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傳倒閉的香港百年老店「蓮香樓」易主更名後續租三年 市民:體現...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解說】在香港中環營業近百年的老字號茶樓「蓮香樓」,屢傳出將於租約期滿後結業倒閉,近期出現戲劇性轉折。蓮香樓宣布,於2月28日結束其92年的歷史,之後由幾名老夥計接手,以特許經營權模式改名為「蓮香茶室」續租3年,租金是每月約40萬港元,迎接品牌新的一頁。

  記者於蓮香樓結業當天到達現場,看到飯店大門緊鎖,門外貼有通告向外界講述相關的閉店重開事宜,寫明未來只做早、午及下午茶市,晚市將會取消。而蓮香老餅家則維持不變,繼續原址營業。

  多名香港市民表示,「蓮香樓」是他們的集體回憶,很喜歡酒樓的熱鬧氣氛,希望易手後仍能保留昔日酒樓特色。

  蓮香樓是一間遊客熟知的特色餐廳,特色有醬燒骨、霸皇鴨、煎釀鯪魚和糕餅。不少外地遊客專程坐飛機來品嘗,沒想到已經閉店,茶客們希望留下最後回憶,也留住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

  【同期】香港市民 王小姐

  可能因為這片區遊客多的關係,(出現很多)香港新型的西餐店,就是比較迎合年輕人口味的越來越多,所以就逼倒了老生意。很多老字號需要的技藝都是傳統技藝,比如蓮香樓很多點心師傅會做的都是舊式點心,所以這些都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沒有辦法,很多時候很多東西都會被淘汰。其實有一件事情是很好的,這間店本身是要倒閉的,但是好像說因為有一群街坊一直在支撐,所以就湊了一筆錢讓它之後都可以開張,它只是現在不做夜市,所以能夠看到香港的人情味。

  【同期】香港市民 張先生

  覺得可惜了,一個這麼有歷史的茶樓,我小時候已經在這裡飲茶,它的點心都很好吃的,還有鴨子,很多東西都很好吃。

  【同期】內地遊客 劉小姐

  沒有辦法吃到(這間)很老式的傳統的這種港式早茶或是粵式早茶,就是吃不到了,包括一些很有特色的,可能在內地你是吃不到的一些品種的早茶的種類吧。我覺得會非常可惜。就是怎麼說呢,有這種知名度然後口碑也很好的店,其實政府可以給一些扶持,對不對,我覺得可以讓它延續下去其實蠻好的。

  【同期】臺灣遊客 張小姐

  我們專程從臺灣過來,想說它今天最後一天過來吃,可是不知道它今天下午就關掉了,所以蠻可惜的。臺灣也是有這種港式的店,平常就覺得這些蠻好吃的。這是一種傳統,應該要保留才對,不應該因為現代化而結束掉。

  【解說】蓮香樓是有著「蓮蓉第一家」美譽的老茶樓,是香港及廣東地區飲茶文化的代表。蓮香樓前身是一間廣州的婚慶餅店,1889年改名連香樓,以經營蓮蓉月餅為主。在生意蒸蒸日上的1918年,香港商人請求開設分店,自此蓮香樓在香港經營至今。第一代蓮香樓於1927年8月在中環皇后大道開業,其粵式茶樓的獨特形象維持至今,深入民心。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也在該處開記者招待會。如今廣州的蓮香樓仍然存在,原址還是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 鄭興 李柏鴻 香港報導

