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廈大】——江蘇菜

2021-02-17 廈門大學國際學院學生會

(*゜ロ゜)ノ慘絕人寰的期末考要到了,不過寒假也快到啦!!!主頁君在考試前最後推送一次菜系啦。希望童鞋們能加油喲!!!!

江蘇菜,中國漢族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由於蘇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統稱江浙菜系。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早在二千多年前,吳人即善制炙魚、蒸魚和魚片。一千多年前,鴨已為金陵美食。南宋時,蘇菜和浙菜同為「南食」的兩大臺柱。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湯,保持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鬆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同樣的,江蘇菜也分幾個派系:

金陵菜,蘇菜的四大代表菜之一。金陵菜又稱「京蘇菜」,偶也有稱作寧幫菜,以南京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金陵菜起源於先秦,隋唐已負盛名,至明清成流派。金陵菜原料多以水產為主,注重鮮活,刀功精細,善用燉、燜 、烤、煨等烹調方法,口味平和,鮮香酥嫩。菜品細緻精美,格調高雅。金陵菜講究刀工,擅長火功,富於變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

在整個蘇菜菜系中,淮揚菜佔主導地位,包括揚州,淮安,鎮江,鹽城,泰州,南通等江蘇大部分地區,淮揚菜既有南方菜的鮮、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鹹、色、濃特點,形成了自己甜鹹適中,鹹中微甜的風味。淮揚菜刀工最精細,一塊2釐米厚的方幹,能批成30片的薄片,切絲如發。冷菜製作、拼擺手法要求極高,一個扇面三拼,抽縫、扇面、疊角,寥寥六字,但刀工拼擺難度極大。精細的刀工,嫻熟的拼擺,加上精當的色彩配伍,使得淮揚菜如同精雕細鑿的工藝品。


揚州炒飯↑↑↑↑↑↑↑↑↑↑↑↑↑↑↑↑↑

蘇錫菜包括蘇州、無錫一帶,西到常州,東到上海都在這個範圍內。蘇錫菜與淮揚菜有同有異,其蝦蟹蓴鱸,糕團船點味冠全省,茶食小吃,尤優於蘇菜系中其他地方風味。其菜餚注重造型,講究美觀,色調絢麗,白汁清燉獨具一格,兼有糟鮮紅曲之味,食有奇香;口味上偏甜,無錫尤甚。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失其味。

小籠包↑↑↑↑↑↑↑↑↑↑↑↑↑↑↑↑↑↑↑

徐海菜原近齊魯風味,肉食五畜俱用,水產以海味取勝。菜餚色調濃重,口味偏鹹,習尚五辛,烹調技藝多用煮、煎、炸等。但三種地方風味菜均有發展和變化。淮揚菜由平和而變為略甜,似受蘇錫菜的影響。而蘇錫菜尤其是蘇州菜口味由偏甜而轉變為平和,又受到淮揚菜的影響。徐海菜則鹹味大減,色調亦趨淡雅,向淮揚菜看齊。

據杭州徐珂所輯《清稗類鈔》中記載「餚饌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福建、江寧,蘇州、鎮江、揚州、淮安。」十個名城,半數在江蘇。蘇菜系由淮揚、蘇錫、徐海三大地方風味菜餚組成,以淮揚菜為主體。淮揚地處蘇中,東至海啟通泰鹽阜,西至金陵六合,南及京口金壇,北達兩淮。淮揚菜的特點是選料嚴謹,注意刀工和火工,強調本味,突出主料,色調淡雅,造型新穎,鹹甜適中,口味平和,故適應面較廣。在烹調技藝上,多用燉、燜、煨、焐之法。其中南京菜以烹製鴨菜著稱,鎮、揚菜以烹雞餚及江鮮見長;其細點以發酵麵點、燙麵點和油酥面點取勝。

