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你真的了解寺廟文化嗎?

2020-12-11 騎著蝸牛去旅行

為了祈求好的願想或者是為了轉運,現在有很多朋友經常會說:「我今天去廟裡燒香了」。在這裡可以看出寺廟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著很大影響。而在中國,寺廟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雖然我們這樣形容「寺廟」,但是「寺」和「廟」並不相同,那麼你知道其中的區別在哪裡嗎?

「廟」,在古代原本是用來供奉祖先的地方,比如家廟。後來被用來供奉鬼神或者是追溢文人武士,比如我們平時提到的媽祖廟、孔子廟、關羽廟和灶王廟等。而「寺」這個概念,在中國古代原本是作為行政機構,比如我們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大理寺。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在中土大興,最為著名的典故莫不過於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使得一些新的概念從天竺傳入中國,這時「寺」被泛指出家人修行、講經的地方。並且在古代它還有著「大學」的作用,用來向世人普及教育,因此一般的佛寺都建有藏經樓,

「寺」和「廟還有以下幾條區別:首先,供奉的人不同。「寺」中一般供奉的是菩薩、大佛等佛教人物,比如我們熟知的彌勒佛,觀音菩薩等等。而「廟」裡供奉的多是人們敬仰的鬼神和一些已故的文人武士。常見的廟有孔子廟、關公廟、土地廟等等。

其次,兩者的修行人也不同。「寺」裡面的修行人一般被稱為稱為僧人,方丈、和尚等等。他們大多都在寺裡面居住、研修佛經、傳誦佛法。比如著名的白少林寺就有很多僧人在裡面居住。而「廟」裡面一般只供奉神像,裡面是沒有人修行的。當我們去盤古廟中祭拜的時候就能發現這一點。

最後,就是兩者的規模還是相差比較大的。一般的寺院規模很大,在寺院之中也能設有廟宇,而與它相配套的設施一般是殿,比如我們常常提到的大雄寶殿等。並且在寺院的後面一般還設有大片的的廂房,供在寺院內修行的僧人居住以及來上香的香客小憩。因此它也還配備有一些小花園、練武場等生活設施。但是「廟」的規模就小很多了,它可能就只有一個供奉神靈的小殿。

