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三個月 廣州老字號蓮香樓緊急撤出北京

2020-12-18 聯商網linkshop
  
  蓮香樓門店門牌已經拆除
  
  牌匾拆除前的蓮香樓門店

  在北京開業不足四個月的廣州老字號蓮香樓,近日突然撤掉其牌匾,貨架也正在被逐漸清空。隨後便有消息傳出,蓮香樓將在本月內撤離北京。記者了解到,由於企業商標的歸屬問題,讓本還在裝修的蓮香樓北京店,不得不停止並緊急撤離,對於尚未脫離培育期的蓮香樓來說不免有些遺憾。據了解,此次蓮香樓正是碰到了老字號一直頭疼的商標歸屬問題,此次事件也再次讓這一頑疾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蓮香樓無奈離京

  記者昨日在前門看到,廣州老字號蓮香樓所在的前門大街5號,門樓上有關「蓮香樓」的牌匾和標識都已不再,門兩側靠近玻璃櫥窗的貨架也變得空空如也。玻璃窗內還貼著去年12月貼出的招聘啟事,一名叫小陳的務工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前兩天陪朋友逛前門大街時看見了該招聘啟事,昨天進店諮詢卻被告知,該店即將撤出北京,已經不需要招工。

  在前門大街,因為沒有了牌匾等標識,蓮香樓幾乎被隱沒在了前門大街的古風建築群裡,只有走近店面才會看到相關的產品,因此停留進店的人員明顯變少。走進店內,貨架上擺放的產品也比之前少了很多。此前,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蓮香樓在前門大街共租用了兩層店面,二樓準備經營現場製作的散裝糕點,食品衛生許可證在辦理過程中,店面內部也在裝修中。蓮香樓方面本打算近幾個月內開放二樓,由於臨時的計劃變動,該計劃不得不被擱置。

  商標爭議或是主因

  蓮香樓於今年1月18日在前門大街開業,到目前為止在北京的經營時間不到4個月,便突然傳出消息要撤出北京,為此,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蓮香樓北京店的銷售負責人廖耀美,她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因公司有關連鎖經營的問題,她已經回到了廣州,牌匾在她離開北京之前就已經拆掉。有關月內撤出北京的消息,她說,目前日期還未確定。

  蓮香樓進入北京發展三個多月來,由於南北文化差異,以及北京人對蓮香樓品牌認知度低等原因,在前門大街開業之後,經營狀況一直比不上在廣州當地,在北京的發展遭遇到水土不服問題。對此蓮香樓方面表示,企業一直在分析市場情況,隨時進行相關的策略調整,企圖早日融入北京市場。

  正值企業探索市場調整策略時,蓮香樓突然傳出撤離北京的消息,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開業到撤出只有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這很顯然與所謂的水土不服問題沒有關係。他認為,各地的企業來北京都有發展的機會,北京有不少品牌都是從外地發展進來的,廣式臘腸、廣式月餅等產品在北京也很有市場。在他看來,任何一家企業跨地區擴張都有可能面臨水土不服問題,企業擴張需要市場培育是行業發展的規律,蓮香樓進京不到四個月,才剛開始前期的市場培育。「在培育期,因投資、加盟或是企業內部策略執行等問題,造成企業搬遷、停業都是有可能的。」

  對於是否撤出北京,蓮香樓方面沒有做任何正面回應。至於為什麼突然撤掉牌匾,廖耀美表示,具體的原因她現在也不清楚,只是按照公司方面的指示撤掉牌匾。據她了解,有可能與商標問題有關。北京商報記者再次打電話到蓮香樓的廣州總公司,辦公室相關人員表示,公司正在進行相關事件的處理工作,具體內容不方便透露。對於商標爭議的說法,公司沒有做任何回應。

  商標歸屬成老字號頑疾

  事實上,提到蓮香樓的商標問題並不是新鮮事,早在2000年雙方就曾因商標問題打起了官司。據了解,香港蓮香樓於上世紀90年代初在美國和加拿大註冊了「蓮香」商標,2000年,廣州蓮香樓被發現在美加出售月餅,雙方由此引起法律訴訟,最後雙方達成和解。官司雖和解,但雙方就商標問題依舊不時發生衝突。

  去年9月,廣州蓮香樓與香港蓮香樓再一次因月餅商標問題打起了官司。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蓮香樓與廣州蓮香樓爆發侵權官司,香港一方指兩地的蓮香樓早就有默契,雙方互不在對方的「地頭」出售月餅,可是廣州一方卻擅自在港註冊商標出售月餅,故要求法庭撤銷其註冊。但廣州方面表示,他們1984年開始在香港銷售廣州蓮香樓的月餅,誠實及共同使用「蓮香」的商標。

