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了「免責條款」,我還能追究責任嗎?

2021-01-07 澎湃新聞

原創 張靜 上海虹口法院

在銀行辦理業務時,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工作人員要求抄寫這樣一句:

——「我已閱讀以上內容,並充分理解各條款的意思,尤其是關於免責條款的相關法律後果」

類似這樣的格式條款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籤了這樣的「免責條款」,就能夠代表銀行全部免責嗎?

明年1月1日即將施行的《民法典》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說明義務,致使對方沒有注意或者理解與其有重大利害關係的條款的,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

類似格式條款中

提示、說明義務的

正確打開方式

提示的目的在於足以引起合同相對方對格式條款的注意,因此,格式合同必須具備主動展示性、可識別性和可讀性等特性。

1

主動展示性

合同條款一般分為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格式條款系載明於合同之中。通常情況下,合同的相對方獲得了合同的同時也就獲得了格式條款。

隨著社會發展,合同的締約形式日趨多元,甚至通過網絡形式締約,此時合同中所涉格式條款或通過超連結,甚至是連結嵌套形式予以呈現。合同的相對方要想看到合同,需自行點擊,甚至層層點擊,難度頗高。拋開合同提供者可能設置的障礙,某些情況下相對方不點擊連結也能進入下一步,這些情況都意味著提供方根本未展示過格式條款。

2

可識別性

格式條款應被置於顯著的位置,且提供者應以特殊字體、符號或顏色展示格式條款。通常情況下提供者能以黑體字來顯示格式條款以區別其他非格式條款,但不一定會將其置於顯著的便於識別的位置:例如連結方式中,格式條款應在網頁的顯著位置展示電子連結,不能放置在用戶不易發現的位置;網絡服務協議中,提供者若將該協議置於頁面的邊角位置,則極易導致相對方忽視。

3

可讀性

某些情況下,格式條款的提供者為了避免「掛一漏萬」,將合同文本中的大部分條款以黑體字形式標註,導致包括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在內的很多條款被淹沒在大篇幅的黑體字當中,使得相對方無從判斷和閱讀撲面而來的文字。因此,對黑體字的篇幅應有所限制,確保格式條款的可讀性。

案例1

嚴某在網上投保人身保險,網頁上放置了保險條款的地址連結,需要投保人點擊相關連結才能閱讀相關保險條款,但未主動彈出相關保險條款的內容。李某在投保時在「投保申明確認」下方勾選「已閱讀投保須知和保險條款,我接受以上投保申明……」。確認投保後保險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形式將保單發送給嚴某。

嚴某投保的《附加意外醫療費用保險條款》約定,保險人對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賠付:……超過國家基本醫療保險標準的醫療費用……。後嚴某發生意外事故,保險人對於超過基本醫療保險標準的費用拒絕賠付,嚴某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網際網路作為新興的保險營銷模式,與傳統保險銷售模式在保險合同的訂立流程和形式上存在顯著差異,保險人更應秉承最大誠信原則,按照法律規定履行提示義務。

本案保險公司僅在投保網頁上提供了保險條款的連結地址,需投保人點擊後方能跳轉至保險條款全文閱覽頁面,沒有設置嵌入式網頁等能夠在投保必經流程的網頁上全文顯示格式保險條款的模塊和功能,而保險人的提示義務應當主動為之,並非應投保人的要求方才作為。即便投保人勾選了載有「已閱讀投保須知和保險條款,我接受以上投保申明……」等內容的投保人聲明,如果保險人沒有主動在網頁上出示保險條款的全文供投保人在網絡投保過程中閱覽,則不能認為保險人盡到了提示義務,故該條款對投保人不發生效力。

說明的目的在於讓通常而非專業的人也能夠理解。說明有「明確」之義,意在揭示合同條款含義。合同因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這也是其內在要求,說明義務的履行應達到當事人合意的程度,即要使投保人不但「知曉」,且能夠「明了」保險人所撰寫的格式條款,且包含對合同條款的「理解」和「接受」。是否達到當事人合意程度,應採用客觀標準為主、主觀標準為輔的認定原則。一般將其理解為提供者應向相對方說明格式條款的基本含義、對雙方當事人的影響。也可參照《保險法》標準向相對方說明格式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後果。

需要區分的是,一般民商事主體締約合同時,格式條款提供者的「說明義務」是被動說明,即《民法典》中規定的應相對方的要求進行說明;而在保險合同中保險條款提供者的說明義務為「主動說明」,不以對方要求為前提。

案例2

李某投保了機動車損失險,保險公司向李某交付了保險條款。《機動車損失保險條款》第八條約定,保險人對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賠付:「駕駛出租機動車或營業性機動車無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核發的許可證或其他必備證書」。

後李某未取得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便駕駛營業性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保險人拒絕賠付,李某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保險條款載明的「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核發的許可證或其他必備證書」,保險人在投保時未向投保人進一步說明「許可證及其他必備證書」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更未說明是否包括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及不具備的法律後果,故不能認為保險人盡到說明義務,該免責條款對投保人不發生效力。

總結

經過這番解釋

遇到文章開頭的場景時

僅憑銀行櫃員要求抄寫的內容

是否能認定他們盡到了

提示說明義務呢?

