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種的聲音,正在漸漸催毀你的孩子

2020-12-16 香港現代教育

在成人的行為準則中,我們總在強調高效。

我們的學生時代,被父母催著比鄰居家孩子優秀,在學校考高分;

我們工作後,被領導催著工作,被自己催著升職加薪,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生孩子。

似乎,我們的一輩子,就是要抓緊時間快點奔跑,才被稱之為正確。

從小被「中國式催促」長大的我們,也把這種嫌孩子比別人慢的潛意識,繼續加諸在孩子身上。

吃飯的時候,父母說「開飯了」

……

回應的是空氣的寂靜

寫作業的時候,父母說「還墨跡,不趕快寫就等著晚上熬夜吧」

……

回應的是孩子依舊的我行我素

看電視的時候,父母說:「現在,立刻,馬上關掉電視,去洗臉刷牙上床睡覺」

……

回應的不是孩子的討價還價就是視若罔顧

父母越著急,孩子越磨蹭。

一對暴躁催促的父母,養出一個叛逆懶散的孩子,或許成了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有人說,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要命。

其實,家長這種不停「催促」的聲音,正在漸漸催毀你的孩子。

催促讓孩子缺乏自主性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怎麼還不動」這句話成為了家長的口頭禪。

面對做事情接連催促還不知悔改的娃,父母們也是焦慮不已更是不知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服教。

經常有媽媽感慨:擁有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真的是一件太省心的事!然而更多的孩子是這樣的:

1個小時的作業,非得拖到晚上10點才去寫;

永遠拖拖拉拉,出不了門;

每天叫起床,磨磨蹭蹭,怎麼都起不來.....

實際上,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上,很多父母都有一些誤區,甚至這些誤區也間接的影響到了孩子。

為了讓孩子不遲到,爸爸也加緊催促,實在看不下去就全力包辦。

其實,父母不斷催促孩子「快點」,正在加速毀掉孩子的自主性。

沒有自主性,孩子寫作業、吃飯、上學一系列事件就會陷入一個慢條斯理、分心散漫的怪圈。

家長和孩子溝通最多的話語就是催促命令或是斥責,當家長們焦慮不已的時候是否進行過自我的反省,有的時候家長有沒有想過讓孩子自己去管理時間?

最近網上有個二年級的小女孩火了。靠著媽媽曬出她的日常作息,就獲得了30萬人點讚。

她每天準時6點半起床,雷打不動。作業、練字、跳繩、看書,固定的時間,完成固定的功課。更可貴的是,這樣的堅持,已經是第1279天,近4年。

這個女孩厲害在哪裡呢?

答案就是「時間管理」。

心理諮詢師作家武志紅曾說:

「自主性確實是很要命的事。

一個總被安排、總被否定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來沒有得到過很好的發展,他自然就沒有了自控能力。」

這類孩子長大了,相比較更容易沉溺在網路遊戲或者其他事情中。

教育家蔣佩蓉也說:

「主動性是油門踏板,自我控制力是剎車踏板。

缺乏任何一個踏板就不能開車,如果開了車會有生命危險。」

孩子沒有主動性和自我控制力,他們就有極強的依賴性,缺乏探索精神,也無法構成完整的人格。

為什麼總是催催催

催促打亂了孩子的內在秩序,自律性變差

催促給孩子帶來了負面的心理暗示

催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產生逆反心理

前兩天,有一則#初三男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身亡#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

這位同學因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老師要求請家長。

而母親來到學校的一連串過激反應,讓孩子一衝動就轉身跳樓。

有網友評論:

「我們愛孩子,但我們往往用最惡毒的語言、最殘忍的方式,對待我們的孩子。」

如果語言有毒,那麼催促的語言一定是種軟暴力!

既然催促孩子,有這麼多的壞處;

那麼,家長在面對孩子磨蹭時,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嗎?

答案肯定不是!

