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香樓的香港早茶文化
早茶已經是港人平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對長者們來說,早晨出門,坐下喝一壺普洱茶,咬著叉燒包看報紙,或是同老友聊聊趣聞,一天的生活就這麼開始了。
-
香港蓮香樓
(現時廣州蓮香樓門前金漆牌匾上的「蓮香樓」三個大字,是名學士陳如嶽的手跡,參見香港的蓮香樓——歷史一段)。建築初期的廣州蓮香樓裝修簡單,門面掛上「蓮香大茶樓」的木造金漆招牌。樓高三層。廣州蓮香樓曾經在新中國成立時和文化大革命後進行兩次大翻新。現時大廳中的窗花以滿洲窗框為特色,門廊亦顯出嶺南建築風格。
-
曾打算關門的香港蓮香樓「復活」,不過換了個新名字
實習記者 | 鄭琬頤擔心再也喝不到「蓮香樓」早茶的人們終於能鬆一口氣了。今年1月蓮香樓曾宣布休業信息:「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但據多家香港媒體日前報導,香港「蓮香樓」剛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獲續租3年,租金維持每月38萬元港幣。
-
香港四大茶樓之一的蓮香樓
香港蓮香樓,是一個僅存的水滾茶靚的「香港四大茶樓」,守著傳統的茶盅燉盅在華洋混雜的港島穩佔一席之地。與廣州蓮香樓一直在老西關發展一樣,三易其址的香港蓮香樓始終守在中環的皇后大道中一帶,前前後後搬了也就是數百米的範圍,為的就是常年幫襯它的老街坊。有一位名叫麥老伯的老食客從小在中環當鐘錶維修學徒,那時到蓮香樓吃飯是個奢侈,後來他自己當上師傅了,就每天必來蓮香樓喝早茶。
-
香港蓮香樓:早茶文化的旅遊景點
最早了解到香港蓮香樓是看了白鍾元的探店 無論是小推車取餐的方式還是白鍾元的解說都讓我覺得這家店超級有意思 於是這次到香港果斷打卡
-
香江漫話:到香港最古老的茶居「蓮香樓」飲早茶
中新社香港十月四日電 題:到香港最古老的茶居「蓮香樓」飲早茶 中新社記者 邢健 適逢國慶黃金周假期,記者陪內地朋友慕名探訪香港最古老的茶樓「蓮香樓」。走進這間九十年歷史舊式茶居,就像走進一家最能保留香港傳統飲茶文化風俗的活生生的博物館:傳統的焗茶盅燉盅、老式銀碼數字手寫的菜牌、阿公阿婆時代的粵式風味小菜、古舊的兩葉風扇、漆黑的鐘擺掛鍾……就連店堂內衝茶的和推點心車的店員,也幾乎都是六十多歲的阿伯阿嬸。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將「懷舊」堅持到底
1927年,當時的廣州蓮香樓掌柜顏樂天,在中環皇后大道中開設香港第一代蓮香樓,自此蓮香樓在香港生根發芽。 在第一代老闆顏樂天去世後,由其兩子顏志人及顏同珍接手,第三代老闆顏尊輝(顏同珍的兒子)亦於70年代開始打理蓮香樓業務,並開設了蓮香樓的姐妹店「蓮香居」,同樣是主打傳統粵式早茶。 △香港蓮香樓第三代老闆顏尊輝,他去世後由其妹妹主理蓮香樓 香港蓮香樓雖三次換址,但都是在中環。
-
盂蘭文化節在香港開幕 結合傳統節慶與現代科技
新華社香港8月16日電 (蘇日樂格 丁梓懿) 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辦的「2019盂蘭文化節」16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開幕。為期三天的文化節通過搶孤競賽、盂蘭文化歷史展覽等一系列活動,向廣大市民宣傳推廣盂蘭文化的豐富精神內涵。
-
百年老字號蓮香樓宣布休業,傳統茶樓將何去何從?
今天,在很多地方,傳統的茶館正在悄然發生變化,2019年2月中旬,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香港蓮香樓,宣布月底進行休業整頓,而什麼時候再度開業,還是個未知數。百年名店突然宣布休業,這是不是意味著傳統茶樓茶館終究還是敵不過時代潮流呢?
-
92歲的香港蓮香樓更名重生,將「懷舊」堅持到底
△蓮香樓在中環皇后大道中開設香港分號時刊登的報紙廣告其後,廣州蓮香樓經歷了國民政府統治、日本侵華時期,1956年被改造成「公私合營」,在文革期間茶樓部分更被迫停業,一度被改名為「東升樓」,後來商標也被列為「國有
-
屢傳倒閉的香港百年老店「蓮香樓」易主更名後續租三年 市民:體現...
