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點評標緻Traveller旗艦版,感受商用旅行車的駕乘體驗。作為很多地方機場接送用的商用旅行車車到底能有多大魅力?從過往只有性能跑車能引起我們搶著試車,標緻Traveller也享受同等待遇就可見端倪,因為這輛法國領航家,不僅在商用旅行車本質有出色的表現,法系車招牌駕馭樂趣以及針對駕駛的豪華舒適配置,都讓人捨不得下車!標緻自去年8月宣布將在一些地區市場部署全新Traveller之後,無疑對長期由德系品牌壟斷的商用旅行車市場投下震撼彈!近年來無論是外出或是旅遊的風潮越來越盛行,連帶使得機場接送、包車旅遊的需求大增,甚至在計程車車型解禁後,也有不少司機選擇商用旅行車車作為生財工具,除了能見度最高的大眾Caravelle之外,高端市場有梅賽德斯奔馳V系坐鎮,較入門的選擇也有現代GrandStarex與福特TourneoCustom旅行家,而Traveller參戰後開出6車型不難看出訂價策略上下通吃的意圖。而此次試駕為旗艦版與頂規旗艦版之最大差異為少了左側電動滑門的配置,其餘像是觸控音響主機、按摩/加熱/電動調整真皮座椅與ACC主動車距巡航功能皆如出一徹,車長與尊爵版、尊爵版加同為4,956mm的短軸車體,座位數則為偏自駕導向的8人座配置,入門專家版、專家版加則是9人座車長5,308mm的車體,底盤更有加強荷重、加高2cm與增加防護商用導向鮮明。
身為法系雄獅產品下的一員Traveller儘管為車身方正的廂式商用旅行車車格設定,但在細部設計上還是融入QuartzConcept概念車的前衛元素,從內收的直瀑格柵式水箱罩與貓眼式Xeon氣體放電式大燈,不難看出與3008等其餘車款相似之處,輔以肌理感鮮明的車身鈑件線條與3D立體金屬獅子廠徽法系美學DNA不容錯認。內裝以i-Cockpit1.0為主軸,無論是中控布局、儀錶板配置還是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的造型,都讓人感到相當熟悉,儘管內飾材質大多為塑料,但整體感受與質感呈現並未有過於濃厚的商用感,而像是以旋鈕型態呈現的變速箱排檔設計,以及頗具質感的雙區恆溫金屬溫度/風量撥片配置,從小細節就看得出法系車特有的浪漫與巧思。而此次試駕最能讓人感受到Traveller魅力的,莫過於配置許多針對駕駛的舒適配置!無論是前段所提及的HUD抬頭顯示器或是換擋撥片,皆為商用旅行車車較少出現的配置,其中最讓人感到興奮的莫過於擁有電動調整功能、加熱與按摩的駕駛座椅,尤其試車當天正值陰雨不斷的寒流天氣,實在是讓人捨不得下車工作!
而且這些電動/按摩/加熱座椅副駕駛也一併享有,加上泡棉軟適中、包覆性不差的真皮座椅,對於包車、機場接送或是全家出遊的長途旅行狀態,能夠有效減緩駕駛疲勞,對於行車安全性有不少的幫助。真的要說缺點的話,偏短的坐墊對於大腿支撐性稍嫌不足,且駕駛界面可能是針對身材高大的歐洲人所設計,無論是遇到換檔或是拉手剎車的時機,都需要把手伸長才能碰到。在看完Traveller針對駕駛的一系列舒適配置後,接著登場的則是此類商用旅行車車最重視的乘坐空間部分,雖然此次試駕的為短軸設定的旗艦版,但4,956x1,920x1,940mm的車身尺碼與3,275mm的軸距依舊帶來良好的車是空間表現,不過駕駛座與乘客的登車高度都偏高,即便身高174cm的乘客也需要跨長腳才好上下車。旗艦版以上採用2+3+3的8人座配置,第二排、第三排的每張座椅皆可獨立調整椅背,但由於只有兩道滑軌的設計讓第二排、第三排實為1+2的配置,可分開前後滑移。
