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如何由中國的屬國變成日本的管轄範圍?

2020-12-14 歷史研習社

文/劉家歡

琉球群島是位於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島嶼,位於日本九州島與臺灣島之間。包括大隅群島,吐噶喇群島、奄美群島、衝繩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等群島。自東北往西延伸約1000公裡,是東中國海與菲律賓海的分界線,群島陸地面積三千餘平方公裡,面積最大的島嶼衝繩島,約1200平方公裡。

琉球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對明朝進貢,明太祖賜琉球使者《大統歷》,正式成為了明朝的屬國。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標誌著近代中國第一次邊疆危機的開始。此後,中日兩國就琉球案進行了長達數年的交涉,終無結果,成為懸案。經過「二戰」,日本戰敗,琉球由美軍佔領,琉球問題未得到徹底清算。然而無論從歷史還是法理看,琉球的主權及前途地位問題皆屬未曾了結之案。

影視劇中琉球國王在新年之際向中國皇帝朝拜的情景

一、豐臣秀吉時期開始覬覦琉球

日本從明朝冊封琉球200多年後開始覬覦琉球。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向琉球徵兵1萬5千人,被琉球拒絕。後又向琉球強要7千人及10個月的軍糧,亦遭拒絕。

豐臣秀吉

二、薩摩藩入侵琉球

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薩摩藩藩主島津氏率軍3千、戰船百艘攻打琉球,俘虜了琉球國王尚寧,將其囚禁在日本兩年,強迫琉球進貢,琉球北部諸島被日本侵佔。從此,琉球被迫向日本進貢,另一方面仍然堅持與中國的宗藩關係,史稱這段時間為「兩屬時期」。

三、從《北京專約》到「廢藩置縣」

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逐漸增強,其侵略的野心再次膨脹,將琉球和臺灣作為其「開疆拓土」的首選目標。1871年,發生了遭遇海難風而漂到臺灣的琉球船民被當地高山族人殺害的事件。這本是中國內政,但日本卻藉機以「屬國居民」的名義,出兵徵伐臺灣。當時的清政府軟弱無能無力保護自己的藩屬國,為息事寧人便與日本籤訂了《北京專約》,承認日本出兵是「保民義舉」,為日本進一步霸佔琉球埋下伏筆。

1872年,日本政府以明治天皇親政為由要求琉球朝賀。琉球國王不敢拒絕,派使前往東京進貢。不料,日本天皇藉機下詔,以琉球為藩,琉球王為「琉球藩」的藩主,這被許多學者認為是日本吞併琉球的第一步。

琉球人

1875年,日本下令禁止琉球向清朝進貢和接受清朝冊封,用明治年號取代清國年號。清政府指示駐日公使何如璋據理力爭,抗議日本的侵略行徑,中國的外交努力沒能阻止日本對琉球的侵略。

1879年(清光緒五年),日本政府任命松田道之為「琉球處分官」,帶兵武力入侵琉球,琉球久廢武備,無力抵抗,很快被日軍控制。日軍將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和他的兒子尚典移居東京,宣布置琉球藩為衝繩縣,完成對琉球的「處分」,琉球國滅亡。

近代琉球人未被日本吞併前身著漢族衣冠

四、清朝將琉球問題擱置和甲午戰爭

清政府得知日本廢琉消息後,緊急照會日本新任駐華公使,要求日本停止「廢藩置縣」。此後,中日兩國圍繞琉球問題進行了多次交涉,都未能達成一致。李鴻章權衡利弊,決定對琉球問題採取拖延擱置的辦法。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割讓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在琉球問題上更失去了發言權。

五、二戰後美國獨佔琉球和「衝繩返還」

二戰日本投降後,琉球即處於美軍的佔領之下。1951年9月8日,美國在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的情況下,竟炮製了《舊金山和約》,這是個單獨的對日合約,規定美國對琉球實行獨家「託管」,「行駛一切及任何行政、立法與司法權力」。

早在8月15日,該《和約》草案文本出臺第二天,當時中國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便發表聲明,指出美國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一手包辦對日和約是非法的,中國人民拒不承認。9月18日,周恩來外長代表中國政府重申,這個《和約》因無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擬定和籤訂,所以是非法的和無效的。

1971年6月17日,美國獨行其是,與日本籤署《歸還衝繩協定》,片面的將琉球交於日本,後感到缺少法理依據,於同年10月又表示:「美國認為,把原從日本取得的這些島嶼的行政權歸還日本,毫不損害有關主權的主張。」就是說,美國所交還者僅為琉球之行政權而非其他之主權。

由上述可知,無論是從歷史上和法理看,琉球的主權及前途地位問題皆屬未曾了結之案,以致成為近代以來中日長期遷延未決的一大懸案。日本佔領琉球已有130餘年,切勿忘掉這段歷史。

參考文獻:

