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江蘇淮安,止不住的美味

2020-12-16 騰訊網

來江蘇淮安旅遊,要是想要吃特色的美食連吃幾天不帶重樣的,那你可是來對地方了。

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家來看看淮安這個美食多多的城市吧。

1|軟兜長魚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是江蘇省揚州、淮安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也是在淮揚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

淮安人厚待中外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讓賓客嘗鮮,贊口不絕。該菜的功效為補虛養身調理,氣血雙補調理,營養不良調理,產後恢復調理。

據《山海經》記載:「湖灌之水,其中多鱔。」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淮安名廚田樹民父子以鱔為原料,可製作108樣佳餚,即著名的「全鱔席」。而軟兜鱔魚則是鱔魚席中的精品。「兜」字是指以前餘鱔時將鱔魚裝布兜,再經精加工。

車橋名菜有軟兜長魚,清光緒十年,兩江總督左宗棠視察淮河水患,駐節淮安城,淮安知府特意安排車橋的廚師做了一道軟兜長魚。

左宗棠食用後大為讚賞。在他的推薦下,軟兜長魚曾作為淮安府的貢品之一進京恭賀慈禧七十大壽。

2|平橋豆腐

平橋豆腐是江蘇省淮安市的一道名菜,屬於淮揚菜,該菜品作為淮揚菜系的扛鼎之作,自有其過人之處。

其選用內脂豆腐,將其切成一致的菱形小塊,配以雞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鯽魚腦起鮮,因其起鍋時淋了一層明油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一定要小心慢用。

平橋豆腐經濟實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膩,清素入肺。平橋豆腐絕在兩條:一是用鯽魚腦和雞湯調味,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姑且不論湯口如何,能想到這一點已是匪夷所思、鬼斧神工;其二是成菜上桌後,略帶油脂看似不冒熱氣,其實很燙,勺不起,氣不起,勺起氣起,因此需吹後食之,小心慢用。

平橋豆腐含有豐富的營養,具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在夏季食用功效更顯著,許多中外顧客在當地品嘗這道歷史名菜後,對其滋味之鮮美,均讚不絕口。肉質細嫩,清香爽滑,口味鮮鹹。豆腐鮮嫩油潤,湯汁醇厚,油封湯麵,入口滾燙。豆腐片潔白細嫩,輔以雞汁海鮮,味美湯濃,深受食者喜愛。

提及這菜的來歷,還與乾隆南巡有關。

平橋是隸屬淮安的一座古鎮,瀕臨京杭大運河的東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上淳樸敦厚的鄉風民俗,使這裡很自然地成為了富有情趣、令人嚮往的地方。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乘龍舟路經這裡。

當時有位名叫林百萬的大財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是討好皇上的大好時機,於是他依仗自己擁有百萬家產,令人在淮安至平橋鎮四十多裡的路上,張燈結彩,鋪設羅緞,硬是把皇上接到了家裡。

林百萬是個很有心計的財主,早在接駕之前,他就派人探聽到皇上的飲食口味,所以他命家廚用鯽魚腦子加老母雞原汁燴當地的特色豆腐款待乾隆。乾隆雖然嘗遍山珍海味,可是他何曾品味過如此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呢?

因此他品嘗以後,連連稱好。接駕以後,鮮美可口的平橋豆腐便不脛而走,從此譽滿江淮,成為淮揚菜系裡的傳統名菜。平橋豆腐雖然名氣甚大,但是它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燴制時,用原汁雞湯,加上鯽魚腦和蟹黃、豬油、蔥、姜等佐料,煮沸後,將去滷的精豆腐片和熟肉丁、蝦米、少許醬油一起放進鍋裡。

燒開之後,用菱粉勾芡,再加少許味精便可起鍋了。若要增加香味,還可稍加一點麻油或胡椒粉。判別是否是平橋豆腐,除了上述的輔佐料以外,關鍵在於豆腐的刀工。平橋豆腐的碎片,就像瓜子一般,切得越薄,越顯出功夫,同時也越入味。