  廣州蓮香樓於1889年開業,原來的名稱叫「糕酥館」,專營糕點美食。光緒年間,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並擴大經營,在香港九龍開設了三家分店。1910年,一位名叫陳如嶽的翰林學士,品嘗了蓮蓉食品後,有感於蓮蓉獨特的風味,提議給連香樓的連字加上草字頭,眾人一致贊同,於是有了今日的「蓮香樓」三個字。由於社會歷史原因,廣州蓮香樓與香港的蓮香樓一度失去了聯繫。此前,香港蓮香樓每年都會派人到廣州一德路的辦事處派發分紅,失去聯繫之後分紅也不復存在,各負盈虧。本是同源生,但兩家蓮香樓已經不止一次因為商標問題發生衝突。

  老字號因商標問題引發維權官司,近些年並不在少數,各種案例也層出不窮。商標法施行之後,老字號的商標意識普遍薄弱,由此引發了不少商標爭議,加之老字號跨區域發展等原因,不少老字號都存在相應的商標問題。隨著老字號逐步重視,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解決老字號的商標問題。

  有關法律人士表示,除了運用法律維權,老字號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如通過地方代理商、合理收編、註冊商標等各種市場手段來維權,不僅不會耗時費力,還能實現雙贏。
  (北京商報 記者 賀陳慧)