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格式條款被加黑加粗,盡到了「提示」義務,但並未對格式條款進行「說明」,因此不能視作提示、說明義務的全部履行。

END

文 | 張靜

原標題:《籤了「免責條款」,我還能追究責任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保險合同》約定的免責條款必然免責嗎?
    PA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此判決不服,提出上訴請求:車輛使用人無合法有效道路從業人員資格證書,被保險車輛無道路運輸資格證,屬於保險免責情形,保險公司不應承擔損失賠償責任。 在駕駛員有合法有效的駕駛證的前提下,PA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是否合理?保險公司的免責條款當然免責嗎?
  • 保險免責條款真的能免除責任嗎?
    保險免責條款真的能免除責任嗎?#法院審理庭審中,原告王某提交一份投保人聲明,寫明「本人已確認收到條款及《機動車綜合商業保險免責事項說明書》,保險人已明確說明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內容及法律後果」,上有王某籤字,但原告王某認為該處籤名並非本人籤字,故申請本院對該處籤名是否為本人所籤進行鑑定。
  • 部分商家要求老年人籤「免責協議」
    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室內滑冰場以「年紀太大」為由,直接把五六十歲以上的人群拒之門外,或者必須籤一張免責協議書才肯讓其進入。滑冰場設置年齡門檻的做法到底合不合理?免責協議書是不是商家的「免死金牌」?日前,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 出門旅遊安全最大,一紙旅行社免責協議敢籤不敢籤?
    敢籤不敢籤?籤了怎麼辦?旅行社要求客人出行前籤免責協議,能起到相應的法律保護嗎?A1: 你好!協議是否有效,需要看免責協議的具體條款。 有的旅行社為了規避旅遊中存在的風險,往往在旅遊合同中規定免責條款,但免責條款未必有效。《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 3千元旅行箱劃破僅賠100元 山航免責條款被斥強盜
    常坐飛機出行的人士必定深有體會,隨身攜帶的行李被託運前,航空公司通常要求旅客籤一份「免責條款」。而一旦發生行李破損或丟失事件時,這份「免責條款」就成了航空公司的「擋箭牌」。現在,市民高先生就對山航公司的「免責條款」提出質疑,稱此舉「簡直就是強盜」。高先生:籤字就表示免責了?居住在青島的高先生,是一名聲音培訓師,經常需要乘飛機出差。由於職業的關係,高先生隨身攜帶的行李也很多,包括筆記本、相機、服裝等,經常需要辦理行李託運。雖然是山航的知音會員,但是對於航空公司屢次借「免責條款」逃避賠償責任的行為,高先生頗有微詞。
  • 車險免責條款應向投保人說明,否則,免責條款不生效
    在機動車保險中,保險公司在合同中有有很多情形是不承擔保險賠償責任,例如: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駕駛員駕車或棄車離開事故現場;無機動車駕駛證駕駛機動車或者準駕不符;飲酒或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無旅客或貨物運輸從業資格證;機動車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違反安全裝載規定;等等。
  • 安全免責籤字系統,免責條款生效的條件是什麼
    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約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來合同責任的條款。免責條款常被合同一方當事人寫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之中,作為明確或隱含的意思要約,以獲得另一方當事人的承諾,使其發生法律效力。就其本意講是指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時,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責任而設立的條款。因此說,免責條款以意思表示為要約,以限制或免除當事人未來責任為目的,屬於民事法律行為。免責條款生效的條件是什麼一.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 免責條款免不了賠償
    金陵晚報記者 曾亞莉金陵晚報報導愛車發生交通事故後,投保人找到保險公司理賠,但保險公司卻從保險合同中翻出一條免責條款拒絕賠償。投保人稱保險公司未明確告知此項免責條款,遂將其訴至法院。近日,白下法院就此案做出一審判決。  起因:不知有免責條款?
  • 太古觀點:保險人必看,約定免責條款就可以拒絕理賠了嗎?
    作者:黃立嬌 北京太古律師事務所 律師導讀投保人為車輛購買保險後,駕駛人員在保險期內因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發生事故,投保人申請理賠時,保險人以駕駛人「不具備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為由,主張免於賠償責任的免責理由可以成立嗎?
  • 合同免責條款的無效是什麼意思
    一些車損險條款規定:「保險人依據被保險機動車駕駛人在事故中所負的事故責任比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保險人據此主張保險車輛的駕駛員在事故中無責任時,保險人免責;駕駛員在事故中負全責時,保險人全賠;駕駛員在事故中負一定責任時,保險人按比例賠償。總的賠付原則是:駕駛員在事故中的責任越大,保險人賠付比例越高。一種意見認為,應當尊重保險條款的約定。
