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訪成都被關停的高檔會所 繁華不再景象凋零
成都市自今年1月啟動的「會所中的歪風」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已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望江樓公園竹林精舍、浣花溪公園寒舍、文化公園同春苑、東湖公園泊尚和錦瀾河鮮、青蓮闊景花園餐廳、四合園餐廳7家餐飲(會所),以及天鵝湖高爾夫球練習場,已經關停營業。
今天,四川新聞網記者分別走訪已經關停營業的這6家餐廳、會所,以及一家高爾夫球練習場,通過了解得知,這些曾經的高消費之地,如今門可羅雀。是拆除、還是整頓後再開業?大多數餐廳負責人表示,正等待下一步通知。
貼上了封條的青蓮闊景花園餐廳。 陳淋 攝
青蓮闊景餐廳 貼上封條
青蓮闊景花園餐廳,隱秘在成都市二環路南四段麗都路1號麗都公園內,這是一座私人公園。門口保衛說,公園基本上僅對小區業主開放。然而,位置並不當道的青蓮闊景花園餐廳,開業2年多,生意卻一直不錯。「一般有人要進去,在門口報一下,是去裡面餐廳吃飯的,我們就直接放人了。」麗都公園一位門衛回憶,曾經有不少好車進進出出。
然而,曾經的熱鬧,已然消失。今天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青蓮闊景花園餐廳,這家掩藏在綠樹花叢中的餐廳,僅聽聞嘰嘰喳喳鳥叫聲。餐廳大門和兩側小門,以及餐廳內的小包間門,均貼上封條。封條是今年3月28日貼上去的,同時上面還蓋有麗都青蓮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紅章。
「餐廳是3月28日關停的。」青蓮闊景花園餐廳一位負責人說道,「這裡是原來小區的銷售部,交房後,重新裝修改建成餐廳的。它沒得產權證,是違規的,所以公司把它關停了。」
看著安靜的餐廳,該負責人說道,「剛開業時,人均消費四五百元,後來受大環境影響,下調到兩三百元。」對於未來,該負責人表示,不知道還會不會再繼續營業,如果關閉了,這些東西全部都要處理掉。
天鵝湖高爾夫俱樂部大門口
成都最老牌高爾夫俱樂部悄然停業
4月3日,下午4點,記者來到位於青羊大道東坡路成都最老牌的天鵝湖高爾夫俱樂部(以下簡稱俱樂部),春雨過後的天鵝湖格外的優美,不少市民帶著小孩在這裡散步。打開俱樂部的官方網站,只有在右上角顯示了「網站升級中,請稍後」8個字。
「聽說這裡停業一個多月了」,「有媒體都曝光了呢」,還沒走進俱樂部,就聽見有市民在湖邊議論紛紛。當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俱樂部的正對面時,沒能見到任何關於俱樂部的標識,只有一個天鵝湖餐廳的廣告牌。門口的大樹下面,停著不少寶馬奔馳。
「右邊那個大門進去就是高爾夫俱樂部。」一位負責停車的工作人員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俱樂部停業大概兩個月了,這裡以前生意挺好的,特別是周末,現在人少了許多。談及為何停業,該工作人員則表示不知情。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停車場是不收費的,來這兒吃飯、打球和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停。
隨後,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高爾夫俱樂部後的餐廳,發現偌大的餐廳裡面只有幾桌人。「最貴的菜品也就200多了。」餐廳服務員翻著菜單告訴記者,雖然菜品的價格已經平民化,但來這兒吃飯喝茶的人還是比以前少了不少。
據此前媒體報導,天鵝湖高爾夫俱樂部違規經營公共綠地而被停業。
四合園餐廳
四合園餐廳 人去樓空
離開天鵝湖高爾夫俱樂部,沿日月大道一路向西,就來到了位於清水河畔的四合園餐廳,餐廳的招牌在樹林掩映中若隱若現。來到四合園餐廳的門口,一道鎖住的鐵門擋住了進去的道路。鐵門的上面掛著「愛心驛站」、「戶外勞動者的15分鐘之家」兩塊小匾牌,再進去一點的窗前掛著一塊寫有「成都青羊區城市管理局」的匾牌。
「這裡以前的生意還不錯啊,來吃飯喝茶的人都挺有錢的」一位正在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餐廳關門差不多一個月了,不知道為什麼就停業了。
當四川新聞網記者繞進四合園餐廳裡面,發現餐廳早已人去樓空。白色的牆面,被煙燻得發黑,牆上的瓷磚左一塊右一塊地零落著,窗戶也早已破爛不堪。而廚房的排風扇下,留著兩道黑黑的油跡,似乎在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繁忙。在四合園餐廳的旁邊,四川新聞網記者發現,是四川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國家水文資料檔案庫。
寒舍前臺和金色證書
寒舍會所 停業整頓
今天下午3點,四川新聞網記者來到浣花溪公園現場探訪。被通報的寒舍會所200米以內只有三兩人,靜極落針可聞。玻璃大門上張貼著寒舍「停業整頓」的通知。一塊刻著「寒舍」二字的石碑仍孤零零地佇立在公園北門口,沉默地見證著曾經盛極一時的寒舍人去樓空。
管理處的馬主任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寒舍早在春節前就沒開了,現正處理相關的搬離手續。
