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點評標緻Traveller旗艦版,感受商用旅行車的駕乘體驗

2020-12-15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試駕點評標緻Traveller旗艦版,感受商用旅行車的駕乘體驗。作為很多地方機場接送用的商用旅行車車到底能有多大魅力?從過往只有性能跑車能引起我們搶著試車,標緻Traveller也享受同等待遇就可見端倪,因為這輛法國領航家,不僅在商用旅行車本質有出色的表現,法系車招牌駕馭樂趣以及針對駕駛的豪華舒適配置,都讓人捨不得下車!標緻自去年8月宣布將在一些地區市場部署全新Traveller之後,無疑對長期由德系品牌壟斷的商用旅行車市場投下震撼彈!近年來無論是外出或是旅遊的風潮越來越盛行,連帶使得機場接送、包車旅遊的需求大增,甚至在計程車車型解禁後,也有不少司機選擇商用旅行車車作為生財工具,除了能見度最高的大眾Caravelle之外,高端市場有梅賽德斯奔馳V系坐鎮,較入門的選擇也有現代GrandStarex與福特TourneoCustom旅行家,而Traveller參戰後開出6車型不難看出訂價策略上下通吃的意圖。而此次試駕為旗艦版與頂規旗艦版之最大差異為少了左側電動滑門的配置,其餘像是觸控音響主機、按摩/加熱/電動調整真皮座椅與ACC主動車距巡航功能皆如出一徹,車長與尊爵版、尊爵版加同為4,956mm的短軸車體,座位數則為偏自駕導向的8人座配置,入門專家版、專家版加則是9人座車長5,308mm的車體,底盤更有加強荷重、加高2cm與增加防護商用導向鮮明。

身為法系雄獅產品下的一員Traveller儘管為車身方正的廂式商用旅行車車格設定,但在細部設計上還是融入QuartzConcept概念車的前衛元素,從內收的直瀑格柵式水箱罩與貓眼式Xeon氣體放電式大燈,不難看出與3008等其餘車款相似之處,輔以肌理感鮮明的車身鈑件線條與3D立體金屬獅子廠徽法系美學DNA不容錯認。內裝以i-Cockpit1.0為主軸,無論是中控布局、儀錶板配置還是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的造型,都讓人感到相當熟悉,儘管內飾材質大多為塑料,但整體感受與質感呈現並未有過於濃厚的商用感,而像是以旋鈕型態呈現的變速箱排檔設計,以及頗具質感的雙區恆溫金屬溫度/風量撥片配置,從小細節就看得出法系車特有的浪漫與巧思。而此次試駕最能讓人感受到Traveller魅力的,莫過於配置許多針對駕駛的舒適配置!無論是前段所提及的HUD抬頭顯示器或是換擋撥片,皆為商用旅行車車較少出現的配置,其中最讓人感到興奮的莫過於擁有電動調整功能、加熱與按摩的駕駛座椅,尤其試車當天正值陰雨不斷的寒流天氣,實在是讓人捨不得下車工作!

而且這些電動/按摩/加熱座椅副駕駛也一併享有,加上泡棉軟適中、包覆性不差的真皮座椅,對於包車、機場接送或是全家出遊的長途旅行狀態,能夠有效減緩駕駛疲勞,對於行車安全性有不少的幫助。真的要說缺點的話,偏短的坐墊對於大腿支撐性稍嫌不足,且駕駛界面可能是針對身材高大的歐洲人所設計,無論是遇到換檔或是拉手剎車的時機,都需要把手伸長才能碰到。在看完Traveller針對駕駛的一系列舒適配置後,接著登場的則是此類商用旅行車車最重視的乘坐空間部分,雖然此次試駕的為短軸設定的旗艦版,但4,956x1,920x1,940mm的車身尺碼與3,275mm的軸距依舊帶來良好的車是空間表現,不過駕駛座與乘客的登車高度都偏高,即便身高174cm的乘客也需要跨長腳才好上下車。旗艦版以上採用2+3+3的8人座配置,第二排、第三排的每張座椅皆可獨立調整椅背,但由於只有兩道滑軌的設計讓第二排、第三排實為1+2的配置,可分開前後滑移。

