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矗:到三坊七巷旅遊 推開一扇門就是一段歷史

2020-12-21 中國網

 

 

雨中的三坊七巷,別有一番韻味。    吳坤 攝

 

  

中國網訊 4月9日,中國網記者在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專訪了中國福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矗博士,他對三坊七巷的品牌定位和旅遊開發進行了詮釋。

林博士說,三坊七巷是作為歷史文化遺產或街區打造的福州最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旅遊項目,是遺產保護和開發產生的項目,是作為國家4A級向5A級景區過渡的文化旅遊項目。三坊七巷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他的特色是體驗人文、消費文化。即遊客到這個景區來是體驗歷史文化遺產的人文和其他自然的文化理念,消費福州當地特色文化的。三坊七巷一直按照這個模式來打造。

林博士認為,三坊七巷開發時間很短,真正開街時間是2009年下半年,主要通過遊客對名人故居以及各種展館的觀賞來傳播三坊七巷的核心價值觀。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    吳坤 攝

 

    

林博士進一步詮釋了三坊七巷的核心價值,即「開風氣之先,謀天下永福!」,林覺民《與妻書》就有「謀永福」這一說法。我們通過人文價值的體驗,通過文化的消費,慢慢地讓人感覺到在中國、在福建、在福州有這麼一個地方,積聚了這麼多的人才,他們在中國的近代化進程中,為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崛起,不怕拋頭顱,灑熱血,敢為天下先,一撥一撥往前衝。福州「謀天下永福」的有林旭、戊戌六君子等,「開風氣之先」有林則徐、沈葆楨、嚴復等,而且都是思想家,這種旅遊資源和我們常見的山水資源有著根本的區別,這是我們打造的最特色的東西。從空間的角度說,我們也希望通過商業的手段,將商業文化、老字號、地緣特色,還有展示展覽等很多業態疊加在一起,構成三坊七巷的特色。

林博士強調,從2009年開始,短短的兩年時間,三坊七巷能將文化產業做成現在這個樣子,在全國還是比較罕見的。而三坊七巷能夠這種效果,也是因為它具備了三個方面的獨特特性。三坊七巷是中國古代都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這是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給三坊七巷的高度評價,要看「中國裡坊制度,唯有三坊七巷!」

林博士在談到三坊七巷時,言語之間總是透露出自豪的神色,他說:「當你旅遊到三坊七巷,推開一扇門,中國的一段一段的歷史、一段一段故事就會迎面撲來。再加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臺灣的緣親關係,很多遊客看了以後,都會覺得震撼!」

 

 

這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會讓人想到海峽對岸,同根同源之處的美景、伊人。    吳坤 攝

   

林博士真誠地對記者說,三坊七巷目前很多東西不是特別完善,這些人文歷史和旅遊資源的結合,在打造時間表上,需要三五年時間調整。

據三坊七巷管委會文化宣傳部主任薛嵐介紹,福州市委、福州市政府已確定開發三坊七巷文化遺產特區,拓展兩片(三坊七巷、朱紫坊片區)、兩山(烏山、於山)、兩塔(烏塔、白塔)、一條河(安泰河),並對該片區的歷史人文進行深度挖掘、規劃。三坊七巷管委會將藉助三坊七巷平臺往外拓展,修復福州、福建及外地的古街區,做強做大經濟實體,集中財力做好文化事業。

林博士最後指出,三坊七巷文化遺產特區一旦做出來,將非常壯觀,且已經「呼之欲出」! 