【解說】在香港中環營業近百年的老字號茶樓「蓮香樓」,屢傳出將於租約期滿後結業倒閉,近期出現戲劇性轉折。蓮香樓宣布,於2月28日結束其92年的歷史,之後由幾名老夥計接手,以特許經營權模式改名為「蓮香茶室」續租3年,租金是每月約40萬港元,迎接品牌新的一頁。
-
香港92歲老店蓮香樓宣布休業 將在未來以全新面貌回歸
中國日報網4月2日電 蓮香樓是中國香港百年老茶樓,原在香港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每日早上6點營業至晚上11點,經營中式早茶和午市晚飯。2019年1月蓮香樓曾宣布休業信息:「中環蓮香樓暫時營運至2月底,之後休業整頓,未來或會再與茶客會面。」 但據多家香港媒體日前報導,香港「蓮香樓」已與房屋業主籤訂新租約、獲續租3年,租金維持每月38萬元港幣。店面由服務超過20年的幾位老夥記合資,以特許經營的模式接手。
-
「蓮香樓」,一個百年老字號,風雨百年,卻歷久彌新。顏尊輝先生以...
在曾經的廣州和如今的香港,它是一個美妙的去處,聞其名,令人遐想無限;入其內,讓人流連忘返;連去過的小孩都說,蓮香樓內,牛肉是牛肉的味道,豬肉是豬肉的味道,雞肉是雞肉。「立足市場,不在於花樣翻新,而是要堅持傳統特色,細緻服務,物美價廉。」顏尊輝先生如是說。面對蓮香樓的百年歷史,三代人的辛苦經營,顏尊輝先生以傳統為出發點,以自身內在的文化為發展動力,笑迎四方嘉賓。
-
老街舊樓舊招牌,香港蓮香樓這種老字號終究會從我們的生活裡消失
蓮香樓,香港百年老茶樓,原在香港設有3間,現僅存1間於中環威靈頓街160-164號。每日早上6點營業至晚上11點,經營中式早茶和午市晚飯。蓮香樓隱沒於市井。街角拍攝,店面並不是太大。一樓經營蓮香老餅。如果要體驗老式的香港早茶,蓮香樓是最適合不過的了。
-
92歲老店蓮香樓宣布休業,粵式茶樓敵不過時代潮流?
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之前,香港蓮香樓都會派發分紅給廣州的股東。後來由於歷史原因,廣州和香港的蓮香樓失去了密切聯繫。到了80年代,廣州股東不再拿到分紅,在經營運作上,省港蓮香樓已經「各自為政」。大裝修之後,蓮香樓大堂掛上了時值17萬人民幣的蓮花水晶燈,和從前的金漆招牌一樣,如同鎮店之寶。▲圖片來自南都廣州1996年,香港第三代蓮香樓遷至威靈頓街160號,一直營業至今。到了現在,身在香港的它宣布,即將在2019年2月底休業。
-
香港原居民傳統文化濃鬱 現代色彩強烈
香港原居民傳統文化濃鬱 現代色彩強烈 2008年07月23日 00: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香港原居民傳統文化濃鬱 現代色彩強烈 作者 張卓立 國華 香港原居民的生活形態及文化特點曾令眾多遊客著迷,大澳蜑家人的棚屋、鶴佬人的陸上扒龍舟等等,都為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井上民宿 / 新舊共生,傳統與現代結合
大利村是在貴州黔東南地區一個有著600年歷史的侗寨,它基本上保持了傳統文化的原樣井上民宿」 是由 ATLAS 工作室設計的一家全新精品酒店,旨在將自身定位在村莊的簡單而簡樸的生活方式中。項目的挑戰在於找到方法,更新傳統的建築方法與當代設施和演變的設計,同時不失去大利村傳統根源的完整性。
-
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香港現代都市融合
該館建築設計師嚴迅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他的設計目標是要讓博物館的參觀者與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交流,同時也要將這一傳承傳統文化的建築融入香港現代都市。坐落於西九文化區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竣工,正式開放後將長期展出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藏品,並通過多媒體展示、講座、文創產品營銷等方式展現故宮文化。
-
蓮香樓,老廣州手信持續熱銷
《現代漢語詞典》釋:信使,奉派傳達消息或擔任使命的人。司馬相如《巴蜀檄》有云:「故遣信使,曉喻百姓。」杜甫有詩曰:「黔陽信使應稀少,莫怪頻頻勸酒杯。」 唐朝年代,信已引申指禮物及人情了。《東觀餘論》寫道:「今之流俗以贈書送物為信」。唐代名詩人皮日休有詩云:「明朝有物充君信,美酒三瓶寄遠航。」唐宋以來,世人又有稱:「信物」、「禮信」、「願信」(還願的福禮)等等。
-
經營三個月 廣州老字號蓮香樓緊急撤出北京
在前門大街,因為沒有了牌匾等標識,蓮香樓幾乎被隱沒在了前門大街的古風建築群裡,只有走近店面才會看到相關的產品,因此停留進店的人員明顯變少。走進店內,貨架上擺放的產品也比之前少了很多。此前,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蓮香樓在前門大街共租用了兩層店面,二樓準備經營現場製作的散裝糕點,食品衛生許可證在辦理過程中,店面內部也在裝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