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敏之的五大罪狀和墓誌截然不同,那武則天殺他的原因是什麼?

2020-12-19 騰訊網

賀蘭敏之其父是越王府功曹賀蘭越石,與武士彠的長女、武則天的姐姐結婚,生下敏之和一個女兒後死亡。武則天立為皇后後,贈越石為衛尉卿戶部尚書駙馬都尉韓國公,封敏之的母親為韓國夫人。公元666年,武則天立賀蘭敏之為武士彠後嗣,襲爵周國公,改姓武氏。官職由奉御左庶子遷拜為左待極、太子賓客、檢校蘭臺太史秘書監弘文館學士、贈韶州刺史。武敏之從此青雲直上,成了一時的風雲人物。

賀蘭敏之的五大罪狀。

賀蘭敏之只活了二十九歲,便罪流致死。新、舊唐書均沒有給他立傳,只在有關的紀、傳中提及。《舊唐書 外戚傳 武承嗣》中列舉了賀蘭敏之的五條罪狀:

一,「敏之既年少色美,烝於榮國夫人(武則天之母楊氏,敏之的外祖母),恃寵多愆犯,則天頗不悅之」;二,「榮國夫人卒、則天出內大瑞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隱用之」;三,「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高宗及則天自選以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四,「及在榮國服內,私釋衰絰,著吉服,奏妓樂」;五,「時太平公主尚幼,往來榮國之家,宮人侍引,又嘗為敏之所逼」。

五條罪狀,導致了賀蘭敏之的韶州殞命。武則天執法無私,敏之罪有應得,唐書記載無誤,千年來已成定論。

不過,有學者在整理唐碑石時,發現了從鹹陽原上出土的賀蘭敏之墓誌,題為《大唐故賀蘭都督墓誌並序》,刻於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年),無撰寫人姓名。墓志銘文中對賀蘭敏之的死作出了與唐書截然不同的結論。說他「心水如鏡,貝錦成譁;非辜獲罪,命矣長嗟」。墓誌序文中用了許多寓意深刻的艱澀詞語。可能因在中宗執政期間。對武則天的作為不便明言之故。但字裡行間。卻為賀蘭敏之的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對於賀蘭敏之的犯罪事實和他的真正死因有了新的認識。

「烝於榮國夫人」,是敏之的頭等大罪。

「烝」,本意是指火氣上行,引申義之一是與母輩通姦。就是說,賀蘭敏之犯有和他的外祖母楊氏通姦罪、

據702年刻立的《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銘並序》中記楊氏於「鹹亨元年八月二日,崩於九成宮之山第,春秋九十有二」。《大唐故賀蘭都督墓誌並序》說敏之「」大廈不申,小年俄謝,以鹹享二年八月六日終於韶州之官第,春秋二十有九」。楊氏比敏之早死一年,楊氏死時,敏之二十八歲。以此推之,敏之出世時,楊氏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了。等敏之到了弱冠年齡(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習慣上把男子十八稱做弱冠),楊氏已是八十二歲的高壽老人。

一個年少色美的世家子弟和他八十二歲的老祖母通姦,此事確實令人難以置信。有人說這是對楊氏的誣衊,我覺得與其說是對楊氏的誣衊,不如說是對賀蘭敏之的陷害。

另一個主要罪狀是私自動用了造佛像的費用。

這條罪狀,新、舊唐書說法不大樣。《舊唐書》說「則天出內大錦」,強調了費用的公款性質。而《新唐書》則說:榮國卒,後出珍幣建佛廬徼福,敏之乾匿自用。」這樣,就成了外甥私用姨媽的錢,怎麼能構成那麼大的罪惡呢?司馬光好像看出了其中的玄秘,在《資治通鑑》中略掉了這條罪狀。

其實,武則天的用意,不在「錢」這個經濟問題上,而在「佛」這個政治問題上。她對敏之的思想和政治態度,是非常了解的,故意交給這個所謂恃寵任性的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幹的任務,以便給她提供避開政治問題除掉異己人物的口實。這種手段對武則天來說,只不過雕蟲小技而已。

賀蘭敏之對武則天稱帝是擁護還是反對,不難從墓誌和文獻提供的材料中看出。敏之的墓誌中說他:

「銅儀辯緯,平子不足侔;渠閣談經,公曾具能擬。葛洪萬卷,吞若胸中;惠施五車,視如掌內。」

這些褒美之詞雖然過於誇張,但詞中提到的張衡、荀勗、葛洪、惠施幾個著名人物,卻飽含著深刻的用意。他們都是歷史上享有盛名的經學和刑名學的大師,他們的學說在唐代統治者和學士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在政治態度上,張衡曾在東漢後期勸漢順帝劉保「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荀勗在任西晉尚書令時極力諫阻晉武帝司馬炎欲廢太子衷夫婦的打算。這些經學大師的思想體系和政治態度,對年輕的賀蘭敏之的政治立場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又恰恰是武則天想把刑德八柄由天子手中接替到自己手中的最大障礙。

