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法籤《亞琛條約》共建強大歐洲 被指只具象徵意義
【環球時報駐德國、法國、義大利特約特派記者 青木 龔鳴 韓碩】「默克爾和馬克龍呼喚歐洲的統一!」據德國電視一臺22日報導,德法兩國領導人當天在德國亞琛市籤署友好條約《亞琛條約》。有評論稱,新條約將有利於德法共同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在歐洲不斷高漲的民粹主義。
-
德法試圖力促「債務急剎車」
8月1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左)和法國總統薩科齊(右)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召開新聞發布會。人民圖片 德國總理默克爾結束休假後,第一個重大活動就是前往巴黎,同法國總統薩科齊就解決當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問題進行磋商。雙方共同宣布包括建立歐元區經濟政府在內的幾條建議,希望以此改變歐元區日益嚴峻的形勢。 部分歐洲輿論認為,雖然德法關於成立歐元區經濟政府的願望良好,但實現有難度。因為需要修改現有歐盟公約,歐盟內部要進行政治改革以明確權限。
-
德法倡議5000億歐元融資計劃 歐盟或將債務共擔?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全球熱點)德法倡議5000億歐元融資計劃 歐盟或將債務共擔? 新華社記者 德國和法國領導人18日共同倡議,歐盟設立總額5000億歐元的經濟恢復基金,幫助受新冠疫情重創的歐洲重振經濟。
-
德內政部長請辭 默克爾因難民問題遭遇「內憂外患」
德內政部長請辭 默克爾因難民問題遭遇「內憂外患」 2018-07-德國總理默克爾宣稱,已和歐盟中的14個成員國達成遣送難民的新協議,以管制大量湧入歐洲的難民,但被點名的匈牙利、捷克和波蘭否認,讓默克爾聲威受損。此外,德國內政部長和基社盟主席請求辭職,使默克爾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
-
德國反對美國制裁北溪二號,10萬駐德美軍有沒有能力推翻默克爾?
德國反對美國制裁北溪二號,10萬駐德美軍有沒有能力推翻默克爾?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反對北溪二號工程,而德國卻堅持推進這一工程,兩國吵得不可開交。有網友問,如果德國真的觸動了美國底線,美國會不會以10萬駐德美軍顛覆默克爾政府,扶持新的親美政府?
-
土耳其總理訪德 默克爾稱對其加入歐盟有看法
在兩國總理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稱,該國政府將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看作是一個「結果不確定的過程」。這個談判並沒有規定期限,另外,「我對無條件接受土耳其入盟有看法,這不是秘密」。不過,默克爾表示贊成歐盟和土耳其雙方努力取消障礙。
-
利比亞衝突雙方將在柏林舉行會談,英法德俄等多國政要出席
當地時間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將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利比亞交戰雙方領導人以及包括英、法、德、俄、土等國家的領導人都將出席本次峰會。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7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詹森、義大利總理孔特、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也將參加本次峰會。半島電視臺刊文指出,普京、埃爾多安和馬克龍將在當地時間19日14時(北京時間19日21時)舉行會談。
-
德國取消二戰結束75周年紀念活動 德媒稱默克爾將與各州商議是否宵禁
德媒報導,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22日與各州州長商討是否實施宵禁。據德國「時代在線」報導,截至當晚20時許,德國境內共確診15196人、治癒156人、死亡44人。其中,確診人數較此前一天再度激增近三千人。此前一天,默克爾首度向全體國民發表了關於疫情的電視講話,呼籲全體民眾嚴格遵守防疫要求,減緩病毒傳播速度。不過,當天在德國慕尼黑等多地仍出現了年輕人在戶外聚集的情況,警方不得不勸其離開。
-
猶太人和日耳曼人握手 德以特殊關係帶來啥啟示?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5日評論稱,默克爾此行是為了修復與以色列「脫軌的關係」。24日晚,默克爾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並發表了兩國政府首腦共同聲明。骨盆傷勢仍未痊癒需要拄拐的默克爾對內塔尼亞胡說:「我們這屆新政府成員幾乎都來了,我們希望以此表達對以色列的友誼。」她表示德國是以色列「堅定的支持者」,同時表示支持巴以和平相處。25日默克爾在訪問中還稱,「伊朗不僅僅是以色列的威脅」。
-
德媒盛讚默克爾,美國人酸了
於是,該網站稱,一份德國政府的報告就顯示德國總理默克爾決定親自解決此事,在3月時給中國領導人去了電話,最終取得了突破,成功令德國衛生部與中國商務部達成了購買口罩的協議,從4月起中國的國有企業生產商就將為德國生產大量質量和供貨都能得到保障的口罩。