「剛開業的時候這裡(寒舍)兩層樓都坐滿了。現在,鬼影影都沒得一個。」一個在公園北門垂釣的大爺唏噓道。大爺告訴記者,他在公園附近住了很多年,平時最愛吃了晚飯到公園溜達兩圈,他說:「我晚上9點過逛到這邊(公園北門),(寒舍)地下停車場都停滿了車,過道上都擠起車。」
現在的寒舍,卻只有竹影重重,成了名副其實的「寒舍」。
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寒舍正面是鋪滿灰塵的落地玻璃窗和緊鎖的落地玻璃門,玻璃上還貼著「聖誕老人」的頭像。透過玻璃,記者看到左面牆上四張金色證書和大廳內高懸的紅燈籠,仍隱隱透出它曾經的「高大上」。然而廳內右側卻露出衰敗痕跡,紫色的抓絨沙發甚至雜誌架都被蓋上了有些殘破的白色塑料薄膜。
當四川新聞網記者致電寒舍管理處時,接電話的寒舍前工作人員稱:「我已經離職了,不過管理處電話還是轉接到我這裡。」她透露,寒舍裡面的家具已經賣了,以前的員工也在另外求職。
這片寒舍區域後續該如何處理?馬主任說,寒舍在今年2月1日正式停業整頓,正在等待相關部門下達調整改用該區域的通知。
同春苑緊閉的正門
同春苑茶園 大門緊閉
今天下午4點,三五成群的老頭兒老太太們還是如往常一樣來到文化公園散步、跳舞、打麻將,而四川新聞網記者按公園內的指示牌走到了樹蔭環繞的同春苑茶園。現場,同春苑朱紅色的正大門緊閉,側門則被一條生鏽的鐵索鎖住。
透過周圍鏤空的石牆,可以看到苑內的門都被貼上了白色的封條,地上鋪滿了枯黃的樹葉,桌椅也被編織口袋覆蓋。和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春意盎然的景色比,頗有園林設計感的同春苑就像一座被遺忘的「冷宮」。
「同春苑開了5、6年了,原來還不叫『同春苑』,叫『回春堂』,是高檔會所。早幾年一個人在那兒吃一頓飯都要680塊。」一位文化公園教武術的李大爺告訴記者。他說他從改革前就在文化公園附近教武術,今年75歲。
一名公園平價茶樓的服務人員說:「普通人哪會去同春苑嘛!而且去他們那兒的車子都不停到文化公園門口,他們在隔壁道觀開闢了個專門的地下停車場,走地下停車場就可以直接通到同春苑裡頭。」
一旁的劉大爺補充道:「這麼貴,去耍的人還是多,晚上地下停車場都停不到,道觀那個八卦牌的門口都停起車!」劉大爺還表示他非常歡迎這種「還公園給平民」的整治行動。
隨後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文化公園管理處了解到,今年1月31號同春苑的商家就徹底地搬離文化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現在裡面都是空的,但是以後這邊的用途還要等通知。」
泊尚與錦瀾河鮮 繁華不再
4月3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一路探訪,一路詢問,終於找到了昔日的繁華之都,今日大門緊閉的東湖公園泊尚和錦瀾河鮮。
一陣春雨洗禮過後的東湖公園愈發靜謐,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清新的香氣,陣陣鳥語、環衛工人掃帚的唰唰聲和偶爾經過的行人讓靜謐的東湖公園有了一絲生氣和活力。「你說的是挨到湖邊的那個泊尚哦,不是早就關了嗎?進不去了。」正在東湖公園散步的市民廖華先告訴記者。
來到泊尚門口,只見門庭緊鎖,封條依舊赫然在目,三大盆栽擺放在大門口,灰塵、蜘蛛網爬滿牆壁、角落,孤零零的大紅燈籠依然高懸,兩側的水池裡長滿了青苔,一副衰敗的悽迷景象,讓人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建築內曾經每天熱鬧非凡的場景。
「以前,那是有錢人消費的地方,聽說吃一桌都上千上萬的,我們普通人哪敢去哦,不過早就關了哦,還貼了封條。」在泊尚側門外,環衛工人陳師傅一邊蹬著裝滿垃圾的三輪車,一邊拉長聲音意味深長地說道。記者透過拉著警戒線的側門看進去,只見裡面窗簾灰塵滿布,院內雜草茂盛,一副很久沒有打掃過的跡象。一路採訪中,四川新聞網記者發現,當提到泊尚,不管是在公園散步的市民,還是環衛工人,一致的感慨就是:衰敗了,完全感受不到昔日的繁華氛圍了!
在泊尚附近走了一大圈,四川新聞網記者發現,昔日停滿寶馬香車的泊尚停車點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當天,只有稀稀拉拉幾輛私家車停在那裡,除了一輛奔馳,其餘的幾輛都是很普通的私家車。「以前這裡停車是一位難求哦,各種豪車看得我們眼花繚亂,泊尚關了,現在豪車排成隊的場景看不到了,冷清一大截哦。」東湖公園側門處門衛師傅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現在只有周末到鷺臺咖啡館和翡翠湖畔咖啡館來喝茶休閒的人在此停車。
遠遠地,四川新聞網記者就看到鷺臺咖啡館貼在玻璃門上的菜價宣傳單,家鄉燒肉58元每份,涼拌雞48元每份,山椒木耳18元每份……菜品樸實,價格也顯得很親民。
在鷺臺咖啡館和翡翠湖咖啡館,四川新聞網記者透過玻璃依稀可見裡面零星坐著幾個喝茶打牌的人!與泊尚的冷清景象相比,鷺臺和翡翠湖畔反倒透露出絲絲生機。「我們現在生意也很一般,人很少,以前泊尚熱鬧哦,燈紅酒綠、笙歌不斷,不知道是開不走了還是咋的,現在關門了。」泊尚旁邊,正在營業的鷺臺咖啡館工作人員對四川新聞網記者說。(記者 李立夫 何雪 韓雨佳 陳淋)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