武則天為了推行她「武周革命」的方略,以達到替代李唐統治的政治目的,從佛教的《大雲經》裡找到了女人當皇帝的理論根據,很自然地把佛教的地位放在道教和其他教派之上。政治領域裡的武周統治取代李唐統治和思想領域裡的佛教取代道教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造佛像這一試題,不僅試出了賀蘭敏之的政治態度,而且試出了跟賀蘭敏之一起的其他學士們的政治態度。在賀蘭敏之罪流的同時,「朝士坐與敏之交遊,流嶺南者甚眾。」充分說明以敏之為代表的眾多學士給武周革命的準備工作造成多麼大的威脅。這個威脅卻被武則天巧妙地運用合乎當時社會常人情理的手段消除了。

賀蘭敏之的其餘幾條罪狀,因材料不足,無法具體論證。

值得注意的是,五條罪狀中,和榮國夫人楊氏有關的就佔三條。楊氏其人如何?她曾和武則天一起,把武士彠先房相裡氏的兩個孩子元慶、元爽和武士裴兄子惟良、懷運弟兄四人,都以「遇楊氏失禮」的罪名流放遠州,使得元慶憂病而死,元爽配流而亡。與此相反,卻把對她多有愆犯的賀蘭敏之捧在掌心。這或許是出於老年人對自己親外孫的偏愛,但這種偏愛為什麼會帶來敏之對這位老祖母生前和死後都不尊重的結果。這件事和前面所說的「烝於榮國夫人」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五條罪狀內容墓誌中沒有提及,但墓誌卻對所有罪狀用比較明顯的措辭予以否定。

志文中有「既而時移代易,木秀風摧。萋斐且行,薰獲遽改」幾句辯護詞。

「木秀風摧」,語出三國魏時李康的《運命篇》,原文是:「夫忠直之迕於主,獨立之負於俗,理勢然也。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借喻敏之才華出眾,品行高尚,必然會招來風摧人非。

「萋斐且行」,語出《詩經·小雅·巷伯》,萋斐是把文與彩互相錯雜在一起,貝錦是織成貝形花紋的錦。古代用它們來比喻以讒言給人羅織的罪名,也比喻以讒言陷害別人的人。

「燻蕕遂改」,語出《左傳·僖公四年》,原文是「一燻一蕕,十年尚猶有臭」。燻是香草,比喻好人;蕕是臭草,比喻惡人。香易消而臭難除,好人易被害,惡人難驅滅。

這幾句話總的意思是:在武則天統治下,忠直高行的人遭到構陷,讒人讒言橫行,善惡香臭顛倒。其含義遠遠超出了為賀蘭敏之辯護的範圍。

以上對賀蘭敏之犯罪事實的分析,由於無法掌握具體的直接的論據。論證不盡準確。退一步說。即令敏之的這些罪狀都屬事實。也全是他們家族內部的淫亂問題。和古代社會皇室外戚的其他成員相比,與武則天本人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因此,或者賀蘭敏之的罪狀是假的,那他就不應該罪流;或者賀蘭敏之的罪狀是真的,那他也不應該罪流。總之,不管賀蘭敏之的罪狀是真是假,都不是使他罪流致死的直接的決定性的因素。

那麼導致武則天對賀蘭敏之下毒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是敏之代表了與武則天對立的思想和政治派別。

第二,是敏之和唐高宗李治晝夜相伴,成了高宗的親信。墓誌說他與高宗「坐為師友,入作腹心,金殿異其恩榮,玉掌殊其禮物」。武則天怎能容忍他這樣思想的人長期陪在高宗身邊呢?