1.戚其章,《日本吞併琉球與中日關於琉案的交涉》,濟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2.修斌,常飛,《琉球復國運動的歷史回顧》,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3.侯毅,《「二戰」後琉球問題的處置與釣魚島問題的產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5年12月。

4.柳嶽武,《明朝時期中、日、琉球關係研究》,安徽史學,2006年第4期。

相關焦點

  • 曾經的琉球群島,是如何一步步變成日本的衝繩縣
    衝繩,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琉球群島,在明清兩朝和我國建立朝貢關係,琉球國王由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冊封,曾經屬於我國的藩屬國。但是,琉球命運多舛,曾經的一個獨立王國,現在變成了日本的一個衝繩縣。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相關規定,衝繩的主權歸屬問題應該有中美英三國共同決定,但實際上,衝繩一直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不論是1945年到1972年之間的直接管轄,還是現在交給日本管轄,衝繩一直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一張王牌。
  • 琉球群島不是日本領土,為什麼由日本管轄?
    」之稱的琉球群島(日本稱之為西南諸島或衝繩縣)旅遊過,這裡的亞熱帶海島風光的確非常的美麗,這裡的自然環境非常獨特,這裡有很多具有中國民俗風情的建築,還有很多獨特的歐美風情建築,是很多中國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 曾是清朝藩屬國的「琉球」,為何會變成了日本的「衝繩縣」
    而且需要強調一下,琉球為國名,而衝繩為縣名,既然為「縣」就不可能獨立,目前該地區歸日本國管轄。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讓琉球變成了「衝繩」?想要了解事情經過,還是要簡單了解一下琉球國的地理位置與鄰國的關係史。琉球國乃是一個島嶼群組成的小國,地理上位於我國東海東方,介於日本本土與我國臺灣島之間。
  • 人民日報:中國明代起管轄釣魚島 日本琉球認同
    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也。」 「赤嶼者,界琉球地方山」意為赤嶼(即今赤尾嶼)乃是對著並連接琉球地方之界山。山,古意即界山,也就是說赤尾嶼以東是琉球海域,以西是中國海域。  正是由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疆域的組成部分,所以從明代開始就把釣魚列島納入了海防範圍,對其實施了有效管轄。
  • 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原本屬於中國藩屬國,至今主權還未定
    到1945年為止,日本的領土除本土之外,還有琉球群島、臺灣、朝鮮半島、庫頁島南部、千葉群島和南洋廳。按照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規定的處置原則,日本的主權受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以及由五個國家組成的其他小島的限制。在這裡只留下一個空間,五個人決定在別的小島內指什麼?除琉球群島外,其他島嶼都有歸屬,如南臺灣屬於中國庫頁島,南歸蘇聯,朝鮮半島獨立建國,唯獨琉球群島地位更為尷尬。
  • 由琉球而衝繩
    該校與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僅有一排鐵絲柵欄相隔由「二戰」後整體格局的變化及其底因,轉入相對細部的領土變更,公允而言,琉球由美軍佔領而至歸還日本,是有價值的案例。於中國而言,琉球未必不是傷心事。李則芬在其《中日關係史》裡論述:釣魚島列嶼位於臺灣與琉球群島之間,明代《順風相送》(1403)便有記載,但釣魚島列嶼並不在歷史上的琉球三十六島之列。
  • 被燒為灰燼的琉球王宮 仿造故宮建造 承載著中華屬國的赤子之心
    在王位上方掛著康熙所賜的「中山世土」,意思就是「(中國皇帝認可)琉球世代都由(首裡城的)中山王進行管轄治理」,代表了琉球國王獲得了上國許可的合法性。而且正殿前的基石都是從中國運過去的大青石,代表了中國才是琉球王國存在的根基。 在正殿的後面,則和故宮一樣是琉球國王的後宮所在,是琉球國王一家人的生活居所。
  • 蔣介石的一念之差,讓中國錯失收回琉球的最好機會
    琉球群島蜿蜒1200公裡,形成中國東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1372明朝洪武年間,琉球向明朝稱臣成為藩國,並接受閩人三十六姓。清朝時期,琉球仍然屬於中國屬國。1609年,日本悍然進犯琉球,強迫琉球納貢,1879年非法將琉球納入版圖。
  • 古琉球王國都城,"首裡城"遺址所在地——日本衝繩縣那霸
    那霸位於衝繩本島的南部,是古琉球王國都城——『』首裡城『』遺址所在地。是衝繩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面積38平方公裡,人口約75萬。在我國的臺灣與日本的九州島之間,有一串像珍珠一樣的島嶼,那就是琉球群島。
  • 琉球是進入東亞進入太平洋第一島鏈,它如何從藩屬中國併入日本呢
