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邑人先賢蒙學大師子褒先生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陳敏標(江門市人大副主任)

記得我背過的一則蒙訓,其中一段是「記得細時好,跟娘去喝茶。門前磨蜆殼,巷口玩泥沙。叉腳騎獅狗,屈針釣魚蝦。而今人長大,心

事亂如麻。」那是文革後期,先母被下放到山區教書的時候悄悄教導我們的,至今憶起倍感溫暖。

一直想追尋這則蒙訓的來源,未果。近日,偶然讀到段懷清先生2010年4月1日在《大公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是《也說「而今人長大,心事亂如麻」》。於是,鍥而不捨究其源頭,驚喜地發現這則《蒙訓》竟然出自五邑先賢子褒先生筆下的《婦孺三四五字書》。

從有關資料得知,陳子褒(1862——1922)中國教育家。名榮袞,字子褒,號耐庵,別號婦孺之僕,廣東新會外海人。1893年(光緒十九年),陳榮袞參加鄉試,中第五名,膺五經魁,發榜時名字排在南海康有為前邊。讀康文後,自謂不如,遂入萬木草堂執弟子之禮。

子褒先生的《婦孺三四五字書》是近代嶺南蒙學力作。網上看到的圖片中,最早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第三版的《改良婦孺三四五字書》。幸運的是,在江門新會景堂圖書館保存了《中華民國繪圖三四五字書》,是廣州九曜坊麟書閣出版的,這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版本。另外還發現挪威國王大學圖書館竟然也收藏了整套 《改良婦孺三四五字書》,是粵東佛鎮福寧大街寶華合板的。可以想像,那時《婦孺三字書》在嶺南地區廣為流行。

歷朝歷代,各式家訓多如牛毛。子褒先生的《婦孺三四五字書》與《三字經》、《朱子家訓》同屬蒙訓,其不同之處在於,《三字經》、《朱子家訓》文中常常引經據典,文字澀古難懂,一部分連大人都難以讀懂,更勿論小兒了。而《婦孺三四五字書》以白話文寫作,十分注重儒家理想的傳承,內容豐富,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卻不失其哲理規範,學惟有用。可謂一看就明白,一讀就上心。

特別要說的是,子褒先生畢生投身教育,先後在廣州、香港、澳門和家鄉開館授徒,學生不計其數。著有蒙學教材6類50餘種,如《婦孺須知》、《婦孺淺解》、《婦孺釋詞》、《婦孺三四五字書》、《婦孺新讀本》等。先生堪稱清末民初教材、教法創新的先行者,是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驅,偉大的教育家。

