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管是酒席還是請客人在家吃飯,都會準備豐盛的美味佳餚,餐桌上總是離不開大魚大肉,尤其是魚,肉質鮮嫩可口備受大家喜愛,在中國除了沿海地區,大部分是以淡水魚為主,魚肉的營養價值豐富,含有維生素與蛋白質,能滋補健胃,清熱解暑,所含的胺基酸容易被人體所吸收,還有助於小孩成長發育,提高智力長高個。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對飲食安全開始重視起來,喜歡吃一些鄉下河裡面孕育生長的淡水魚,比如鯽魚、還有鱖魚、泥鰍等,它們成為了飯桌的「新寵兒」,如果你早上去菜市場買菜,會看到很多人在賣。
在我們國家淡水魚的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有很多珍貴又稀有的魚類,例如刀魚、黃魚、鰣魚、赤鱗魚等,有些淡水魚在河內生長,所以個頭比較小,但卻很珍貴,比如石爬鮡、抗浪魚等,這些小魚在河內非常多,所以經常會有人分不清。
所以可能會出現不識貨的人,無人問津,被誤看成是小雜魚,而這種魚就算5年也長不到3釐米,經常誤認為是小雜魚,價值珍貴卻鮮為人知,它就是鰟鮍魚,它的魚身是偏扁平的,身體還特別小,肉質吃起來發苦,最早是被拿來餵鴨子的,現在卻被大家拿來做觀賞或者是烹飪過後成為美食,價格翻了幾十倍,在我家這邊要上百塊錢一斤。
相信應該有不少在鄉下待過的孩子都可能見過這種野生的鰟鮍魚,它經常出現在清澈的溪流,扁平呈四方形,魚鱗在太陽的照耀下還會泛光,這是因為它魚鰭是銀色,魚背為青藍色,所以它能作為觀賞性魚,它的名字也有很多種,在我老家那邊叫四方皮,也有些地方稱為彩圓魚、鏡魚等。
鰟鮍魚肉苦刺少,在小時候有人捕捉到它都不會拿來吃,而且就算拿來放在水桶裡面養也養不活,只能用來餵鴨子,如今大家知道了鰟鮍魚的營養價值,它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只生存在清澈有礦物質的溪水,如果水質受到汙染,那這種魚就難以存活,另外鰟鮍魚的壽命很多,只有短短五年,很多人都覺得它苦沒啥好吃的。
不過現在大家見識到它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所需胺基酸與胡蘿蔔素等,還有鐵、磷、鋅等元素,經常食用可以健脾養胃,預防高血壓,身體虛弱的人更應該多吃,有很好的滋補效果。在觀賞魚市場上,顏值高點的鰟鮍魚一條能賣到6塊錢左右的價格。
以前農村的溪流與小河水質良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鰟鮍魚,現在這種魚很少見,你吃過鰟鮍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