在駕駛座以小編178cm的身高調整後,再請身高分別175cm、174cm的同事實際演示乘坐空間。其實拜不俗的車高、車寬所賜,頭部、肩部空間表現都相當不錯,在第二排座椅滑至最後時,可看到乘員們要翹腳都不成問題。將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前方後,駕駛座後方同事的腳已經頂著膝蓋,沒有任何膝部空間可言,而坐在中間的同事因為正前方沒有配置座椅的關係,膝部空間仍相當寬裕。緊接著來第三排乘坐空間表現,將大三排座椅滑移至最後方,並將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前,此時乘坐空間十分寬裕。接下來看第三排座椅維持不變、第二排座椅滑移至最後的空間表現如何,此時同事們的膝蓋皆碰到前座椅背,雖然同樣沒有膝部空間,但相比第二排前移此時僅是輕微碰到,短途乘坐不受太大影響。至於行李箱空間部分,在第三排座椅未倒平的情況下有798L的容積表現,以直立方式放進兩三件大型行李不成問題,且後窗還能獨立該起增加便利性,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在於沉重尾門只能手動開啟而無電動啟閉功能,稍嫌可惜。

在後排座椅全前移倒平的情況下,行李箱容量還可進一步擴充至2,700L,而且Traveller後排座椅皆可拆卸,造就多樣車時布局與機能性,全部拆除後更可享有3,968L的最大乘載空間!不過一張椅子的重量就高達17kg,儘管算是相當好拆卸,但把椅子全部拆除後總重超過100kg,可是相當累人的事情!在談Traveller的動力表現之前,先來談談駕駛這類商用旅行車車的一些心得吧!一般開慣乘用車的駕駛座上商用旅行車車駕駛座後,最不能適應的應該是比起市面上SUV都還高、即便座椅調整到最低都還覺得高的著坐點,位置也相當靠近車頭,這部分是需要花點時間來習慣,但其實習慣後並不會影響既有駕駛習慣,而真正的心魔可能在於對於較長車身所導致的信心不足。攤開規格表來看,Traveller旗艦版的車長、車寬其實與寶馬7系、梅賽德斯奔馳S系還要來得短,甚至比最近很紅的7人座SUV馬自達CX-9的尺碼還更小!在行經一般道路都不成問題,掌握好四輪位置、注意車側與盲點偵測系統加持後,寬大車窗更帶來良好視野,都會行駛也不必擔心擦碰的狀況,唯獨長達6.2m的迴轉半徑在狹彎與小巷迴轉時需特別注意。

Traveller全車系皆配置2.0LBlueHDI渦輪增壓柴油引擎,且是集團中輸出功率較大的版本,180hp的最大馬力在3,750rpm時出現,而40.78kgm的峰值扭力在2,000rpm時的就會湧現,搭配的變速箱同樣是PSA集團常用的EAT6速手自一體。擁有2,000rpm時即迸發的40.78kgm峰值扭力,縱使車重突破兩噸大關起步感受依然相當輕巧,滿載時也不用擔心會遇到無法負荷的山路,匹配的EAT6自動換檔品質滑順,但換擋速度不快的缺點在可用轉速較少的柴油引擎上又更被放大,且縱使有M模式與換擋撥片,但保護機制較重的情況下難以享受到固定檔位控制轉速的駕馭樂趣,不過平心而論,激烈操駕本來就非商用旅行車車的本業,在山路或是高速公路上遇到慢車時,大腳油門下去Traveller依舊能圓滿完成超車任務!