  • 不籤免責交接書開發商拒交房
    接受記者採訪時,吉安市寶德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歐陽濤還是堅持,業主不籤交接書,就不給房,他表示,如果不是這些業主當初執意上訴,也許早就拿到房子了,而且交接書上也不會有所謂的限制公民權的條款出來。  「只要在交接書上加上『業主保留申述、舉報、上訴等公民權』的內容,我們就籤。」一名業主說,根據交接書上的條款,以後房子有問題了,他們連維權的權利都沒有,這是霸王條款,限制了業主的公民權。
  • 實習期出事故,免責條款未能使青島一家保險公司免責!
    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有時候並不能免除保險公司的責任,因為免責條款的生效,也是需要條件的,如果這些條件不符合法律法規,那麼免責條款就不能免責。在現實中,保險合同的免責條款會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免責呢?一起來看一看一則案例吧。
  • 承運人免責條款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在海上貨物運輸中如果貨物發生滅失或損壞,承運人就必須對此作出解釋,這種解釋就是證明承運人是否履行了法定的義務,是否可以援引免責條款。船長作為承運人的現場代表,在履行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船長必須完全了解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內容,特別是有關承運人的責任和免責條款。只有這樣,船長才能知道在履行合同中應如何做,並能在產生糾紛和爭議之前,及時地收集到有利於承運人的現場證據。
  • 淺談見義勇為免責條款
    民法典新增的離婚冷靜期條款挽救了因一時衝動的戀人,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所有也更合理的保護了公民的合法權益,但其中新增的見義勇為免責的條款卻讓我感到一絲悲涼。近年來,「扶不扶」、「救不救」、「追不追」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困擾了很多的人,見義勇為成了兩難的選擇。原本的一顆善心因為擔心自己的善舉是否會為自己帶來麻煩而隱匿。
  • 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免責條款,免責=不賠,保險不賠的地方有哪些
    責任免除:又叫除外責任,指保險不保的部分。保險不是萬能的,保什麼、不保什麼、都在合同上寫得很清楚。比如,在某款醫療險的條款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初看這項條款似乎跟免責條款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項條款其實告訴我們,如果不符合保險條款,就不能夠獲得賠付。
  • 未提示免責條款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以案說法未提示免責條款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本報記者朱宇鯤酒駕後引發車禍時,駕駛員應負全責,保險公司對此可以按照相關免責條款不予賠償商業險。但如果投保時,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未向投保人提示酒駕、逃逸等情形下保險公司免責的相關告知信息,並在保險單中也未載明相關免責條款時,保險公司依然需要賠償商業險。近日,臨洮縣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這類案件。被告人張某飲酒後在臨洮縣城駕車與兩行人相撞,致一死一傷,張某因害怕逃離現場並在逃跑途中摔傷,臥床癱瘓在家。
  • 保險公司未盡到提示說明義務的免責格式條款無效
    保險公司未盡到提示說明義務的免責格式條款無效 2020-06-13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託運易碎品需籤免責協議
    託運易碎品需籤免責協議 2012年05月03日16: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網店銷售「飲酒免責」錄音設備 律師:如能證明未勸酒可免責
    關於「喝酒免責」,從以前的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到如今的錄音、錄像「免責神器」,這些物件真的可以幫助酒友免責嗎?紅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在線上電商平臺有店家出售飲酒免責用品。另外,商家還在商品描述的顯著位置添加了一張圖,圖上寫著:「還在為過年聚餐困擾嗎?還在為業務酒局糾結嗎?丟棄《飲酒免責責任書》吧!」圖上列舉了《合同法》的相關條款,以說明《醉酒免責責任書》是無效的,由此商家引出了自己的錄音設備並表示:「『飲酒神器』可以證明自己未強迫對方飲酒。只要帶上『免責神器』,聚餐飲酒瀟灑自如,做個安心飲酒人!」
  • 籤了購房定金協議後還能退房嗎
    當今房價居高不下,買套房子實屬不容易,有些家庭甚至花了兩輩人的積蓄才湊夠錢,所以買房需要謹慎再謹慎,買房很難避免遇到一些問題,比如交了定金,甚至籤了購房合同,不想買了,房子還能退嗎?相信這些大家都很好奇,下文將給大家詳細介紹籤了購房定金協議後還能不能退房的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