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汽車自駕遊》雜誌2019年12月
撰文、攝影_錢瑋
編輯點評:這條斷崖海岸公路上,沿途有多個隧道,車輛在海邊公路和隧道中交替行駛,在部分景色優美的地段,設有遊客觀景臺,可以停車觀賞斷崖。有些觀景平臺,有專門下到海灘的臺階,可以走下近距離觀賞太平洋的海浪。
公路名稱:臺9 線
關鍵詞:世界第二大斷崖 臺灣太平洋懸崖公路 蘇花公路
位置:臺灣省花蓮市秀林鄉
公路長度:118 公裡
最佳季節:全年
臺灣的東部地區有條著名的公路,叫做「臺9線」,這是一條縱貫臺灣東部的省道,也是目前臺灣公路系統裡程最長的一條公路。著名的「羅斯福路」「北宜公路」「蘇花公路」「花東公路」及「南回公路」都是臺9線的部分路段,這條公路就是臺灣東部地區的風景長廊,是所有臺灣東線旅行的遊客,都不會錯過的地方。
「臺9線」的蘇花公路段,有個著名的「清水斷崖」絕美景觀,它位列臺灣八大勝景之一。「清水斷崖」附近沒有清水,只有蔚藍的海水,之所以得名「清水」,原因是最美一段斷崖是在清水山的東南。
「清水斷崖」區段綿延有21公裡,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公路也隨之蜿蜒曲折,是蘇花公路最驚險壯麗的代表路段。每年只要颱風來襲,這段道路就會被封閉,因為這裡的山體以片麻巖和大理巖為主,非常容易發生落石危險。
這條道路連接了宜蘭和花蓮,這片區域是被高大山脈阻隔於海邊的谷地,在以前屬於臺灣的「陸上孤島」,幾乎只能通過乘船才能到達。也正是大量沿海公路和隧道工程建設,才最終將整個環島公路和鐵路連通,「清水斷崖」就是其中的一個裡程碑節點。
也正是因為這裡地質情況複雜,花蓮段的海岸線與崇峻山嶺風貌,可以說是造物主與人類共同締造並繼續演變中的神奇地方。地震、颱風等災害在另一方面也是自然的營造力量,偉大的自然和人類工程的奇蹟,共同造就了「清水斷崖」的神奇,造就了一幅世界級的地質景觀景色。
自駕路線
宜蘭縣蘇澳鎮(臺9線)—60公裡—清水斷崖(臺9線)—32公裡—花蓮市
沿線景點與景觀
大斷崖:清水山東北的「大斷崖」區段公路尤其險峻,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裡,蔚為壯觀。公路下面就是筆直的懸崖,崖底是亂石海灘和太平洋。沒有颱風的時候,海面平靜秀美,如果有了大風則是驚濤駭浪撞擊斷崖,拍出巨大的浪花和聲響。
臨海舊道:現在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路段,大部分已經重新建過,道路進行了截彎取直,開鑿了很多新隧道來拓寬道路。而「臨海舊道」是以前的老公路,多數路段因屬落石頻繁危險區而被封閉,比較安全的舊道則被改造成觀景步道。
太魯閣:從臺9線向西拐入臺8線20公裡即可抵達太魯閣,可以見到雄偉壯觀的大理巖峽谷、瀑布和太魯閣族的遺蹟,並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
特別提示
這是一條美麗與危險並存的絕景公路,請一定謹慎駕駛,開車不看景,看景不開車,尤其不要在大風或大雨等極端天氣下前往。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採用小圖示意,
歡迎關注《汽車自駕遊》雜誌刊載的全文、美圖及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