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轉板悖論:證券法不支持 場內場外定位不明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新三板擴容、優先股試點、證券承銷與發行管理辦法修訂……對於急切想看到一系列改革重拳會給市場帶來怎樣影響的人們來說,A股在星期一給出的答案並不盡如人意。

  12月16日,上證綜指開盤剛剛擺出上衝的架勢,就被迅速打入下跌通道,券商更成為領跌板塊,截至收盤,跌幅達到1.6%,一舉跌破年線和60日均線的重要支撐。隨後兩天的表現也考驗著2150點關口的耐力,截至12月18日,終收於2148點。

  新三板擴容一直被視為資本市場最後一場盛宴。而靴子落地的一剎那,也成為投資者落袋為安的節點。

  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註冊成立。這一一度被視為「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終於在2013年12月擺脫投資人眼中「小而邊緣化」的定位,正式躋身主流,與滬深交易所並駕齊驅。

  北交所優勢突顯

  12月14日,國務院關於新三板有關問題的決定發布後,因其很多安排有著「一步到位」的特點,更確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作為上交所、深交所之外的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地位,新三板受矚目的程度前所未有地提高,其優越性也得到業內人士肯定。

  「相比滬深交易所,如今的新三板優勢變得更加突出。第一是做市商制度,能為投資人看不懂的高科技企業合理定價。第二是它的上市之門要寬得多,每年能上1000多家,上市節奏遠超場內市場。」西部證券場外市場部總經理程曉明對記者表示。

  在程曉明看來,引進了做市商的股轉系統在對企業家精神、企業創新、盈利能力的定價上相比滬深交易所將更有優勢,新三板將改寫中國的金融版圖。

  而相比之下,創業板不僅還沒有做市商制度,而且其門檻雖然很低,但門卻異常狹窄。「創業板現在門檻已經很低了,淨利潤才1000多萬,可還在討論降低門檻。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卻被忽視了,就是上市節奏,一年只能上100多個。中國證券市場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不願放開上市節奏,只想用門檻高低來解決問題。」程曉明告訴記者。

  事實上,近一段時間來,新三板的活躍程度正日益受到市場關注,掛牌企業定向發行頻率已明顯提高。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1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已有88家掛牌企業完成了101次定向增資或定向發行,即在全部350家掛牌企業中有25.14%實現了定向增資。平均單次募集資金2858.27萬元,平均攤薄市盈率34.28倍。

  其中,上海張江高新區掛牌企業實現4次定向發行,募集資金1.2984億元;武漢東湖高新區掛牌企業實現4次定向發行,募集資金0.9645億元;天津濱海高新區掛牌企業實現3次定向發行,募集資金0.4597億元——上海張江高新區在定向發行次數與募集資金規模方面均處於領先位置。

  程曉明預計,未來新三板一定會活躍,但前3年其活躍程度雖能為投資提供定價依據,卻還是會比其他板塊要低。幾年後,當它與其他板塊的關係日趨融洽時,新三板的交易活躍度也將與其他板塊趨同,屆時,其交易活躍度也將不再是一個需要提出和設計的問題。

  轉板必要嗎

  新三板擴容的有關規定出臺後,最受市場關注的就是關於「轉板」的設計。

  國務院的規定指出,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的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在此之前,證監會也曾提出,未來退市的股票可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轉讓。

  這一進一退,似乎讓新三板作為一個服務創新企業的獨立市場定位變了味兒。作為與滬深交易所並列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被更為重視的卻是承擔另外兩個交易所上市資源「備胎」的功能,這一結果與新三板的設計初衷並不相符。

  一位北京券商的投行人士對記者指出,IPO重啟的消息先於新三板出臺,實際上已經降低了投行對新三板的參與熱情,「本來大家還想在新三板上好好布布局,現在又把精力放到IPO上了。其實證監會最近對於新股改革發布的一系列方案,對於新三板來說,都是利空。」

  而對於轉板的設計,該人士表示,轉板制度只是新三板的一種可能,但並不是一切。最近有被大家過度解讀的嫌疑。「實際上轉板目前在操作上就涉及兩個悖論,比如上市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向公眾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少於25%,可目前新三板的掛牌公司沒有滿足這個條件的。此外,公開發行股份需要證監會的核准,新三板掛牌公司如何向交易所直接申請上市呢?如果沒有後續特殊的規定出臺的話,那就只有等著修改證券法。」