相關焦點

  • 廣州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
    中新網廣州7月30日電 題:穗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的尷尬  作者:奚婉婷  「蓮香樓」是廣州百年老字號餅店,然而近期卻不得不面臨「一個蓮香樓制出兩種餅」的尷尬。雞仔餅、老婆餅……這些打著「蓮香樓」招牌的點心,出現在廣州飲食集團的天貓旗艦店裡,不過,產品的包裝與「蓮香樓」實體店裡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
  • 穗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圖)
    中新網廣州7月30日電 題:穗再現老字號商標糾紛一個「蓮香樓」兩種餅的尷尬  作者:奚婉婷  「蓮香樓」是廣州百年老字號餅店,然而近期卻不得不面臨「一個蓮香樓制出兩種餅」的尷尬。雞仔餅、老婆餅……這些打著「蓮香樓」招牌的點心,出現在廣州飲食集團的天貓旗艦店裡,不過,產品的包裝與「蓮香樓」實體店裡的不同,價格也不一樣。
  • 廣州「蓮香樓」商標案最終結果 10月9日出爐
    張志韜 攝  「蓮香樓」之爭塵埃落定 新東家照付商標使用費  省高院終審判決西關世家依每年遞增3%的標準繳費  源於清光緒年間的廣州蓮香樓有限公司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是「老廣」們摯愛的糕點餅家。然而,隨著2006年改制蓮香樓公司被收購開始,一場馬拉松式的紛爭悄然橫亙在商標持有人與公司大股東之間。筆者昨日從廣東省高院了解到,這起備受關注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案已經終審判決,西關世家園林酒家有限公司被判依約給付蓮香樓商標及老字號的使用費。  一份聲明喚起改制回憶  老字號「蓮香樓」的糕點是廣州街坊走親訪友的首選。
  • 老字號的隕落,廣州百年老店蓮香樓如今為何如此不堪
    上一次給餐館寫差評要追溯到去年,巧合的是當時所在的位置也是廣州,而且就在離這篇文章的主角蓮香樓幾百米之隔的寶華路。有些本地老饕告訴我這並不是什麼偶然,是因為老西關地區的美食早已變了味。不管是寶華路這家麵店還是斜對面那常常被遊客擠滿的銀記腸粉都不再受到老廣的認可。
  • 蓮香樓負責人:「廣州蓮香樓月餅絕無問題」(圖)
    新快報訊(記者 任磊斌)昨日某媒體報導蓮香樓月餅北京抽樣不合格被封殺,消息一出驚起千層浪。本報昨日採訪蓮香樓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蓮香樓月餅絕沒添加任何防腐劑,生產工廠內根本沒有苯甲酸。此外,「蓮香樓沒有一個月餅在北京賣」,傳說有問題的菠蘿餡料是半成品,一般不零售,抽查一個樣品不合格並不表示蓮香樓月餅有問題。  記者昨日在蓮香樓總店看到,市民對蓮香樓月餅仍抱信心,銷售情況暫未受到嚴重波及。
  • 百年老字號也出問題?!蓮香樓1批次雞仔餅不夠新鮮
    眼下,正值年貨節期間,以「老字號」「年味」標籤為賣點的蓮香樓糕點,更是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熱捧。然而,近日蓮香樓卻在產品新鮮度上栽了跟頭。2020年1月10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關於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顯示,京東蓮香樓京東自營專區(經營者為天津瑞佳訊貿易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廣州市蓮香樓有限公司食品廠生產的雞仔餅(2019-08-09),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規定。本刊了解到,酸價是評價油脂食品品質的指標。
  • 香港蓮香樓
    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來說已經是脫勾,但也可說是同源異枝。初期的蓮香樓只做早上的茶市,後來茶樓盛名遠播,開始做晚市,和包辦筵席。蓮香樓的規模亦漸見擴大,在20世紀初,開始在香港設立分店。 蓮香樓在1910年(宣統2年)由當時廣州的「茶樓大王」譚新義收購重新集資,與股東們訂立《廣州蓮香樓合同》。據這合同書的資料,當時股東有122人,多數股東入2至3股,全部皆入股8股以下;而招股人共有9名,他們都是蓮香樓的老闆。
  • 廣州聽眾中秋送禮首選蓮香樓!
    在眾多的月餅品牌中, 廣式月餅的鼻祖蓮香樓, 作為中華老字號,已有130年歷史, 真正拿得出手,性價比極高。 最關鍵的是,廣式月餅就是由蓮香樓發明的,有了蓮香樓才有蓮蓉餡料,也才有今天的廣式蓮蓉月餅。
  • 廣州茶樓老字號,還是不是那個味道?
    街坊或許對這個消息驚訝,廣州酒家拿下陶陶居,會不會就此抹滅這家老字號原有的經營特色?其實自公私合營改革以來,廣州滿大街的飲食老字號就已在多次停業裝修整頓、開門升級營業中經歷掌門人的更新換代。「幫襯「多年,現在的老字號能做出你記憶中的味道嗎?
  • 「蓮香樓」,一個百年老字號,風雨百年,卻歷久彌新。顏尊輝先生以...
    「蓮香樓」,一個百年老字號,風雨百年,卻歷久彌新,煥發新顏。在曾經的廣州和如今的香港,它是一個美妙的去處,聞其名,令人遐想無限;入其內,讓人流連忘返;連去過的小孩都說,蓮香樓內,牛肉是牛肉的味道,豬肉是豬肉的味道,雞肉是雞肉。「立足市場,不在於花樣翻新,而是要堅持傳統特色,細緻服務,物美價廉。」顏尊輝先生如是說。面對蓮香樓的百年歷史,三代人的辛苦經營,顏尊輝先生以傳統為出發點,以自身內在的文化為發展動力,笑迎四方嘉賓。