    在清、日修好條規御批換文前夕,中國臺灣發生了一樁惡性案件,深刻地 影響到兩國關係。1871年12月19日,六十多名琉球船民遇颶風漂至臺灣,其中五十多人 為臺灣土著牡丹社所殺。臺灣人殺了琉球人!琉球是群島王國,列島像一道弧影自東北向西南綿延一千二百多公裡, 縱貫於日本九州島和中國臺灣島之間。1372年(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向琉球國王頒下冊封詔書收琉球 人華夷秩序為屬國。從此,琉球向中國稱臣,改奉中國正朔,間歲一貢,至清 光緒五百年間從未中斷。
  • 明清兩朝的琉球屬國,為何覆滅成為日本的衝繩島,有些歷史要銘記
    而這個儀式卻每年都會在日本的衝繩縣中出現,甚至演變成為了一種傳統的模式,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那麼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何連中國本土都不保留的儀式,卻成為了日本的風俗呢?現在日本的衝繩縣,其實就是歷史中的琉球,在明清兩朝的時候它是一個附屬國,就像以前的高麗一樣,它每一任的領主都,都必須要皇帝授權才能生效,在清朝的歷史當中,記錄著琉璃的領主是一個短命的人,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子孫就派遣使者來到中土,求見當時的皇帝嘉慶,要求即成為領主的地位,而在紀曉嵐的建議下,嘉慶頒發旨意,由兩名官員前往琉璃代表自己參加冊封的典禮,從此這個風俗就被保留了下來
  • 琉球屬於中國 又發現鐵證
    本報德興訊 朱衛斌、程子華、任曉莉、江南都市報記者夏昊攝影報導:12月15日,記者在德興市海口村明朝時期董姓家譜中,發現記載了當年海口人董子仁出使琉球冊封的一段歷史,從中可以獲知琉球群島的歸屬,就是中國。
  • 曾經屬於中國的琉球群島,被日本侵佔後請援,清朝皇帝:不去
    在悠悠歷史長河中,關於中國和釣魚島的記載最早是隋朝時期,煬帝曾經召當時距離釣魚島最近的琉球國歸順。之後中國一直同琉球保持密切的關係,直至明明朝初期,琉球群島上的各個國家明確開始向明朝進貢,成為明朝的附屬國,每任國王都需要明朝的冊封才能正式即位。
  • 琉球主權歸屬的歷史懸案
    琉球群島位於中國臺灣省和日本之間,琉球王國曾經是中國的屬國。歷史上,琉球國多次遭受日本的入侵,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國,琉球大部分國土被改為衝繩縣,北部諸島則劃入鹿兒島縣。二戰後,美軍控制了琉球群島,後來美國違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單方面宣布將其「歸還」給日本。
  • 晚清時期,日本如何吞併琉球群島的
    此後尚巴志消滅了山北和山南兩國,統一了琉球,並把都城移到首裡。這也就是後來琉球尚氏王朝的開端。琉球是個群島國家,面積有限,人口稀少,因此以貿易立國,通過與中國、日本和南洋國家的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特別是以朝貢名義和中國進行的貿易對於琉球來說極為重要,因此琉球一直奉明朝為宗主國,非常恭順。
  • 人民日報刊文質疑日本對琉球主權 都要歸回中國
    據《人民日報》 「依照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昨日,《人民日報》刊登中國社科院專家文章,題為《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一文,旨在釐清釣魚島問題。
  • 琉球是如何成為日本領土的?
    這與原先的琉球王國範圍還是有著不少的區別這樣一個在地理距離和區域特色等方面,與日本有著較大不同的主權國家,為何最終淪為他國的一部分?在琉球失陷、衝繩誕生的過程中,除了日本,又是否還有其他力量在背後推波助瀾?「衝繩人」還是「琉球人」,當地民眾對於這段遠去的歷史,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和訴求呢?
  • 《人民日報》刊文質疑日本對琉球主權
    據《人民日報》 「依照戰後處置日本的規定,不僅臺灣及其附屬諸島(包括釣魚島列嶼)、澎湖列島要回歸中國,歷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昨日,《人民日報》刊登中國社科院專家文章,題為《論〈馬關條約〉與釣魚島問題》一文,旨在釐清釣魚島問題。
  • 琉球群島的主權屬於日本嗎
    同時李國強進一步指出衝繩在歷史上本身也並不是日本的固有領土,甚至迄今為止日本在法理上只對衝繩擁有施政權,至於衝繩的主權目前在國際法層面並未得到確定。衝繩本名琉球,直到1879年之前一直是一個獨立王國,那麼獨立的琉球王國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治下的衝繩縣呢?中國周邊的朝鮮、日本、越南等鄰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國家的早期歷史基本上都是由中國古籍記載的。
  • 日本託管的琉球群島,至今主權未定,能拿回來嗎?看一下
    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茲坦公告》給出的處置原則,日本的主權必須被限制在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以及吾人所決定的其他小島。這就留下一個空間,「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指的是哪裡?這裡除了琉球群島,其它島嶼都有歸屬。比如臺灣屬於中國,庫頁島南部歸蘇聯,朝鮮半島獨立建國,唯獨琉球群島的地位較為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