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內蒙古的旅行,到達了呼和浩特和烏蘭察布。一個偶然的機會,去了烏蘭察布的卓資山鎮。
卓資山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這個縣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西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73公裡,東距市府烏蘭察布52公裡。
如果你去卓資山鎮,有一樣美食絕對不能錯過,那就是卓資山燻雞。
早在1956年的全國食品展銷會上,卓資山燻雞同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並列地方禽製品之榜首,被譽為中國的「全國三大名雞」。
那日從烏蘭察布的輝騰錫勒草原去往涼城縣,經過卓資山鎮的時候吃了個午飯。午飯後看到當地有一個復工復產地攤經濟物資交流大會,去閒逛了一圈。
這裡大多售賣的是日常用品,都很廉價,10元,20元的居多,來逛集市的當地人還不少。很喜歡這樣的集市,人間煙火味十足。
還看到了非常懷舊的大馬戲團,成人20元一位,孩子20元一位,屬於農村簡單的快樂。因為還要趕路,很可惜沒有進去懷舊一下。
和當地人聊天,他們都說來了卓資山,是一定要吃一個燻雞的,相當有名。
於是從集市出來,去了當地人推薦的一家張金濤燻雞。很小的一個門面,標牌都七零八落的。
據說這個張金濤燻雞也是一家連鎖店,我們進去一探究竟。
店裡兩個人,一個中年男子在櫃檯後。碩大的不鏽鋼盆裡,是一隻只燻雞。問了下價格,燻雞是30元一斤,稱重收費。一隻雞一般都在2斤左右,大約60-70元一隻。
卓資山燻雞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一道傳統名食,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
當地製作燻雞最好的雞種是產於卓資本地的一種土雞:紅羽邊雞。製作工藝複雜,分成選雞、燜煮、燻制等步驟。
店裡另一個不鏽鋼大盆裡,還有燻腸、蕈兔、蕈蹄膀之類的售賣。
和老闆閒聊,老闆說:「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一百多隻雞。還有呼和浩特的吃貨,專門開車來買燻雞的。」
一天100隻,營業額也要6000左右,一年也要200萬營業額!?這小小的燻雞店,刮目相看啊!
卓資山燻雞以個大體肥、色澤紅潤、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而聞名於華北各省、長城內外。尤其是京包、包蘭、包太等幾條途經卓資山的鐵路線,將其帶到了全國各地。
只是,孤陋寡聞的我,在這之前從沒有聽說過卓資山這三個字,更別說這裡的燻雞了。
如今的燻雞店也與時俱進,有了真空包裝,方便攜帶和快遞,禮盒也做的不錯。
買了一隻新鮮的燻雞,稱重58元,帶在車上。
晚飯的時候,讓飯店的服務員拿去廚房切了一下。味道的確不錯,紅潤、酥嫩、鮮美,就是有點鹹,比較下飯。
分享下網絡上,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卓資山燻雞。議論紛紛,這「全國三大名雞」是否有爭議呢?
除了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內蒙古卓資山燒雞,還有安徽符離集燒雞,遼寧溝幫子燻雞也很有名。
還有很多網友向我推薦了卓資山燻雞的另一個品牌:李珍燻雞。
還有當地的網友留言說,在烏蘭察布也有一家本土燻雞——滿棟燻雞,他家的燻雞店開遍了烏蘭察布市區各個農貿市場,口味也很棒。
旅行回到家,作為一名吃貨,對卓資山燻雞念念不忘。為了有所比較,在旗艦店買了一隻李珍燻雞,花了90元。
這李珍燻雞可不簡單,還是卓資山燻雞的創始人,燻雞始祖,內蒙古百年老字號。
據說早在1934年,河北宣化的李珍師傅來卓資山鎮辦起了第一家燻雞店。取河北定縣燻雞和卓資山鎮滷雞之長,經過長期摸索,創造了卓資山燻雞獨特的製作工藝。
已經86年歷史,的確是老字號了,還是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上,中國「三大名雞之一」很搶眼。據說本地人最認可的就是這李珍燻雞,等了二天快遞,終於收到。
也許是真空包裝的緣故,比較了一下,個人還是更喜歡張金濤燻雞。也許下一次去內蒙古烏蘭察布的卓資山,買一隻新鮮的李珍燻雞,會改變我的看法。
畢竟很多東西,只有在當地吃,才有感覺。
就如新疆的架子肉,一定要在某個夜晚,在新疆的某個地方,三五好友加上幾瓶大烏蘇,才有了那最美味的感受。離開那環境,就沒有了感覺。
「內蒙卓資山燻雞確實有名,當地人不知道主要是內蒙比較大,再就是我們內蒙人比較流動少,也不怎麼宣傳推廣。我吃過加工廠生產的卓資山燻雞和德州扒雞,說味道還是卓資山的。」 看到某個網友的留言。
這「全國三大名雞」裡,德州扒雞是大家都知道的。
童年的時候,每次父親去出差,總會給我帶上一隻,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那可是饕餮大餐。每次雞腿都是要端給爺爺奶奶吃的。以至於整個童年,我的念想裡,都有兩隻德州扒雞的雞腿。
美食是旅行密不可分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開車經過卓資山,記得一定要下高速,買一隻卓資山燻雞嘗嘗。
然後告訴我,這中國三大名雞,你最愛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