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視頻組,以詳盡而全新的方式記錄下養心殿裡發生的「故事」

2020-12-20 紫禁城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

養心殿目前雖然暫時關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照片、紀錄片等形式看到修復前養心殿的面貌、了解養心殿裡正在發生的一切。

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影像採集項目團隊成員合影

而鏡頭的背後,正是這群一直以來陪伴在養心殿身邊的記錄者們,以詳盡而全新的方式記錄下了養心殿裡發生的點點滴滴……

電影般的觀感

在故宮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古建築修繕區域,諸如乾隆花園、長春宮等。施工方往往會在修繕的過程中拍上幾張圖片,或者拿小三腳架架上DV,拍幾段視頻,記錄施工工序和施工現場。

養心殿後殿東次間(西南向東北)

但是這種記錄一般過於簡單,若後期想加以利用製作成片,往往會面臨畫面單一、素材質量不佳等諸多問題。而在此次養心殿項目中,則由資料信息部視頻組通過更為專業化的影像採集,記錄下每一道修繕工序,從而將修繕技藝等等「非物質遺產」以影像的方式留存並代代相傳下去。

養心殿後殿東盡間(西南向東北)

養心殿項目的視頻採集質量為4K高清影像,拍攝器材選用SONY F55 4K高清攝影機及蔡司高清電影鏡頭,高水準的影像記錄為視頻素材的紀實性及藝術性提供了堅實基礎。

養心殿後殿明間(東南向西北)

同時,拍攝過程中使用滑軌、搖臂及其他影像配件進行輔助拍攝,可以豐富拍攝內容的表現形式。

養心殿後殿明間(東向西)

此次視頻影像採集有一個特點,就是工作開始的時間節點較以往大幅度提前了。

在前述圖片原狀採集工作展開的同時,視頻組就開始進行視頻原狀影像採集,並採用固定鏡頭與運動鏡頭相結合的方式,既能準確反映養心殿原狀,也能表現出建築的空間感以及文物間的位置關係。

養心殿後殿明間(西向東)

另外,此次養心殿項目在文物撤陳之後,並沒有急於開工修繕,而是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勘測工作—古建部的相關專家對養心殿的每一間房屋、每一處主體建築,都進行了嚴謹的勘測調研。

養心殿後殿西次間(東向西)及西盡間(東南向西北)

針對養心殿建築內的部分病況,古建部還進行了局部修復實驗。這一過程也都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這也是第一次記錄此類勘察調研工作。而後的修繕施工階段,拍攝組依然維持每周對修繕進展進行跟蹤拍攝。

原文作者:肖弋(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助理館員)原文來源:《紫禁城》2019年12月刊《記錄養心殿》(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相關焦點

