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江蘇

2021-02-17 旅行達人攻略
對於南京來說,吃,這件事一直都很認真。南京僅憑美食,就可以在蘇菜自成一派。說到南京美食,不能不說鴨子。就像沒有一頭牛能活著離開潮汕,沒有一隻兔子能活著走出四川一樣,也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出南京。在「吃鴨子」這件事情上,南京人可謂是「絞盡腦汁」。
北京烤鴨大名鼎鼎,南京烤鴨卻也不遑多讓,無比受歡迎。金陵烤鴨的驚喜在於酸甜適口的紅滷,淋上油潤肉厚的烤鴨,把鴨肉的香徹底激發,讓人一吃大呼上癮。到了南京怎麼能不吃一隻鹽水鴨?南京鹽水鴨最顯鴨子的本味。下了班,捎上半隻鹽水鴨,買點鴨四件回家,是南京人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之一。越嚼越香的是南京板鴨,南京板鴨外形較幹,狀如平板,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鬱,故有「幹、板、酥、爛、香」。瞧妹一直覺得,最好的夜宵良伴就是一碗鴨血粉絲湯。它不像主食那麼撐胃,也沒那麼清淡,濃鬱風味的湯汁裡浸泡著柔韌的粉絲,脆嫩的鴨腸,爽口的鴨血,緊實的鴨胗,還有吸滿了湯汁的靈魂油豆腐各種配料。

/辣油小餛飩/

皮薄如蟬翼小餛飩,

隱隱約約透出內裡的肉色來。

加上一勺辣油,

香味立即溢了出來!

南京人,誰不愛這一碗餛飩。

/牛肉鍋貼/

外皮脆脆的牛肉鍋貼,

裡面湯汁飽滿,肉質鮮嫩,

一口下去酥酥脆脆,超級香。

/雞鳴湯包/

一籠湯包,一小碟醋,一碗蛋皮湯,

美好的一天就開始了!

/蘆蒿/

清炒蘆蒿,蘆蒿炒香乾,蘆蒿炒臘肉……

脆嫩爽口、清香襲人的蘆蒿

是南京人舌尖上的時令味道。

人人都知道江蘇好吃,但蘇菜這個名號卻似乎沒有淮揚菜叫的響亮。淮揚菜是江蘇菜的傑出代表。某種程度上,淮揚菜,幾乎是蘇菜之根本。揚州,是《舌尖上的中國》繞不開的一座城。除了被傳開的文思豆腐羹,揚州的2500年沉澱下來的還有更多的美食。

「國寶一般的存在」

一顆圓圓的「獅子頭」,是淮揚菜的當家菜。真正好吃的揚州獅子頭並不緊實,肉泥鬆軟,一戳就落,卻不失其形,香而不膩。真正好吃的揚州炒飯,是真的不喜歡炒飯的人都會愛上它!真正的揚州炒飯是有標準的,無論是色澤還是味道,揚州質監局親定的標準。  一碗揚州炒飯,必須要顆粒分明、晶瑩透亮,色澤過關,才是一碗合格的揚州炒飯!

有些人不知道,揚州人也愛吃早茶。許多人只知廣東、香港吃早茶,卻不知道揚州吃早茶的傳統,早茶種類豐盛地很,而且你一大早去,可能人多到都排不上號。

作為淮揚菜的「淮」字代表的「淮安」,很低調,但它有個中國「龍蝦之都」,提起盱眙小龍蝦,江浙滬人民最愛的龍蝦,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小龍蝦的口味簡直像流派一樣,各有各的擁躉人群。你最愛十三香、蒜蓉還是麻辣?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都要吼!
除了主流口味,龍蝦中的貴族——花雕龍蝦,鹹鮮是它最大的特點,又帶著酒香,花雕龍蝦,上癮。時至今日,能這麼人間煙火地近距離感受古人的風雅,瞧妹一直覺得一碟花雕醉龍蝦不失為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夏日夜晚的街頭,和三五好友吃著小龍蝦,喝著啤酒聊著天,帶著洗也洗不掉的一手龍蝦味兒回家,才是完美的夏日小龍蝦之夜啊!鎮江其實應該是和揚州一樣的地位,有許多人說,淮揚菜應該叫鎮揚菜,不無道理,只是鎮江太低調了。鍋蓋面用的麵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師傅坐在竹槓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上下顛跳,反覆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麵條。這樣做出來的面煮出來軟硬恰當,柔韌性好。鍋蓋面的澆頭種類十分多,長魚面超鮮,牛肚面裡的牛肚超級入味,腰花面也超香。蟹黃湯包,不只是蘇州特產,鎮江的蟹黃湯包之鮮美絕不在蘇州之下,只是比較低調。

鎮江的名菜,水晶餚肉,如果凍般晶瑩剔透的餚肉,香而不膩,沾上沒有一絲腥味的鎮江香醋,入口軟爛Q彈,一筷子接一筷子,讓人根本停不下來的美味。

你什麼時候去鎮江,坐在西津渡喝茶,吃上一籠蟹黃湯包,坐在本地人云集的麵館吃上一碗鍋蓋面?