五邑大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古時候有理學宗師,比肩朱程的岡州鴻儒白沙先生。近代有戊戌變法推動共和的維新領袖梁啓超先生。現在,我們又驚喜地發現了一代嶺南蒙學宗師陳子褒先生的理學思想,為近代嶺南導學開化,探明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們有理由說,有更多的人間智慧散失於尋常巷陌,如不儘快拯救挖掘,這些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將淹沒在滾滾而來的歷史潮流裡。進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陳子褒的理學思想,豐富僑鄉歷史文化寶庫,潤澤僑鄉人民,無疑是江門文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只讀過三百千弟都不好意思談蒙學,超全的蒙學書單在這裡!
    一提到蒙學讀物,大家都會想到「三百千弟」或「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和《千家詩》,這幾本蒙學讀物幾乎是家喻戶曉。蒙學讀物也叫「蒙養書」「小兒書」,是中國古代專為學童啟蒙教育編寫的在庠序、書館、塾學使用的課本,「啟蒙」有「去除蒙昧」的意思。
  • 三百千┃在我國古代的蒙學教材中,便於開蒙的三言教材是哪個?
    「蒙學」指的是我國傳統的幼兒啟蒙教育,歷朝歷代都有學者編寫蒙學教材。作為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早期的蒙學教材都有哪些?封建倫理道德為主的蒙學課本,除了長期使用的《孝經》、《論語》之外,各朝代都有各自的蒙學教材,比較有名的是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王相彙編的《女四書》,以及流傳甚廣的《昔時賢文》、《聖訓廣諭》等。社會和自然常識為主的蒙學課本主要出自於唐代的《兔園冊》,創始於李翰的《蒙求》。
  • 仰望星空,緬懷56先賢:南粵先賢館全面開放
    8日,南粵先賢館經過試運營開放及閉館完善提升後,全面對外開放。據介紹,「南粵先賢展」作為越秀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將長期向觀眾展示。大家可以在星空牆仰望,緬懷56先賢。▌南粵先賢館提升完善2017年5月17日南粵先賢館向社會開放試運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遊客參觀絡繹不絕。據統計,5月18日至5月31日接待公眾參觀期間,在14天的時間裡,南粵先賢館共接待參觀市民14201人次。
  • 為什麼說它是承前啟後的蒙學讀物
    在我國古代傳統蒙學中,作為幼學課本,除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外,還有一本讀物——《龍文鞭影》 。但是很多人對它知之甚少。今天對古文的閱讀重視有了一些提升,實際上還有很多欠缺。我們的傳統文化並沒有流逝,只是大家在忽視。
  • 空見大師與百通先生
    大師此去若能尋得百通先生的話,可否幫老叟向百通先生問個問題?小兒早些年從軍受了點傷,家裡就他一根獨苗,如今小兒的姻緣甚是坎坷,所以我想請大師幫我問問百通先生小兒的姻緣。」空見大師想了想,自己此去找百通先生,若能尋到,幫艄公問問也無妨。於是對艄公說:「老丈放心,我此去若能見到百通先生,一定幫您問一問,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 【走基地·悟初心】緬懷先賢 感悟初心——民盟杭七中支部開展「走...
    【走基地·悟初心】緬懷先賢 感悟初心——民盟杭七中支部開展「走基地•悟初心」活動 2020-12-09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師範大學果雪兒幼兒國學課題組:幼兒園新蒙學亮點特點有哪些?
    北師大果雪兒課題組中國特色幼兒園 新蒙學亮點 1 「小荷才露尖尖角」 新蒙學 經典合一操 配合繪本,果雪兒提供了新蒙學經典合一操
  • 季羨林先生心目中的大師是饒宗頤
    季羨林先生心目中的大師是饒宗頤 作者:白巾季羨林、任繼愈逝世後,92歲的饒宗頤身在香港,哀痛不已。香港潮州會館林楓林先生告訴記者,大家本不想讓饒宗頤太快知道此事,「希望能慢慢地,讓老人逐漸接受」,但饒公還是很快就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個消息。饒公步杜甫詩韻,遙寄悼季老深情。(7月21日《廣州日報》)饒宗頤與季羨林相識數十年,兩人在語言學、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頗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饒」已成學界佳話。
  • 見賢思齊 薪火相傳——南粵先賢館全面開放
    省、市、區領導、文博專家以及藏品捐贈者和參與南粵先賢館建設的各有關部門兩百餘人出席了開館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時隔半年,南粵先賢館經過試運營開放及閉館完善提升後,於2018年2月8日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南粵先賢展」作為越秀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將長期向觀眾展示。
  • 追懷先賢 傳承精神——赴臺尋訪魏建功先生當年推廣國語足跡感悟