  •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
    故宮裡的養心殿,《如懿傳》裡的養心殿,你更喜歡哪一個?一提起「養心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清朝皇帝辦公和住宿的地方,有的人到北京故宮遊覽時去看過,有的人在電視劇裡也看到過。從興盛到衰敗,隨著歷史的演變,養心殿在搖搖欲墜的清王朝中開始謝幕,隨著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搬出養心殿,這座帝國的政治權力中心便開始垮塌,昔日的風光不再,只留下一座殘敗不堪的宮殿在風雨中哭泣。幾百年的養心殿裡就是一部書,一部記錄一個王朝,一個帝國的大書,這部書等待著後來的人們去評說。
  • 金碧輝煌紫禁城,修養身息養心殿,故宮的養心殿是幹什麼的地方?
    在康熙皇帝之後,雍正皇帝就把養心殿當成寢宮就從乾清宮裡搬了出來。因此,清朝最後8位皇帝從雍正皇帝到末代宣統皇帝,都住在養心殿裡。乾清宮可以說是故宮最重要的宮殿之一,是內庭的主要宮殿。乾清宮曾經是明代14位皇帝和清朝順治康熙2個皇帝的寢宮,在那裡他們生活和處理日常事務。1669年,康熙在乾清宮俘獲鰲拜,乾清宮可以說是非常具有象徵意義。
  • 五問故宮養心殿大修
    「閉門謝客」前的養心殿正廳 本報記者 李韻攝/光明圖片他舉例說,在這次修繕中,會如同考古中記錄地層一樣,將建築從興建到歷次修繕、添建、改建的遺蹟都記錄下來,儘可能完整地保留歷史信息而這種通過「在古建築上考古」,記錄「全生命歷程」所獲得的資料,對於判斷、推測建築的實際情況,進而選擇最適合的修繕方式極具參考價值。這種「在古建築上考古」也果然如同考古發掘一般,不時有驚喜出現。
  • 看看養心殿如何「祛病延年」
    前三集的陸續上線讓大家對「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豆瓣評分高達9.0,播放量超過3600萬。經過又一年的翹首以盼,新的一集中,養心殿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呢?2015年底,隨著「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故宮博物院開始對養心殿進行全面的修繕和保護,這一區域也隨之關閉。
  • 故宮養心殿「百年大修」開工
    昨天下午,高遠的秋雲掠過養心殿明豔的琉璃瓦屋頂,碧空之下,故宮博物院現任院長單霽翔和老院長鄭欣淼共同取出養心殿正脊上的「寶匣」,宣布這座曾居住過清代8位帝王的宮殿正式開啟古建築修繕保護工程。據介紹,按照五行的理論,「寶匣」裡要分別放入代表金木水火土的物品。一般,會存放五金元寶、五色寶石、五經、五色緞、五色線、五香、五藥、五穀等祈福、闢邪的物品。「我們希望可以在匣內找到一些文字類的東西,」單霽翔介紹。現狀 九成地磚存在殘損狀況養心殿是故宮古建築群中最具典範意義的代表。
  • 養心殿古建如何修繕
    來源標題:《故宮新事》第四集 養心殿古建如何修繕9月10日,由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的《故宮新事》第四集出爐,該集將目光聚焦於「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的重頭戲——古建修繕上,以故宮人的視角展現養心殿「祛病延年」過程中的點滴故事。
  • 用數位技術發現不一樣的養心殿
    5月12日下午,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的彭巖在雅昌藝術中心多功能廳開展講座《用數位技術發現不一樣的養心殿》,揭示了展覽背後的故事。幽默的講解讓人對養心殿的印象耳目一新,不禁感嘆一句「朕甚是喜歡」。   用數字手段還原的養心殿政務大廳   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便是在此背景下誕生。宮廷部、器物部、書畫部等都介入到項目當中,從自己的角度研究養心殿。
  • 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修繕 2020年6月有望迎客進殿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藍天白雲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老院長鄭欣淼相攜,攀上養心殿屋頂,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寶匣從正脊中央取出,交給故宮古建部副研究館員徐超英。顧不上摘下白手套,單霽翔就興奮地宣布:「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有彩繪的寶匣。」   取寶匣,意味著這處住過8位清代皇帝的宮殿正式開啟百年大修。預計2020年6月30日前,養心殿將重煥昔日風採,迎客進殿。
  • 故宮養心殿身世之謎將揭開 2020年90%面積重開
    昨天(8月22日)下午,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修復項目科研課題全面啟動,故宮表示將對養心殿相關的歷史文化、藏品、檔案等進行梳理和研究,通過科學評估、檢測、會診、修復,完整真實地再現養心殿的魅力。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後部乾清宮西側,是清代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
  • 「中正仁和——走進養心殿」即將「擺駕」山東博物館
    將養心殿展現在公眾面前。觀眾與養心殿不再隔窗相望,將有機會近距離觀賞文物,捕捉生活在歷史另一端的封建帝王們在養心殿生活的點點滴滴。   養心殿歷經明清兩代興衰沉浮,凝固了歷代帝王的痕跡。在這樣的警示和期望下,養心殿內迎來了一件件關乎國運的重大事件。
  • 走出紫禁城 「擺駕」首博的「養心殿」