(;′⌒`) ╰(*´︶`*)╯ ( ´´ิ∀´ิ` ) (´∩`。) ( ื▿ ื) (。ŏ_ŏ) ( •ิ _ •ิ ) ヽ(*΄◞ิ౪◟ิ‵ *)ノ ( ˘ ³˘) 預祝大家考試順利!!!!!!!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江蘇
    /蘆蒿/清炒蘆蒿,蘆蒿炒香乾,蘆蒿炒臘肉……脆嫩爽口、清香襲人的蘆蒿是南京人舌尖上的時令味道。人人都知道江蘇好吃,但蘇菜這個名號卻似乎沒有淮揚菜叫的響亮。淮揚菜是江蘇菜的傑出代表。某種程度上,淮揚菜,幾乎是蘇菜之根本。揚州,是《舌尖上的中國》繞不開的一座城。
  • 廈大與江蘇的校地情緣——吳韻漢風翰墨香 鳳凰花開江南岸
    廈門大學自建校初始,就與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江蘇風雨兼程,在百年歷史進程中譜寫出校地情緣的華麗篇章。江蘇先賢助力廈大籌辦廈門大學與江蘇的情緣始於廈大籌備之時。教育家黃炎培,江蘇省川沙縣(今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曾任江蘇省教育司司長、江蘇教育會會長。
  • 【舌尖上的江蘇】徐州菜
    徐州菜是漢族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徐州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帝堯時期,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彭祖是我國烹飪界公認的始祖,相傳在堯之時,彭祖因擅烹飪野雞湯,得到帝堯的讚賞而受封,在徐州一帶建立了大彭氏國。大彭氏國是江蘇境內最早有國家雛形的氏族部落,歷經夏、商,滅於商紂王時期。 徐州菜的特點以鮮為主,兼蓄五味,華而實、麗而潔,清而不薄、濃而不濁,擅長炸、烹、爆、溜、燒、蒸、扣等,取料廣泛,注重食療,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 金獎大廚掌勺 廈大推「一日一師一菜」徵服大學生的胃
    金獎大廚掌勺 廈大推「一日一師一菜」徵服大學生的胃 2020-11-10 21:25:58李建淳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10日電 (楊伏山 嘉聞 鄭嬌楊)十位金獎大廚十道大師菜,每天一師一道菜,正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北區食堂精彩演繹,連推十天。  廈大嘉庚學院10日稱,這項由廈門大學後勤集團推出的「一日一師一菜」系列活動,從9日起一經推出,旋即大受歡迎,被大學生們稱為「胃的嘉年華」。
  • 廈大食堂菜單走紅:最貴的菜3塊5
    廈大食堂價目表走紅微博,網友大呼「便宜到發指」;經證實,廈大食堂確實便宜,而且可能遠超國內不少高校  記者得到的廈大海韻二期食堂價目表  最近,在微博上盛傳著一份廈門大學的食堂菜價單,其中炒冬瓜、炒豆芽、紅燒豆腐等素菜只要0.5元,而西紅柿炒蛋、黃豆煮肉、榨菜肉絲等只要
  • 34大菜系「炒」出舌尖上的爭議 江蘇這些菜上榜
    其實,最新潮的提法是:北京菜、河北菜、河南菜、新疆菜、江蘇菜、浙江菜、安徽菜……近日,在鄭州舉辦的2018「中國菜」美食藝術節暨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名宴博覽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公布了全國34個地域菜系、340道地域經典名菜。對於34大地域菜系的新提法,有專家認為這對地方菜系的發展有利,也有專家認為,這種提法缺乏理論依據。
  • 廈大食堂公開徵求新菜,學生提出「佛跳牆」等三百餘菜品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戚望)佛跳牆、刀削麵、鍋包肉、炒螃蟹……近日,廈門大學芙蓉食堂公開徵求新菜,學生提出300餘菜品的消息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廈大芙蓉食堂後勤處表示,會根據學生們的意見,選40個新菜品進入備選菜單。網友:「別人家的大學從未讓我失望過。」
  • 舌尖上的中國 正宗的江蘇的美食
    江蘇跨江濱海,平原遼闊,水網密布,湖泊眾多,美景數不勝數和美景一樣多的是江蘇美食,行走江蘇怎麼能不嘗嘗江蘇美食?
  • 文人餐桌 | 一桌標準江蘇菜
    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本文出自《酸甜苦辣鹹》,看看民國時期的江蘇菜,是怎麼俘獲這位見多識廣的「饞人」的。梁均默先生生前說過,國民黨元老中美食專家有兩位,「一位是譚組安先生,一位是陳果夫先生。譚知味而不知養,陳則味養兼知,允推箇中高手」。梁老這兩句話,可以說是知味之言。
  • 舌尖上的年菜 | 甌菜:回歸傳統的溫州年菜
