐飲商戶,要求食品安全許可證,從業人員具備健康衛生證,確保食品安全。
  • 從咖啡街走向藝術街區 青島「網紅街」大學路如何煉成
    1.2公裡長的道路兩側,青年旅社、陶藝吧、蠟染室、樂器坊、畫室、書店、酒館……十餘種業態,四十多家店鋪濟濟一堂——大學路:讓「網紅街」變得更誘人據市南區數據統計,上合青島峰會過後,市南的旅遊人數同比增長100%,在傳統的八大關、棧橋、五四廣場、中山路之外,大學路經過多年的培育
  • 破局「DeadMall」,如何讓購物中心外擺區成為下一個「吸金網紅地」?
    在商業演變過程中,外擺經營有著悠久的歷史,餐飲成為首個打破既定經營空間、提供戶外就餐的業態,這種模式起初被稱為『Al fresco dining』。 而購物中心若要打破既定經營空間,利用好平日裡的「非經營空間」, 通常有以下幾種模式。
  • 杭州淳安城管在千島湖試點商戶「出店經營」,外擺區免費開放
    淳安縣魚街「出店經營」場景。受訪者鄭燕供圖「門口雅座,提供免費茶水!」杭州淳安縣千島湖鎮魚街的一家飯店門前新添置了長桌、椅子和綠植——該縣城市管理局率先在鎮上魚街、湖濱路開展「出店經營」試點,目前已有近30家商戶參與。
  • 潮街吳江路成網紅店「串聯線」
    隨著一系列潮流品牌店鋪的陸續入駐吳江路上體量最大的商業項目四季坊商業,再加上樂樂茶、星巴克烘焙工坊等的「加持」,從「煙燻火燎」中走出來的吳江路不僅連接了梅泰恆、豐盛裡和興業太古匯多個商業地標,未來也將成為一眾網紅店的「串聯線」,在調整轉型的路上越走越時尚,越走越潮流。
  • 北京三裡屯商圈將試點商家外擺,太古裡等首「嘗鮮」
    記者昨日獲悉,北京三裡屯商圈將迎來全面提升:加快公共空間亮化、美化、國際化升級改造,率先開展商圈無障礙設施改造;在太古裡、那裡花園、通盈中心首批試點商家外擺試點;研究制定三裡屯40條街巷經濟發展規劃,形成三裡屯「主商業區+后街」交錯互補發展格局。
  • 傳媒大學西門外「殘街」變「靚街」
    傳媒大學西門外「殘街」變「靚街」 2017-09-24 01:17:27來源:新京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申城不少「網紅」馬路客流明顯增長 餐廳戶外上座率遠高於室內
    金秋十月,中秋國慶「雙節」加上好天氣,上海不少「網紅」馬路客流明顯增長。近年轉型為網紅甜品店、咖啡店聚集地的永康路,馬路兩側沿街商戶紛紛打開落地窗,食客們在半戶外的環境裡品嘗美食。眼下,正值申城一年中最宜人的時節,外擺位如何幫助餐飲業提升營收、持續「回血」,又如何在相關規章制度框架內不斷提升服務細節與品質? 為何興起 外擺位是餐飲吸金之地 「TAURUS CANAL託瑞斯」是衡山路上一家牛排館。去年3月,店外閒置的院子被改造成外擺區,直到目前仍是衡山路沿線唯一的沿街外擺位,10張方桌可容納20餘人用餐。
  • 購物中心最新「黃金地帶」是外擺
    「擺攤」作為最具「煙火氣」的商業形式之一,實體商業借用「擺攤」匯聚人氣,也是近來商業人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在購物中心中,外擺是最貼近擺攤內  核的經營形式  地攤是非常靠近消費者的存在,主要滿足零散的消費需求,經營的時間、空間靈活度高,且有著很強的人群聚集效應。  實體商業借用「擺攤」匯聚人氣,也是近來商業人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在各地政府頒布的相關規定中,允許商家適度借道經營,充分利用公共空間。此舉延伸到購物中心,最契合的場景便是外擺。
  • 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 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發布精準幫扶餐飲業政策措施,支持餐飲企業外擺經營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9月21日,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了解到,《精準幫扶餐飲業有關政策措施》日前發布,共10條措施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
  • 深圳網紅美食街區調研紀實4-23:八卦一路美食街9成門店恢復營業...
    為了記錄深圳網紅美食街區在疫情過後的人氣恢復情況,贏商網近日進行了實地走訪,並採用文字+圖片的形式,多維度呈現幾大網紅美食街區人氣復甦情況。   本次走訪,贏商網主要記錄了八卦一路餐飲美食品牌門店的人氣恢復情況,八卦路共有九條街,每條街的美食都富有特色,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美食的都聚集在八卦一路。
  • 【全力打造活力時尚宜居淄博】 水晶街彰顯夜經濟新勢力
    「外擺位」引爆水晶街 「外擺位」是什麼?如果沿用傳統說法,即「佔道經營」。 但是,從「佔道經營「到「外擺位」,不只是說法上的變化,更是行為理念的轉變。 「水晶街是第一個申請外擺的商業街區,並得到了馬尚鎮政府的大力支持,通過協調交警、城管、消防等部門,『一攬子』解決了外擺帶來的諸多老大難問題。」水晶街商業運行有限公司經理高俊亞告訴記者,外擺位不僅是拓展夜間消費的空間,更營造了夜生活的一種環境、情調和氛圍。 6月28日晚上7點多,青爐裡。
  • 南京外擺市集最新「出攤」名單請收好 雙休日就在家門口「趕個集」
    ●發力「四新」5月起有條件的綜合體、街區可申請臨時外擺今年4月,南京市在全國率先推出「四新」行動,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協同發力。像「丹鳳街夜市」這樣的「外擺市集」是新消費行動中一項典型舉措。3問「外擺市集」「外擺市集」可以「隨意佔道」嗎「外擺市集」的區域、規模、時間段,都需要經過各區城管部門審核。這種形式其實是便民早餐車等城市日常的疏導攤點,在營業時間、經營規模、經營品類、設置數量以及參與主體等方面的提升和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