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平縣雪楓街道七裡莊村彭雪楓故居的停車場爆滿,都是從四面八方過來參觀的群眾。「想讓孩子過來聽聽革命故事,感受下紅色文化,比在家裡玩手機強多了,沿路風景也很漂亮,一會過去轉轉。」來自南陽市的周女士說道。
周女士所說的路正是從鎮平縣城通往彭雪楓將軍故居所在地雪楓街道七裡莊村的路,這裡被命名為「將軍路」,一路上桂花飄香,屋舍儼然,處處生機盎然,一個美麗鄉村悄然映入眼帘。
曾經靠天吃飯的七裡莊村如何實現從貧窮落後村,到如今環境優美怡人、遊客如織的紅色旅遊鄉村?
短短幾年時間實現了蝶變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的實施。這給村裡帶來了機遇。七裡莊村黨支部書記彭長宏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按照「彰顯紅色文化,建設生態宜居宜遊宜業」的思路,以打造將軍故裡紅色文化為核心,加強基礎設施提升建設,讓紅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在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也實打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用足用活上級扶貧政策,發展產業夯實基礎。該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藉助於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廣「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鼓勵村民通過流轉土地、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加大資金投入,修繕、擴建雪楓故居,建設標準化雪楓小學,建造蓄水灌溉設施,硬化道路,立麵粉刷牆體,栽植行道樹,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為了讓群眾生活更加宜居,該村修路、修建排水管網、整修村內坑塘,新建綜合性文化廣場,還配備文化、健身、娛樂設施。對全村362戶群眾進行廁所改造,實施了雨汙分流工程,村裡涼亭步道、遊園水塘,環繞四周,依託厚重文化內涵和優良生態資源,呈現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圖景。
美麗鄉村離不開文化底蘊。該村用文明新風滋養群眾,通過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活動,引導村民移風易俗,組織文化演出,豐富群眾生活,尊老愛幼、崇文尚學在該村已蔚然成風。
付出有回報。這些年,七裡莊村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省級人居環境改善示範村」,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教育基地,來自省內外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給這個小村莊帶來財富和生機。
初秋時節,愜意的晚風吹過,經過改造的月季園、八角亭成為村民們休閒娛樂的絕佳選擇,更是在外七裡莊人共同的鄉愁標記,將軍故裡換新顏,幸福生活比蜜甜 ,七裡莊村村民們的心聲正傳遞的更遠……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作者:譚亞廷 徐帥
本期編輯: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