相關焦點

  • 寺廟,什麼是寺,什麼是廟?寺跟廟還真不一樣,你都去對了嗎?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見諸相非相,那麼你就等於見到了佛的法身。我國才說是一個佛教的大國,而佛教也是在我國非常的流行,而且流行的廣泛,佛教文化傳承下來歷史也比較久。雖然說佛教的來源是國外的,但是現如今我國已經有了許多關於佛教的寺廟。也就說我們這個水泥砂漿很多人都會去佛教的寺廟裡燒香拜佛,為求得全家人平安順遂。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
    之前頭條給我出一道這樣一個問題: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哎,你別說,這個問題問住我了,有點懵;平常在景區遊玩,也去過寺廟玩,比如:少林寺、相國寺、插花廟、老爺洞等等,我以為寺廟是一碼事,頭條的這個問題,讓我知道了,原來寺和廟不一回事,漲知識了,可我還是說不清楚,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 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
    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時間:2015-02-05 00:30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 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寺和廟的區別是什麼?佛教和道教的區別嗎? - 一直搞不懂什麼叫寺?什麼叫廟?他們本質上有哪些區別,單單只是從佛教和道教上來區別的嗎?
  • 你知道嗎?生活中的寺廟,寺和廟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不妨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在我國修建了非常多的寺廟。而且我國信奉佛教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每年都會有非常多的佛教信徒來到這些寺廟參拜祈福,甚至一些非常著名的寺廟已經成為了旅遊景點。那麼大家知道嗎?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所說的寺廟,其實寺和廟的意思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寺和廟分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 寺和廟到底有什麼區別,一字之差竟有這麼大含義
    如果要說我們國家信什麼教派的最多,那大家肯定都會想到佛教,在封建社會,佛教已經在我們國家深入人心,因受上一輩人的影響,導致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信奉佛教,那如果要說我們國家有多少座寺廟,肯定沒有人最多,畢竟國內有太多了,但對於寺和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字之差竟有這麼大含義。
  • 經常有人說去寺廟,那麼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
    古代的人非常喜歡求神問佛,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祈禱詢問一番,不管姻緣、家庭,事業還是身體健康,不去虔誠的拜一拜,添點香油錢,都不能心安理得。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寺、廟的一些建築,有些人把這些建築物統稱為宗教建築,這是錯誤的。
  • 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很多人對寺廟分不清楚!
    什麼是"寺",什麼又是"廟"?很多人對寺廟分不清楚!中國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放在不同的地方,意義就會千差萬別。前不久關於全職太太一說,有2句話我們可以感受一下,第一句話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養你"!第二句話就是"我養的你"。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很多人不清楚,別亂拜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信徒中最多的是什麼? 確實是佛教。 在幾千年封建王朝的統治下,佛教宣傳的佛法已經深入人心。 許多年輕人受到上一代人潛在的默契化的影響,現在把佛教看作自己的信仰。 大家對全國的寺廟了解多少? 結果,各地寺院的大小不同,規模和建設程度不同,可能有人說無法相比。
  • 寺廟原本不是一家:在古代,「寺」和「廟」有什麼區別?
    提起寺廟一詞,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宗教場所?和尚們住的地方?這麼說都對,但似乎也不全對,因為,如今成為一個詞彙的寺廟,在古代,其實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那麼古時候的「寺」和「廟」,究竟有什麼不同呢?帝王廟再來說一說「廟」,《禮記》中曾有記載:「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因此「廟」就是古代人用來祭祀先祖,供奉天地鬼神之地。比如古代那些功勳卓著的大臣,有著配享太廟的資格。
  • 俗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寺、廟、觀、庵,有什麼區別?
    寺、廟、觀、庵到底有什麼區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種說法準確嗎?寺、廟、觀、庵差別挺大的,雖然我們常把「寺廟」連著說,現在也經常以寺廟指和尚居住的地方,但在最初,寺廟根本是兩個概念,所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嚴格來說是不準確的。我們分別解釋一下,寺、廟、觀、庵的意思吧。
  • 你知道寺和廟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嗎?為何有不同的叫法?
    你知道寺和廟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嗎?為何有不同的叫法?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寺廟,它就是一個整體的東西,通常會有一些和尚在裡面誦經,然後寺廟場景開放共享客們燒香拜佛,但實際上我們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個誤區,雖然我們經常會把飼料要連起來念,但二者有很大的差別。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華夏子孫要明白
    很多時候我們把「寺廟」合在一起叫,認為佛教弟子的住處其實是和「寺廟」分開的。寺廟為什麼叫寺廟和寺廟?寺廟和寺廟有什麼區別?作為中國的後代,我們應該理解。了解古代史,很多人都聽過或讀過「大理寺」這個詞。古代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最高法院,負責審理刑事案件。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進錯「寺廟」拜錯菩薩,容易鬧出笑話
    俗話說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進什麼寺廟拜什麼佛。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聽過或外出的時候見過各種各樣的供奉神佛的地方,而對於這些地方,我們總是統稱為「寺廟」。但是在古代,「寺」和「廟」並不指同樣的地方,而是各有自己的內涵,如果進錯了「寺廟」拜錯了菩薩,那是要鬧笑話的。所以,正確區分兩者的不同,對於我們日後的參拜還是很有意義的。
  • 人們常說「寺廟寺廟」,其實寺和廟並不是一回事
    人們經常把「寺」和「廟」放在一塊說,比如有人會說「去寺廟燒香拜佛了」,其實早期寺和廟區別很大,不是一回事,寺和廟一開始和道教、佛教也根本沒有什麼關係。那麼寺和廟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是怎麼來的呢?秦朝的時候,通常把官員的工作單位稱之為「寺」,即為官署的名稱,這種說法在很多古文獻裡都有提到,如秦書《三蒼 》:「寺,官舍也。」、唐朝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寺,治也,官舍也。」,《漢書·元帝紀》中關於「城郭官寺」的註解:「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古代兩者可不是一種地方!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僧侶們修行居住的地方稱之為「寺廟」,如今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遍布著許許多多的寺廟,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去遊覽禮拜,寺廟也已經成了佛教場所的代名詞。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寺廟其實是「寺」和「廟」的合稱,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並不能一概而論。
  •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難道它們不是一個地方嗎?看完漲知識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難道它們不是一個地方嗎?寺裡面供的是菩薩和大佛,統稱為佛。是出家人修行和弘揚佛法的聖地,屬於佛教。是人們為免除災難或祈求平安而拜佛求佛庇護的場所。廟,規模小,是個獨立的場所,裡面是沒人修行的,只供人們信仰的神、仙和已故的人。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兩者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弄清
    曾有有這樣的一句話:「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也」意思就是,如果想要給別人送禮,根據你的財力不同,收禮者的身份不同,要奉獻不同等級的物品。其中有一個比較常見的禮物就是禽類,把鳥或者鴨子作為禮物,送給他人。
  • 中國人常說「寺廟」,寺和廟是一回事嗎?能分清的人鳳毛麟角
    作為炎黃子孫,咱們深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常見的文化現象並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寺」和「廟」,他日若向別國友人炫耀中國文化,可以拿此間「區別」好好說道說道,很多人搞不清兩者區別,能分清的人鳳毛麟角。
  • 我們常說的「寺廟」,寺和廟到底指的是什麼?很多人都弄錯了
    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經常把寺和廟連在一起,統稱為寺廟。在很多人心中,寺和廟其實是一回事,只不過有兩種不同的叫法。但其實,寺和廟之間不僅有區別,而且區別非常大。那寺和廟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早期的「寺」指的是官員辦公的地方,比如中央審判機關——大理寺,掌管宗廟禮儀的太常寺。這是因為,寺在古文中和「侍」同意,《經典釋文》中說道「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到了西漢,朝廷建立了三公九卿,三公的官署叫做府,高級行政長官「卿」就是在寺裡面辦公的。「卿」們掌管著錢糧、刑獄、禮儀、珍寶等多個事務。
  • 進了那麼多寺廟,寺是寺,廟是廟,你搞懂了嗎?
    我們或旅遊或敬香會走進「寺廟」,實際上「寺」和「廟」是不同概念、不同場所,而且「寺」和「廟」最早也並非宗教建築場所。寺,原意是官署。《說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寺,是古代國家的中央機構,直屬皇帝管轄,寺的長官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