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考船海底發現「冷泉」,位於水深1200至1400米之間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海洋六號」科考船在完成2019年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任務後於16日返抵廣州。科考期間,我國調查人員在我國南海北部發現一處新的大型活動性「冷泉」。

「海洋六號」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科考船。據介紹,這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一次大規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航次歷時36天,航程3000多海裡,共有18家涉海機構,111位科學技術人員(含科考船員29人)參與執行。

「海洋六號」船船長約106米,滿載排水量4650噸,是我國先進的綜合性全海域地質調查船。此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海洋六號」在我國南海北部海域執行了涉及海洋地質勘查與環境調查評價、研發設備海試、深海探測儀器試驗以及冷泉系統科學研究等20多項海上科考任務,並在水深約1400米海底新發現一處大型活動性「冷泉」。

海底「冷泉」簡單的說就是海底之下的甲烷、硫化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在地質結構或壓力變化驅動下,溢出海底進入海水的活動。由於形態酷似陸地上的泉口,溫度一般在3-5℃,所以被科學家成為「冷泉」。

此次發現的「冷泉」位於水深1200至1400米之間,在「冷泉」區域,調查人員還發現了大量自然狀態下的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可燃冰」。「冷泉」生態系統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探尋天然氣水合物的重要標誌之一。

來源:北京晚報 據央視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中國科考船在麥哲倫海山發現珊瑚林 海下1400米處長著2米高珊瑚
    中國科考船在麥哲倫海山發現珊瑚林 海下1400米處長著2米高珊瑚  Emma Chou • 2018-04-13 14:26:18 來源:前瞻網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取得了豐碩科考成果,特別是在全球首次發現了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 我國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奇特現象
    【每日科技網】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
  • 忙碌充實的南海冷泉科考
    多年來,我國積極參與國際海底區域活動,先後組織開展了50餘個大洋調查航次,科考隊員年復一年堅守科考一線,劈波斬浪探索大洋奧秘,為我國海洋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即日起,本報專門開闢《科考者說》專欄,讓科考人員現身說法,總結深海大洋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記錄大洋科考中的難忘瞬間,弘揚科考隊員典型事跡,講好深海大洋科考故事,敬請關注。
  • 「海洋六號」船發現海底大型活動性「冷泉」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消息,中國「海洋六號」船圓滿完成2019年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任務於5月16日返抵廣州。「海洋六號」船屬於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這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次大規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
  • 到南海的「海馬冷泉」,探秘海底的「生命綠洲」
    燈光的照射下,海底幽藍靜寂、海雪飛揚。一串串珍珠般白色氣泡,不停地從海底汩汩冒出來。氣泡周邊,滿眼的貽貝、蛤類和蚌類等密密麻麻;半透明的阿爾文蝦、白色的鎧甲蝦、一簇簇管狀蠕蟲,一片片小蛇尾等隨處可見。這片奇異的海底世界,是位於南海西沙海域的「海馬冷泉」。
  • 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時間:2018-03-21 12:01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底熱液冷泉並存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近日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物理海洋與氣象、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與測繪、海洋化學與生物生態和海洋環境熱點等六大學科領域調查
  • 【科普秀】「發現」號探秘南海冷泉 解密世界海底資源寶庫「冷泉」
    千龍網綜合報導 7月24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南海一冷泉區下潛作業,目標是採集冷泉區生物,尋找冷泉噴口。 什麼是冷泉?為什麼人們叫它「冷泉」呢?為什麼要研究冷泉?
  • 到南海「海馬冷泉」探秘海底的「生命綠洲」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探索一號」5月21日電(記者張建松)燈光的照射下,海底幽藍靜寂、海雪飛揚。一串串珍珠般白色氣泡,不停地從海底汩汩冒出來。氣泡周邊,滿眼的貽貝、蛤類和蚌類等密密麻麻;半透明的阿爾文蝦、白色的鎧甲蝦、一簇簇管狀蠕蟲,一片片小蛇尾等隨處可見。  這片奇異的海底世界,是位於南海西沙海域的「海馬冷泉」。