有人說,當孩子出現一個問題,我們就有至少十次的最好教育機會。

面對孩子磨蹭拖拉,聰明的家長都會這麼做↓↓↓

1、尊重孩子的生理節奏

一歲多剛剛蹣跚走路的孩子,我們不能要求他,健步如飛。

三歲的孩子,我們不可能要求他,穿鞋乾脆利落。

五歲的小朋友,我們不能要求他,寫字行雲流水。

家長能給孩子最好的愛是:

懂得尊重孩子的自然節奏,耐心等待。

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曾說:

「磨蹭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孩子們需要按照他們自己的節奏,一點點地感受時間,感受流逝,感受時間的價值,感受做事情的規律性。」

2、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對於嬰幼兒童來說,時間對於他們是無垠的。

當孩子到達五歲左右,我們就可以給他開始慢慢樹立時間觀念。

比如我們可以採用沙漏的方式,讓孩子在沙子漏完之前,完成某項事情。

當孩子在投入做某項事情時,家長不要打斷,不要催促。

在有限的時間內,當孩子無法完成任務時,家長也要多鼓勵。

明智的家長,都是這樣讓孩子在時間中慢慢長大。

就像黑幼龍在《慢養》中所說:

「將一顆種子埋進花園裡,提供豐沃的土壤、溫暖的陽光和充足的水分,讓這顆種子慢慢長成它真正的樣子。」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也需要耐性,不要急著看到成果,一切慢慢來,不是大人的催促,就能讓孩子做好一切的。

3、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有一位家長曾分享,她是如何治孩子磨蹭的問題。

以前孩子也總是磨蹭,每天她都是心急如焚地催促孩子,因為擔心孩子遲到。

後來,她與孩子約定:

早上媽媽只會準備好早餐,至於幾點上學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第一天,鬧鐘響起,孩子賴床,磨蹭著刷牙洗臉,吃早餐。

家長全程不嘮叨、不催促。

當孩子到達學校時,已經遲到很久。

老師讓她罰站了。

第二天,孩子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這位家長說:

「把時間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她會自己主動去掌握時間節奏。

讓孩子去承擔遲到的後果,她會有主觀意願去改善自己的行為。」

家長催促孩子,看似只是著急了點,但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很大。

那些在成長中不被催促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是淡定從容、溫潤如玉的人。

我們教育的真諦,誠如張文亮的詩歌:

「教育孩子不是揮著鞭子讓蝸牛跑步,而是牽著一隻蝸牛散步。」

生命,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孩子是一個不斷成長的獨立個體。

他們有自己的規律,有自己的節奏。

養育孩子,我們要慢慢來。

正如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寫的那樣: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可見,想要培養一個省心的孩子,首先得讓孩子具備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教育,精心打造的互動課堂,內容豐富有趣:

打破傳統的線上「獨角戲」教學模式,將高頻互動、趣味遊戲的學習模式帶到線上課堂中,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助力孩子自信表達。

多對一貼心服務,1對1陪伴成長。優質師資團隊,6人精品小班。

不用家長監督,孩子自己也能自主學習,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習能力!