3|欽工肉圓

欽工肉圓是一道傳統名吃,屬於淮揚菜系。

曾經是清代的著名「貢品」,所以又名清官肉圓、清貢肉圓。它的製作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乃是江蘇省十大名菜之一,它的特點是:光滑細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稱讚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欽工肉圓內含有極其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像鈣、磷、鐵、碘、鋅等,以及維生素及、尼克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常吃肉丸還有健身美容、補中益氣、提高免疫力等食療作用。

4|盱眙龍蝦

盱眙龍蝦,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盱眙龍蝦是淡水龍蝦,又稱克氏螯蝦,一般在盱眙境內的陡湖、洪澤湖、天泉湖、貓耳湖、天鵝湖、八仙湖等河湖水塘生長、繁育,是中國重要的水產資源,被列入中國農業入世後的戰略發展規劃。該種群發展特別快,尤其是每年的5—9月份更是生長旺季,已成為優勢種群。

盱眙龍蝦體色紅亮,富有光澤;體表乾淨無汙物,活力強;肉質鮮嫩、肥碩飽滿。從中醫的角度看,盱眙龍蝦具有清熱解毒、強身健體等功效,是一種色、香、味、營養俱佳的美味保健食品。

5|洪澤湖活魚鍋貼

洪澤湖活魚鍋貼是江蘇淮安洪澤湖傳統名餚之一,源於洪澤湖漁民日常的船頭之作。此菜色澤黃亮,香脆可口。烹魚和鍋貼一同上桌,食者胃口大開。盡享淮安一絕。漁民將現捕活魚洗淨後下鍋煮製,同時將生面料按貼在鍋沿四周,俗稱「一鍋熟」。吃時先把鍋底魚湯撩在鍋貼上,然後再食用,風味獨特。

傳說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江北大戰時,曾負傷落荒而逃,在朱家壩(今洪澤縣朱壩鎮)被漁民史龍救治,吃到了活魚鍋貼,終身難忘。他做了大明皇帝後,還下旨朱壩廚師到宮廷去做.由於不是「湖水煮湖魚」,已沒有當年他享用時的那般風味了。活魚鍋貼在淮安各地大中小賓館、飯店都有製作,而以朱壩活魚鍋貼城為「原版正宗」。

散客一般是點一盤兩條鯽魚、一二兩鍋貼即夠享用。整席則是各類河鮮水族齊上,十幾、二十幾樣不重複。食客看好池中哪條魚,廚工便撈起宰殺,迅即下鍋,湖水煮湖魚,餐廳充溢著「鮮氣」。

製作時先用水將適量特級麵粉攪勻,發酵十分鐘,然後大火上鍋勻貼,厚度在0.5~1.5毫米之間,貼好後改小火續熱,約二分鐘即熟,用鏟刀將鍋貼壓平,在縫隙中澆灑少許香油,在表面澆上魚湯,再撒上芝麻,最後用文火收熱,使鍋貼色澤黃亮,香脆可口。烹魚和鍋貼一同上桌,食者胃口大開。盡享淮安一絕。

6|漣水雞糕

雞糕細嫩,造形雅致,營養豐富,深受老人喜愛。「漣水三件寶,麯酒捆蹄加雞糕」。這是遠近人們對漣水飲食文化的概括和評價。提起漣水雞糕,還有一個故事呢。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漣水時,飢腸轆轆,竟聞有無素雞可吃。這雞本來就屬葷,天下哪來的素雞?可偏偏漣水城有位姓姚的師傅絞盡腦汁,真的做出一盤晶瑩透明,粉嫩如酥的「素雞」,吃得皇帝老子頭上都冒出蒸汽來,一邊讚不絕口,一邊大談其「與民同素」的好處,漣水雞糕從此出了名。