在駕駛座以小編178cm的身高調整後,再請身高分別175cm、174cm的同事實際演示乘坐空間。其實拜不俗的車高、車寬所賜,頭部、肩部空間表現都相當不錯,在第二排座椅滑至最後時,可看到乘員們要翹腳都不成問題。將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前方後,駕駛座後方同事的腳已經頂著膝蓋,沒有任何膝部空間可言,而坐在中間的同事因為正前方沒有配置座椅的關係,膝部空間仍相當寬裕。緊接著來第三排乘坐空間表現,將大三排座椅滑移至最後方,並將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前,此時乘坐空間十分寬裕。接下來看第三排座椅維持不變、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後的空間表現如何,此時同事們的膝蓋皆碰到前座椅背,雖然同樣沒有膝部空間,但相比第二排前移此時僅是輕微碰到,短途乘坐不受太大影響。至於行李箱空間部分,在第三排座椅未倒平的情況下有798L的容積表現,以直立方式放進兩三件大型行李不成問題,且後窗還能獨立該起增加便利性,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在於沉重尾門只能手動開啟而無電動啟閉功能,稍嫌可惜。
在後排座椅全前移倒平的情況下,行李箱容量還可進一步擴充至2,700L,而且Traveller後排座椅皆可拆卸,造就多樣車時布局與機能性,全部拆除後更可享有3,968L的最大乘載空間!不過一張椅子的重量就高達17kg,儘管算是相當好拆卸,但把椅子全部拆除後總重超過100kg,可是相當累人的事情!在談Traveller的動力表現之前,先來談談駕駛這類商用旅行車車的一些心得吧!一般開慣乘用車的駕駛座上商用旅行車車駕駛座後,最不能適應的應該是比起市面上SUV都還高、即便座椅調整到最低都還覺得高的著坐點,位置也相當靠近車頭,這部分是需要花點時間來習慣,但其實習慣後並不會影響既有駕駛習慣,而真正的心魔可能在於對於較長車身所導致的信心不足。攤開規格表來看,Traveller旗艦版的車長、車寬其實與寶馬7系、梅賽德斯奔馳S系還要來得短,甚至比最近很紅的7人座SUV馬自達CX-9的尺碼還更小!在行經一般道路都不成問題,掌握好四輪位置、注意車側與盲點偵測系統加持後,寬大車窗更帶來良好視野,都會行駛也不必擔心擦碰的狀況,唯獨長達6.2m的迴轉半徑在狹彎與小巷迴轉時需特別注意。
Traveller全車系皆配置2.0LBlueHDI渦輪增壓柴油引擎,且是集團中輸出功率較大的版本,180hp的最大馬力在3,750rpm時出現,而40.78kgm的峰值扭力在2,000rpm時的就會湧現,搭配的變速箱同樣是PSA集團常用的EAT6速手自一體。擁有2,000rpm時即迸發的40.78kgm峰值扭力,縱使車重突破兩噸大關起步感受依然相當輕巧,滿載時也不用擔心會遇到無法負荷的山路,匹配的EAT6自動換檔品質滑順,但換擋速度不快的缺點在可用轉速較少的柴油引擎上又更被放大,且縱使有M模式與換擋撥片,但保護機制較重的情況下難以享受到固定檔位控制轉速的駕馭樂趣,不過平心而論,激烈操駕本來就非商用旅行車車的本業,在山路或是高速公路上遇到慢車時,大腳油門下去Traveller依舊能圓滿完成超車任務!
Traveller與其餘競爭對手最大差異在於,其底盤乃是使用PSA集團旗下乘用車廣泛使用的EMP2模組化平臺建構而成,前麥弗遜附下A臂及防傾杆、後拖曳臂及防傾杆的懸掛結構確保了穩定且尚算靈敏,儘管偏高的車體重心難免晃動產生,但即便以偏高的速度進彎,側傾程度也不至於讓駕駛失去信心而畏手畏腳,舒適取向避震調校與優異的車室肅靜性,則是給予乘客良好乘坐體驗的保證,唯一要注意的是剎車前段較利且不算太線性力道在低速、市區行駛時較難掌握,多少影響了點乘坐舒適性。在整天相處後,其實真的有點對Traveller感到依依不捨,對於這類商用旅行車車車身較大的心魔其實不久後就能克服,且旗艦版一系列針對駕駛而來的舒適性配置,與近似一般乘用車的底盤迴饋都是會讓人捨不得下車的原因,不只看到領航家能充分完成商用旅行車包車、接送任務的能耐,還多了點對於自駕取向小夥伴的誘因,儘管身為法國車的原罪讓Traveller最終可能還是屬於小眾車型,但不俗的產品競爭力絕對是能與德系勁敵叫陣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