相關焦點

  • 你的每次「催」孩子,其實是在「毀」孩子
    ,要不然就是想喝水,半小時也寫不了10個字,不算多的作業,能從晚上七點磨蹭到九點才寫完;晚上不願睡覺都10點半了,還在沙發上看動畫片,催一聲沒動靜,再催一聲肯定說再看5分鐘,等催第三次的時候11點到了。
  • 比起「3歲背唐詩」,這3種「填鴨式」教育正在毀了孩子,你做過嗎
    然而這種思想也漸漸從家長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幼小的孩子或許還不明白得「第一名」有什麼好,他只知道家長想讓他考第一名。得了第一名,他可以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去想去的地方玩,反正「第一名」就是塊甜蛋糕就對了。
  • 曹文軒《草房子》裡這家長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不怕孩子被你毀了嗎
    也許你會說:去告訴劉一水的家長,讓他家長管教他。那我們接著往下看,相信你就會打消這個念頭了。紙月到油麻地小學上學後,雖說路途遠,但班裡的同學們對她很友好,桑桑的媽媽也很心疼她,遇上惡劣的天氣,就把紙月接到自己家,紙月漸漸快樂起來。
  • 告訴孩子「童話都是騙人的」?家長的成人思維,只會毀了孩子天賦
    我實在無奈,但也令我想到不少家長也會這麼與孩子說。只要當孩子在生活中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或者說出"長大以後我也要像……一樣"的時候,家長就會笑不攏嘴地說:"故事都是騙人的!"漸漸孩子長大後,也的確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篤定地相信童話。家長的話的確讓孩子們認識了現實,也的確摧毀了孩子的天賦。
  • 電視劇《拯救少年犯》:家長的偏見,毀了孩子的一生
    姥姥總是對小女孩說:「你媽媽就是被你爸爸殺死的,你長大了要給你媽媽報仇,你現在的不幸也是你爸爸一手造成的。」小女孩將姥姥的話記在了心裡,對爸爸產生了恨意。小女孩就這樣慢慢長大了,他心中對爸爸的怨恨也越積越多,想為媽媽報仇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終於,在一個下雨的晚上,小女孩外出很長時間。
  • 教授批評國內家長,接送遲早會「毀」了孩子,父母:丟了你負責嗎
    不過對於這個現象,教授有了反對意見,教授批評國內家長,接送遲早會毀了孩子教授表示:這樣半步不離的跟著,遲早會毀掉孩子,每到放學時期,校門口全是人,不僅影響正常交通秩序,還導致孩子無法獨立。不過也有父母們表示教授站著說話不腰疼父母一:丟了你負責嗎要不是怕孩子丟,你以為我們願意接呢。父母二:你沒孩子吧,現在孩子書包多沉,我要是不接送,孩子都能翻過去。
  •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很多家長在做卻不自知
    中國家長對孩子從小灌輸的思想也是要懂事。在親戚朋友面前,孩子聽話懂事,家長也有面子,孩子要是不懂事,家長肯定會責怪孩子。但是,「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的孩子,你還在為此沾沾自喜嗎?適當的謙虛禮貌可以,但如果只是虛偽的形式家長大可以拋棄,不要讓其毀了孩子。
  • 一碗雞蛋面,測試出家庭的三種等級,多數家長毀了孩子仍不自知
    所以,不同的家庭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級,第一等級的家庭就可能會毀了孩子,而第二等級的孩子可能會健康成長,第三等級的家庭可能會讓孩子走在成功的路上。接下來,我們就用一道題來測試你們的家庭等級!一碗雞蛋面,測試出家庭的三種等級,多數家長毀了孩子仍不自知問題:早晨8點,家裡只有一碗雞蛋面,但是父親、母親、孩子都沒有吃飯,這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分這碗面?
  • 這種毀身高的抱姿,也許家長正在做
    一、「看看你媽做的好事,我兒子都成歪脖子了」 小尋最近和丈夫很頻繁的吵架,起因就是關於孩子的「歪脖子」問題,這讓她十分惱火。可就在上個月小尋帶娃回娘家待了幾天,當時在醫院當護士的表姐過來抱了抱孩子,直說「這寶寶的脖子好像歪了點,你長點心帶娃去檢查下。」
  • 「垃圾快樂」正盛行,正一步步地「毀」掉娃,眾多家長卻不知情
    「垃圾快樂」正盛行,正一步步地「毀」掉娃,眾多家長卻不知情! 那些迷戀垃圾快樂的孩子往往會有這樣的變化: 一、精神萎靡不振。再單純的孩子一旦沉迷垃圾快樂中之後,身邊的朋友圈也會漸漸發生變化,他們會被那些好孩子們標上「壞孩子」的標籤。 好孩子越來越遠離他們,壞孩子漸漸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孩子的行為習慣會隨著朋友的變化而漸漸變得貪玩不上進。
  • 孩子的「童話世界」都是假的?別用你的成人思維,毀了孩子的天賦