雞糕又叫「素雞」,不僅與乾隆皇帝的傳說有關,還取其口味清雅、色澤鮮明。又因為它粉嫩如酥,細膩上口,人們還稱之為酥雞。

作為漣水城鄉獨創的傳統名菜,它已有 200多年的歷史。每逢過年過節,各地朋友紛紛來漣,以一嘗漣水雞糕為幸,特別是漣水的海外遊子們,不惜迢迢千裡,或返鄉,或捎信,以「食之為幸」,大有「鱸魚堪膾」之奇情。80年代中期,客居臺灣的漣水籍名人顧祝同曾託人回家鄉捎兩樣特產,其中之一就是漣水雞糕。

製作雞糕是以雞胸脯肉為主料,配之以適量的鮮蝦仁、雞蛋、山藥、豆粉、蔥薑汁等輔料,加上十多種調味品製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把雞胸脯肉與噘魚肉放在清水裡浸泡去掉血水,使之潔白如玉,然後撈起晾乾斬成肉泥把雞蛋清放在肉泥裡,再把撲碎的山藥,鮮蝦仁與鮮粉及調味品一起放人,充分攪拌使之均勻,成為粘性較強的白色糊狀,按一寸左右的厚度推在籠上備蒸。

將蛋黃放人備留的少許肉湖內攪拌,成為黃色糊狀,再均勻地攤在籠中的肉糊上面,小火蒸熟,取出冷卻後即成雞糕。切成半尺見方的塊子備用,待到做菜時,再用刀將塊子切成薄而透明的片子,開水下鍋,一滾即盛盤,你就可以品嘗到聞名遐邇的美味佳餚了。

做雞糕在配料、用刀、拌工、火工上都十分考究,放多少雞肉、雞蛋、豆粉、山藥等輔料以及調味品的比例全在師傅的掌握之中,不能用昔油,不能直接放蔥薑汁,否則,將影響雞糕的色澤與細度。刀工是做雞糕的關鍵,主輔料斬得越細越好,做好的雞糕口感就越嫩越豐富。至於用火,大小緩急以及用什麼燃料,都對雞糕的質量有所影響,其中奧妙不一而足。

7|碼頭羊肉湯

碼頭羊肉湯是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當地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

碼頭的湯羊肉是經過特殊的烹調加工,裝上碗,一半湯,一半肉,湯肉並美。湯,看上去稀,舀起來稠,喝進嘴粘,咽下肚滑,獨具鮮、美、香、爽口味;肉,酥而不散,進嘴 則骨離筋化,回味無窮。

碼頭羊肉湯…… 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地方特色的羊湯,而碼頭羊肉湯不像其他地方的羊湯,它系出韓信大將軍門下高廚絕活手筆,碼頭的湯羊肉是經過特殊的烹調加工,裝上碗,一半湯,一半肉,湯肉並美。

湯,看上去稀,舀起來稠,喝進嘴粘,咽下肚滑,獨具鮮、美、香、爽口味;肉,酥而不散,進嘴 則骨離筋化,回味無窮。讓人嗅之奪魂,食之酣暢,思之神往。

如再佐以幾杯美酒助興,則會讓你有一種飄然欲仙之感。湯羊肉毫無腥羶之味,為冬令食補之佳品, 湯羊肉製作用料考究,烹調獨特,其烹調技術程度看似與家常一般,當一般人如法炮製的時候,卻總也出不了那種獨特的味道,有一種不盡人意 的感覺。