Traveller與其餘競爭對手最大差異在於,其底盤乃是使用PSA集團旗下乘用車廣泛使用的EMP2模組化平臺建構而成,前麥弗遜附下A臂及防傾杆、後拖曳臂及防傾杆的懸掛結構確保了穩定且尚算靈敏,儘管偏高的車體重心難免晃動產生,但即便以偏高的速度進彎,側傾程度也不至於讓駕駛失去信心而畏手畏腳,舒適取向避震調校與優異的車室肅靜性,則是給予乘客良好乘坐體驗的保證,唯一要注意的是剎車前段較利且不算太線性力道在低速、市區行駛時較難掌握,多少影響了點乘坐舒適性。在整天相處後,其實真的有點對Traveller感到依依不捨,對於這類商用旅行車車車身較大的心魔其實不久後就能克服,且旗艦版一系列針對駕駛而來的舒適性配置,與近似一般乘用車的底盤迴饋都是會讓人捨不得下車的原因,不只看到領航家能充分完成商用旅行車包車、接送任務的能耐,還多了點對於自駕取向小夥伴的誘因,儘管身為法國車的原罪讓Traveller最終可能還是屬於小眾車型,但不俗的產品競爭力絕對是能與德系勁敵叫陣的本錢。

相關焦點

  • 試駕對比標緻308 SW與斯柯達明銳旅行版的駕乘感受差距如何?
    試駕對比標緻308 SW與斯柯達明銳旅行版的駕乘感受差距如何?與我們以前很多評測對比的車型還是有些區別,之前很多車型在等級上或者說大小上還是有些出入的,畢竟想要找到一臺合適大小類似的車型來進行對比,本質上來說選擇的餘地還是比較小的不是,這次我們剛好就找到了這樣的2款車型來說下的,跟前一組大尺寸的旅行車不太相同,這兩部中尺寸的旅行車,雖然看來體型跟空間稍小,但也相對得到一些大尺寸旅行車所沒有的優勢,主要在於整體的靈活與操控性方面。
  • 試駕大眾露營車California Beach的駕乘體驗點評
    試駕大眾露營車California Beach的駕乘體驗點評,露營風堪稱是近年民眾相當熱門的休閒娛樂,雖然勢頭近期因為氣候緣故稍緩,不過仍能吸引到不少人下班後的周末前往各大河濱公園、郊區的露營場報到!而今天試駕的大眾CaliforniaBeach,就是專為那些露營痴、露營狂打造的專屬座駕!
  • 奶兇小萌獸 青島試駕標緻2008、標緻e2008
    浪漫的法系品牌標緻從來不吝嗇將最好的設計放在小級別車型上,相比其他品牌只偏重旗艦產品不同,標緻旗下車型往往在小級別車型上更具設計魅力,近期最為亮眼的,毫無疑問是標緻旗下全新SUV,奶兇小萌獸標緻2008,現階段整體近況不佳的法系品牌,能否依靠這隻小萌獸撥開雲霧?
  • 為什麼旅行車文化在外國這麼受歡迎?
    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種車型叫旅行車。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廠商試探性地引入旅行版車型,只可惜大多只限於ABB等一些豪華品牌,車價也較為不菲,眾多「瓦罐(wagon)粉」只能望洋興嘆。 好消息終於來了。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上汽斯柯達終於宣布要國產明銳旅行版,並且年內就能上市。而作為一名瓦罐粉,我也趁機前往歐洲,提前感受那邊的旅行車文化。
  • 試駕點評老款雷克薩斯RC200t F-Sport感受這臺雙門跑車的駕乘體驗
    試駕點評老款雷克薩斯RC200t F-Sport感受這臺雙門跑車的駕乘體驗,隨著豐田集團推出當年的2.0 L渦輪增壓引擎之後,從NX200t、RX200t、IS200t一直到15年左右,不斷的將這具引擎引入旗下的各款車型,而想當然的雷克薩斯於2014年所推出的RC系列也推出了搭載此具引擎的車型雷克薩斯
  • 體驗別克「1+2試駕之旅」
    EVCARD試駕體驗券,使用EVCARD定製的VELITE 6共享版車型自由試駕兩天。 其實小編早在2個月前已經試駕過這臺別克VELITE 6,作為上汽通用別克首款純電動車型,這臺VELITE 6可謂亮點滿滿,別克將其定位為MAV車型,有著不同於一般轎車或者旅行車的姿態卻擁有比SUV更強悍的裝載能力。
  • 試駕點評第六代日產Altima駕乘感受如何