  • 蓮香樓早茶、成珠雞仔餅……海珠少兒泥塑廣州老字號
    蓮香樓的早茶、艇仔粥,成珠雞仔餅、廣州酒家的皇上皇臘腸臘肉和包點,致美齋的醬油……若是走進海珠區少年宮,你會被這些「誘人」的陶藝作品所包圍,廣州的「老字號」都被陶土定格下來。本次比賽以「廣州老字號」為主題,融合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背景,用陶泥立體塑造的形式,表現廣州「老字號」的風情特色和故事、廣州人與「老字號」間特有的濃鬱生活情趣,充分展示中小學生心繫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激發其奮發成才、報效祖國的熱情。
  • 一個「蓮香樓」制出兩種餅 品牌糾紛再次熱議
    目前由廣飲經營監製的「陶陶居」、「蓮香樓」糕點和月餅已在天貓旗艦店銷售,即將進入超市。  蓮香樓一直是廣州人追捧的的品牌,其月餅和廣州酒家、陶陶居並稱廣式月餅三大天王。家住荔灣區的市民李先生感嘆:「品牌之爭,受傷的除了品牌,還有品牌的粉絲啊。」  李先生告訴記者,每年中秋節,都會買幾盒蓮香樓的月餅,除自己吃,也會送給親朋好友,這已成了中秋的慣例,幾十年如此。
  • 廣州蓮香樓陽江教做月餅(圖)
    4月13日下午,百年老字號廣州蓮香樓與陽江地區烘焙界名流在陽江市凱旋門大酒店進行月餅餡技術交流。陽江市的高檔賓館、酒店、飯店、食品加工廠和餅屋的師博與廣州市蓮香樓的特級糕點師進行了技術交流。據介紹,此次活動規格之高和規模之大,這在陽江餐飲史上還是第一次。
  • 「蓮香樓」之爭塵埃落定 新東家照付商標使用費
    然而,隨著2006年改制蓮香樓公司被收購開始,一場馬拉松式的紛爭悄然橫亙在商標持有人與公司大股東之間。筆者昨日從廣東省高院了解到,這起備受關注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案已經終審判決,西關世家園林酒家有限公司被判依約給付蓮香樓商標及老字號的使用費。  一份聲明喚起改制回憶  老字號「蓮香樓」的糕點是廣州街坊走親訪友的首選。
  • 廣州早茶「老字號」,江蘇人津津樂道,廣州本地人卻不樂意了
    前兩天絮絮叨叨地談了一下自己對廣州早茶文化的理解,說到了幾個吃廣州早茶的好去處,介紹了幾個廣州早茶老字號,結果廣州朋友不樂意了,紛紛幫我推薦。廣州早茶哪些地方是值得一去的呢?但是廣州的朋友卻告訴我,點都德的歷史不過十幾年。真正廣州早茶老字號,還真不是點都德,而是陶陶居、廣州酒家、蓮香樓等。而這些老字號,一定得去九步行街去品嘗一番才行,那才是正兒八經具有老廣州特色的地方,真正具有老廣州風味的廣州早茶。上下九步行街在廣州市西關(現在的荔灣區),它屬於廣州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
  • 「蓮香樓」商標再「招親」?10年商標使用費355萬
    南都訊 記者趙安然 月餅銷售旺季來臨,月餅和餐飲老字號「蓮香樓」商標在此時啟動二度「招親」。日前,廣州飲食服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委託廣州產權交易所發出公告,對「蓮香樓」商標及「餐飲」服務項目普通使用許可進行公開招標。
  • 蓮香樓的香港早茶文化
    早茶已經是港人平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對長者們來說,早晨出門,坐下喝一壺普洱茶,咬著叉燒包看報紙,或是同老友聊聊趣聞,一天的生活就這麼開始了。這裡沒有人幫你安排坐位,也沒有隨傳隨到的顧客服務,服務員阿叔可能只顧著跟老茶客聊天而對你不聞不問,當你是透明隱形的,請不要放在心中,這是老一輩的真箇性,是老可愛的一種。  喧鬧如街市,幾十張臺的大廳全部坐滿人,一張小臺擠10個人,與陌生人磨肘擦肩。蓮香樓點心很正,很多都是傳統手工製法,鳳爪、叉燒包、蓮蓉包、蝦餃、糯米雞、鮮蝦腸粉,一樣來一份。
  • 百年老字號蓮香樓宣布休業,傳統茶樓將何去何從?
    今天,在很多地方,傳統的茶館正在悄然發生變化,2019年2月中旬,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香港蓮香樓,宣布月底進行休業整頓,而什麼時候再度開業,還是個未知數。百年名店突然宣布休業,這是不是意味著傳統茶樓茶館終究還是敵不過時代潮流呢?
  • 蓮香樓,老廣州手信持續熱銷
    ,禮尚往來,近年流行「拎」著老廣州手信,而這,也是廣州文化最生動的體現。  隨著旅遊市場的日趨活躍,廣州手信的銷量近年來也與日俱增。以老字號蓮香樓為例,每年手信類產品的銷量都呈現2位數的增長。蓮香樓持續熱銷的「老廣州手信」也吸引其他品牌加入模仿陣營,目前的廣州市場,以廣州各式手信命名的糕點類手信產品已有10多個品牌,有些銷量也很不錯。  記者在人潮湧湧的上下九蓮香樓看到:濃厚中國風情的店內,各式手信產品估計有100多款,許多產品在包裝上還附有產品的故事及淵源,來挑選的人絡繹不絕。
  • 廣州餐飲老字號僅剩4家 「九條魚」全不見
    (資料圖)  廣州中藥老字號全國最多。老廣信任中醫藥,給這些老牌藥廠提供了強大的市場需求,而這正是老字號藥廠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相同的是,廣州人愛吃,也成為廣州餐飲業蓬勃發展的土壤。但是百年餐飲老字號,卻是倒下了一大片,發展大不如中藥老字號。「或因拆遷,或因經營不善等原因,廣州大部分上百年歷史的餐飲老字號都消失了。」廣州餐飲業資深人士張雪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