    」展覽入口由故宮博物院與首都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走進紫禁城》展覽9月28日正式在首都博物館三層 D 展廳對公眾開放,展出的268件套珍貴文物全部來自於故宮養心殿,是幾百來第一次走出紫禁城,也是觀眾第一次可以近距離的走進養心殿。
  • 【北京影像】養心殿:八朝天子寢宮
    養心殿內景養心殿建築群為一封閉院落,主體建築呈「工」字形,分為前殿、後殿。前殿面闊、進深各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接抱廈六間。後殿東為「體順堂」,西為「燕禧堂」,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的寢宮。養心殿內「中正仁和」匾日前,正在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正在進行百年來首次大修的養心殿,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
  • 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大修!它有怎樣的「前世今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4日電(記者 上官雲 應妮)3日下午,「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養心門前舉行。自此,在經過兩年多的文物記錄、撤陳,文物殘損病害的修復,古建築勘察測繪、匠人培訓選拔等工作後,養心殿正式啟動大修。對此,中新網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現在這所宮殿到底是啥樣?它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沿革?
  • 故宮養心殿大修正式開工 2020年重新對公眾開放
    他舉例說,在這次修繕中,會如同考古中記錄地層一樣,將建築從興建到歷次修繕、添建、改建的遺蹟都記錄下來,儘可能完整地保留歷史信息。而這種通過「在古建築上考古」,記錄「全生命歷程」所獲得的資料,對於判斷、推測建築的實際情況,進而選擇最適合的修繕方式極具參考價值。  這種「在古建築上考古」也果然如同考古發掘一般,不時有驚喜出現。
  • 600年前,故宮養心殿裡就安裝了地暖,真的!你別不信
    600年前,故宮養心殿裡就安裝了地暖,真的!你別不信說到故宮,所有中國人甚至很多外國人都對它非常的了解,作為世界上時代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它向世人呈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結果,正如專家們所料,養心殿後殿的地面下布滿了許多圓形鐵質水管,有的水管已腐蝕的出線側漏,有的管子裡面還有水。專家們終於明白了,原來養心殿寒冷潮溼的環境是因為它埋在地下水管中的水造成的。據專家分析,這些水管正是在當時發揮著地暖的作用。
  • 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階段性成果展(4)
    以我國古建築營造中的「八大作」為分類基礎,將團隊分為瓦頂、大木、牆體院落、油飾彩畫、裱糊、外簷裝修等多個方向,指定專人負責,並對所有的記錄、勘查、測繪、實驗等保護研究工作實施了系統記錄。彩畫小樣——養心殿東暖閣頂棚以上梁架大木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繪製過程圖彩畫小樣——養心殿西配殿外簷明間金步龍合璽彩畫繪製過程圖油飾顏料
  • 北京故宮養心殿正式開工修繕
    當日,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築維修保護正式開工,本次修繕範圍佔地面積約770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40平方米,修繕內容包括遵義門內的養心殿、工字廊、後殿、梅塢等13座文物建築及其附屬的琉璃門、木照壁等。修繕項目將於2020年完工。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9月3日下午,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預計在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時重新開放。
  • 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
    9月5日據文旅部網站消息,9月3日,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故宮博物院養心殿舉行。自此,在經過兩年多的文物記錄、撤陳,文物殘損病害的修復,古建築勘察測繪、匠人培訓選拔等工作後,養心殿正式進入古建築研究性保護修繕工作的實施階段。
  • 景致記錄: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故宮養心殿,有何獨特魅力呢
    清朝皇帝如此喜愛的養心殿,究竟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就是說,一個人養心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少了,內心的迷失就少。
  •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擺駕」濟南,精彩內容搶先看
    據悉,該展覽將以場景復原再現的展陳方式將養心殿展現在公眾面前。觀眾與養心殿不再隔窗相望,將有機會近距離觀賞文物,捕捉生活在歷史另一端的封建帝王們在養心殿生活的點點滴滴。養心殿外景展覽開展在即,今天讓我們一起先走進養心殿最中心的部分——中正仁和殿,聊聊在故宮養心殿發生的有趣故事,感受此次展覽展出文物背後的動人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