責任編輯:【李季】

相關焦點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將「懷舊」堅持到底
    △位於中環威靈頓街160至164號的蓮香樓(圖片來源:ins@js_photography_hk) 將近百年歷史的香港「蓮香樓」,從去年開始就屢傳結業消息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將「懷舊」堅持到底
    當時蓮香樓的合資規模十分龐大,據當時合同上的資料顯示,光是股東就有122人,入股數多達414股,合計總投資額為12420兩白銀,這相當於今日250萬元人民幣。當時蓮香樓的9位老闆,均互相認識,而其他股東皆是他們的鄉親或朋友。合同中還清晰規範了關於人事、財政、薪酬等章程,這使蓮香樓成為當時較為有規模的股份企業,發展到10餘間分店。
  • 香港92歲老店蓮香樓宣布休業 將在未來以全新面貌回歸
    中國日報網4月2日電 蓮香樓是中國香港百年老茶樓,原在香港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每日早上6點營業至晚上11點,經營中式早茶和午市晚飯。2019年1月蓮香樓曾宣布休業信息:「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 但據多家香港媒體日前報導,香港「蓮香樓」已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獲續租3年,租金維持每月38萬元港幣。店面由服務超過20年的幾位老夥記合資,以特許經營的模式接手。
  • 老字號的隕落,廣州百年老店蓮香樓如今為何如此不堪
    上一次給餐館寫差評要追溯到去年,巧合的是當時所在的位置也是廣州,而且就在離這篇文章的主角蓮香樓幾百米之隔的寶華路。有些本地老饕告訴我這並不是什麼偶然,是因為老西關地區的美食早已變了味。不管是寶華路這家麵店還是斜對面那常常被遊客擠滿的銀記腸粉都不再受到老廣的認可。
  • 香港蓮香樓
    「蓮蓉第一家」——香港蓮香樓蓮香樓是一所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上下九步行街,她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
  • 「蓮香樓」,一個百年老字號,風雨百年,卻歷久彌新。顏尊輝先生以...
    「蓮香樓」,一個百年老字號,風雨百年,卻歷久彌新,煥發新顏。在曾經的廣州和如今的香港,它是一個美妙的去處,聞其名,令人遐想無限;入其內,讓人流連忘返;連去過的小孩都說,蓮香樓內,牛肉是牛肉的味道,豬肉是豬肉的味道,雞肉是雞肉。「立足市場,不在於花樣翻新,而是要堅持傳統特色,細緻服務,物美價廉。」顏尊輝先生如是說。面對蓮香樓的百年歷史,三代人的辛苦經營,顏尊輝先生以傳統為出發點,以自身內在的文化為發展動力,笑迎四方嘉賓。
  • 曾打算關門的香港蓮香樓「復活」,不過換了個新名字
    實習記者 | 鄭琬頤擔心再也喝不到「蓮香樓」早茶的人們終於能鬆一口氣了。今年1月蓮香樓曾宣布休業信息:「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但據多家香港媒體日前報導,香港「蓮香樓」剛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獲續租3年,租金維持每月38萬元港幣。
  • 這家香港百年老字號,竟然倒閉了?!
    近日盛傳位於上環,有百年歷史的粵式酒樓「蓮香樓」要拆遷,引來了不少老顧客及遊客的不舍...
  • 蓮香樓的香港早茶文化
    早茶已經是港人平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對長者們來說,早晨出門,坐下喝一壺普洱茶,咬著叉燒包看報紙,或是同老友聊聊趣聞,一天的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 365天死了465家 日本百年老店創紀錄倒閉背後直面一個殘酷現實
    摘要 【365天死了465家 日本百年老店創紀錄倒閉背後直面一個殘酷現實】在歲月的大浪淘沙中,百年老店依然能屹立不倒的同時還能大放光彩實屬不易。而日本的百年老店數量在世界排名第一,支撐它們跨越百年的,或許是經營有道、或許是匠心精神。
  • 香港四大茶樓之一的蓮香樓
    與廣州蓮香樓一直在老西關發展一樣,三易其址的香港蓮香樓始終守在中環的皇后大道中一帶,前前後後搬了也就是數百米的範圍,為的就是常年幫襯它的老街坊。有一位名叫麥老伯的老食客從小在中環當鐘錶維修學徒,那時到蓮香樓吃飯是個奢侈,後來他自己當上師傅了,就每天必來蓮香樓喝早茶。