好的蘇麵湯頭極鮮,不加任何醬油全靠湯頭吊著,清而不油。澆頭有爆魚,素澆,炒肉,滷鴨,燜肉,蝦仁,鱔絲,雪菜肉絲……蘇面選用細面,整齊碼放在碗底,不結不粘,配湯頭剛剛好。去蘇州的百年老店吃一碗蟹黃面,一到秋天,大閘蟹上市,許多老饕特意跑到蘇州去吃一碗蟹黃面。蘇州城多的是老店和好味。蘇州人講究不食不時,愛吃河鮮這點,是和江蘇菜是一脈相承的。
大閘蟹上市,百菜無味這是蘇州本地人對螃蟹的期待;「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這是章太炎夫人湯國梨的感嘆。

/松鼠桂魚/

形如松鼠、外脆裡嫩、

色澤橘黃,酸甜適口,

並有松紅香味。

/鮮肉月餅/

剛出爐的鮮肉月餅,熱熱地一口咬下去,

肉餡兒緊緻鮮香,餅皮脆而粉,

酥皮紛落,鮮湯橫溢,真是過癮!

/叫花雞/

皮色有光澤,異香撲鼻,雞肉酥爛,

味透而嫩,原汁原味,

上筷骨肉即離,腹藏配料,

鮮美異常,具有獨特風味。

/周莊三味圓/

味兼小籠、湯包、餛飩之長,

天下美味也。

來到無錫,第一反應就是甜。一個嗜甜的無錫,辣也不辣,酸也不酸,但是真甜。就像最出名的無錫陽山水蜜桃,皮薄如紙,可以剝下一整個桃子的皮,汁水甜如蜜,超級驚豔。

從一道無錫最有名的「醬排骨」說吧,濃油赤醬的排骨入口覺得甜,但甜而不膩,超香,肉燉的酥爛,讓人慢慢愛上吃甜。

無錫的小籠包,《舌尖1》就專程來無錫拍攝小籠包,一隻無錫小籠,能真正地做到「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帶著誘人的微甜的滿滿肉汁。

/海棠糕/

海棠糕可是點心中的老一輩了,

年輕人恐怕有很多都沒吃過。

其梅花、海棠花的外形,

讓人沒吃就有了賞心悅目的情懷。

/雞子大餅/

油而不膩、肥香酥脆、甜中帶鹹,

平民美食陪伴了無錫人漫長的歲月。

/太湖船點/

既可觀賞、又可口嘗的特色點心。

有花卉瓜果、魚蟲鳥獸等各種形象,

小巧玲瓏、栩栩如生

/太湖三白/

銀魚、白蝦、白魚

肉質鮮嫩、入口即化

清蒸白灼保留原汁原味

/脆皮銀魚/

通體潔白如玉,肉質細嫩少刺的太湖銀魚

炸的飽滿金黃,

外脆裡嫩,鮮美適口,營養豐富。

江蘇,典型的南方,卻也有著北方味道,那就是徐海地區。有徐海在,江蘇美食的南北差距被體現地淋漓盡致。因為江蘇最北的徐海,可能有著我大中國最柔和的北方味道。

在徐州,只有油煙和香氣鑽進鼻腔,肥瘦相當的羊肉串在烤架上,放入大把的辣椒和孜然,配上冰爽的啤酒。這,才是真正的徐州燒烤!
與江南的其他美食相比,地鍋雞似乎是粗獷的,也是接地氣的。但在徐州人心裡,卻是不折不扣的「土味網紅」。掀開鍋蓋的那一瞬間,濃香伴著霧氣鋪面而來,已經燜軟的麵餅和醬香的土雞搭配美味翻倍。這樣滿滿的一大鍋,吃起來是絕對的滿足!

/徐州羊肉湯/

徐州人對羊肉湯愛的深沉,

連外地人吃羊肉也要找帶徐州字眼的,

冬天來一碗,暖意濃濃。

/蛙魚/

 春夏季節每個人不喝上一碗涼絲絲的蛙魚,

一整天都不舒服。

簡簡單單的榨菜、甜醋和蛙魚,

讓徐州人愛慕至今。

/徐州雜糧煎餅/

已經火到全國,

哪裡都有徐州煎餅的身影。

街頭小吃一霸!

