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5月12日,連接成都與都江堰、青城山的成灌快鐵,作為災後重建重點項目交付,將都江堰融入成都半小時生活圈,同時也為都江堰市旅遊發展帶來新的生機。10年過去,都江堰市正以嶄新姿態,亮出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名片,駛入發展快車道。
5月12日早晨8點半,成灌快鐵犀浦站臺上,由志願者扮演的大熊貓和「動妹」們,拿著印有「成灌動車開行十周年紀念」的合影相框,歡迎前來乘坐「生日」列車的旅客。
10年前的這天,作為支持都江堰市旅遊經濟恢復發展的災後重建重點項目,成灌快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動車線路連接成都中心城區與郫都區、都江堰市,最高運行時速218公裡。
成灌快鐵犀浦站站長陳敏告訴記者:「成灌快鐵開通以前,若市民或遊客要從成都出發到都江堰或青城山旅遊,就只能到茶店子坐大巴車,運行時間要兩個小時左右,自從成灌快鐵開通以後,市民遊客乘坐高鐵半個小時就能到達青城山站。」
2013年和2014年,成灌快鐵分別新增了從犀浦站到彭州、都江堰離堆景區兩條支線,2019年1月,線路車型升級,開始使用CRH6A-A新型公交化動車,同時推出「動車公交卡」,運行車次由每天36對,增至59對,最短髮車間隔縮短為6分鐘,真正實現了「隨到隨走」的公交化模式。
「市民現在乘坐2號線下了地鐵後,就可以使用當天的高鐵動車車票和中鐵銀通卡,直接同臺換乘咱們的動車。」成灌快鐵客運段列車長李歡說道。
在青城山工作的一位乘客告訴記者:「鐵路開通之後,對於我們這種長期在青城山工作的人群來說,在出行上節省了很多時間成本,包括時間的安排上也更自由一些。」
10年間,成灌快鐵已累計發送旅客6570萬人次,為都江堰市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竭動能。
10年前,上海在都江堰交付總投資82.5億的117個援建項目,從景區、學校、醫院,到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再造,處處體現黃浦江到岷江水水相連的情誼。而今,上海與都江堰的援建友誼依然在延續。
上海建工都江堰項目負責人陳志闊告訴記者:「援建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我們和都江堰市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援建時代留下的援建精神一直在影響著我們,我們會以上海質量、上海速度,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更好地提升都江堰這座城市的品質。」
10年前,上海援建為都江堰市恢復城市造血功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在都江堰市玉堂街道,靠近岷江邊的一片河灘地上,一座世界級的文旅綜合體——成都融創文旅城已經拔地而起,即將在今年7月正式投用。
「水雪世界項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個室內滑雪場,滑雪場內有七條滑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雨雪的區域。室內還建有冰湖,小朋友和親子家庭可以在這裡滑冰。」成都融創主題樂園副總經理劉影說道。
2019年,都江堰市接待遊客2618.81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08.14億元,隨著今年夏季成都融創文旅城投入運行,一批五、六星級酒店集群,水雪世界、大型親子遊樂設施,以及可以同時容納兩千人的國際會議中心將面向成都市民和海內外遊客開放。
都江堰市玉堂街道黨工委書記高永強告訴記者:「按照以往傳統的旅遊方式,遊客來到這裡,就是看看咱們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可能不到一天時間就能遊完整個行程。這些年,都江堰市致力於推進傳統觀光旅遊轉向度假旅遊轉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更多的外地遊客延長逗留時間。」
都江堰市官方信息發布平臺
更多新聞
國際護士節!致敬都江堰市最美護理工作者!
擴散!這些防災減災科普知識你必須了解!
都江堰人的原創漫畫!讓你了更多防災減災知識!
聽!白衣天使的抗疫故事!
編審/雲朝清責編/王 緋 張藝舸
編輯/周鴻雁 來源/東方衛視
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 Dujiangyan converged media center
親,點個「在看」再走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