    而正是這些流傳已久的年菜,成為了傳統春節留給大家最深刻的回憶,在以前,吃到這些菜,就意味著,過年了。甌菜,回歸傳統的溫州年菜和舟山相似的是,海鮮也是溫州人年夜飯餐桌上的一大特色。作為省級非遺甌菜技藝傳承人的周雄卻認為,溫州的海鮮和舟山寧波這些城市的海鮮相比,顯然還是有點底氣不足,「人家是名氣在外,所以我們在使用海鮮的時候,強調的不僅僅是新鮮,還有調味的鮮——不但用上了海鮮,還有山裡山珍的鮮,這也算是山珍海味佔全了。」溫州人對年菜一直很講究,不過,周雄認為,這個講究並不是對本幫菜細節上的講究,而是在價格上的講究,「要貴,名貴的才好。」
  • 江蘇菜憑什麼叫江蘇菜?
    那麼,今天就來探討一下,江蘇菜憑什麼叫江蘇菜?蘇菜除了有這些骨子裡的共同點之外,由於地理位置的的差異,各地的菜色也略有區分,主要以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組成。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概因為河汊縱橫,江蘇人口味之間的差異就如同這江河一樣分道揚鑣。甜膩是很多外地人對於江蘇食物的印象,再配上江南水鄉和吳儂軟語,就是一個標準的江蘇刻板印象套餐。 不過去揚州、淮安嘗過淮揚菜的人會發現,這些地方的菜雖然也有用糖的,但其鮮美清爽的口感,卻絕對說不上甜膩。
  • 《舌尖3》裡有這麼多江蘇美食!千年名菜復活,看圖就流口水
    因為《舌尖3》胖十斤我也願意!   寶應「全藕宴」甜言蜜語開篇   「因荷得藕」,該集開篇就是江蘇寶應的「全藕宴」,藕作為食材本身並不驚豔,但全藕宴卻是食材應用智慧的極致。比如藕粉圓子看不到藕,用乾果五仁做餡,藕粉用來裹餡,圓子沾上藕粉後,入沸水燙制,反覆五六次。
  • 十三市美食一網打盡,「舌尖上的江蘇」引人追捧
    「我們味芳樓成立於1919年,已經有100年歷史。」來自淮安的5位淮揚美食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淮揚菜製作技藝,欽工肉圓、文樓蟹黃湯包、麵點等淮揚美食廣受歡迎,現場澳門市民爭相品嘗。他不僅嘗出了食物地道的江蘇味兒,還品到了包裹在食物中的文化意涵。「富甲天下的江南地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去過江蘇、熱愛江蘇,非常高興在澳門能享受到江蘇美食小吃。」
  • 精緻杭幫菜 領略舌尖上的中國味道
    杭州網訊 說起對杭州的印象,除了享譽盛名的西湖勝景,更有舌尖上的美味——杭幫菜,挑動大家的味蕾。東坡肉、西湖醋魚、蟹釀橙、龍井蝦仁、宋嫂魚羹、杭州醬鴨……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中浙菜的主要流派,杭幫菜以清淡、平和的特質虜獲了八方食客。今年5月,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在北京舉行。5月15日至22日,杭州將同步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
  • 你還會去吃廈大雞肉卷嗎?
    傳說中,它是一代又一代廈大學子青蔥時光的最好見證。有人說它已經變了,有人說現在去的都是遊客了,還有人說它一直就是當初的那個味道,儘管從5元漲到了10元,也不能算貴。雞肉卷有秘制黑胡椒和泰式甜辣醬兩種口味,都是統一價一個10元。
  • 舌尖上的江蘇,賞盡江南風光,嘗盡頂級蘇幫菜,令人回味無窮
    蘇幫菜,顧名思義就是蘇州本幫菜,是蘇菜中蘇錫菜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蘇州的本幫菜。蘇幫菜講究的是四季有別,講究刀工,製作精細,用16個字來概括:滑嫩爽脆不失其味,燉燜煨焐不失其形。松鼠桂魚兩家的各式名菜,新老食客們都已經是如數家珍了,不管誰來到這裡請客吃飯,都會點上幾道經典的蘇幫菜。提到蘇州菜,甜這個字似乎是一個怎麼也繞不開的話題,鹹中帶甜,甜中有鮮。
  • 江蘇美食地圖介紹41道美食 品「舌尖上的江蘇」
    五一小長假最適宜短途省內自駕遊了,車輪帶來一場舌尖上的饕餮之旅,新媒體為五一假期特別製作了「調和五味*一觸即發 暢遊舌尖上的江蘇」的美食地圖。徐州·新沂用鹹辣適中的閘頭魚湯泡地產米飯徐州地區的菜,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重口味,果然在新沂,當地人就會推薦「閘頭魚」——取湖水,用農村土灶土鍋紅燒湖中的新鮮活魚——青魚、草魚或草混子。
  • 舌尖上的故鄉-浸菜的味道,有浸菜能多吃幾碗飯
    舌尖上的故鄉-浸菜 說起「浸菜」,大家並不陌生。
  • 河南鄉下人舌尖上的最愛---農村的「菜饃」
    圖文:開心笑笑_河南鄉下人舌尖上的最愛應該是農村的「菜饃」了。雖然飄零在城市很多年,但每當想起老家的菜饃,總是一種無法表達的幸福味道。圖二、舌尖上的美食在老家,像我這般年齡的80後閨女,大都會「溻菜饃」。
  • 舌尖上的中國2:上海本幫菜「俠氣」登場
    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2:上海本幫菜「俠氣」登場 、  □晨報記者用鏡頭拍下快慢結合的油爆蝦、扣三絲  晨報記者 吳磊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繼第一集《腳步》創下1.57%收視率後,一周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國2》昨日再度與觀眾見面。