連雲港位於散裝江蘇的最東北,瀕臨黃海,面向連島,港城靠海吃海

梭子蟹,鮮活的要命。喜歡吃梭子蟹的一定要去一次連雲港,還有皮皮蝦、對蝦等,肉質超好。

港城的小魚煎餅,是港城人的待客之道。柔韌的煎餅,捲起炒好的小魚,滿滿的海味,讓你吃過一次,就會一直念念不忘。

小尾巴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每一位原創者的作品,但因部分圖文來源網絡等各種渠道無法追溯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江蘇機關食堂積極行動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連日來,江蘇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紛紛帶頭弘揚勤儉節約美德,通過小份就餐、精準供餐等方式,用實際行動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中午12點,省農業農村廳食堂迎來用餐高峰,記者注意到食堂醒目處設置了拒絕餐飲浪費的宣傳標語,菜品也採取"小份自選"的方式供應,方便就餐人員根據實際需要勤拿少取、厲行節約。
  • 【挎遊中國】舌尖上的江蘇行 - 挎上美食探索之旅!!!!
    更能在邊車旅途中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風景、美食都能成為停下來的理由 — 「挎上美食探索之旅」 從江蘇常州到南京,全程800多公裡,歷經6天。在江蘇常州酒店舉行發車典禮正式出發!常州摩爵會——靖江南之緣途徑圩塘渡口,午餐品嘗靖江蟹黃湯包,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啟東呂四港維也納,晚餐品嘗呂四海鮮。
  • 十三市美食一網打盡,「舌尖上的江蘇」引人追捧
    9月6日至9月8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澳門江蘇聯誼會共同主辦的「水韻江蘇·相約澳門」江蘇文化嘉年華在澳門金光會展中心舉行。
  • 舌尖上的中國 正宗的江蘇的美食
    江蘇跨江濱海,平原遼闊,水網密布,湖泊眾多,美景數不勝數和美景一樣多的是江蘇美食,行走江蘇怎麼能不嘗嘗江蘇美食?
  • 《舌尖3》裡有這麼多江蘇美食!千年名菜復活,看圖就流口水
    因為《舌尖3》胖十斤我也願意!   而在21日晚播出的節目《宴》中,江蘇美食和美食家隆重登場。江蘇寶應的「全藕宴」令人神往,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蘇州美食家葉放帶領大家領略的《紅樓夢》中令人神往的茄鯗。
  • 江蘇美食地圖介紹41道美食 品「舌尖上的江蘇」
    五一小長假最適宜短途省內自駕遊了,車輪帶來一場舌尖上的饕餮之旅,新媒體為五一假期特別製作了「調和五味*一觸即發 暢遊舌尖上的江蘇」的美食地圖。做魚時先氽湯,將剁成塊的活魚放入,佐以蔥、姜、蒜、花椒、芫荽、辣椒等作料,大火燒開水,配上醬油、醋、鹽,燒出的魚具有辣、鹹、鮮、嫩及筋道的特點,鹹辣適中,十分適應蘇北魯南一帶食客的口味。吃貨都知道,最不得了的地方就在這湯汁,當地有個說法「家有萬貫不吃魚湯泡飯」,意思是吃閘頭魚時,主食一定要吃地產大米做成的米飯。這樣的魚湯汁泡上地產大米飯,估計打耳光也不能丟筷子啊,絕對下飯。
  • 【舌尖上的廈大】——江蘇菜
    一千多年前,鴨已為金陵美食。南宋時,蘇菜和浙菜同為「南食」的兩大臺柱。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同樣的,江蘇菜也分幾個派系:金陵菜,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又稱「京蘇菜」,偶也有稱作寧幫菜,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
  • 江蘇揚州:「淮揚菜美食節」演繹「舌尖上的盛宴」
    ↑在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中國舌尖名小吃揚州展」上拍攝的特色美食小吃。↑在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中國舌尖名小吃揚州展」上,一名小朋友在品嘗揚州特色早茶美食小吃。↑在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中國舌尖名小吃揚州展」上拍攝的特色美食小吃。
  • 江蘇揚州:「淮揚菜美食節」演繹「舌尖上的盛宴」
    ↑在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中國舌尖名小吃揚州展」上拍攝的特色美食小吃。CICPHOTO/莊文斌 攝↑在2020中國揚州淮揚菜美食節「中國舌尖名小吃揚州展」現場,遊客在品嘗揚州特色早茶美食小吃「蟹黃包」。
  • 《舌尖上的中國2》已完成拍攝 版權輸出海外