  程曉明也認為,市場在討論轉板前,需要先搞清楚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的區別。

  「場內場外的本質區別,是定位於投資人對企業是否看得懂。場內是投資人自主定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投資人根據信息披露就能夠看清楚價值,不需要做市商;而場外市場是定位於投資人看不懂的企業,一些高科技企業、中小企業等,它需要做市商。所以場外場內的區別並不是大家現在所認為的市場的高低,不是『主板都是好企業,新三板都是達不到上市條件的企業』。一直在強調轉板的人,其實並沒有搞清楚場內場外市場的真正區別。」程曉明對記者分析稱。

  他認為,對於新三板來說,轉板其實並不需要。現在談轉板,主要是新三板交易制度沒到位,沒有定價融資功能,交易不活躍。未來交易制度改革以後,這些問題解決了,為什麼還需要轉板呢?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不僅不需要,也不應該轉板,因為這裡有做市商可以為其準確估值定價。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國目前的發行體制下,每年IPO的公司總數是有控制的。一年IPO的企業總共才200多個,新三板公司轉板最多也就三五十個,而新三板一年上市1000多家,這個轉板對新三板公司有多大意義呢?所以如果發行節奏不放開,那轉板目前只有理論上的探討,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操作性。」程曉明稱。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新三板轉板規則火速落地 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新三板轉板規則落地金融委11條改革措施首項落地。6月3日新三板轉板制度落地,這距離5月27日金融委辦公室將新三板轉板上市列入近期推出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僅僅有一周時間。「隨著註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新證券法的實施,精選層各項制度安排逐步落地有了多方保障。」北京理工大學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冀表示,建立轉板上市制度是本次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轉板上市制度完善了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的關聯,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加系統、全生命周期的資本服務,將大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可以說,建立轉板上市制度是市場主體的迫切需求。
  • 多方協作, 場內場外融合在路上
    為此,市場上關於「促進場內和場外市場融合」的呼聲不絕於耳。 場內場外需攜手並進與其說是場內與場外融合,倒不如說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本身就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從功能上看,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是互補的。」
  • 新三板轉板上市是什麼意思?新三板轉板上市政策解讀
    它來了,它來了,市場期待已久的新三板轉板上市細則(徵求意見稿)帶著「禮物」走來了。  不同點:新三板子沐研究工作室創始人劉子沐分析道,主要在於科創板和創業板兩者本身對於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條件的不同以及兩者定位的不同,轉板上市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自我定奪。比如,對於科創板來說,企業需要滿足上交所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
  • 期貨創新業務步伐加快 場內場外都要硬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多家期貨公司發現,倉單業務遭遇「融資難」,合作套保業務受會計準則、稅收制度難開展,場外OTC市場尚無統一清算體系,相關法律文本及制度不健全,期權等重要風險對衝工具遲遲不推……風險管理業務的創新大框架落地,但實施細則仍不明朗,使得多數期貨公司在創新業務方面謹小慎微,怕觸紅線。
  • 新三板轉板上市的要求是什麼?新三板轉板上市的條件
    新三板轉板上市細則終於出爐。  本次滬深交易所的轉板上市辦法對於轉板上市的具體條件進行了明確,基本條件均包括在精選層連續掛牌一年以上,以及符合轉入板塊首發上市的條件,符合轉入板塊定位。  具體來說,上交所《轉板上市辦法》要求轉板公司應當符合《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的相應條件,並符合上交所《轉板上市辦法》規定的合規性要求、市值及財務指標等要求。
  • 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開場外市場委員會全體會議
    孟宥慈在致辭中指出,為更好地履行新證券法賦予協會的自律管理職能,服務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建設和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近期就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提出指導意見,推動場外市場業務自律規範體系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
  • 美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參與場外市場牌照管理
    由於場外市場易出現複雜、繁多的創新品種,而我國現行法律對其定位不明,缺乏對於基礎性制度安排的法律依據,因此需要防範監管真空和監管套利。本文回顧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美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參與場外市場的牌照管理經驗,旨在為我國規範持牌機構的場外業務提供一定的啟示。
  • 中證協:三方面推進證券公司場外業務發展
    協會副會長孟宥慈在致辭中指出,為更好地履行新證券法賦予協會的自律管理職能,服務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建設和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證監會近期就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提出指導意見,推動場外市場業務自律規範體系建設就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