    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給孩子講些童話故事。近些天,我在給孩子講《灰姑娘》的故事,以前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他都是安安靜靜的聽,那天不知道怎麼了,總是定不下心聽我講,翻來覆去的。我問他:"你聽過這個故事了嗎?"他無精打採地回答我:"沒有。""那你怎麼不認真聽呢?"他說:"反正童話故事都是騙人的,聽了也沒意思。"
  • 孩子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想讓孩子動起來別只會催催催
    起床時一定要賴床就不說什麼了,好不容易在家長的催促下收拾完衛生吃了飯,又慢騰騰地想起來要做這個,要帶那個。媽媽在一邊急得直跳腳,孩子卻不緊不慢「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不論是好聲好氣催促,還是聲色俱厲地呵斥,不管怎樣都不能改變寶寶的「磨蹭心」。
  • 日本孩子有多早熟?一年級化妝,計劃嫁給富豪,中國家長:毀三觀
    不同的文化底蘊會造就孩子不一樣的思想,「開放」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的代名詞,在這種環境薰陶下的孩子自由更加「早熟」,和我們截然不同,東方人大多數傳統、守規矩喜歡踏踏實實做事,但實情並非如此,東方國家的小孩也很早熟,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
  • 手機正在毀掉孩子!聰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不被手機危害!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親子關係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 這兩種方法,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 男孩直播賺錢養家,4歲阿拉蕾要養弟弟,別讓家長醜面目毀了孩子
    別讓家長的醜陋面目和利益毀了孩子的未來,孩子在什麼年紀就應該做相應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像大人一樣要拼命工作。當孩子在外面賺錢的時候,家長還會在後面去鼓勵他們,這樣的育兒方式真的對孩子會有好的影響嗎。>有些父母對孩子有著非常高的期盼,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對於從小就天賦異稟的孩子,家長更會感到非常字後。
  • 家有磨蹭的孩子,家長需要了解這些真相,別只知道催促
    這些話,這些場景是不是你也見過,經歷過?好像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磨蹭的時候,像我家淘淘就是出門的時候很磨嘰,我們大人都準備好了,他還在一邊玩。你越催他趕緊穿衣服,他越是不理你,該幹嘛幹嘛。其實很多家長也都發現了,你越催,孩子越慢。那在孩子磨蹭的時候,家長到底怎麼做才正確呢?
  • 一種「冷暴力」正在幼兒園盛行,孩子委屈巴巴,家長卻一無所知
    其實,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都可能出現過這種情況,而家長還總是勸誡孩子:為什麼老師不願意理你,是不是你怎麼怎麼樣了?家長這樣說只會換來孩子更激烈的拒絕,因為在他們心中,家長不理解自己更容易讓他們受傷和難過。
  • 90個孩子第一次在外過夜,家長失眠吃褪黑素!孩子真的離不開你?
    意思就是讓所有大班孩子都留在幼兒園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家長再來接。絕大部分孩子都沒有一個人離開家長在外住宿的經驗。在前一天晚上,不少家長已經失眠。有家長說,自己輾轉反側睡不著,想到孩子要離開自己就充滿擔憂,內心萬般不舍。
  • 重新開始正在毀了你
    重新開始正在毀了你!這是我朋友對我說的!三天前我和朋友說我打算重新開始,拋棄之前的一切!本以為她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但卻冒出了這樣一句話!這不由得讓我有點疑惑,難道說重新開始真的正在毀了我嗎?仔細一想,重新開始好像在大家的念頭裡好像並沒有什麼問題。我記得劉歡好像有一首歌,裡面就有這樣一句: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重頭再來!但,回歸到現實生活!
  • 因地鐵坐反,女孩猛踹親媽6腳,「跪著教育」只會毀了你的孩子!
    視頻中的母女倆正在找路,媽媽背著包,拎兩個手提袋,還推著兩個行李箱。而女兒什麼東西也不拿,就兩手插兜跟在媽媽身後。兩人正在找路,女兒突然上前抬腳狠狠踹向媽媽,一開始只踹箱子,踹了兩腳以後開始踹自己的親媽,還一口氣踹了6腳。推著行李箱的媽媽被自己的孩子當眾踹得站都站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