其實碼頭羊肉湯的鮮美,得益於碼頭鎮的水質,現如今可能也大不如前,但是家常做法大體能也達到該湯的意境。

結語

好吃的美食多的數不清,淮安就是其中一個盛產美食的地方,還不趕緊去吃吃看吧。

省點,使人們花對每一分錢!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美食:江蘇淮安特色美食
    淮安水鄉澤國,盛產蘆蒲,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傳統,而且一直保留到現在。淮安蒲菜的味道仍然很美。味美的原因是水土沒有變壞,甚至變得更好,更適合蒲菜的發育。淮安蒲菜以萬柳池、勺湖、夾城、新城所產的最佳,其中尤以萬柳池天妃宮一帶蒲菜和夾城池河蒲菜最為著名。
  • 舌尖上的江蘇
    /蘆蒿/清炒蘆蒿,蘆蒿炒香乾,蘆蒿炒臘肉……脆嫩爽口、清香襲人的蘆蒿是南京人舌尖上的時令味道。人人都知道江蘇好吃,但蘇菜這個名號卻似乎沒有淮揚菜叫的響亮。淮揚菜是江蘇菜的傑出代表。某種程度上,淮揚菜,幾乎是蘇菜之根本。揚州,是《舌尖上的中國》繞不開的一座城。
  • 淮安揚州蒲菜登上《舌尖2》 並非當地家常菜
    採摘蒲菜 昨晚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2》中,主題是「家常的味道」,讓觀眾們品味鍋碗瓢盆裡的「中國式的人生」。 在最煽情的這集中,我們所熟悉並驕傲的淮揚菜第三次登上「舌尖2」,這次講的是揚州的「蒲菜炒雞蛋」和淮安的「蒲菜餃子」。讓我們驚訝的是:其實這兩道菜竟然都不是當地人常吃的「家常菜」!
  • 舌尖上的江蘇十三太保,萬千芳華的中國河運之都淮安
    一、裏運河文化長廊-清江浦景區,來到淮安,一定會去了解這裡的河運文化和歷史,感受河運魅力,這裡包含著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的兩處遺產點:清口樞紐、清江大閘;一處遺產河道:淮揚運河淮安段;清江浦是淮安市原清河、青浦兩區的古稱,這裡的古蹟大部分集中在中洲島附近;這裡有慈雲寺、國師塔、清江浦樓、名人館、淮安戲曲博物館等;夜遊運河,兩岸燈光璀璨
  • 江蘇畫卷上的淮安筆墨!今天,來為家鄉打call!
    江蘇畫卷上的淮安筆墨!今天,來為家鄉打call!這一天,世界目光聚焦江蘇,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吳政隆一齊登臺為江蘇「代言」,他們圍繞「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江蘇實踐」作介紹並答記者問。
  • 擦亮淮揚菜金字招牌 專家建言「舌尖上的淮安」
    新華網淮安4月20日電(胡可璐)平橋豆腐、軟兜長魚、開洋蒲菜、獅子頭……作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一直享譽盛名。如何將淮揚菜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發揚光大、走向國際成為中餐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4月19日,「世界美食之都」申創啟動儀式暨淮揚菜產業發展高端研討會在江蘇淮安舉行。
  • 淮安好吃的麵條,真的很美味,讓我們一起去拖一碗麵條吧
    就是形容我們江蘇淮安的麵條種類搭配之多。淮安屬於偏蘇北地區,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淮安人傳承了北方人愛吃麵食的習慣,大家沒事都愛整碗麵條來暖胃,因為麵條價格實惠,且又很充飢,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其實,要說起淮安的特色面,長魚面肯定有著一席之地。一碗完美的麵條,除了要精選長魚和麵條,一份特別熬製的高湯也少不了。
  • 江蘇淮安舉辦專場招聘會
    2019年10月10日,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攜手淮安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江蘇省信息行業應屆畢業生和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江蘇沙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上汽大通等400餘家優質企業參加,將提供10000餘個就業崗位,涵蓋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電子信息等多種行業。(趙啟瑞攝/光明圖片)
  • 江蘇淮安,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淮安本地老人
    菜品形態精緻,滋味醇和,在烹飪上則善用火候,講究火功,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而略帶甜味。著名菜餚有清燉蟹粉獅子頭、大煮乾絲、三套鴨、水晶餚肉、松鼠厥魚、梁溪脆鱔等。其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江蘇淮安,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淮安本地老人。