  • 場內、場外市場,如何協調發展?
    場外市場不僅是期貨等場內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有益補充,同時也能促進期貨等場內衍生品市場更好、更廣地發揮效用。然而,目前在大宗商品領域,政策層面更多支持期貨等場內衍生品市場發展,對場外市場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而某些場外市場雛形(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
  • 場外市場總體思路 掛牌企業股東突破200人限制
    該負責人表示,場外市場不是以融資為主要目的的市場,其與場內市場具有不同的運行特點和定位,市場各方不必擔心建設場外市場會對場內市場帶來衝擊。  其中,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正在積極籌建,其設立須經國務院批准。將來在總體設計的考慮下,可能會實現場外市場的分層次構建,但各地須在國務院38號文規定的框架內逐步規範發展。  經國務院批准,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未上市股份公司已從2006年1月開始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試點。
  • 大成刑辨 | 中國A股市場場外配資的罪與罰
    2019年以前,包括《證券法》在內的與證券行業相關的主要法律及行政法規並沒有明確的對場外配資進行定性,這也是很多媒體和相關從業人員評價其為灰色產業的重要原因。然而2019年12月份發布的新《證券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新增規定:除證券公司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證券承銷、證券保薦、證券經紀和證券融資融券業務。也就是說,原本在法律層面沒有明確定性的場外配資業務,如今因新《證券法》的出臺,已經基本具備了被定義為「非法證券業務」的法律基礎。
  • 關鍵:應大力支持場外市場發展
    □本報記者 王超  北京金網安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關鍵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在大宗商品領域,政策層面更多是支持期貨市場等場內交易及場內衍生品的發展,對場外市場發展的支持力度則仍遠遠不夠。
  • 場外交易市場需要跨越式發展
    真正要使金融反哺實業,首先必須要解決資本市場改革的問題,特別是要解決好多層次市場的發展和定位問題。作為場外市場的參與者,這裡既有巨大的發展機會,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與使命。隨著2008年9月天津股權交易所在天津濱海新區註冊成立以及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於2009年12月27日正式揭牌,特別是2013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准,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我國才逐步形成由主板、創業板以及由新三板和各地區域中心等場外市場組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 關於時間旅行的五個悖論
    當過去有可能被改變的時候,就會產生歷史時間線的不連貫,這是第二種類型的悖論,稱為「不連貫悖論」。比如大家熟知的祖父悖論,還有類似的希特勒悖論和波爾欽斯基悖論。預定悖論  一個人穿越回到過去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他想要阻止的事情發生,這就是所謂的預定悖論。
  • 辛普森悖論,是很多人懷才不遇的重要原因
    一個有趣的矛盾是,一旦我們下意識接受數據很重要,就必然陷入辛普森悖論製造的陷阱中。最終使我們錯誤判斷別人的能力,或者使自己的能力被別人錯誤判斷,導致懷才不遇。辛普森悖論辛普森悖論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把數據拆開看的時候,細節和整體趨勢會有完全不同的結論。
  • 五家機構因涉嫌違規場外配資被罰
    這五家機構因涉嫌違規場外配資,證監會擬開出約1.5億元人民幣的「罰沒單」。經查,湖北福誠瀾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致臻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豐範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臣乾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及黃辰爽利用信託計劃募集資金,通過恒生HOMS系統、銘創系統等第三方交易終端軟體為客戶提供帳戶開立、證券委託交易、清算、查詢等證券交易服務,且按照證券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取費用。
  • 不贊成場外市場「場內化」
    東方網6月28日消息:在昨晚「浦江夜話」第三場「加快中國場外市場建設和發展」的討論中,與會者表達了一個觀點:場外市場是場內市場的「金字塔底座」。作為多層資本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場外市場這個金字塔底的規模、基礎足夠強大,才能支撐起上面的場內市場,場內市場的發展才具有非常紮實的基礎。
  • 江翔宇:場外配資認定的法律與實踐分析
    包括但不限於具有上述實質內容的股票配資合同、借錢炒股合同、委託理財合同、合作經營合同、信託合同等。」配資方向炒股者交付帳戶及密碼,由炒股者在帳戶內操作。配資方通過專人在交易時間內時刻關注配資帳戶內的資產餘額,在達到設定的警戒線、平倉線時通過人工進行通知、平倉的工作。
  • 今日視點:新證券法繪註冊制藍圖:全面推進 漸進落地
    作為資本市場的根本大法,新《證券法》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而與之相隔剛好1年時間的2019年3月1日,正是上交所發布一攬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配套業務規則的日子。時點的相似,當然首先是一種偶然。
  • 場外業務壓力下「向陽而生」
    「年中股票市場成交活躍,且相關場外產品市場不太擁擠,我們就主動參與了指數收益互換等指數增強產品業務,拓寬了場外業務的標的。」魏峰介紹,目前國泰君安風險管理公司的場外客戶除了與商品相關的實體企業、貿易商等產業客戶,還增加了一些持牌金融機構,實現了一定的業務增量。同時,近兩年產業客戶對於含權貿易模式也表現出很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