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蕭索,眼下本是農閒時節。不過,市城管局駐藍田縣前衛鎮將軍村幫扶工作隊的同志們可一點都閒不下來。
「你看就是這些,有花椒、核桃油、蕎麥醋、野香椿、農家玉米糝子等共9樣產品。我給你說,別看都是土特產,咱這可都是來自村裡原生態的東西,一點不摻假!」11月15日一大早,在西安環綠園林建設有限公司,駐村工作隊聯絡員惠明正將產品逐一擺上桌子,第一書記馬志強、隊長張軍利就走上前去開始向公司總經理吳耀和工會主席常青推薦自己村裡的「寶貝」。
「嗯,這花椒聞著就特別香!你們放心,咱們公司也是從貧困走過來的,知道那個感受。雖然公司人不多,但扶貧事業咱們一定支持,也是為貧困戶獻愛心呢麼!」 打開一袋花椒聞過後,吳耀和常青立馬表態說。這話一落地,馬志強三人明顯鬆了一口氣。
幫村裡群眾推銷農產品這事,工作隊不是第一次幹。從春天的槐花、桃子、甜杏,到夏天的西瓜,還有村民手裡零散的土雞、土雞蛋,都是通過工作隊的渠道,從藍田縣進了西安城,從土產變成了村民手裡的鈔票。
「反正村民有啥,我們就幫著銷售啥。」馬志強說。他介紹,將軍村位於秦嶺北麓山前緩坡地帶的白鹿原腹地,產業以農業種植為主,農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等為主,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白皮松。每到旺季,村裡農副產品積壓多銷售慢,據村民說之前很大一部分都爛到地裡了。「咱們工作隊駐村以後,利用基層黨支部加黨員成立扶貧直通車,把村民手裡的農副產品全部按照市場價甚至高於市場價收購上來,再原價轉給基層黨支部黨員和職工。這樣一來,既解決了村裡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又讓大家嘗到了純天然的時鮮味道,還為山區群眾獻了愛心。」據統計,城管幫扶將軍村愛心直通車開通以來,已為當地群眾銷售小麥、玉米2500多公斤,槐花500多公斤,西瓜3500多公斤,甜杏1500多公斤,土雞蛋1000多公斤,土雞150多公斤。
這次打包推銷農產品,工作隊一個月前就開始著手了。「就是想借著春節各單位要為職工辦福利的機會,幫村民把一年的勞動成果變現,一方面讓他們增收,另一方面也是想讓他們看到希望,來年脫貧致富更有幹勁!」張軍利說。採訪中,他和馬志強算了一筆帳,一個月走了20多家局屬企業,5家籤了採購協議,還有七八家有採購意向。「現在籤了協議的再加上有採購意向的,大概能出貨700多份,這下來能為村集體創收20多萬。還得再抓抓緊,我們的第一個小目標是賣出去1000份!」
「今兒太陽好很,往常這時候,我們正坐著小板凳跟村民曬太陽、諞家常、商量咋搞發展呢!」走在陽光燦爛、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馬志強感慨到。「全市正開展新一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拿我們扶貧工作來說,我覺得把村裡群眾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儘自己所能、盡工作隊所能、盡城管局所能幫著群眾脫貧致富,這就是踐行主題教育最好的行動。」
一段電話鈴聲打斷了採訪。張軍利接起電話:「有有有!米咱沒有,藍田不產米,面和油有呢,我們愛心超市裡有20多種產品呢,都是原生態、耐儲藏、質量好的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搞了幾十年園林綠化的人,推銷起農產品來一點也不含糊。張軍利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趕快想辦法為村裡這些好東西打開銷路呢,有了銷路村集體經濟才能壯大,貧困戶脫貧致富才更有保障,村民的日子才能好上加好!我們已經在謀劃其他的銷售渠道了,目標就是想方設法暢通銷路,給村裡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雪妮
編輯:芥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