  • 365天死了465家,日本百年老店創紀錄倒閉背後直面一個殘酷現實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歲月的大浪淘沙中,百年老店依然能屹立不倒的同時還能大放光彩實屬不易。而日本的百年老店數量在世界排名第一,支撐它們跨越百年的,或許是經營有道、或許是匠心精神。  但是常言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內勞動人口數量不斷減少的大環境下,不少百年老店陷入人手短缺、經營困難的境地,不得不被迫「壽終正寢」。
  • 92歲老店蓮香樓宣布休業,粵式茶樓敵不過時代潮流?
    近日,有近百年歷史的蓮香樓宣布休業:「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雖然這家蓮香樓並非我們在第十甫路上看到的那家,但其實它們「本是同根生」,由當時一家西關的餅店「分身」而成。
  • 中潤資源5次更名成資本逐利工具 郭昌瑋運作屢告敗
    上市26年,中潤資源沒有十分像樣的經營業績,唯一亮眼的,是其頻繁更名、頻繁易主。1993年,有著百年歷史的老鹽化企業躋身資本市場,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家在深交所掛牌的上市公司,他就是中潤資源的前身川鹽化A。然而,僅過三年,風光散盡,川鹽化A首次易主,公司更名為峨眉集團。
  • 日本「百年老店」為什麼不行了?
    億歐 楊良[ 億歐導讀 ] 日本的百年老店一直稱得上是全球翹楚,然而,去年日本百年老店的倒閉數刷新了21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日本百年老店從被人競相學習到紛紛倒閉究竟經歷了什麼?這給中國老字號又帶來了什麼啟示?
  • 香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並進 留住香港記憶
    最近,一則「百年老店蓮香樓或清拆重建」的消息勾起不少香港食客的不舍之情。時光荏苒如大浪淘沙,不少特色香港店鋪慢慢消弭,也有不少品牌從小小商鋪發展至遍布全港。 老字號店鋪的變化發展,折射著香港人在時代變遷中,對於自身品牌的堅守與傳承、創新與轉型。
  • 香港百年老店易主 老牌服裝巨頭賣身李寧!
    無獨有偶,老牌港資服裝集團BOSSINI(堡獅龍)也以5000萬港元的價格易主李寧。同為老牌港企,先施和堡獅龍都一度風光無限,但如今卻連年虧損,甚至市值不足5億,最終淪落被中資企業併購的慘澹結局,實屬令人唏噓。
  • 香港百年老店易主,老牌服裝巨頭賣身李寧!
    無獨有偶,老牌港資服裝集團BOSSINI(堡獅龍)也以5000萬港元的價格易主李寧。同為老牌港企,先施和堡獅龍都一度風光無限,但如今卻連年虧損,甚至市值不足5億,最終淪落被中資企業併購的慘澹結局,實屬令人唏噓。
  • 香港蓮香樓:舌尖上的文化 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這部紀錄片囊括了中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片中不乏百年老字號,蓮香樓就是其中的一個。1889年,在古老的廣州城城西一隅,一間專營糕點美食的糕酥館開業了,這就是蓮香樓的前身。後來,這家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並擴大經營,在香港九龍開設了三家分店。為了保證餅食質量,該店對原料的選用十分考究,只用當年生產的湖南湘蓮,因此生意一直十分興隆。隨著時代的變遷,香港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許多傳統的風格逐漸淡去,而蓮香樓則一直秉承著傳統的風格和味道跨越著時代。如今,它猶如香港傳統飲食文化風俗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在為人們提供美食的同時,也在展示著中國傳統的美食文化。
  • 一個「蓮香樓」制出兩種餅 品牌糾紛再次熱議
    捲入糾紛的廣州飲食公司(以下簡稱「廣飲」)和廣州蓮香樓有限公司,也各自忙著發聲明、開新聞發布會,聲稱自己的產品是正宗的。業內擔憂的是,同品牌競爭會不會兩敗俱傷呢?不少市民納悶:今年到底如何選擇正宗的蓮香樓月餅呢?  據了解,廣飲在今年年初成立了陶陶居食品有限公司,既生產陶陶居品牌的糕點,也生產蓮香樓品牌的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