    第十二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前晚揭曉,《舌尖上的中國》獲社會類紀錄片大獎。「舌尖」系列總導演陳曉卿透露,《舌尖上的中國2》已完成前期拍攝,整體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明年春節期間將與觀眾見面。  鄉情親情仍是核心價值觀,通過味道感受中國變化  作為國內第一部原創高清美食類紀錄片,《舌尖》為全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美食和中華飲食文化的窗口,迎來如潮好評,因此《舌尖2》自籌備之初就備受關注。
  • 舌尖上的江蘇油田 | 或早或晚,吃下這碗銷魂的面
    江蘇人愛吃麵條,比起北方也是不遑多讓,雖然江蘇麵條沒有西北手工面的花樣百出,也沒有川渝麻辣麵的豐富口感。
  • 舌尖上的舌尖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導致「舌尖上的××」句式泛濫。我不能免俗,也想玩個文字遊戲,聊一聊「舌尖上的舌尖」。  說起舌尖,是因為前不久一位同事到杭州出差,帶回一些真空包裝的鴨舌當手信。這是久違了的味道,韌中帶柔,鮮美無比。回到家在淘寶上又買了兩大包,過足了鴨舌的癮。鴨舌讓我想起一位故人。
  • 想上"舌尖2"首先得嘴嚴 攝製組規定洩密就掐掉
    在七家灣鍋貼店裡,黃燦燦的油淋到香噴噴的鍋貼上準備起鍋,扶老攜幼的南京食客們正等待著美味的牛肉鍋貼。兩三秒鐘的畫面只出現了「牛肉鍋貼」的字樣,不小心錯過鏡頭的觀眾在網上焦急詢問:說好的七家呢?  《舌尖2》拍七家灣鍋貼,並不是為了介紹鍋貼,而是為了展示中國菜籽油的古法製作與傳承。但不管怎樣,上《舌尖2》的消息傳出後,已經令七家灣所有的鍋貼店一夜火爆。
  • 舌尖上的江蘇—連雲港篇
    連雲港人宴請客人時,餐桌上肯定會有小魚煎餅。這是一道富有隆重地方特色和濃鬱民間風味的點心。煎餅有炒鍋那麼大,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很薄而且微脆,同時又富有韌性。吃的時候把煎餅展開,用筷子夾取青椒小魚放在餅上,捲起來咬一口,滿滿的幸福感,仿佛初戀的味道,悠哉美哉!
  • 指針自由行:品舌尖美味 遊指針上的中國 江蘇常熟古裡
    「指針上的中國」是由《指針自由行》手機APP行為大家獻上的一部集各地美食與美景於一身的系列報導。如果你的身邊也有極佳的景色或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歡迎你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手機APP,參加正在進行中的「拍美景 領現金」活動。
  • 【舌尖上的江蘇】徐州菜
    徐州菜是漢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徐州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帝堯時期
  • 【龍城舊事】舌尖上的龍口
    舌尖上的老黃縣1--花椒醬用鮮花椒、五花肉、面醬、黃瓜(黃瓜是配菜,可以不放也可以放別的).舌尖上的老黃縣3--鹹蟹子鹹蟹子不同於江蘇的醉蟹,是用我們當地的海蟹製作的,當地的海蟹尤以鐵腳蟹為最佳.活蟹子放到濃鹽水裡"嗆死"並醃一宿,第2天就能吃,吃生的,是黃縣漁民最好的酒餚."
  •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拉麵
    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麵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主角。    舌尖上的中國 拉麵受到廣泛歡迎    清末陝西人薛寶展著的《素食說略》中說,在陝西、山西一帶流行的一種「楨麵條」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如韭菜,細似掛麵,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這種楨條面就是現在山西的拉麵。
  • 檢徽閃耀守護「舌尖上的興化」
    水鄉江蘇興化吸引遊人如織、流連忘返的不僅是如畫的田園風光,更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種美食。為了守護「舌尖上的興化」,江蘇省興化市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圍繞市委「打造千億級健康食品產業集群」中心工作,開展「食藥安全·興檢守護」專項行動。
  • 舌尖上的尋甸,舌尖上的春天!
    本期,我在這裡以尋甸野菜帶你感受尋甸的春意,品味尋甸舌尖上的春天!舌尖上的尋甸,舌尖上的春天!  尋甸,三月,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風吹綠草木,吹綠山野,也吹綠了時光。從一顆冬眠的心,到眉眼舌尖,綠油油的,甜絲絲的,皆是春天。在尋甸的這個季節,造物主賜給我們無數的恩物,其中有奼紫嫣紅的花朵,也有漫山遍野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