  • 「科學」號科考船從4438米海底採集到200公斤火山巖樣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目前,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共享航次「NORC2020-581」的「科學」號科考船正在馬裡亞納海溝附近開展巖石、沉積物和CTD採水作業。中科院海洋所研究生戰明君是第一次出海參加航次,對海上科考表現出濃厚興趣,也對海上採樣過程深有感觸。她描述了第一次親歷電視抓斗作業的過程:早上7點,「科學」號隊員在準備當天的電視抓斗作業。7時53分,抓斗正式入水。通過船上工作人員的協作,一個半小時後終於到達4438米的海底深處,撥開海底的神秘面紗,通過電視抓斗內部攝像頭可以看到海底的情況,仿佛漫步於海底之間。
  • 為前沿科學研究打開窗口 海馬冷泉到底是什麼?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5月1日晚通報:「海洋六號」科考船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於4月28日~30日展開聯合科學考察活動。其間兩船分別搭載的4500米級深海作業型潛水器「海馬」號遙控潛水器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馬冷泉」區進行聯合科學考察。
  • 南海深部計劃:到「海馬冷泉」探秘海底生命綠洲—新聞—科學網
    這片奇異的海底世界,是位於南海西沙海域的「海馬冷泉」。連日來,正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參加我國「南海深部計劃」西沙深潛航次的多位科學家,乘坐「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探訪了這片海底的「生命綠洲」。其中包括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南海深部計劃」專家組組長、82歲高齡的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 冷泉系統是一種深海自然現象,由富含甲烷的流體滲漏至海底而形成。
  • 「海洋六號」船返抵廣州 南海冷泉調查獲得新發現
    中新社廣州5月16日電 (唐貴江 薛俊輝)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船16日完成航次任務返抵廣州,這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次大規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該航次歷時36天,航程3000多海裡,完成了來自中國國內不同機構的多項科考任務,取得一系列聯合創新成果。
  • 我國首次使用兩臺深海作業級潛水器在「海馬冷泉」開展聯合科學考察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科考船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於2018年4月28日至30日展開聯合科學考察活動。據了解,「海馬冷泉」位於我國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水深1350米至1430米,是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使用「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於2015年3月發現,並以此命名。「海馬冷泉」是我國管轄海域內發現的第一個大型活動性海底冷泉,為我國科學家開展「冷泉」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基地。
  • 「發現」號在南海採集到大量冷泉生物,看看它們都長啥樣
    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7月25日從南海一冷泉區帶回大量生物樣品,包括100多隻潛鎧蝦、貽貝和阿爾文蝦等生物樣品,並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資料
  • 科考船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吃貨」網友:怎麼吃?
    5月27日消息,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發現」號潛水器當天調查的海山是一座平頂海山,頂部位於海平面以下800米,高度1400米。
  • 南海北部發現大型海底冷泉
    「海洋六號」船返抵廣州(上),展示海底冷泉中發現的海蛇尾(下左)、碳酸鹽巖(下中)、貽貝(下右)樣品。本欄攝影 南方日報記者 肖雄 實習生 王俊濤  南方日報訊(記者/黃敘浩通訊員/薛俊輝)歷時36天,航程3000多海裡,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船圓滿完成2019年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任務,於5月16日返抵廣州。這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一次大規模深海探測共享航次,開展了20多項海上科學考察任務,以多方項目合作的方式,實現聯合調查創新。
  • 7000多米的海底,竟然有這麼多「神奇」
    「神奇」二:冷泉 深海裡的神奇,不僅有熱液,同時也有冷泉。 遠觀深海冷泉,晶瑩的氣泡從海底不斷冒出,像是小孩在玩吹泡泡遊戲。 冷泉也是一種神奇的海底現象,是指來自海底沉積物中含有硫化氫、甲烷及其他富碳氫化合物的流體在海底表面的滲漏活動。
  • 【大洋科考40天】⑦:如何從海底「淘寶」?
    「金記者」2月15日從模里西斯出發,乘坐「向陽紅10」船,開啟為期40天的中國大洋科考第43航次第三航段。印度洋時間2月24日,順利抵達位於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區。話說此行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尋寶」,「金記者」就帶領大家看一看科考團隊是如何從海底「淘寶」的——  【從海底抓取了兩樣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