  • 醉美淮安 千億級美食市場初具雛形 「吃貨力」排行江蘇第二白酒...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徐曉風)五一小長假中,不管是出遊還是宅在家裡,「吃」都是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淘寶剛剛發布的一項吃貨力排行榜顯示,線上吃貨成交排行江蘇居於全國第二,而就連喝酒,江蘇也力壓飲酒大省山東,成為白酒消費量最高的省份。有沒有一個地方,有美食也有美酒,讓吃貨們趨之若鶩?
  • 南京、蘇州、鎮江、淮安、徐州……江蘇到底哪裡的麵條更好吃?
    身處包郵區的江蘇,無疑是特別的。在深深貫徹「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同時,江蘇十三市又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把翻著花樣兒吃麵這件事做到了極致。相比於北方人對於面本身的執著,江蘇人更愛在澆頭和湯底上下功夫。上過《舌尖2》的楓鎮大肉麵,人氣無雙,也被譽為「zui難做、zui精細、zui鮮美」的蘇州面。
  • 淮安實惠又美味的餐館,網紅打卡必備!
    淮安的小夥伴,大家好!資深吃貨小編駕到嘍!想必大家都知道小編的本命技能——深挖美食。淮安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且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話不多說,直接跟隨百度地圖一起品味美食吧!
  • 大話淮安之淮安美食
    愛上一座城,也許是因為舌尖上的銷魂!美味、廉價、飽腹兼得,成經典是必然。淮安蓋澆面和其他的所謂著名麵條相比,優勢一目了然:配料豐富、品種齊全、炒法講究、口味獨特……但在講究精緻的淮揚菜面前,就是這樣的美味也上不得大雅之堂了,只是一道暖身暖心的早餐而已!
  • 江蘇淮安:古淮河·西遊記文化旅遊區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看完《大聖歸來》,跟著大聖「回家」江蘇淮安:古淮河·西遊記文化旅遊區的前世今生當「自來水」刷屏速度與《大聖歸來》票房並駕齊驅,最終成就國內影壇動畫片票房的新紀錄,奠定其在國產動畫電影中的裡程碑意義時,殊不知導演田曉鵬八年創作的艱辛和出品人路偉不得不眾籌解決電影宣發資金窘困;
  • 江蘇淮安:旗袍「約會」梨花
    (原標題:江蘇淮安:旗袍「約會」梨花)
  • 要吃鮮中鮮,那就來淮安。江蘇淮安的這些美食簡直鮮的讓人咂舌
    中國歷史上,總有那麼幾個稱得上是人傑地靈的城市,江蘇淮安就是其中之一。從古至今,淮安出現的名人數量非常之多,,從古代的各大文人名士、武將奇兵,到如今的人民領袖、開國功勳。不過除了名人,淮安的美食也還有很多。
  • 鎮江、南京、蘇州、淮安、徐州……江蘇13市到底哪裡的麵條更好吃?
    身處包郵區的江蘇,無疑是特別的。在深深貫徹「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同時,江蘇十三市又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把翻著花樣兒吃麵這件事做到了極致。相比於北方人對於面本身的執著,江蘇人更愛在澆頭和湯底上下功夫。上過《舌尖2》的楓鎮大肉麵,人氣無雙,也被譽為「zui難做、zui精細、zui鮮美」的蘇州面。
  • 江蘇國信淮安秸稈發電項目昨開工
    江蘇商報報導 商報記者 林立報導  昨天,總投資約2.7億元、佔地面積130畝的江蘇國信淮安2X15MW秸稈發電項目在淮安市楚州區正式動工,這也是江蘇國信集團又一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投資開發項目。江蘇國信淮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也在開工現場進行了揭牌儀式。
  • 【舌尖上的廈大】——江蘇菜
    一千多年前,鴨已為金陵美食。南宋時,蘇菜和浙菜同為「南食」的兩大臺柱。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同樣的,江蘇菜也分幾個派系:金陵菜,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又稱「京蘇菜」,偶也有稱作寧幫菜,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
  • 江蘇淮安發力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新城
    近年來,隨著機場、高鐵、航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設運營,江蘇淮安以高速鐵路為骨幹、國際空港為優勢、高等級公路為支撐、內河航運為特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益成熟,「公鐵水空」統籌發展、有效銜接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