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
1934年12月3日,擔任掩護中央軍委後衛任務的紅34師在今天廣西全州縣安和鎮文塘地域,遭到早有準備的桂軍第四十三師、四十四師的伏擊。紅34師這個能徵善戰的後衛師,長徵出發時有六千餘人,到達文塘地域時約有四千三百人,經文塘地域大戰後,約有八百到一千人衝出重圍,他們翻越海洋山進入灌陽地域,途中繼續與敵作戰,不斷減員,翻越都龐嶺進入湖南道縣只有一兩百人,最後全師陣亡。而湘江戰役中,直接犧牲的紅軍最高級別的領導程翠林政委就在安和文塘。
文塘的戰鬥,以前報導甚少。 筆者曾報導了文塘村蔣德潤先生講述祖輩相傳犧牲紅軍軍官的往事,湖南修縣檔案史志局的專家與蔡中的家人知道後,經過反覆查證,認為那高級軍官應該是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檔案史志局曾建榮副局長為此寫了一篇有理有據的考證文章,筆者是認同的。
11月5日,攸縣組織了由檔案史志局、博物館、文物所、融媒體中心電視臺、譚震林紀念館,以及籌建中的蔡中紀念館的相關同志和蔡中的孫子蔡志敏,來全州考察湘江戰役,特別是蔡中的戰鬥犧牲地文塘。
全州紅色旅遊的知名人士、紅色旅遊的先行者廖榮輝先生,知道情況後,放棄了自己原計劃的工作,主動參與此行程,並為此做了許多協助性的工作。
他們到文塘村考察他們認為是蔡中留下的公文箱。
攸縣的同志考察文塘戰鬥留下的文物
攸縣電視臺採訪公文箱收藏者
攸縣電視臺的同志說,央視有系列採訪計劃,這次他們採訪是探路性的考察。
他們還請蔣德潤先生講述了文塘戰鬥相關的往事,考察了紅軍軍官的犧牲地,憑弔先烈。隨後還走訪了一些有紀念性的地方。全程匆忙。
考察組部分同志與廖榮輝先生在中央紅軍突破湘江第一渡的大坪大橋上合影
湘江戰役影視基地前合影
蔡中孫子蔡志敏與小編我在大坪渡口紀念碑前合影
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前合影
我們這個小組來到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前面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紀念館也關了燈。但全州紀念館的同志得知這是紅三十四師高級領導烈士的後人來了,便重新為我們開了燈,讓我們進館參觀。感謝他們!
在紀念館裡參觀
富有紅色情懷的記廖榮輝先生私人設宴款待攸縣來的同志
但結帳時,攸縣的同志卻走在前面結了帳,他們不想讓廖榮輝先生私人掏錢,但對廖榮輝先生的盛情表示非常感謝。攸縣的同志臨行前,廖榮輝先生還給攸縣的朋友送了一點小禮品,讓攸縣的同志感受到了全州人民的熱情。
蔣廷松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14:發生在1946年的搶米事件
虞舜喚雨神仙壩 江梅沿途美如畫
紅34師高級軍官留下的遺物,有人想收藏,主人認為是文物,不賣
漫步在全州大碧頭國際旅遊度假區
桂林大碧頭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