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養老院看望母親,八十五歲的母親和我隔著門見了面,母親一見到我,就對我說,讓我和院裡談談,她不想一個人一間房子了,她想和別的老太太合住,我堅決不同意。
母親住的養老院是鎮醫院的康復中心,有兩種規格,一種是單間二十平米左右,再一種就是雙人間,布局都是一樣的,有一個單獨的衛生間和陽臺,一點簡單的家具,母親一住進養老院,是自己一個人住,這也是我們早就決定的。
房間是一個人的,那就是你私密的空間,我們去的時候可以自由和母親交流,偶爾我們還會住在母親那裡,那就是母親在養老院的家,在我們看來,我們只是在養老院租了一間房子,有人做飯幹家務,母親不再寂寞,但是如果有了同住的人,那就不同了,也就沒有了家的感覺。
母親肯定是在住進養老院以後,和別人交流費用問題,單人住一間的費用是兩個人一間的一倍半多一點,母親是心疼我們花錢。
我們都不同意母親和別人合住,還是讓母親一個人一間,反正養老院有服務人員,沒有必要和別人在一起。
和母親同住一個養老院的李阿姨是我們的老鄰居,她和一個老太太兩個人合住,我們去的時候,她就囑咐過我們,不要算計那點錢,為了讓母親住的開心,最好讓母親住單人間。
李阿姨同屋的老太太,看起來乾淨利索,說話和藹可親,但是李阿姨和她在一起直接住夠了,李阿姨願意看電視,那個老太太不願看,就經常鬧矛盾,兩個人在一間小屋裡,一張桌子要共用,衛生間兩個人用,經常為一點小事互相甩臉子。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他們不能去餐廳吃飯,都是在自己房間用餐,那個老太太好像有點糊塗,非說屋裡的桌子和椅子是她女兒給她買的,不讓李阿姨在桌子上吃飯,生氣的李阿姨自己端著飯去餐廳裡吃,李阿姨經常氣得生病。
有了李阿姨的教訓,我們更不願意讓母親和別人合住,母親住進養老院,我們是希望她快樂幸福,不希望她有任何的彆扭。
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很難改變自己去遷就別人,他們出現摩擦的機會,比幼兒園的小朋友還要多,更重要的是,小朋友是不知道生氣的,一會兒就忘了,而這些老太太可能因為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因為心情不好,導致身體上出現問題。
看著十幾個老太太安詳地坐在太陽地裡,互相開著玩笑聊著天,覺得養老院裡很好,然後各回各的房間去休息,關起門來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不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不必迎合別人,也不必討好別人,兒女去看望,可以說點心裡話,這才是住進養老院的基本條件。
我們不會讓母親和別人合住,就算多花點錢,我們也願意,因為有母親的地方就是家。
未來我們這一代人住進養老院的時候,我們一定會選擇獨立的住房,不管多大年齡,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