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左)和法國總統薩科齊(右)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召開新聞發布會。人民圖片
德國總理默克爾結束休假後,第一個重大活動就是前往巴黎,同法國總統薩科齊就解決當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問題進行磋商。雙方共同宣布包括建立歐元區經濟政府在內的幾條建議,希望以此改變歐元區日益嚴峻的形勢。
部分歐洲輿論認為,雖然德法關於成立歐元區經濟政府的願望良好,但實現有難度。因為需要修改現有歐盟公約,歐盟內部要進行政治改革以明確權限。
有分析人士認為,受制於各種內外不利因素,今年下半年歐盟經濟增長看來仍將呈減速趨勢,恐難實現全年增長1.8%的預期目標,而險情頻發的歐債危機則已成為一個「火藥桶」,對歐盟乃至世界經濟構成嚴峻挑戰。
歐元區經濟政府現雛形
德法領導人於當地時間8月16日在巴黎共同宣布幾項措施:一是成立包括歐元區17個成員國在內的經濟政府,擬由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出任政府主席,每年開兩次會;二是歐元區17個成員國全部在2012年秋季前將「債務急剎車」寫入憲法,以控制國家負債規模;三是推進共同金融交易稅,要求各國主管部長下月制定具體計劃並向歐盟報告;最後,建議從9月開始在歐盟範圍內徵收金融交易稅。
對於外界一直關注的歐元債券問題,德法領導人均表示目前發行歐元共同債券的時機還不成熟。義大利財長特雷蒙蒂曾聲稱,聯合發行歐元債券是歐元區債務危機的「主要解決方案」。目前每個歐元區國家都各自發行國債。諸如德國這樣經濟狀況良好、信用評級高的國家借債只需付低息,而像西班牙等信用評級差的國家則須支付高息。德國因此明確反對這一方案。有媒體估算,一旦發行共同債券,德國每年將多支付近500億歐元的利息。
本次德法領導人會晤被貼上「危機峰會」的標籤。峰會當天,歐洲股市普遍繼續下行。有分析人士指出,德法建立歐元區經濟政府的建議是老調重彈。如果說,今年7月21日歐元區峰會決定向希臘提供第二輪援助是近期拯救歐元的「第一條腿」,那麼,德法倡議算得上是「第二條腿」。「第一條腿」由於各國批准程序慢而沒有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第二條腿」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