    追懷先賢 傳承精神——赴臺尋訪魏建功先生當年推廣國語足跡感悟 2018-09-07 11:04:59 來源: 南通網 編者按: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
  • 中國烹飪大師蘭明路先生舉行新書發布會 感受川菜大師的探索路程
    9月6日,中國烹飪大師蘭明路先生在成都舉行《影響中國菜的那些人·蘭明路》新書發布暨成都首籤會。本次新書發布會以「明·路」為活動主題,生動講述蘭明路先生的成長,及在川菜之路的傳承與創新。「明·路」新書發布 川菜明日之路此次新書發布會選擇在南堂館的南亭茶室中進行,現場莊重雅致、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無處不體現出蘭明路先生對此次成都首籤會的重視程度。此次新書發布會吸引了眾多餐飲行業專家、同行、及蘭明路先生的粉絲、餐飲美食讀者前來,一同探討川菜的傳承、創新和探索。
  • 中國烹飪大師-張國先生
    張國先生張國 烹飪大師簡介:———————————————————————————————————————張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300份,讓殘疾人在農曆新年品嘗深圳市張國烹飪技能大師工作室研發的美味佳餚。
  • 南粵先賢館全面開放 可用微信預約講解服務
    「南粵先賢展」為基本陳列,長期向觀眾展示,可用微信預約講解服務金羊網訊 記者劉雲、通訊員朱海靖攝影報導:時隔半年,南粵先賢館經過試運營開放及閉館完善提升後,2月8日實現全面對外開放(見上圖)。據悉,「南粵先賢展」作為越秀區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將長期向觀眾展示。
  • 尋根先賢,瑞安提升城市文化實力
    10月22日至23日,瑞安市委、市政府將與省社科聯、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瑞安先賢與近現代中國——浙江省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分論壇」,尋根過去,彰顯文化自信,助推文化瑞安建設。尋根過去先賢輩出澤被後世先賢曾自謙:「瑞安褊小,介浙閩之間,僻處海濱,於天下形勢,不足為重輕」。然而事實上,此一隅之地,建縣1779年,素來人才輩出。南宋先賢葉適,提出義利雙行,「義」和「利」由此成為辯證統一的有機體。
  • 時尚大師紀梵希先生去世
    根據相關報導,紀梵希先生在當地時間3月10日去世,享年91歲。作為法國高級定製行業的重要代表人物,紀梵希先生的風格長久地影響著整個行業,也為我們定義了優雅,我們將會永遠銘記他。紀梵希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在10歲時參觀巴黎萬國博覽會的服裝館之後,便決定成為一位時裝設計師。1952年2月,紀梵希首度在巴黎推出個人的作品發表會。
  • 合肥市屯溪路小學:誦蒙學經典 做英才少年
    為了更好地傳承經典,延續學校誦讀經典的傳統,本學期圖書館策劃了「誦蒙學經典 做英才少年」 為主題的誦讀比賽。方案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各個班級的積極響應。屯溪路小學一直秉承著傳承中華經典,弘揚傳統美德的教育宗旨,把閱讀當做植入學生心靈,內化學生習慣的首要課程。
  • 饒宗頤先生與國學大師(連載三)
    現在該饒先生登場了(其實饒先生就在可忽略之列,但本文探討的就是饒先生的儒學認知水平,所以還得提出來),饒先生說:「許氏訓儒為柔,這個柔字,是不是訓為柔弱?它的本義又是什麼,這是最值得研究的基本問題。我的意見以為要了解『儒』是什麼,應該先從明了柔字的意義入手。
  • 天水市秦州區蒙學幼兒園「感受風的力量」科學實驗活動側記
    「讓你的風車轉起來」——天水市秦州區蒙學幼兒園「感受風的力量"科學實驗活動側記「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這裡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起快樂的好夥伴……"12月8日,伴隨著一首熟悉而歡快的《大風車》歌曲,天水市秦州區蒙學幼兒園Md1班的一堂「感受風的力量,讓你的風車轉起來"科學實驗課更讓小朋友們興趣盎然,樂在其中。
  • 吉大學子校慶日追憶學校先賢
    學生代表們懷著對學校先賢的敬慕之心,來到呂振羽、匡亞明、李四光、饒斌、陳先舟、唐敖慶、王湘浩、餘瑞璜、高鼎三、吳式樞、陳秉聰、於省吾、金景芳、馬起、關夢覺、公木、高清海、王惠巖、張維達、白求恩、黃大年的雕塑前,分享先賢們的生平事跡、科教成果、情懷擔當和精神品質,清掃先賢雕像,有序向先輩雕像敬獻鮮花,表達對先輩們的敬仰之意和緬懷之情。同學們一同默哀追思,緬懷先賢的功勳與業績、才略與風範。
  • 紀念文化先賢弘揚歷史文化臨邑舉行漯上雅集活動
    《邢侗集》編著者修廣利向山東大學文學院贈書德州新聞網訊 「還先賢歷史成就與當代,為先賢拂去歷史的塵埃,讓先賢金子般的功績在今天熠熠發光,是歷史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歷史使命。」1月1日,在臨邑縣舉辦的漯上雅集——紀念邢子願先生誕辰467周年暨犁城歷史文化研討會上,縣史志辦主任修廣利說,「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對臨邑的文化挖掘和弘揚起到足夠的促進和交流作用,並且將『漯上雅集』持續辦下去,努力做到讓『漯上雅集』與紹興的『蘭亭雅集』併名,形成南有『蘭亭雅集』,北有『漯上雅集』的國字號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