-
德執政黨地方選舉遭遇滑鐵盧 默克爾挽回信任有點難
德執政黨地方選舉遭遇滑鐵盧 默克爾挽回信任有點難 Emma Chou • 2018-10-16 17:40:43 來源:前瞻網
-
德法邊境有個混血小城
讀過都德《最後一課》的人,都會對當年被德軍佔領的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記憶猶新。這座邊境名城可謂地道的德法混血城市。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當地人不會說法語,而且認為自己是德意志人。 當地機場歸三國所有 我是從德國乘計程車去斯特拉斯堡的。車子只開了半小時,面前就出現了邊境線。一座不寬的公路橋橫跨萊茵河兩岸。
-
如何成為「德法兼修」的時代新人
作者:北方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李志強 觀點提示 「德法兼修」的素質要求既不會造就片面的泛道德化思維,也不會造就片面的法律萬能主義 隨著《綱要》的頒布,回答培養什麼樣的公民個體這個問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大致即是由道德上的好人,到法律上的好公民,再到德法兼修的時代新人的遞進過程。長期以來,我國在公民道德上的要求除了助人為樂和見義勇為等,大多是勤儉節約、文明禮貌和遵紀守法等被動的規範,而對於積極主動的道德要求則很少提及。
-
歐洲領導人影響力排行榜出爐 德總理默克爾被稱「基石」
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政客歐洲版(Politico Europe)發布2021年歐洲最具影響力領導人排行榜,德國總理默克爾被稱為歐洲的「基石」;義大利總理孔特則被評為歐洲最值得信賴和努力工作的國家領導人,也是義大利現代史上最穩定的領導者。
-
克羅斯:最後一個東德孩子的謝幕 以及一代人的集體迷失
2005年羅斯託克降級 從羅斯託克到萊比錫紅牛 兩德統一之後,加入頂級聯賽的東德球隊寥寥,稍有一定知名度的如羅斯託克兩人都長著一張冷峻甚至有些禁慾的臉(然後德國隊這次還真的禁慾了),自帶工作狂光環,不同的是默克爾今年3月贏得大選後得以繼續執政,而勒夫的日子恐怕到頭了。 英國脫歐後的歐盟,德國和法國儼然接過了不分先後的頭兩把交椅;而這是克羅斯出生9個月後,柏林圍牆推倒以來,德國想要成為歐洲乃至西方領袖的機遇——至少在默克爾看來。
-
東德17萬「精銳」人民軍,在1990年德國統一後,被怎麼樣安置了?
二戰之後,德國被美、蘇、英、法等四國分區佔領,之後由於意識形態問題,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以蘇聯佔領區為基礎形成了東德,以美英法盟軍佔領區為基礎形成了西德,從此開始了德國長達半個世紀的分裂期。在兩德統一前,東德擁有175300名士兵,同時海陸空兵種齊全,隸屬於東德國防部。除了歸屬華約指揮的機動部隊外,其餘部隊由德國防委會指揮。合併之前的東德軍隊實力較強,擁有2300輛主戰坦克、7800輛戰車、2500門大炮、400多架作戰飛機、50架攻擊直升機及大量的飛彈、火箭發射裝置,其彈藥儲備量就達到了30萬噸。
-
歐洲不想錯過聖誕季 德法等國謹慎計劃解封
當地時間24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最新電視講話,稱如果法國重症病人減少至2500~3000人,將於12月15日解封。同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各州州長商談德國解封計劃。據德媒透露,德國的解封日期至少到12月20日。「聖誕節經濟」對歐洲經濟至關重要。在零售業,聖誕節期間的業績佔全年的至少五分之一。
-
德國迎來第29個國慶日,默克爾在慶典活動上感嘆:國家尚未統一!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人應該知道,在二戰後,德國就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分成東德和西德還有奧地利三個國家,東德和西德在1990年,在西德的赫爾穆特·科爾總理領導之下重新統一。值得一提的是,兩德統一一度為德國的經濟帶來沉重負擔,確實很悲痛也很歡樂,值得慶祝。
-
傳德巴伐利亞欲跟風鬧獨立 默克爾斥「荒謬」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17日報導,有傳言稱一旦蘇格蘭本周公投決定脫離英國,德國南部富庶的巴伐利亞也有可能試圖與德國「分手」,德國政府15日否認這項說法,指這種說法「荒謬」。據報導,當地政黨巴伐利亞黨(Bavaria Party)宣揚獨立已有數十年,並表示若蘇格蘭經由投票離開英國,將使該黨主張更具影響力。
-
英、法、德緣何集體「向東看」?
對此,法國和德國也「不甘落後」。近年來,法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逐漸活躍。據報導,法國海軍一艘「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於當地時間11月30日停靠關島的美軍基地。同一天,法國海軍參謀長訪問東京,並透露,2021年法日兩國海上力量將有很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