   記者:吳陽 吳坤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會所門"調查:娃娃魚1300元一斤
    在著名歷史文化街區福州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和古建築被出租經營,還出現了消費不菲、門禁森嚴的富貴「私人會所」,三坊七巷甚至被稱為「酒肉巷」,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對於部分宅院成為「富貴」會所、「酒肉坊」的質疑,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矗說,原則上三坊七巷內的文物保護建築不對外招租,不搞商業經營,主要闢為博物館、展覽館等公共文化活動場所。目前對外出租經營的是一些歷史建築和老房子。「整個街區佔地38公頃,不可能全部搞成靜態的博物館,而是按照『體驗人文 消費文化』的要求進行活態化營運。」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
  • 你好,三坊七巷
    在每個城市基本都有一個地方,把年代久遠的東西翻新,用作商業美食街,像北京南鑼鼓巷,武漢的戶部巷,成都錦裡,包括這次的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
    去年到福州出差,在在個雨後的下午,我走進了有名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在福州市鼓樓區,是建國後福州僅存的古城的一部分。也是福州歷史的起源和文化之根。從南后街與馬路的交叉口右轉,就走進了三坊七巷。但小街和巷子裡絡繹不絕的人流,交頭接耳,左顧右看,方知我們是在觀賞一段歷史,品味一種文化。那麼,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
  • 三坊七巷,剪不斷的文藝舊夢
    把文藝的種子散入傳統的土壤,福州-三坊七巷。沒來以前我一直覺得,這裡與其它歷史文化街區沒有什麼差異,無非是一些被商業侵佔並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的人造老街罷了。但越了解越覺得,這裡的味道與眾不同。當哈根達斯碰撞三坊七巷,毫無例外,西式的小資和中式的古色古香融為一體。一張紙引發的奇思妙想,徹底顛覆你的想像。來自海峽對岸的紙箱王,作為寶島臺灣文化創意的先驅,這裡完美地體現了創意。紙做的家具,紙做的房子,紙做衣帽配飾,甚至還有紙做的火鍋。這是文藝,是創意,更是真實的生活。
  • 三坊七巷
    福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城內的三坊七巷正是這個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在王審知建羅城之前,唐代福州人還使用著晉代建造的子城,南門護城河外的南門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稱南街)是一片繁華的商住文化區。當時閩江的沙洲沉積到那裡,那裡便出現了一片陸路與河道並存的"開發區"。"
  • 遊三坊七巷隨想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這座城市的名片來說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單叢外表來看建築的話確實感覺很新好像不符合文化旅遊這樣一種概念,但其實走進三坊七巷各個景點的裡面真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民俗博物館裡給大家呈現的是明清時期福州地區的婚嫁習俗以及我們福州人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視。
  • 三坊七巷:一磚一瓦訴說歷史悠長
    三坊七巷 歷史悠長 福州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古城一角坐落著三坊七巷。這裡,白牆灰瓦,精緻的木雕,馬鞍形的風火牆,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在訴說著悠遠深邃的歷史。
  • 你熟悉卻又不太了解的三坊七巷
    他們行走在坊巷間,風雨兼程,且歌且行,為自己也為別人,在身後留下一行淺淺的足跡。希望你藉由藏在三坊七巷的手藝中,可以探索到福州這座城市更新的一面,進而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三坊七巷的一天,從哪裡開始呢?
  • 三坊七巷冰心故居,探尋福州的歷史
    導語:三坊七巷冰心故居,探尋福州的歷史福州市,屬於福建省,是福建省的省會;我的大學生活將在這裡開始。為了更了解福州,我決定去三坊七巷和冰心故居走一圈。三坊七巷,字面意思就是三街坊,七條巷;這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而這七巷則指的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的建築風格和北方的金碧輝煌的紅磚碧瓦不同,白牆灰瓦,馬鞍牆頭,融進了南方的婉約,雖然沒有上海的古典,但卻別有一番風味。
  •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我慢慢地,開始對這些低矮的敬畏起來,時不時,就到這裡走走看看。
  • 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人間最愜意的生活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閩南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青瓦白牆、石板深巷。青瓦白牆給人以低調,古樸,寧靜的美感,而古巷給人以清幽、深邃、神秘的感受。 三坊七巷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這裡聚集了許多福州的老字號小吃、傳統工藝品,它就是三坊七巷
    福州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名勝眾多,福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名山、名寺、名園、名居繁多,獨具濱江濱海和山水園林旅遊城市風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福州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 福州三坊七巷: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
    三坊七巷  福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城內的三 七巷正是這個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晉末年。
  • 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閩南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青瓦白牆、石板深巷。青瓦白牆給人以低調,古樸,寧靜的美感,而古巷給人以清幽、深邃、神秘的感受。慢慢遊走於三坊七巷。鮮豔醒目的三角梅,爬滿古牆的綠葉青藤,古樸別致的各式大門,幽深靜謐的巷子,白牆青瓦、匠藝奇巧的明清古建築比比皆是。
  • 帶你穿越到福州三坊七巷,感受古代建築的特色!
    在小編看來,旅遊的水也是比較深的,如果你到了一個地方,看到的風景沒有像圖片的那麼好;如果你來到一個地方,花費了太多的冤枉錢等等,都會導致你旅遊的體驗感下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樣的一個地方,它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地方,它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叫做三坊七巷,小編保證它不會讓你失望,它就位於福州的市中心。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三坊七巷。
  • 三坊七巷:線上直播,「宅家」也能品味千年坊巷文化
    3月12日,「村長」李銳直播連線三坊七巷,與三坊七巷陳盈盈、林斯琦兩位講解員互動,詳細了解三坊七巷古厝景點、歷史文化以及福州多個特色小吃。在一個半小時的連線時間裡,有43.5萬網友在線觀看,16.2萬次點讚。講解員身著古風長裙,為大家徐徐展開一幅煙雨坊巷的如墨畫卷,更是得到了許多「好美」的評論。
  • 福州旅遊攻略:到福州旅遊除了三坊七巷,你還可以去這個地方
    這是林則徐紀念館,在三坊七巷的周圍交通方便,容易到達,館內分為了好幾個亭,各個亭子各有特色,御碑亭的北邊為樹德堂,裡面有林則徐坐像。樹德堂的西面為南北花廳,廳的西面有兩層的曲尺樓,原為林家子弟讀書的地方,樓前有草坪、魚池、假山、花木等。
  • 尋味福州,三坊七巷究竟有什麼好逛的
    三坊七巷是福州南后街從南到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宮巷,黃巷,安民巷,吉疵巷。走入其中,但見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亭閣相間。唐宋坊巷格局,福州民居特色濃縮於此。林則徐,沈葆幀,嚴復,林覺民,冰心,林徽因,鬱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