    安全系統搭載日產IntelligentMobility全方位智行科技,具備IEB、ICC、LDP、AVM360度環景影像系統、BSW、RCTA等主被動安全配置,更擁有最高10具安全輔助氣囊、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系統、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剎車系統等完整安全防護,並且榮獲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碰撞測試To標緻雪鐵龍集團fetyPick安全首選評價。
  • 【試駕】除了大眾情懷的加持 輝昂配得上新中產階級座駕的稱號嗎?
    但對於一款行政級轎車來說,最看重的仍是它的內飾質感和乘坐體驗,所以,下面的內飾空間和駕乘體驗,才是斷定這款車是否值得入手的重點。這個座椅集成了12向電動調節,以及座椅通風、加熱和按摩等功能,讓駕乘者在商務閒暇的片刻,享受身心放鬆的體驗。
  • 試駕:BMW2系旅行車 220i帶來不同的生活方式
    近期,被山西順寶馬邀請對新款寶馬2系旅行車進行試駕,配置/造型設計均有調整,繼續採用2.0T+8AT/1.5T+6AT動力組合,歷經多日的親密接觸,和大家聊聊我如何看待它。外觀飽滿但並不臃腫:新款寶馬2系旅行車外觀升級後愈發時尚運動,六邊形天使眼是寶馬最新的標誌性設計元素,與此同時LED前大燈也配備在新車上。
  • 兩款更懂生活得旅行車 試駕奧迪A6 Avant/allroad
    提起旅行車,部分消費者對它的外觀和用途有所牴觸,再加上傳統轎車和SUV在國內車市的優秀表現,導致旅行車在國內市場依舊屬於小眾領域。但旅行車有著比轎車更好的通過性,比SUV更直接的操控性,或許它缺少的只是一個時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行車的定位逐漸接受,一些追求個性和享受戶外旅途的消費者,逐漸將目光注意到旅行車上。
  • 「小傢伙」雛菊花瓣—試駕東風標緻207
    相比眼前帶有東風標緻烙印的「小傢伙」,其歐洲版本早在2005底就已上市,從那時起國產207何時能夠落戶東風標緻的疑問一直縈繞心頭。對於國產207的期待還存在於引進國內後是否會照搬歐洲經典的兩廂造型,抑或是按照東風標緻的習慣添加自己的創意和想法。事實證明,東風標緻延續了不走尋常路的做法——兩廂變三廂。
  • 補充幾點18年款標緻3008 GT這款城市SUV駕乘細節感受
    2.0BlueHDiGT又再細分兩車型,我們試駕的是GripControl版本,主要是都是由ESP系統的程序撰寫,區分出標準、雪地、AllTerrain、沙地與ESPoff多種行車模式,也具備斜坡緩降。
  • 試駕點評新款標緻2008 GT城市代步出行確實方便
    向下延伸的全新獅王獠牙LED日行燈十分醒目,這也將成為標緻新一代車型共通特色。引擎蓋前端加入車型銘牌增添辨識度,採縱向鍍鉻格柵妝點的水箱護罩則為GT專屬配置。車尾依舊可看到獅爪式LED尾燈,厚實的後保杆與雙出排氣尾飾管亦增添幾分跑車風格。
  • 東風標緻4008樹立歐系SUV全新風格
    東風標緻4008是一款全面領先的車型,是集先見設計,先覺體驗,先鋒科技三大核心產品優勢於一身的高端智能歐系SUV。先見設計,獨特的內外飾設計,帶來引領時代,富有激情的風格表達。先覺體驗,多重感官的享受和澎湃動力,帶來先人一步的體驗。先鋒科技,創新的科技配置,帶來更具未來感的駕乘感受。
  • 長安睿行S50趣味試駕 玩出新花樣YOUNG
    鳳凰汽車訊 2月26日,伴隨和煦的春風,「百變型動派-0元奪寶睿行S50開回家」趣味試駕體驗活動在杭州蕭山試駕基地隆重舉行。長安睿行S50 本次活動以全新的趣味試駕體驗為主,通過一系列精彩的比拼和試駕環節,讓參與者親身感受到了這款大七座MPV的「博大精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