第三,是賀蘭敏之的妹妹魏國夫人經常出入禁中,得幸於高宗,高宗想把她納入宮內,這件事被武則天知道後,密用毒藥將其毒死,並嫁禍殺死武士彠的兩個侄子惟良和懷運,收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資治通鑑》記載:

「魏國夫人之死也,上見敏之,悲泣曰:『吾出視朝猶無恙,退朝已不救,何蒼猝如此!』敏之號哭不對。後聞之,曰:「此兒疑我』,由是惡之。」

這也是賀蘭敏之罪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結語

這些真實的記載,揭示了武則天導演的這場風情悲劇的實質,賀蘭敏之的罪死不過是古代統治者內部爭奪皇權鬥爭的許多悲劇中的一個插曲而已。這個插曲使賀蘭敏之和當時的許多有識之士成了武氏宗廟祭壇上的犧牲品。這也許就是結論。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她媽,真的不在欽州
    (2)《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裡,也只說武則天的父親是武士彠,未提及楊氏。據此,有學者推斷:「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隋宗室楊達的女兒,這出身應該說就不是微賤了,那麼唐高宗和武則天在當時(註:指立武則天為後一事遭群臣反對,理由是武出身低下)為什麼不大力宣傳其母系的高貴出身呢?」
  • 83歲武則天退位不到一年暴斃,專家:生活太亂了!
    武則天在位整整15年,82歲時還有張昌宗和張易之兩個兄弟服侍在側。不過,就在武則天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兒子李顯聯合五大功臣殺害了二張兄弟,逼著82歲的武則天退位,史稱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不足一年時暴斃而亡,享年83歲。
  • 武則天母親40歲成婚,44歲生孩子,89歲卻因女兒差點晚節不保
    說到武則天就不得不讓人想起她的母親,她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的母親。武則天的母親也是一個奇女子。楊氏就是武則天的母親,這個女人的情史也是豐富的,在四十四歲的時候才結婚,一輩子跟很多男人糾纏在一起,到了八十九歲的時候還跟自己的孫子搞起了曖昧,實在是天下奇談。
  • 「武則天她媽」很不簡單,到底是哪裡人反倒不重要了
    武德九年(626年),爆發了玄武門之變,此時武士彠執掌禁軍,卻毫無作為。事變令武士彠處境微妙,他的二哥武士逸在齊王府(即李元吉府)任戶曹參軍,李元吉是李世民的死對頭,事變時被尉遲恭所殺。果然,李世民登基後,武士彠被派到地方任官,先在利州,後在荊州,因政績突出得到李世民稱讚,卻再沒能回中樞。
  • 武則天為何會殺掉自己的親解決韓國夫人?
    1.韓國夫人進宮的時期,武則天已經是皇后,地位足夠穩固了。這時候後宮中已經沒有人敢再接近唐高宗,唐高宗很寂寞。武則天經常處理政事,他身體不太好,倒像是孤家寡人了。2.武則天是基於姐妹之情接姐姐進宮住。由此可以看出,武則天對姐姐其實是不錯的,但是她姐姐辜負了她。3.韓國夫人看著妹妹如此榮華富貴,擁有權柄,雖然妹妹也可以給她不少,但是那是妹妹施捨的,她覺得很不爽,她嫉妒羨慕妹妹,所以她想自己爭取。她根本不知道妹妹這些年經歷了多少痛苦和磨難,有多麼狠毒,才能夠走到今天。她可能只想到娥皇女英。
  • 陝西出土一墓誌,暴露了千年前武則天的獸行,史書果然沒有騙人
    當年,身為武則天和李治的長子,李弘可以說是得寵無數,然後當皇位遇上母子情,註定了這段感情將與尋常人間的感情不同。那麼,爭議了多年的李弘之死是否真的存在陰謀呢?一、 李弘是母親的救贖當年,武則天懷上這個孩子的時候,還在感業寺,那時的她並沒有什麼地位。
  • 女婿薛紹並未謀反,女兒還懷著孩子,武則天為何卻把薛紹殺了
    由此可見,武則天對自己這個女兒的婚禮有多麼上心。但是,當她殺掉自己的女婿後,便意味著女兒成了寡婦。一個那麼愛自己女兒的人,怎麼忍心讓女兒成寡婦呢?其二,武則天殺薛紹的時候,太平公主正懷著她和薛紹的第四個孩子。女兒懷著孫子,卻把女婿殺掉,這對女兒心理上是多大的打擊啊。其三,薛紹並沒有謀反,謀反的是薛紹的哥哥薛顗。
  • 韓國夫人為何要和唐高宗私通?武則天怎樣處置姐姐?
    她封給各嬪妃千奇百怪的官職名稱,將他們包裝成宮裡的女官,從而減少了嬪妃和高宗的接觸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宗實際上過的是一夫一妻的生活,終日面對武則天一人。其他嬪妃雖然也想得到高宗的寵幸,但懾於武則天的強勢,吸取了蕭淑妃以及王皇后的前車之籤,大都對高宗都敬而遠之,不敢造次。二、唐高宗感情生活空虛寂寞冷,需要安慰。
  • 藏品賞鑑 | 黑齒常之墓誌——勁爽秀達 洞達疏朗
