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尋機,這是企業面對疫情挑戰的必然選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最近發布了《中國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會計活動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業務模式升級改造,信息技術,財務共享,成了會計人員普遍認為眼下企業在會計活動中最需要加強的前三項關鍵能力。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信息調查中心去年12月發放問卷,共收到1360份樣本,涵蓋31個省市自治區、18個行業以及小微、中型等4類規模企業。作為此次調查報告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學院教研部喬嗣佳博士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在強調財務轉型,但是更多企業的財務轉型還停留在概念層面。新冠疫情給企業經營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為企業的財務轉型提供了有利契機。本調查的初衷在於幫助企業發現在應對疫情時自身財務工作的短板,推動企業從傳統核算型財務向智能化戰略型財務邁進。」
面對疫情,企業採取哪些財務應對?
總體來看,疫情期間,超過一半的調查樣本企業採取了應收應付款管理和現金流預測與控制這兩個應對措施。這一調查結果反映了企業面對疫情衝擊內外部應對思路。
從外部視角來看,之所以這麼多企業選擇了對應收應付款進行積極管理,主要原因在於疫情的影響範圍很大,打破了企業所在供應鏈的供求平衡。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現金流情況制定相應的營運資金管理措施,及早與上下遊合作企業充分溝通協商,一方面與下遊爭取縮短應收帳款收款時間,儘量降低企業的應收款項規模,另一方面與上遊爭取更長時間的付款帳期,緩解流動性壓力。
從內部視角來看,面對疫情衝擊,企業要提高對現金流預測的精度,同時要強化對各部門的控制,從而提高現金使用效率。樣本企業中超過 30% 採取了加強集團資金集中管控的措施,這既有利於企業統籌資源調度又能有效控制整體資金風險,可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38.43%的企業選擇了預算管理措施,很可能是企業結合實際情況對財務預算進行了及時調整。財務預算管理反映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成果和財務指標的預期。疫情打破了原有的預算管理計劃,給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因此,企業的財務預算要根據疫情對企業的實際影響和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進行及時調整以提高應對疫情的能力。
「融資」「投資」「營運」,財務人員皆可助力
報告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財務人員至少可以在融資、投資、營運三個方面幫助企業度過危機。
在融資方面,現金是企業的「血液」,疫情期間企業的資金鍊壓力肯定會增加,這就需要財務人員拓展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確定合理融資計劃,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業務對接,利用各項扶持政策,與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達成互惠互助的協議,建立供應鏈融資新體系,共同抵禦外部衝擊。
在投資方面,財務人員需要幫助企業調整投資計劃,優化投資決策。對在建投資項目要保證其投資效率和效果,對尚未確定的投資方案,需要迅速反應,考慮新情況,重新評估投資的風險與收益,尤其是疫情可能導致的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順勢而為,規避投資風險,也要勇於發現新的投資機會。
在運營方面,疫情對產業鏈的衝擊可能是中長期的。部分產業鏈主體由於隔離、運輸能力下降等原因無法實現產品及服務的充分、及時供給。企業財務人員需要建立新的庫存管理觀念,規劃好企業原材料、產品庫存,做好「量本利」分析,精準測算產品、服務的盈虧平衡點,制定合理的生產計劃,完善應收應付帳款管理,緩解企業現金壓力,強化供應鏈的系統化設計,前瞻性地幫助企業平穩運營,緩衝疫情帶來的衝擊。
危中有機,倒逼重新思考規劃路徑
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讓很多企業措手不及,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疫情倒逼企業去重新思考規劃未來的發展路徑。
例如,疫情的發生讓大眾的消費習慣發生改變,這就給企業開拓新市場、新的銷售途徑帶來了機會,推動企業商業模式的升級轉型。此外,出於防控疫情的需要,企業積極推行線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和數位化管理,以此為基礎順勢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為企業探索數位化、信息化的財務管理模式提供突破口。
問卷調查顯示,會計人員普遍認為企業在會計活動中需要加強的能力中,排名前三位的包括業務模式升級改造,信息技術,財務共享能力,這三項代表了未來趨勢的能力。此外,還有三項則是代表了生存韌性的能力,分別為加強公司治理能力,加速人才培養與招聘,加快技術與產品研發。
相應地,企業財務人員隊伍的能力建設可能需要調整優化。報告提出,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提升對經濟趨勢的洞察力、對宏微觀政策的研究與應對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持續學習與創新等能力,將幫助財務人員在未來職業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此次調查的另一位主要負責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研部蘇宏通博士則表示,數據分析能力是財務人員需要提升的能力之一。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企業獲取數據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數據本身並不能形成有價值的信息,需要財務人員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這種數據分析能力是基於財務人員對企業業務的深刻了解之上的,財務人員提高業財融合的數據分析能力,才能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創造力的信息,幫助企業在應對危機時做出明智的經濟決策。
另外,疫情的突發性使得企業意識到財務人員未來需要提升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需要財務人員提升除專業能力以外的「軟能力」,例如持續學習、心理抗壓、溝通協調的能力等,以應對外部易變、複雜、模糊的環境。
作者:唐瑋婕
編輯:王翔
責任編輯: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