    》,原石為李根源「曲石精廬」舊藏,1958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是具有豐富歷史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唐初墓誌精品。《黑齒常之墓誌》記載了黑齒常之的籍貫、卒年、姓氏來源、出生地及官職、功績以及武則天兩次下詔為其冤獄平反昭雪的事跡,與史實基本吻合,因此《黑齒常之墓誌》具有重要的證史補闕價值,在民族關係史及唐初政治、軍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所以章太炎看到李根源所呈送的《黑齒常之墓誌》拓本時,立即為其題跋,對於《黑齒常之墓誌》的史學價值給予了高度認可。
  • 《日月凌空》講「一代女皇」武則天和巴蜀才女謝瑤環相處的故事!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部由劉曉慶、馬曉偉、侯永生、劉文治、李芯逸、劉向京擔當主演的大陸古裝電視劇《日月凌空》;本劇講述關於「一代女皇」武則天和巴蜀才女謝瑤環相處的故事。該劇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廣採野史傳奇,塑造了一批巾幗麗人、文墨騷客、江湖奇俠,再現了盛唐的民俗風情。
  •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非功過皆藏無字碑,留後世評說
    古時一向以男子為尊,多有女子不得幹政之言,更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然就是這樣的年代,出了一位舉世震驚的女皇帝—武則天。這千百年前破除輿論壓力橫空出世的女皇給世人們留下了無限遐想和好奇,到底是位怎樣的千古奇女子,當真是牝雞司晨?
  • 武則天秘史32:武媚娘殘酷無情,為寬慰兒子的心,殺掉「假太子」
    上回說道武媚娘知曉了賀蘭敏之的真面目,榮國夫人前來解救他的孫兒,武媚娘哭訴至親骨肉背叛自己,兩人之間還發生了激烈衝突,可是賀蘭敏之死不悔改咒罵武媚娘,說她害死了自己的親姐姐和外甥女,憤怒至極的武皇后直接將其趕出長安,流放到雷州。
  • 95版《武則天》才叫美女如雲,女主到女配,個個美若天仙!
    說起95版《武則天》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看過?這部劇是由劉曉慶、陳寶國、鄭爽、于慧人等主演的古裝歷史電視劇。這部劇真可謂美女如雲,不論是女主還是女配,個個美若天仙。在該劇中,劉曉慶飾演武媚娘一角,劇中的古裝造型雍容華貴,媚而不俗,表演更是爐火純青。
  • 武則天她媽是欽州都督甯長真養女?
    但是,眾多專家質疑楊氏身份的的原因,那就是如果武則天的生母楊氏確是隋朝宰相楊達的女兒,這麼好的出身為什麼武則天只在口頭上講,而正規史書卻基本沒提及?這麼蹊蹺的事,估計連武則天的親信狄仁傑本人都不懂怎麼看,就更不用問元芳怎麼看了。
  • 我讀︱梁曉弈:透過兩則墓誌看「日本」的誕生
    基於以上原因,本文對於《日本的誕生》一書的正文內容不做太多介紹,而此前反覆言及的序言部分在此也不多加劇透,全部留待諸位讀者自行品鑑;本文僅介紹一些在《日本的誕生》成書之後(日文原著成書於1998年)出現的、與日本國號有關的新材料,以為導讀之用。
  • 在武則天的淫威和屠刀之下,三位公主,三種取捨
    公元684年,唐高宗駕崩的第二年,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她暗暗啟動肅反大幕,開始有步驟地屠殺李唐宗室。什麼王爺,公主,一個個都淪為了武則天的「刀下之鬼」。在此「朝不保夕」的危局下,面對武則天的淫威和屠刀,每個人都在掙扎求生。
  • 武順是武則天的親姐,武則天為何對她痛下殺手,她犯了什麼事?
    譬如唐太宗李世民,逼著父親讓位,隨後又對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痛下殺手,甚至連他們的子嗣都殺了個乾淨。前有李世民殺盡血緣至親,後便有其妻武則天殺死自己的親姐姐。但這並非因為她冷血殘暴,也與皇位無甚干係,只因她的姐姐做了一件事。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為唐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待唐太宗登基後便做了荊州都尉。
  • 墓誌與姓氏文化
    墓誌是指一种放在墓葬裡的刻有死者姓名、裡籍、生卒年和生平事跡的石刻。墓誌的信息非常豐富,是研究古代歷史的第一手可靠資料,具有「補史之闕,正史之誤」的重要文獻史料價值。因此,學界對出土墓誌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地理及古代典章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考訂。實際上,墓誌還蘊含豐富的姓氏文化史料,是研究姓氏源流、演變、遷徙、分布不可或缺的文獻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